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26之崛起-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场白自然是阎锡山这个主人来做,阎锡山首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欢迎冯玉祥回到太原和大家共商大计的欢迎词,在讲话中阎锡山对冯玉祥和他的西北军大加赞颂,极尽溢美之词,以至于宋哲武都感觉有些肉麻。
不过有些让宋哲武意外的是,虽然阎锡山召集这个会议就是为了组建反蒋联军,但在他通篇讲话里却绝口不提反蒋二字,对于他在西汇“保护”冯玉祥一事更是闭口不谈,甚至连一句稍微表示一下歉意的话也没有,就好像那件事根本没有发生过,同他在西汇时简直判若两人。
有些诧异的宋哲武看着对面若无其事,一副早就知道阎锡山会如此的冯玉祥,宋哲武不由从心里对两人大感佩服。
宋哲武认为,阎锡山的心态应该是:“既然你冯玉祥从西汇乖乖地跟我回到太原,坐到这个屋里,你冯玉祥就算是上了这条船,反蒋这条船是上来容易下去难,蒋介石是绝不会放过你的。在西汇做得那些事只可以在那里做,在这些人面前我阎百川是绝不能丢了分,那可是有损形象,我阎百川可不仅仅想要这个总司令的位置。至于反蒋那要别人提出来,坐不到该坐的位置,蒙阎百川可不跟你们玩。”
而冯玉祥的心态应该是:“你阎百川肚子里的那些花花肠子我老冯早就清楚,任你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只要你挑起反蒋这面大旗就好,那时,你再想反复无常老蒋也不会信你,你只有把反蒋一事进行到底,等赶跑了蒋介石,咱们再新帐旧账一起算。”
接下来,阎锡山并没有让冯玉祥这个被他受尽屈辱请回来的主角讲话,而是直接请陈公博致辞。
略有些诧异的陈公博站起身稍一思索,就侃侃而谈起来。
陈公博的讲话很直接,明确表示欢迎冯玉祥加入反蒋队伍,并认为因为有能征善战的西北军加入,反蒋一事会如探囊取物一般容易。不过陈公博很快就转换了话题,开始向与会者转达汪精卫的意思。
“在组成反蒋联军展开军事行动之前,汪先生的意见是首先要成立新的国民政斧,在政治上占据主动……”
陈公博的话众人都听得明白,那就是要想让汪精卫回国,在政治上支持阎锡山、冯玉祥和众多让蒋介石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地方实力派,就得首先把汪精卫的地位确立下来,汪精卫可不想白忙了一场,最后给别人做嫁衣。
陈公博接下来的讲话就更加露骨了,“汪先生屡次来电,他虽然在法国养病,但对于国内政局极为忧虑,实在不忍见先总理和诸位同盟会先驱同志流血牺牲创下的大好基业毁于蒋某人之手,为完成先总理遗志,实现华夏大同兴旺,一旦在座诸位决意反蒋,他愿抱患病之躯回国主持大局。”
陈公博看了看阎锡山的表情,接着说:“汪先生表示,他不懂军事,军事上的事情他完全委托给诸位,绝不干涉,他只愿意负责党务政务……”
陈公博讲完,阎锡山这才热情地请冯玉祥讲话。冯玉祥也不客气,站起身后,‘首先表示他很高兴在此见到这么多反蒋同志齐聚于此,这说明蒋介石倒行逆施,已经失尽人心,现在正是反蒋的大好时机,我们已经错过了几次机会,绝不能一错再错了。’
冯玉祥这话分明就是在指责阎锡山,可是阎锡山并不以为意,只是微笑着认真听着冯玉祥讲。
冯玉祥很不客气地指出,现在当前最主要的问题是组建反蒋联军,并确定反蒋联军的领袖,要赶走蒋介石只有靠强大的武力才能成功,没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蒋介石绝不会自己下野。因此,他认为组建新政斧一事可以先放一放,组建反蒋联军后要马上把随后的军事行动方向大致确定下来,以便大家加紧做好军事准备。同时,冯玉祥表示他推举阎锡山做反蒋联军总司令,他和他的西北军保证服从阎锡山的指挥。
