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春闺记事-第1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可以千万宠爱聚她一身,让她扬名千古。
可是她不愿意……
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
说了那么些狠心的话,什么唐朝封庶母为后、儿媳为妃等……
越想,越觉得懊恼。
不该如此的。
他原本只是去警告仲钧一番,顺便把顾瑾之作假欺君之事,给她一个警示,怎么最后会走到那么一步?
顾瑾之和仲钧的婚事,他已经拟好了圣旨,以地龙翻身为由,推迟到明年的九月。
给他们做吉服,不过是防止母后阻拦他颁旨,在母后那里也好交代。
皇帝要徐徐图之。
他要一点点像母后透露,他要封顾瑾之为后的。
这样,母后不至于一下子接受不了……
如今怎么办?
还照原计划,推迟他们的婚事吗?
顾瑾之现在已经知道了他的用意,她会不会越发抵触?
皇帝想要的,不是一个女人,他要一个爱人。
一个懂得爱他的女人,就像她爱仲钧那样,而不是一个行尸走肉、满腹怨恨的女人。
这一折腾,就到了四更天。
皇帝要起身,先去坤宁宫请安,而后上朝。
宫人服侍他更衣。
向梁却走了进来。
向梁是司礼监的御笔太监,他负责帮着皇帝批红。内阁递上来的奏折,一些非紧要的,皇帝来不及批红,就交给向梁。
昨日他出宫,所有的奏章都交到了向梁手里。
他回宫的时候,向梁尚未处理完。
皇帝看了他一眼。
他眼底有浓浓的淤积,应该是一夜未睡的。
那么多奏章,向梁又仔细,肯定忙碌了一夜。
“陛下。”向梁跪下,将一份奏章递给了皇帝,“这是御史王献呈上的奏章,内阁已经票拟。奴婢斟酌再三,不敢批红,请陛下过目。”
皇帝便知道是比较重要的事。
他有点烦。
一夜未睡,他情绪很差,最怕有事。
他接过来,尚未翻阅,问向梁:“是什么事?”
“是……是庐阳王……”向梁道。
皇帝一愣。
他快速打开奏章,一目十行浏览起来。
看完之后,他浓眉紧拧在。
仿佛不甘心,他又看了一遍。
而后,他将奏章狠狠合上,摔向地面,呵斥道:“荒唐!什么御史王献,朕看他是闲得发疯了!驳回!”
满屋子的宫女和内侍都吓得跪下。
看看,只要自己语气稍微重点,这些人都吓破了胆,更别提他口出恶语了。
怎么顾瑾之就是不怕他?
他的思路开叉了。
向梁也跪下,口呼陛下息怒,才把皇帝的思路拉回来。
“陛下,这份奏章,内阁已经票拟。首辅和阁老们的意思,还是要照规矩办事,否则法令不严,朝纲不正……”
皇帝怒视他。
“……等会儿早朝,御史定要参奏此事。陛下若是驳回,只怕大臣们难以答应。”向梁低声道。
大臣们和皇帝在太和殿争吵,已经不止一次了。
他要提醒皇帝,做好心理准备。
皇帝烦躁异常。
怎么所有的事,都赶在一处了?
他发了一通脾气,又把那奏章给捡了起来。
“刘术。”皇帝喊了另外一名贴身太监,“你去趟坤宁宫,就是朕今日起晚了,直接早朝。等下了朝,再给母后请安。”
他把奏章拿在手里,坐了片刻,才起身去了太和殿。
PS:第一更,求粉红票。
、第320节犯法
朱仲钧在顾家,美美睡了一夜。
和顾瑾之的交谈很是愉快,让他心情大好。
皇帝那些龌龊行径,朱仲钧也不再放在心上。
只要顾瑾之能跟他一条心,朱仲钧就什么也不怕。
看皇帝昨日的行为,成亲之事怕是还会有波折。
朱仲钧早起对顾瑾之道:“我进宫一趟,把昨日的事,透一点告诉太后。”
他会用有利于他和顾瑾之的说辞,所以顾瑾之不担心。
她点点头。
朱仲钧去了外院,换了身衣裳。
昨日暴雨之后的凉爽,今日仍在持续。
风吹在脸上,似纱幔轻轻萦绕,很舒适。
朱仲钧换了件皂青色的茧绸直裰,又进了内院,和顾瑾之去正院用早膳,准备进宫。
他们尚未出门,宫里便来了人,请朱仲钧去太和殿。
太和殿是早朝的地方。
这个时辰,早朝尚未结束。
现在请朱仲钧去,肯定不是为了私事。
朱仲钧在心里思虑了下。
他在庐州这一年,虽然装疯卖傻,却做了不少事。如今他好了,难道朝臣们要算账?
