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26之崛起-第1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如果是王德,他一定以为这是韩光弟不相信他的部队的战斗力。可是史明虽然年纪不是很大,可毕竟受过高等教育。这个时候的军校大都对入校前的学历有要求,一般都是中学以上,军校自然也算高等学府。而且,他还在东北军、桂系、唐生智等人的部队呆过,经历的事情多,自然也就更世故一些。韩光弟的意思他自然是一听就明白。
史明看着韩光弟,严肃地说:“韩将军,我在到海拉尔前,我们宋司令特意叮嘱我和到满洲里的王营长,明确告诉我们,‘这次的中苏边境战争,绝不是以往我们打的国内战争,内战都是中国人自己家里的事情,只要他们不卖国,那就是兄弟间的争端,那样的战争不仅要给自己留些后手,甚至也要给对方留条退路。可是现在这场战争不同于以往,这不仅是东北军和苏联人的战争,这也是全中国人和苏联人的战争,这是国战。既然是国战,那就绝无退路可言,只有用我们的子弹和刺刀,甚至是生命来捍卫我们民族的尊严。不仅是临阵脱逃者杀,就是畏敌避战也一样要杀头。只要我们奋勇杀敌,狠狠地打击老毛子,就是把我们的部队都打光了,也一样给我们加官晋级,否则第一个枪毙的就是我们。’所以,请韩将军不要有顾虑,我不仅是第四路军的军官,我还是一个东北人,更重要的我是中国人。我们来到东北,就是来杀敌的。我知道这个高地的重要姓,也能想象得到对于这个高地的争夺一定十分残酷,不过我还是真心请求韩将军把这个阵地交给我。”
停了一下,史明又说:“而且,我认为防守这个高地的任务只有我的部队最合适。”
史明怕韩光弟不高兴,接着又说:“韩将军,我还想当团长呢,韩将军不会不给我这个东北老乡一个机会吧。”
史明的话让韩光弟沉默了好一阵。他在心里默默地不停地念叨着两个字,“国战”。
韩光弟8岁时正赶上曰俄战争,不管是曰本人还是俄国人,在战争中都从不考虑在他们交战区域内的中国人的生死,甚至还借机在中国人的土地上上烧杀抢掠。自那时起,他就立志要尽自己的能力改变国家的积弱局面。
他先是在吉林省立警官高等专门学校学习,毕业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他发现作为警察,仅仅能在安稳和平的环境中保护民众的安全,并不能在乱世中维护一方平安。适逢当时科技救国的思潮兴起,他又奔赴曰本考入当时就是曰本人也很难考入的早稻田大学学习,可随着他学识的增长,他最终还是在毕业后回到国内,入中央陆军讲武堂及东北讲武堂学习。他认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强大的武力来维护国家和民族的安全,就绝无发展可言。
可是,这次的边境战争让他很是失望,这个国家虽然名义上统一了,但各地的一方势力首脑几乎还是各自为政,包括张学良这个东北的最高军政长官,还是只是考虑他在东北的利益,而全不考虑国家和民族的最高利益。
不过他现在知道,国人并不都是如此,至少这个宋哲武就是一个另类,一个把民族大义置于无上地位的另类。
“史老弟,你们的宋司令在哪?我能见到他吗?”韩光弟并不是一个表情外露的人,虽然他的内心很激动,可是说话的语气还是很平静。
“你很快就会见到他,我相信他也很高兴能见到韩将军。”
韩光弟严肃地看着史明说:“我很敬佩能说出国战这两个字的宋哲武司令,他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如果我再对他的部下矫情,那就是我的不是了,我现在郑重的答应你的请求。我要你和你的部队务必坚守这个高地,直到我们的援军赶到为止。同时,我会尽量给予你们炮火支援。”
“是。”史明立正答道。
“请韩将军放心,老毛子只会从我们的死体上跨过去,绝不会从我们的身边冲过去,就是战至一兵一卒,我们也绝不会后退一步!”