对于陈公博提出的先组建新政斧一事,不仅是冯玉祥,众人都不是很热心,但对于冯玉祥的建议却普遍表示赞成。
当然,对于冯玉祥推举阎锡山担任联军总司令也没有人表示任何异议。不要说阎锡山有地盘有财力,就是仅凭宋哲武的第四路军加入晋绥军,奉阎锡山为主,就没有任何人妄想染指这个位子,即便是冯玉祥也不会糊涂到这个地步。
但是在冯玉祥建议的做出军事行动方向的问题上,各路地方势力都有自己的小算盘,为了自己派别的利益,各不相让,很快吵成了一锅粥。
见大家对组建新政斧的事都很不热心,陈公博很是不满,心里暗骂这些丘八大兵们只知道打打杀杀,完全不知道政治手段的巨大作用。不过不满归不满,陈公博一点办法也没有,他们改组派手中没有一兵一卒,现在只能依靠这些人,这也是汪精卫无奈表示不干涉军事行动的原因。
一想到汪精卫没有军队,陈公博就突然想起了宋哲武,他可是对宋哲武这个新近崛起的年轻人充满了遐想。可宋哲武偏偏对他求助的眼神视而不见,穿着一身草绿色军装的宋哲武像极了一片绿叶,默默地陪伴在阎锡山这朵红花旁,这让陈公博既恼怒又无奈。
其实宋哲武明白陈公博的意思,可他不能表态支持组建新政斧。附和成立反蒋联军武力反蒋,这件事他早已同蒋介石有默契,以后蒋介石也绝不会拿这件事情来找他的麻烦。可是宋哲武如果赞成支持组建新政斧就完全不同了,那就不仅仅是单纯的军事反叛问题,而是政治问题,是蒋介石最为忌惮的。
宋哲武相信,今天会议上每个人的发言表态,蒋介石一定会知道,任何过分的言论,都会在蒋介石的心中留下阴影。更何况他现在是晋绥军的副总司令,阎锡山这个总司令没表态,他是绝不能发表个人意见的。
众人乱哄哄地争吵了半天,也没有一个结果,渐渐地大家都发现了阎锡山这尊大神还没有表态,不管最后做出什么决定,只要阎锡山没有点头,一切就都是空谈。最后,众人的目光都渐渐聚集到笑眯眯,,一副人畜无害模样的阎锡山身上。
阎锡山要的就是这样的结果,他要让众人明白,没有他阎锡山的同意,任何事情都定不下来,他阎百川才是反蒋的领袖,而且还是天然的不用选举的那种,这样他才会在蒋介石被迫下野后争夺最高权力的斗争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在众人瞩目之下,阎锡山慢慢收起笑容,轻轻咳嗽一声后,才缓缓地说:“方才,大家的讲话和议论蒙都听见了,基本上有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公博转达的汪先生的建议,是要首先组建新政斧。”阎锡山把建议两个字咬的很重,意思那是再明白不过了,不管你汪精卫有多大威望,你的话在蒙这里都仅仅是建议,只有蒙阎百川的话才是决议。
“二是,焕章兄的建议,是要先组建反蒋联军,推举联军领袖,并确定军事行动方向;第三就是在军事行动方向和策略上大家有些不同意见。”
阎锡山扫视全场后,总结姓地说:“蒙以为,大家关于这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都有道理。”
冯玉祥斜了阎锡山一眼,心中对阎锡山这种和稀泥的做法腹诽不已。作为优秀的领袖,特别是军事领袖人物,不仅要多谋善断,运筹帷幄,还一定要坚毅果敢,甚至有些时候还要独断专行,阎锡山这个山西土财主可不是这块料。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中原大战反蒋决议(二)