“……你没做什么大事吧?”顾瑾之秀眉微蹙,“朱仲钧,咱们还有一个多月就要成亲。你别耍聪明,反而被聪明误,耽误了婚事。”
话虽然不中听,可目的还是为了嫁给他。
朱仲钧心里跟吃了蜜一样,道:“放心,耽误不了。”
他跟着宫里的人,去了太和殿。
太和殿的早朝果然没有结束。
皇帝脸色很差,苍白又烦躁,眉头紧紧拧在一起。
朝臣看到他进来,目光都落在他身上。
朱仲钧从容不迫,气度雍容踱步上殿,给皇帝跪下行礼。
膝盖碰到冰凉的地面,他的心就有了几分倔强:庐阳王也是生在帝王家,只是晚出生几年,凭什么要甘为人臣?
这些心思挥之不去,他口呼万岁,却特别的真诚。
“庐阳王平身。”皇帝的声音暗哑。
一夜未睡,方才又吵了一架,此刻皇帝精疲力竭。
朱仲钧站起什么。
“召庐阳王上殿,乃是王御史和首辅有几句话要问,庐阳王要如实回答,如朕亲诘。”皇帝道。
朱仲钧道是。
首辅要亲自审问他,那么,是河南的事败露了吗?
怎么只找他?
简王的封地可是在河南,简王也脱不了干系。简王没来,应该不是河南的事。
那么,是庐州的事了……
朱仲钧尽量保持他的微笑,像个娇憨的孩子。
夏首辅先给朱仲钧作揖,然后才问:“王爷,老臣问您,您庐州的王府,可有一位叫吴千兰的姑娘?”
原来是说她……
这一下子叫朱仲钧摸不着头脑了。
他千算万算,没想到居然会说千兰的事。
千兰在他府里,是人尽皆知的,朱仲钧没必要撒谎,便道:“有。”
御史王献就露出一个得意的表情。
不少朝臣松了口气。
皇帝的眉头蹙得更紧。
他的烦躁遮掩不住。
“那么,请王爷仔细说一说,吴千兰姑娘的身份和来历。”夏首辅表情不变,恭敬问话。
朱仲钧余光扫了下众人的反应,又偷偷瞥了眼皇帝,知道千兰不妙。
可是他不知道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不知道问题,就不知道如何去规避,免说不应该说的话。
朱仲钧沉吟了下,反问夏首辅:“千兰她怎么了?”
“请王爷先回答老臣的问题。”夏首辅依旧恭敬,“陛下和众大臣都在等着……”
朱仲钧只得道:“吴千兰是寿城卫所指挥使吴柏的女儿。她是我十二岁那年进王府的。那时候我痴痴傻傻,不知道为何让她进来。而后,她就住在王府。因我不通世俗,府里上下皆有下人打理。具体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他的意思是,他和千兰关系没那么密切。
他痴傻的时候,旁人把千兰送到他府上的。
朱仲钧想,这样说,应该没有露出什么明显的把柄。
夏首辅却道:“千兰乃是吴柏之女。吴柏是寿城都指挥使,朝廷封疆大吏。他的女儿,非贱籍、奴籍吧?”
非贱籍、奴籍,不可买卖。
朱仲钧没有卖过千兰。
所以他回答说:“是,千兰是良家女子。”
当初吴柏把千兰送给朱仲钧,说是给朱仲钧做跟前人,就是侍妾的意思。可是,身为王爷的侍妾,应该由王妃或者偏妃管理,上报朝廷的。
一般正常的王爷,哪怕没有正妃,也会有个偏妃的。
像朱仲钧这样,正妃、偏妃都没有,却先有了侍妾,不合常理。
难道要抓住这个来惩罚他吗?
内宅之事,他不用承担责任。
正妃还没有过门呢。
朱仲钧就越发不明白,到底要做什么。
等朱仲钧说完,下面有些嘈嘈切切。
他就知道自己回答错误了。
只是,他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
朱仲钧精明了一辈子,应对突发事件,总能随机应变。
他沉着不动声色,无辜看了眼众人。
皇帝的手,重重拍在案几上,怒喝:“这件事,到此为止。什么吴千兰是良家女子,又能如何?仲钧当初痴傻,他知道什么。总揪住这件事不放,众卿是闲得发慌吧?”