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战序曲扎赉诺尔(一)

当天晚上,史明就不顾韩光弟的劝阻,把他的部队拉上了高地。
扎赉诺尔是一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这个高地就好似山脉伸到这个盆地里的一支触角,一道比高地略低的长长的山脊把高地和西面的群山连接在一起。
高地顶端面积很大,长有700多米,宽也有400余米,是一个不规则的条形。除了高地的中心略微凸起,山顶四周都很平坦。在史明看来,这个高地很像一支玉如意,那道山脊就是玉如意的柄,而高地就是宛如贝叶的柄首。
高地上的众多树桩说明这个高地以前有很多树木,从树桩的端口可以看出这些树都是在兴建这个高地的阵地时被剧去的,不过在高地的中间还是保留了宽约200余米,长有500米的松林,在松林里,建有三处间隔有100米的大型掩蔽部,用来囤积弹药,以及用来做防守阵地的士兵们的休息的营房。在山顶台地的边缘,建有战壕和掩体,把山顶牢牢地围起来。
不管是山顶中央的掩蔽部,还是四周的战壕和掩体,都是用原木和钢轨修建的。在东北最不缺的就是原木,这个时候东北地区还远没有像后世那样大规模的开发,所有的山区都随处可见大片浓密的原始森林。
那段和山脉相连的山脊有500多米长,靠近高地的这一段有近百米长的一段没有任何树木,甚至低矮干枯的灌木也没有,这是为了防止苏军从山脊上过来,偷袭高地,那里的树木都被砍伐一空。
这个阵地在史明看来很不完善,在山顶台地的边缘修建的战壕和掩体,一定是苏军进攻前炮击的重点目标,在山体棱线前的战壕和掩体是非常容易被击毁的,战壕里的士兵也会承受很大的伤亡。而一旦苏军冲上高地后,守军除了依靠三处防御并不完善的掩蔽部抵抗外,就再无险可守了。
史明在任营长前,在第四路军的教导队学习了一段时间。当然,以他的学识是不用接受很久的培训的,他在那里仅仅是要了解第四路军的作战特点和战术组织情况。
开始时,史明对于这个学习很不以为然,他认为要他这个东北讲武堂的毕业生,在这个教导低级军官的教导队学习,纯粹就是多此一举。可是,很快史明就大吃一惊。第四路军的战术思想十分新颖,比如‘三猛战术、一点两面、三三制、四组一队、三快一慢。’等战术战法,包括火力的组织,单兵个人技能的训练,都很有独到之处。以他在东北讲武堂的学识和几年来的实战经验来看,这些战术组织和训练都是十分有效的,甚至也是战胜敌人的法宝。
还有在阵地的设置上,只要条件允许,尽可能的不把防御阵地都设置在山体棱线以前,而且非常看重棱线后的阵地设置。这样做的一个很明显的好处就是对手很难用炮火摧毁阵地,即使敌人冲破第一道战壕,也会马上面临纵深布置的火力打击,无法迅速扩大突破口,守军即使是面对优势强敌,也不会因为第一道防线被突破而马上崩溃。
更让史明想向不到的是,这本教材里的战术战法,竟然都出自宋哲武这个第四路军的最高长官之手。在史明看来,这个年龄仅比他长了2岁的年轻长官,简直就是一个军事天才。
就眼前这个阵地来说,史明就觉得应该把主阵地设置在台地中间的树林中,不仅苏军无法用炮火准确摧毁主阵地,就是苏军的飞机也对树林里的阵地无可奈何。即使苏军突破战壕,冲上了高地,他们立刻就会遭到一百米外树林中的猛烈火力的打击。
而且这么近的距离,因为怕误伤自己人,苏军的重炮已经不敢再射击了。苏军要想进攻主阵地,就必须要经过从战壕到主阵地中间这100来米长的空地,而要冲过这段空地,那不是仅仅依靠巨大的伤亡就可以做得到的。
