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黄金遁-第6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只有,方游非常期待着这件砚台真正面目出现时,王老脸上会有什么样的表情,这件砚台的名望,甚至可以比得上一些国宝。
“方小友好深厚的知识和眼力啊。竟能通过这些许的一些包浆,看出砚台的年代。”王老有些惊讶的说道,方游的眼力,还远远在他意料范围之外,能够通过这点表面,看出年代,没有在古玩行混迹几十年以上的经验,根本无法做到。
方游摇头一笑,“王老。您老就别再夸我了,现在最重要的是让这件砚台重见天日,不知道这件被隐藏起来的砚台,究竟是何模样。”
“好,方小友。既然如此,那我就拿工具开始将这砚台表皮的泥层去除,看一看这下面这被隐藏起来的砚台究竟是何模样。”王老笑了笑,并没有因为这下方隐藏着另一个砚台而出现那种激动万分的情绪。
当然,如果方游拿过来的是那个神奇无比的金星龙砚,那就另当别论了,方游所淘到的很多古玩。他都是闻其名,而未见其面,上次本想趁着方游拜师的时候看看,可是楚老却说没带来天海。放在了吴阳,当时让他郁闷不已。
一件砚台,如果有着古代名人的题字,那么砚台的价值会无限的提高。就如同方游的金星龙砚,那么没有神奇的效果。单凭这是米芾用过的砚台,就足以成为无价之宝。
说完话之后,王老便到里屋之中,将一些工具拿了过来,有着专业的古玩修复工具,便能防止里面隐藏的砚台在取出时遭到破坏。
准备好之后,王老戴上了白手套,从那一丁点的摔痕入手,开始慢慢的将砚台表面隐藏所用的泥层慢慢的剥开,这摔痕是在背面的一处位置,所以,便从背面开始将表面的泥层去除。
王老所使用的工具,方游有些认识,有些不认识,王老看到这种情形,一边剥着泥层,一边向方游讲解一些工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为了防止泥层依附砚台过紧,导致剥开时砚台受损,王老还使用了一种特殊的化学药剂,只是能够分解泥土的黏性,而不会伤及到砚台本身。
看到王老这种一心两用的状态,方游有些肉痛,这件砚台可是不容有半点失误,他觉得,如果这件砚台真正面目出现之后,王老肯定会后悔自己之前的漫不经心。
慢慢的,背面一层厚厚的泥层被去除点,下方所隐藏的砚台表面一点点的显露了出来。
漆黑色的砚台背面,没有一点出奇的地方,砚台有泥砚和石砚之分,这件砚台所使用的正是石头,而表皮隐藏所用的却是泥层,这是方游当时奇怪的另一个原因,也是王老使用这种化学药剂的原因,泥土和石头虽然同为土类物质,但是其分子结构却是有些不同。
正在这时,看到王老又剥去了一点表皮,下方显露出来了一个字迹,方游连忙说道,“王老,有字出现。”
砚台上的字迹,是能够代表砚台价值的东西,特别是古砚,王老这时也看到了字迹,面上露出了凝重之色,手下的动作也变得轻柔了一些。
这个字只是露出了一个笔划,根本看不出其真正模样,王老慢慢的剥下周围的泥层,第一个完整的字,顿时显露了出来。
这件砚台的摔痕是在左面,所以王老顺着摔痕从左至右准备让砚台一点点的显露出来,而这左面的第一个字却是谢字,这个谢字书写的十分飘逸,普通人或许要看上几眼才能认得出来,可是以王老和方游的眼力,一眼便看到了字迹。
“谢字,难道这是砚台主人的名字,古时姓谢的文人可是有很多啊,继续向下。”王老看着这第一个字,想了想,然后对着方游一笑,又开始剥起泥层来,如果再有一个字,或许就能够猜出这名字是谁了。
古时姓谢的名人,最为著名的有三人,一人是谢安,古时曾任晋朝宰相,与王羲之等著名之人,都有过接触。
