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八爷穿成四福晋-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他这般谦和退让,康熙心中不快,慢慢散去。幽幽叹气,“你所求,朕会考虑的。起来归列吧。”
胤T磕头,“谢皇父。儿臣还有事要禀告天听。”
康熙点头,“说吧。”
胤T悄悄抬头,看一眼胤|,诚恳说道:“皇父明鉴。直亲王乃诸皇子中最长,人品贵重、志虑忠纯、有德有才、允武允文,且世子弘昱,乃是嫡出长子,聪慧好学、尊师敬长。儿臣恳请皇父,册立皇长子为储,以正国本。”
他这么一说,立刻就有大臣出来附议。没一会儿,哗啦啦、乌压压跪了半个大殿。
胤|站在一旁,打眼一看,心里直发酸:老八啊老八,哥哥没得罪你吧?你就这么着给哥哥下套――啊?——
作者有话要说:千万表拍我,太子这回不是公主了
34、畅春园春
第三十四章畅春园春
对于一半朝臣当场举荐胤|为储君一事;康熙并未当场表态;而是令臣工再议。回到乾清宫后殿;这位少年登基;斗鳌拜、斗吴三桂、斗索额图、斗明珠、斗太子,斗了大半辈子的皇帝,终于显出了一丝疲态。
儿子大了;翅膀硬了;一个个的――对朕屁股下的龙椅,都开始觊觎了。看看花白胡须、花白辫子,康熙从心底感到累了。甚至,难得有了一丝恐惧。失去权力的君主,被臣子架空的君主,那种滋味,他曾经尝过,然而,不想再尝了。
十八阿哥如常求见,康熙唤他进来,伸手摸摸他锃亮脑门儿,笑了,问:“新剃的头?”
十八阿哥点头笑答:“是啊,皇阿玛。”说着,转一圈,叫康熙看。
康熙眯着眼睛瞧了。看着眼前少年,恍然觉得,小儿子也长大了,不再是当年那个看到他便咯咯笑着摇着胳膊要抱的奶孩子,而是逐渐开始长满羽毛,和他的哥哥们一样,将要飞走筑巢了。
想着想着,叫他坐下,问道:“你今年也有十五岁了。就要出宫建府了。有什么想要的,跟皇阿玛说。”
十八想了想,笑呵呵说道:“儿子没什么想要的。皇阿玛素来疼爱孩儿,孩儿什么都不缺。”
康熙笑了,“纵然什么都不缺,也是朕一点心意,你想要什么,尽管说。”
十八想了想,笑问:“孩儿没别的。就是想问,如有可能,能不能把府邸建的离十六哥、十七哥近些。这样,有什么事,儿臣也好有人帮忙。不用进宫来麻烦皇阿玛了。”
康熙听了,眯着眼睛点头,“这个啊――朕知道了。有空你自己去问工部说一声,叫他们安排就是了。不是多难的事。”
十八阿哥听了,赶紧站起来谢恩。康熙摆手,看他一眼,“跪安吧,回去跟你额娘说说话。你就要出宫了。往后**俩再见,可就不如现在这么容易了。”
十八阿哥听了,这才站起来,跟康熙说了几句话,慢慢退下。
三毛子进来,给康熙换茶。康熙颓然说道:“小鸟长大了,要离巢了。”
三毛子只当康熙感慨儿子长大,没怎么在意,笑着说道:“恭喜万岁爷,十八阿哥也要**了。”
康熙看他一眼,笑道:“是啊。一个个的,都快跟朕一般高了。”
说的三毛子自觉失言,躬身倒茶,不敢吭声。
看着清澈的茶水倒进杯子,倒了一半,康熙摆手,“罢了,不用倒了。吩咐下去,起驾畅春园。”
三毛子听言,急忙躬身答应,出门安排仪仗銮驾。
康熙换了衣服,到慈宁宫对皇太后说一声,请她老人家一同去畅春园逛逛。
自顺治去后,太后素来“以子为纲”。康熙说去,赶紧叫宫女们收拾了,上了马车,与康熙一同出城。