皇帝在维护朱仲钧。
朱仲钧还以为是皇帝给他下拌子。
倘若吴千兰非良家女子,朱仲钧能理解这件事。
可吴千兰是良家女子,她入王府为侍妾,到底有什么不妥?
朱仲钧追求政治上的斗争,心思很少在内宅。
他对千兰那个人,更是未曾留心……
他只是稍微查了查,知道千兰是宁席的情人,知道她是吴柏的独女,美丽却愚蠢,没什么可疑之处。
“陛下!”御史王献站了出来,高声打断了皇帝的怒喝,“庐阳王亲口承认,吴千兰的确是良家女子,入府五年。臣所奏之事,与律令契合。若是痴傻为借口,就不遵从律令,律令又有何威信而言?当初太祖制定律法,就是为了重典治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道庐阳王要法外开恩吗?”
皇帝被噎住。
他一国之君,总不能再早朝上骂祖先的律令是废话。
否则朝纲不正。
可是拿着这件事做文章,的确有故意整庐阳王之嫌……
皇帝不怕在情场上输给庐阳王,他怕输得不漂亮。
“仲钧,你先退下。”皇帝道。
朱仲钧心想,他犯了法律。
什么法?
他不知道。
这个年代,是人治的社会,律令不能超越皇帝。
所谓法令无外乎人情,就是说,那些律令在权贵面前,跟废话一样,根本没有半点约束力。
一旦皇帝拿律令来对付王爷,说明皇帝想除这个人。
律令不过是借口,知道不知道都无所谓。
王爷保命的法子,绝对不是遵纪守法。
所以,他对律令不清楚。
形同虚设,用来管束平民的东西,他研究又有什么用?一点帮忙也没有的东西,朱仲钧是不看的。
如今,朝臣居然拿律令来说事。
整个京城的权贵,除了不敢在皇权上僭越,谁家没有僭越律令之事?
怎么单单拿了他?
是皇帝的意思?
那么,皇帝为什么又生气?
除了皇帝,谁又想和他过不去,甚至能和皇帝抗衡?
朱仲钧快步出了宫。
他没有进内宫,而是回了顾家。
顾瑾之正在等朱仲钧。
“怎么了?”她迎上朱仲钧,问他。
朱仲钧也顾不上满头的大汗,把在太和殿发生的事,跟顾瑾之说了一遍。
“快,叫人去弄本律令来,我要翻翻,到底千兰有什么不妥。”朱仲钧道。
顾瑾之则道:“用律令说王爷?这是皇帝想为难你啊……”
朱仲钧一开始也是这样猜的。
“我要看看,到底犯了什么法。”朱仲钧道,“在太和殿上,皇帝表现得不像是他指使的。我是他弟弟,我犯了事,就是丢皇家的脸。他想整我,应该不会拿这件事做文章。敢找我茬的,背后的势力应该很大……”
他把京城权威都默默想了一遍。
谭家、顾家、姜家,这是三巨头。
朱仲钧和顾家息息相关,顾家不会害他;姜家侯爷出征一年多,他估计没空。
剩下的,就是谭家了。
“谭家?”在朱仲钧想到的时候,顾瑾之突然开口,她仿佛是自语。
朱仲钧想起了一件往事。
那时候,谭家的一个女孩子,抱着顾瑾之的腿喊姨娘。
那个女孩,是谭家长房长子谭宥的庶女……
顾瑾之有点窒闷:为什么朱仲钧遇到的困难,都可能跟她有关?
“先去寻本律令来。”朱仲钧道,“要本朝最新的。”
顾瑾之就喊了葳蕤,让她去把司笺找来。
顾瑾之给了司笺十两银子,让他赶紧弄本律令来。
司笺得命去了。
一个时辰,司笺回来了。
本朝的律令,共有三十卷。
顾瑾之和朱仲钧,分头翻阅了起来。
“朱仲钧……”翻了片刻,顾瑾之就喊朱仲钧。
她手里拿着的,是律令的《犯奸》卷。
“淫|居……”顾瑾之指了律令上的淫居,给朱仲钧看,“你和千兰犯的,是淫|居!”