而第二人便是谢灵运,古代一位著名的书画家以及家,开创了史上的山水诗派,许多佳句为后人传诵。
第三人便是谢道韫,晋朝著名的才女,华夏历史上少有的女诗人,同时也是谢安兄弟之女,最后嫁于王羲之的二儿子王凝之为妻。
这只是历史上最有名气的姓谢之人。每一个姓氏,在华夏五千年历史上,都会找到留下足迹的名人雅士。
王老非常期待这第二个字会是何字,可以说,名字代表着这一砚台的价值,以及历史意义。
第二个字,在他轻柔的动作下,显示了出来,是一个枋字。与第一个字连串起来,便是谢枋。
“谢枋,王老,这难道是谢枋得的砚台。”方游看到这两个字,故作惊讶的说道。别说是这两个字,整个砚台都已经被他看过来了一遍。
历史名人之中,有这两个字的,唯有谢枋得,他是南宋进士,担任过六部侍郎,聪明过人。文章奇绝,曾带领义军在江东抗击元朝的侵略,最终兵败被俘,没有向敌人屈服。英勇殉国。
他的性格则是充满着正义,蔑视权贵,嫉恶如仇,其伯父因抗元身死。其父则因为忤逆一名贵官,而遭到牢狱之灾。直到冤死。
王老看了看这两字,“也只有谢枋得能写出如此洒脱的字迹,至于是不是谢枋得的砚台,现在还无法下定论,但是能够肯定的是,与谢枋得有关,我们继续看下去。”
说着,王老凝重的表情中,带着激动,继续剥开砚台的泥层,将砚台下方的字迹一点点显露出来。
正如他们二人所猜测的,第三个字是得,而第四个字是记,再往下剥了一些,却是再没有字迹显现出来,谢枋得记。
看到下方没有字迹,王老便转换方向,由下方转到右方,渐渐的他发现了右方只有单独一个字,也,而继续向右,则又是一行字迹,忠武故物。
这几个字的显现,让王老想到了什么,面上露出一阵阵的激动,“方小友,这次或许你捡到宝了,惊天大漏啊。”
“哦,王老,只是几个字,何以见得,就算是谢枋得的砚台,也不能让您老如此激动啊。”方游装做一脸无知的模样。
王老面上带着激动,“方小友,这方砚台只是被谢枋得得到过,楚老应该给你介绍过历史上一些大有名气的砚台,看着这些字,好好想一想,特别是忠武二字。”
方游装做思索的样子,然后忽然眼睛一亮,面上露出无比激动之色,“王老,我想起来了,楚老爷子曾经给我讲过一方砚台,这方砚台被三个拥有着正义气节之人得到过,并同时在砚台上刻铭留字,其中一人正是谢枋得,难道,这就是那位英雄所用过的砚台。”
“从这字迹,还有砚台上的包浆来看,不会是别人仿制的,方小友,你真的能够带来奇迹了,这一方砚台已经消失了几十年,没有想到从你手中重现世间,哈哈,我们继续,让这一方砚台重见天日。”
王老面上露出了激动,然后继续剥着下方的皮层,最后,这右方的字迹完全显露了出来。
“枋得家藏岳忠武墨迹,与铭字相若,此盖忠武故物也,谢枋得记,哈哈,方小友,这真的是岳飞岳武穆之砚,哈哈,想不到我在有生之年还能见到这消失几十年的砚台现世。”
念着这一段刻在砚台上的铭文,王老激动的大笑了几声,然后抱着这块砚台,仿佛如同心爱之物一般。
“王老,这真的不敢相信,我当是仅仅只是想到这会是件宋元时期的老物件,却没想到,这是消失了几十年的岳飞正气砚,我记得,这上面有谢枋得的铭文,还有文天祥的留文,更为珍贵的是上面有着岳飞所铭刻的八个大字。”方游一脸震撼的说道。
王老哈哈大笑,“方小友,不只是你,连我都没有想到,这件其貌不扬,如同地摊货一样的砚台,竟会是无比珍贵的岳飞正气砚,让我们继续,看一看文天祥与岳飞的字迹,会是何等的豪迈。”
接下来,王老的动作更加轻柔,哪怕废一点时间,也不能让砚台有着任何的损害,渐渐的,文天祥的字迹显露了出来,文天祥所留下的字迹,可以说是整个砚台上最多的。
“岳忠武端州石砚,向为君直同年所藏,咸淳九年十二月有三日,寄赠天祥。”这是文天祥在得到砚台后,在砚台上记录下来的文字,而还有一段话,则表明了他心名的志向,以砚铭志。