远远望见畅春园大门,敦嫔年秋月已经抱着畅春园公主,领着宫女、太监们恭候多时了。侍卫们远远护卫,看见康熙、太后銮驾到了,齐声山呼。
迎进园内,众人奉皇太后到凝春堂落座安歇。太后见了小公主,十分喜爱。抱在怀里乐呵呵逗弄。小公主模样肖似年秋月,唇红齿白、头发黑亮,一双眼睛水汪汪的,好似会说话一般。
太后抱着不肯撒手,对年秋月说:“今晚小公主就放哀家身边,叫她跟哀家一同睡吧。”
女儿得了太后青眼,年秋月如何不喜。假意推脱道:“太后喜爱,是小公主的福气。嫔妾只怕,公主刚刚满月,正是闹人时候。累着太后,就是嫔妾的罪过了。”
太后笑着摇头,“哪里。你别看哀家没生过孩子,老五跟九公主,可都是哀家养大的。小公主放在哀家身边,保准比你养着还要白胖康健。”
康熙看太后着实喜爱小公主,便笑说:“既然如此,又要辛苦皇额娘为儿子带孩子了。”
太后听了这话,急忙摆手,乐呵呵道:“不辛苦不辛苦。哀家虽然年纪大了,精神顾不上,帮着你们带个两三天,还是能够的。”
年秋月一听,女儿不过是跟太后几日,心中安定,陪笑谢恩。
太后见她知礼懂事,蒙语说的流利地道,心中对年秋月,愈发添了几分喜爱。
看着天色渐晚,太后对康熙说,“你先回去歇着吧。一路走来,也怪累的。”又嘱咐年秋月,“好好伺候皇上。”
年秋月起身领命。康熙又陪着太后说了几句话,这才带着年秋月回到平日所居之处蕊珠院。
身边没了依依呀呀女儿作伴,康熙顿感寂寞起来。坐在榻上,不由叹了口气。
年秋月换了衣服进来伺候,就听见康熙叹气,微笑着上前柔声问道:“万岁爷可是有什么吩咐,嫔妾这就叫人去办。”
康熙摆手,“这里你安排的很好,朕没什么要吩咐的。”
年秋月听了,恭敬点头,站在一旁,安安静静,不发一言。
康熙自己琢磨半天,抬头一看,她正心无旁骛等候召唤,心中难免慰藉,招手叫她坐到身边,轻声问:“站了半日,怎么不自己坐下。朕平日里对你们,好似不那么严厉吧?”
年秋月笑了,柔声回答:“万岁爷对别人嫔妾不知道。单说对嫔妾,温存体贴。嫔妾每日里想起来,都不知该如何感恩才是。”
康熙笑了,“那为何独自站在一旁?”
年秋月答道:“看万岁爷想事情,想必是国家大事,嫔妾不敢打扰。”
康熙听了,点头说道:“不仅是国事,还是家事,可不就是国家大事?”
想了想,又觉得跟一个妾妃说这些不合适,就此打住话头。
年秋月何等聪明,立刻就听明白此事关乎皇嗣储君,愈发不敢深问。伺候康熙宽衣,端上来雪梨雪蛤汤,几样小点心。伺候康熙吃了点儿,天色已经黑了。
康熙坐在灯下,看桌上垒着厚厚的几方书籍,随意抽出一本,原来是《元史》。康熙笑问:“你怎么也看这个?”
年秋月端来洗脚水,坐在小马扎上,给康熙脱了鞋袜,泡进温水里洗脚。抬头看一眼,笑说:“女子读书,哪里比得上男子。不过是随便翻翻看看,打发时间,等将来公主大了,好教她认字罢了。翻到哪本看哪本,只要是能看书,也不拘什么。”
康熙听了点头,“这话在理。”随手翻了两页,看到成吉思汗一位妃子传记,问道:“也遂妃也算是成吉思汗后宫幕僚了。你怎么看她?”
年秋月小心给康熙捏脚,低头答道:“回皇上的话,臣妾刚看到国母博尔帖,还没看成吉思汗妃子们呢。”
“哦。”康熙随手翻了翻,看书页不像新的,微微一笑,问:“也遂劝成吉思汗,早日立储,好叫将士子民知道天崩之后,该是谁可依。世兰啊,你怎么看?”