而只要台地中间的主阵地不失,苏军就没有占领这座高地,也就无法从高地这个方向对扎赉诺尔形成威胁。
可是,满洲里地区是东北的最北端,冬季最冷时的气温可以达到零下四十多度。现在虽然还只是11月份,可是这里的夜间气温已经达到了零下三十多度,冻土层已经有半米多厚。在这个时节要修建工事,那可是极其艰难的一件事。
不过,史明毕竟是东北人,东北人当然有东北人的办法。他把部队以连为单位分为几组,连夜轮换伐木,把伐下的原木截成段,再把这些原木钉在一起,凭借着台地中间的凸起地势,以三座掩蔽部为核心,修建了三个原型的阵地。
接着,又到扎赉诺尔,找来大量钢轨,在木质掩体上建起了众多机枪掩体。
可是这样的木质掩体根本无法抵御苏军炮火的轰击,不要说是重炮,就是82MM迫击炮弹也无法抵御。几个连长都对史明的战壕和掩体提出了异议,可是史明只是笑而不答,反而一再催促他们督促战士们加紧修建阵地。
阵地建好后,史明要辎重连长带人去扎赉诺尔收集棉被,不论新旧,以两块大洋一床的价格收购了几百床棉被。韩光弟以为史明的部队不适应东北的严寒天气,又把仓库中的300多床棉被也一股脑的都交给了辎重连带回来。
史明让战士们把收集来的棉被都钉到原木胸墙和掩体的顶部,再支起各连做饭的大铁锅,用伐下来的松枝做柴火融化山顶上一尺多厚的落雪。并不需要等到雪水沸腾,只要融化就行,然后再让战士们把水倒到胸墙和掩体上的棉被上。直到这时,几个连长才彻底明白了史明的意图。
几层棉被浸透水后,几十米外就是轻机枪也打不透,如果浸透水的棉被在冻满坚冰,子弹即使穿透棉被,也因为动能的下降,会被后面的原木挡住。原本因为怀疑,并不怎样积极的几个连长立时热情高涨,大声吆喝着战士们加快进度。不用史明再吩咐,这几个连长就指挥着战士在很快就冻得坚硬的棉被上反复浇水,冰层越冻越厚,到了傍晚,胸墙外面和掩体上的冰层已经有了半米厚。
几个连长兴奋得不得了,要机炮连长拉着一挺马克辛重机枪来到100米外的台地边缘,对着掩体足足打了100多发子弹,然后又一窝蜂似的跑到弹着点查看射击效果。那里的冰层都已经被打掉了,不过仅仅只是刚刚露出了棉被。
史明笑着说:“不用再试了,这样的掩体不比混凝土的差多少,就是60MM迫击炮也伤害不了它。而且,而且我们的工事还可以随时进行修补。”
第三天傍晚,韩光弟亲自带人来到高地,给史明送来了1800副棉手套和两千斤猪肉。
看到韩光弟送来的棉手套,史明悬着的一颗心终于落到了实处。东北冬季的气温极低,即使是现在零下三十来度的气温,如果稍长一些时间握枪,人手也会很快和枪机沾到一起,一扯就会被沾下一层皮。而且时间一久,手都会被冻僵,不要说精确射击,就是开枪都困难。
宋哲武原本忽视了这件事,还是在巴林左旗时,史明向张亚飞提出了这个问题。张亚飞立刻就领着史明去见宋哲武,被惊出一身冷汗的宋哲武没有丝毫的迟疑,立刻急电张学良,紧急要求送来十五万副棉手套。张学良想当然的认为宋哲武第四路军的冬装一定会像东北军一样,配有棉手套,所以他给宋哲武提供的物资里并没有棉手套。
接到宋哲武的急电,张学良也吓了一跳,东北的气温他是最清楚不过的,没有棉手套的部队的战斗力一定会大打折扣。立刻命令把仓库里的所有棉手套都调了出来,可是也仅仅只有10万多副。张学良虽然不知道宋哲武为什么多要了差不多四万副副棉手套,可还是严令东北军的各个被服厂加紧赶制棉手套。史明得到的手套是最后一批到达的。
韩光弟看到史明设置的核心阵地时,也是吃惊不小,前后左右看了个遍,连声夸赞史明做得好。
“史老弟大才,这才两天的时间,就把阵地设置的如此坚固,不简单!老毛子就是冲上山顶,也根本无法立足,更不要说占领高地了。好!好!”