“砚虽非铁磨难穿,心虽非石如其坚,守之弗失道自全。”
这段话的主要意思便是砚并不是铁,但难以磨穿,而他的心虽然并非是石头,但是却如同石头一向的坚硬,这段话表露了他坚韧的毅力和刚强的意志,读着这段话,字迹之间,便能感受到文天祥的那种浩然正气。
文天祥是著名的抗元英雄,他本是文官,却是为了反对异族侵略,毅然踏上了战场,在被俘之后,经历了长达三年的囚禁,这期间,他没有向元朝屈服,多次企图以各种方式自杀,但都未果,最后,他便坦然自处,静静等待死刑的来临,元朝对其千万百计的劝降,诱使,逼迫,多种手段的使用,都远远超过了其他宋朝大臣。
甚至元朝大汗忽必烈亲自劝降都未能说服他,之后,文天祥在狱中写下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正气歌,当时的宋朝皇帝都向元朝屈服,并被忽必烈派来劝降,可是他毅然坚持不屈。
最后,文天祥被处以死刑,行刑前神态自若,举止安祥,甚至监斩官在行刑之时,曾问文天祥是否有话说,只要回奏,即可免去一死,文天祥依然不语,至此,从容就义。
第一千八十五章充满浩然正气的砚台(上)
看完了文天祥所留下的这一段文字,王老的表情更加的激动,如果说之前谢枋得的那段话只是可能的话,现在这文天祥所留下来的铭文,则是说明了这一方砚台,真正是已经消失了几十余年的岳飞正气砚。
岳飞正气砚,其上拥有着岳飞的八字砚铭,砚铭表明了岳飞的志向,坚定不移,不会因环境而改变自己的节操。
这方砚台在华夏拥有巨大名气的原因,并不只是岳飞一人的手书砚铭,谢枋得和文天祥所刻下的砚铭,使得这方砚台成为了一个名扬天下的正气之砚。
岳飞,谢枋得,文天祥,这三人都是气壮山河的民族英雄,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改变分毫。
在岳飞被秦桧等人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后,这方砚台几经辗转,被爱国诗人谢枋得所得,元朝统一华夏后,几次派有招降谢枋得,都被谢枋得严辞拒绝,并写下却聘书,人莫不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若逼我降元,我必慷概赴死,决不失志。
生前之时,谢枋得把这一方珍贵的砚台,送于了好友文天祥,文天祥得到砚台后,刻下一段文字,来表明自己的志向。
这三人都为了国家的存亡,而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用生命捍卫了自己的信念,谱写了人世间最美的浩然正气歌。
这方砚台自文天祥就义后,便消失不见,之后被清代状元吴鲁得到,由此将自己的堂号肃堂,改为正气砚斋。
之后,在吴鲁母亲去世后。一些朋友前来看望,其中有一位吴鲁的学生许世英是当时驻小岛国大使,而且还有两名小岛国随从跟随,由于许世英是吴鲁得意门生,便大开方便之门,让其观看家中收藏。
只是在这几人走后,吴鲁这才发现正气砚消失不见,之后火速派自己的一个儿子前往小岛国寻找,经过一个多月的寻找。终于将砚台从小岛国东都追回。
只是在那一场十年动乱中,吴氏一家被波及到,一些文物被查抄,至今下落不明,已然消失了四十余年。
传说这一方正气砚除了岳飞。谢枋得,文天祥三人所刻的铭文,还有吴鲁之子在从小岛国追回正气砚后,为了保护父亲心爱之物,在砚面上所刻下的守砚斋三字之外,再无任何一人的铭文。
而且吴鲁之子所刻下的三字,在砚台的正面。而没有与岳飞三人一同在背面刻写。