年秋月手上微停,随即放下康熙一只脚,抱起另外一只放在膝上,接着捏。嘴里说道:“各个朝代,都有各个朝代规矩。汉朝也有妃子劝皇帝早立太子。宋朝等朝,亦不乏此类事情发生。臣妾以为,也遂妃此举,大概是因为她看到成吉思汗诸子各有千秋,对国家之后前途、一统担心。故而才出此言。那个时候正在打仗,打下来的土地,亦不算安定,自然有那个时候立储需要。嫔妾不是古人,不敢妄言。”
康熙听了,放下书,看年秋月一头乌发已然散开,钗环尽去,披在肩上,一低头,偶有一缕搭下来,扫在腿上,轻若鸿毛一般,飘散开来。脸上脂粉也尽皆洗去,灯光下,愈发衬得肤若凝脂,眉目如画。袖子高高挽起,露出一双玉臂,一双红酥手,抱着龙足,轻轻揉捏。甚是舒服。
康熙慨然而笑,伸手捏起她下巴,轻轻抬起,叫她与自己对视。年秋月乍然害羞,急忙偏过头去,柔声娇嗔:“万岁爷~~~”
这一声,叫的真是柔若无骨。康熙呵呵笑了,松手叫她把两只脚擦干净。半穿鞋走到床边,坐下,嘱咐道:“水交给奴才们倒吧。你随朕到床上来说说话。”
年秋月低头忍住胸中翻腾,莞尔道:“嫔妾~~遵旨~~~”
轻移莲步走到床边,软着身子坐下。就有两名宫女进来,端走洗脚水,挪走烛台。仅剩一个,放在梳妆镜前。
屋里顿时昏暗起来。康熙伸开胳膊,年秋月会意,为他去了大衣服,身上仅着中衣。自己也解开扣子,半露胸前肚兜,扭捏着手脚,挨着康熙躺下。
康熙复又坐起来,伸手手来,解开年秋月上衣,借着昏暗灯光,呵呵笑了,“还是个孩子吗?绣上两只毛茸茸的小猫。”
年秋月给康熙摸的浑身发痒,轻笑着扭腰回避,嘴里柔声回答:“哪里,是小公主喜欢,爱亲着玩。”
“哦?是吗?”说的康熙兴起,俯□来,轻轻亲了几口,抬头笑问:“是这样亲吗?”
也是年秋月体质与众不同。自从生过公主之后,一经男子挨身,便觉浑身筋骨酸麻,动弹不得。康熙又是个中老手,不过两个回合下来,便喘着气软绵绵败下阵来,如云朵般卧于康熙身下。
此时只顾得迎合康熙,以求内外欢愉,哪里还记得身上这位乃是花甲老人。心中纵然偶有不甘,想想自己,年纪轻轻就位居嫔位,比比那些在宫中苦熬,逝去青春年华的老答应、老贵人,不知要强上多少倍。慢慢的,体味出其中乐趣,也爱跟康熙做夫妻。
一面柔声娇喘,一面帮康熙褪下中衣,柔柔地说道:“不是的。万岁爷净拿嫔妾开玩笑。您――您轻点儿~~”
叫的康熙愈发喜爱。轻轻拉拉肚兜带子,半推至爱妃脖颈之处,露出如玉般酥胸一抹,埋头进去,一面舔,一面问:“可是如此?”
年秋月早就软成一团棉花,浑身上下无有一点力气。强自用力,往上贴了贴,柔声埋怨:“都成河了,您也不说去堵堵。”
说的康熙哈哈大笑,就势硬邦邦送了进去。果然滑腻温润,不像刚生过孩子的**,倒像初次承欢一般。康熙愈发喜爱,着意多加垂怜。
想宫中女人众多,各色各样,数不胜数。然而年轻一辈中,唯独这个年秋月,本人既有才有貌,家中又有保皇党。各样参照起来,比之四大妃,不遑多让。更为难的,此女性情温顺、见识宽广。上得厅堂,入得床帐。摸摸这手感,听听这嗓音,康熙便觉得,自己年轻了,又像青年时期,那般精力充沛、热血方刚起来。
待到年秋月终于求饶,康熙仍意犹未尽。年秋月伸手捂住,柔声劝道:“万岁爷,明日还有国务要操持,早些睡吧。来日方长,何必急于一时呢。”
康熙这才鸣金收兵。年秋月软着身子起身,给二人换了衣服,又打开柜子,换了新床单、新被子。好好收拾一番,这才躺回康熙身边。
昏暗中,就听康熙说道:“过两日朕回宫,你就随朕到皇宫去住。储秀宫尚且无主位,你带着小公主住进去。”
年秋月一听,急忙要起身谢恩。康熙笑呵呵一把拉回怀里,轻轻揉搓着说道:“傻子,哪有在床上磕头的。你若想磕,伴驾之时,使劲磕个够。”
年秋月抿嘴笑了,趴在康熙怀里点头,“嫔妾遵旨。谢主隆恩。”
康熙点头。一夜好睡。
第二天起来,年秋月伺候的,愈发仔细殷勤。热水、毛巾、洗脸、刮胡,样样亲手操持。力争让康熙看见自己的好。
康熙刚觉舒心一点儿,就听三毛子来报,说大臣们到畅春园见驾来了。
康熙脸色一沉,扔了手里毛巾,恨恨道:“这么想站队,朕就不信,不立太子,一个个的还能死谏不成?”——
作者有话要说:小剧场:
八福晋:康熙你个色驴!