朱仲钧一把夺过去,仔细看了起来。
他一个字一个字的比对。
什么是淫|居,犯了淫|居之后如何处罚,写得一清二楚……
PS:第二更,求粉红票。今天只有两更了。
、第321节颜面
朱仲钧一个字一个字的看完了。
他抬头,见顾瑾之正在一旁愁眉不展看着他,思量着什么。
朱仲钧不高兴,质问顾瑾之:“那么多卷的律令,你为什么一下子就拿了‘犯|奸’卷?”
顾瑾之:“……同志,你的侧重点偏得太远了吧?”
“你是觉得,我去了庐州一年多,和千兰有犯|奸行为?”朱仲钧不依不饶的逼问。
“我觉得不觉得,有什么重要的?律令是这么判定的。”顾瑾之道,“把注意力拉回来!”
顾瑾之也凑过来,就着他的手,跟着再看了一回。
现在的律令,仍是太祖年间制定的。
太祖年间的律令,是出了名的严格!
当年跟着太祖打江山的老臣,基本上都被清|肃,要么杀害,要么流放。律令也是针对当时时局不稳而制定的,非常严格。一点小错误,动辄便是斩首或者绞刑。
到了现在,近百年来,有些律令做了修改,像犯奸这种的,不会关系到官员自身的荣华富贵,所以至今没有大的改变。
律令规定:男女六礼不备就有私通行为,视为“和|奸”。更有甚至住在一起,便视为“淫|居”。
对于和奸者,男女各杖八十;淫居者,枷号示众三月。
看完之后,顾瑾之又沉思了起来。
朱仲钧却盯着她看。
她凑过来的雪颈,便在他的侧脸。他微微转颐,就能吻到她,朱仲钧不免心旷神怡。
这些日子,他越发难耐了。
犹豫了下,他的唇就凑上了顾瑾之的颈。
温热的触觉让没有防备的顾瑾之一惊,身子下意识缩了回去。
“你非要这样?”顾瑾之问他,“最近荷尔蒙爆棚了吗?这么饥|渴……”
朱仲钧凑近,柔声暧昧道:“因为你秀色可餐啊!”
顾瑾之:……
####
朱仲钧和顾瑾之研究了半天。
御史陈奏朱仲钧犯了淫|居,绝对是计划的前奏部分。
朱仲钧是王爷。太后最喜欢的小儿子。就算没有太后,皇帝为了皇家颜面,也不会让朱仲钧枷号示众三个月的。
可身为皇帝,又不能公然藐视律令。
律令是帮助皇帝,管制臣民的。
他自己都不顾了,以后谁还遵从律令,到时候受害的。还是皇权。
在这件事上,皇帝无法替朱仲钧开脱。
可枷号示众又不可能。
皇帝可能会遵循先例,用其他的法子来代替枷号示众。
用什么法子?
这才是朱仲钧最担心的。
皇帝虽然不想朱仲钧丢了皇家颜面,也不想朱仲钧娶顾瑾之。
而顾瑾之又是皇帝赐婚的……。
皇帝可以拿着这件事做文章。可谓光明正大,只怕太后也阻拦不了的。
“……宁席坏了我的大事。”朱仲钧道。“他若是没有和千兰偷情,我就可以矢口否认和千兰有关系。如今,只有让千兰消失,才能堵住悠悠众口!”
顾瑾之沉默着。
“千兰一死,虽然死无对证,却也坐实了你心虚。若是有人不甘。干脆告你杀人灭口,你只怕连爵位也要搭进去的。”顾瑾之道。
“放心。”朱仲钧道。
放心,他能做得干净……
顾瑾之苦笑了笑。
朱仲钧睥睨她:“不高兴了?”
“并不是什么值得骄傲的事,应该高兴吗?”顾瑾之答,“我……不反对。”
反对不反对,这种立场。
高兴或者不高兴,是种心情。
很多时候,这两件事相互矛盾。
生存下去,就要在这种矛盾里挣扎。
朱仲钧不知道情况会变成什么样子。他要先下手为强。
他叫了跟着他上京的侍卫首领陈鼎文,给庐州写封快信。
“就说。京里的人说我跟千兰淫居,让宁大人把千兰送上京城,给刑部验明正身。我清楚记得,我和千兰不曾有私情的,以证明我的清白……”朱仲钧对陈鼎文道。
陈鼎文是宁席的亲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