只是因为这三人宁死不屈的气节,让人敬服,谓之民族英雄,得到砚台之人。如果没有与这三人相等的气节,那么随意在砚上与这三位民族英雄共同留铭,那无疑是自取其辱。
王老内心激动万分,消失了几十年的岳飞正气砚。竟然在他不经意间,出现在了面前。让他内心有些控制不住。
“方小友,文天祥字迹已经出现,我们现在就来看一看,岳飞,岳忠武的八字铭文。”王老深呼了一口气,控制住了因为激动而颤抖的身体,然后开始将砚台背面最后一片地方剥开。
在岳飞死后,宋朝下一位皇帝宋孝宗为岳飞平反昭雪,并赐下谥号武穆,而在宋理宗之时,改谥号为忠武。
听到王老的话,方游点了点头,面上同样带着激动,哪怕他拥有着遁术,可是无视上面的泥层,直接看到砚台上的铭文,可是远远没有用肉眼看到的要更加的真切。
在王老缓慢的动作下,砚台最后一片地方的泥层被一点点的去除,岳飞所铭刻的八字手书完全显现了出来。
这八个大字,是整个砚台上最大的字,甚至于留字最多的文天祥在砚台上所占的面积,都没有这八个大字多。
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这正是岳飞在砚台上所刻印的铭文,表明了他一生为之坚持的信念。
这八个字的意思是,意念坚硬,怎么磨都不会变薄一点,心境纯白,哪怕被放进污水之中,也不会变黑半点。
这些字迹,充满了狂放大气,让人观之,一种浩然正气由然而生,不知不觉间,让人回忆起了那段气壮山河的历史。
看着这些字迹,方游仿佛看到了岳飞收复祖国山河之时,却遭遇小人暗算的那种无奈,又仿佛看到了谢枋得和文天祥二人在国破之后,面对元朝的威逼利诱,而不动摇半点的那种坚定,人可死,志不能灭。
方游依稀想起了在上学之时,学到这段历史之后,他曾经暗下决心,长大之后一定要成为像岳飞这些坚持自己心中信念,不因任何事情而动摇的人。
大学毕业后,在昔日一些同学,面对利益诱惑,而投入到受利益驱使的行列之中时,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梦想,自己的信念。
正因为坚持,他才能够得到五行遁术的古书,正因为他保持着自己心中的纯洁,才能够面对叶语晴和其弟弟车祸时,毫不犹豫的挺身而出,不顾自身性命的去相救,许多的事情,使得他拥有的遁术科。
如果他如其他人一样,变成如同市井一般只为利益考虑的人,那么在面对叶语晴遭遇车祸时,他只会犹豫不绝,而不会连考虑都没有,瞬间上前营救。
方游在王老身旁,观望着这些字迹,暗中说了一声谢谢。
“好一个持坚,守白,不磷,不淄,这八个大字说明了岳飞一生所坚持的原则,像泰山一般,不会因为任何事情而动摇,在这个世界上,有些人可以为了利益,而弃朋友与家人不顾,甚至可以杀死自己的亲生兄弟,古往今来,能够像岳忠武,谢枋得,文天祥这三位英雄这般意志坚定的人,非常的稀少。”
王老不断的感慨,看着正气砚上的三行大字,继续说道:“哪怕我一生见过许多珍贵的古玩,汝窑,钧窑,各代名人的书画,可是没有任何一件,能够像这方正气砚一般,让我有诸多感慨,这些字迹,充满了天地间最纯正的浩然正气,看到这些字迹之时,我的内心深处,仿佛发出了不断的怒吼,怒吼这个世道的不公,怒吼国破山河在般的景象。”
“王老,你说的很对,在看到这些字迹之时,我的脑海中,仿佛浮现出了这三人那不为任何事情而改变自己意志的景象,这些景象似乎是真实存在的,同时,也让我记起了心中一直从未磨灭的梦想和信念,王老,多谢您让正气砚重见天日。”
听到王老所说,方游点了点头,十分赞同的说道,正如同王老话语一样,哪怕是金星龙砚,都无法给他带来这种气壮山河般的正气感觉。
在他看来,带来这些感觉的不是砚台,而是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