众后妃+众皇子:骂的好!
35、青苔暗生
第三十五章青苔暗生
年秋月闻言;心里顿时吓了一跳;领着宫女们齐齐跪下;口里喊:“万岁爷息怒。”
康熙冷哼一声;叫她起来,说道:“朕不是冲你发脾气。”说完,自己戴上朝珠;大步走了。
年秋月心中担忧;想要派人去前面看看。转念一想,如今皇上在园中,比不得园中无主时自在,只得忍下,命人小心收拾屋子。自己换了衣服,吃点儿东西,到凝春堂去陪太后说话。
中午康熙来看太后,看见年秋月带着小公主跟太后商量吃笋尖,冷哼一声没说话。年秋月瞧康熙心情不好,伺候的愈发小心。
太后瞧出来康熙心中有气,怕他冲人乱发,吓到小孙女。急忙打发年秋月下去,轻声问道:“这是怎么了?可是有什么烦心事?”
康熙对嫡母素来恭顺,老太太问,便答:“说出来又叫太后操心。还是为立储一事。”
太后听了,也不知该如何宽慰康熙。于朝政上,太后远不如布木布泰**眼光独到。加上并非康熙生母,**二人感情,在孝庄文皇后去后,才像**。这么多年,太后早就习惯了少说少看,诸事不管。如今,康熙心烦,她心中难受,也出不了什么主意。只得安安静静听康熙诉说。
康熙自然知道嫡母没什么主意,但如今身边就这么一个长辈,不跟她说,又跟谁说?哪怕不是生母,这么多年,太后低调做人,他信的过。慢慢讲道:“今日朕召见群臣,有一半的人举荐老大做皇太子。还有一小半说,宜立皇长孙为皇太孙。”说完,幽幽长叹。
皇太后闻言,陪着默默叹口气,拍拍康熙的手,慢慢劝道:“皇上龙体康健,立储之事,关乎社稷,不急于一时,理应慎重。”
这句话说到康熙心里。经过太子一事,他对立储,当真是怕了。顺着太后的话往下说,“皇额娘说的是,可惜,朕想要慎重,怕他们非要逼着朕说个明白话不可。朕就不明白了,非要告诉他们,谁是大清国下一任主人,好叫他们上赶着去讨好嗣君,或者拉立阵营,等着为家族、为自己博得更好的前程,才叫好吗?朕在位五十多年,当年跟俄罗斯、跟三藩打仗时,都没这么累过。”
太后看看他,劝道:“皇上若是累了,不妨歇歇。到园子里四处走走,看看山,看看水,看看花草鸟兽。事情既然已经这样了,烦是没用的。倒不如散散心,顺便想想,接下来该如何。”
康熙点头,“也就只有在皇额娘面前,朕才能放松放松了。”
太后笑了,“既然如此,那就多来。哀家这里也没别的,茶果还是管够的。”
说的**二人都笑了。外头飘来一阵饭香,便有年秋月带着宫女们端饭菜进来,太后便问:“你在这儿伺候我们,小公主可怎么办呢?”
年秋月温婉笑道:“奶嬷嬷抱下去吃奶了。等一会儿就该睡觉了,到时嫔妾再去看看。”
太后点头,“好好照顾着,等睡醒了还抱来,叫哀家看看。”
年秋月急忙应下。一时康熙陪太后吃饭不提。
到午后康熙回年氏所居蕊珠院休息。睡醒过来,就瞧见小公主睁着眼睛,依依呀呀躺在摇篮里吃手。顿时失笑,逗弄一番小女儿,看年秋月坐在床边绣墩上做针线,起身问道:“怎么不睡会儿?”
年秋月笑道:“怕小公主一会儿哭了,吵着皇上。又怕皇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