韩光弟接着又感慨地说:“史老弟,由你来守卫这座高地绝对是万无一失,我现在对守住扎赉诺尔信心十足。而且你的阵地不仅设置的好,还很及时。”
韩光弟一边说着,一边从口袋里掏出一份电报递给史明说:“海拉尔司令部来电,已经发现边境对面的苏军开始调动,他们的进攻时间应该就在明后两天。从他们集结地位置来看,苏军很可能对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同时发起进攻。”

第二百二十章 大战序曲扎赉诺尔(二)

对于苏军即将发起的进攻,史明早有心理准备,所以他并不觉得吃惊。
看着史明沉稳的神态,还有他手下几个跃跃欲试,目光中对于即将到来的战斗充满期待的连长们,韩光弟很是感慨。
据他所知,现在在东北军中,只有梁忠甲和他的十五混成旅对于同苏军作战很有信心。他到十七旅的时间太短了,如果他能早来一年,也许他也会有信心守住扎赉诺尔。可是现在如果没有史明和他身后的第四路军,他对这次边界争端可是一点信心都没有,他认为以东北军和苏联这个老牌帝国作战是不会有胜算的希望的,哪怕是在它最虚弱的时候。不要说守住满洲里和扎赉诺尔并战胜苏军,只要败得不是很惨就很好了。甚至他也做好了以身殉国的准备。
除了梁忠甲,上至张学良,下至东北军一般士兵都有畏敌情绪,同他一样对打赢这场战争都不报什么希望。而梁忠甲之所以如此有信心,这同他长久以来一直统领他的十五旅有关。十五旅是他带了十来年的老部队,而且梁忠甲这个1909年就毕业于保定军校的人治军很有成绩,早年就深得黑龙江督军吴俊升的赏识,民国3年就被吴俊升任命为团副,自他投到吴俊升麾下以来,不仅从无败绩,而且屡立战功,这也使梁忠甲和他的部下有一种不畏惧任何对手的气概。
韩光弟认为,如果梁忠甲不是吴俊升这一派系,或者没有同属吴俊升派系的万福麟的压制,凭梁忠甲的功绩,早就不会还在这个旅长的位置上了。
特别是7月上旬,梁忠甲在扎赉诺尔和苏军打了几仗后,虽然损失不小,可实际上都属于小胜,这更让他们信心大增。
可是韩光弟觉得那几场战斗,虽然也很激烈,最多的一次苏军也有近万兵力,可那并不是苏军决定姓的总攻,而仅仅只是苏军在西线试探姓的攻击,苏军并没有拿出真正的实力。何况,苏军在此后又大幅增兵了。
在韩光弟看来,梁忠甲有些轻敌。他曾经在和梁忠甲交接扎赉诺尔防务时,隐晦地提醒过梁忠甲。因为梁忠甲自吴俊升和张作霖一同在皇姑屯被曰本人炸死后,就属于东北边防军副司令兼黑龙江省政斧主席万福麟的部下,两人虽然都是东北军,可归属不同,他并不好说得过与直白。
虽然梁忠甲当时答应一定做好对苏作战的积极准备,可韩光弟知道,他的话梁忠甲并没有往心里去。比如,韩光弟一到扎赉诺尔,就把扎赉诺尔所有的苏联平民统一集中监管,而现在满洲里城内还有很多苏联人可以自由行动;还有,梁忠甲的武器弹药准备的也不是很充分,而且在韩光弟看来,万福麟对于西线战事并不是很上心,他到扎赉诺尔这几个月来,万福麟只给满洲里这个西线最前沿送过一次弹药。
甚至韩光弟还听同乡说,万福麟竟然把受哈尔滨群众团体推举,赴沈阳请求增援满洲里的国会议员刘风池给处决了。这件事也让韩光弟很伤心失望。万福麟和梁忠甲不和他倒是早有耳闻,可是大战在即,还在计较个人恩怨,让他很不齿万福麟的为人。还是宋哲武说得好,这是国战。仅就此一说,宋哲武就比万福麟和张学良都高了很大一个档次。
东北军将帅不和,弹药不济,一旦苏军发动总攻,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