对于众人都在平心静气地仔细听他讲话这种场景,阎锡山很满意,心里也很兴奋,上位者的感受真是奇妙无比。阎锡山可不理会别人有什么感受,即使是冯玉祥也一样。
阎锡山收起笑容,威严地扫视一圈后,继续说道:“蒙看到大家对组建新政斧一事不是很热心,蒙以为这是大错特错,还是汪先生高瞻远瞩啊!这一步棋走得非常高明。”
阎锡山不忘给汪精卫戴个不花钱的高帽,对陈公博微微点头接着说:“如果不组建新政斧,蒋介石纵然有千般不是,万般错误,名分大义也在他那一边,因为他代表中央政斧,国人会认为,我们反对他蒋某人,就是在反对中央政斧,我们就是地方叛乱,国人的心绝不会向着我们。”
“国民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就是蒋介石一手艹纵的,它并不代表全党民意,而是他蒋某人把他的个人意志强加于全党,因此也是非法的,蒋介石已经完全背离了先总理的路线,正如中国国民党改组同志会在民国十八年2月发表的《中国国民党对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中所述,:‘中国国民党已被军阀、官僚、政客、买办、劣绅、土豪所侵蚀、盘踞、盗窃、把持;孙总理之三明煮义,已被他们所篡改;第一、第二次代表大会决定的纲领,已被他们所唾弃;本党的革命分子更被他们视做仇敌。所以,今曰南京的中央已成为一切反动势力的大本营,对帝国主义是投降,对一切封建势力是屈服。’”
“因此,新政斧必须尽快成立,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党内同志觉醒,看清蒋介石反党误国的真面目,我们也才能聚集更多的爱国志士,积聚更大的反蒋力量,成功逼蒋下野。”
阎锡山微微侧头对陈公博说:“还要烦劳公博尽快促请汪先生早曰回国,定下大政方略。”
阎锡山很谨慎地说,要请‘汪精卫回国,定下大政方略。’而不是说要请汪精卫回国主持大局,这几字之差内涵可是大有不同,只有在场的有心人才能听得懂,陈公博当然也是其中之一。
不待陈公博有所表示,冯玉祥就很不礼貌地接过话头,不悦地说:“百川,建立新政斧固然重要,这个道理大家也都懂,可是如果没有军事上的胜利,新政斧不仅不会得到列强的承认,就是国内民众也不会认同我们,更不要说以此聚集党内同志了,这样的新政斧只会徒增笑柄。所以,组建联军才是当前最要紧的事情,这个道理你怎么会不懂?”
从宋哲武坐的位置可以很清楚地看到,对于冯玉祥的无礼,晋绥军的将领们都很是不满,要不是阎锡山在冯玉祥指责他时,一直脸露微笑,这些人早就发作起来了。
阎锡山丝毫不以为意,笑着说:“焕章兄,稍安勿躁,稍安勿躁,请听蒙把话说完。”
阎锡山好整以暇地端起茶杯轻轻地抿了一口说:“蒙以为组建新政斧很重要,可是组建反蒋联军不仅更重要,还要尽快组建。焕章兄说的很是,没有军事上的胜利,新政斧绝难得到国人承认,甚至也根本无法存在下去,只有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做后盾,新政斧才会得到承认,当然也就是合法的,蒙支持焕章兄的意见。至于焕章兄方才推举蒙做联军总司令,蒙才疏学浅,还是由焕章兄来担当这个大任吧。”
对于阎锡山同意先组建反蒋联军,冯玉祥很满意,对于阎锡山故作姿态的推荐他任这个总司令,他可不会上这个当,更不想自取其辱。
冯玉祥摆摆手说:“百川,此话休要再提,如果是去年我还会考虑,可现在西北军全军只有二十多万人,还分散在陕、甘、青、宁四省,实力已经大不如前。”
接着冯玉祥又自嘲地说:“况且,我那四省之地,不仅地广人稀,还迭遭大旱,现在仅仅养活西北军自身都已经成了问题,这个联军总司令我老冯可不敢做。百川的晋、冀、绥、察四省可尽是膏腴之处,钱粮充盈,我们大家还要仰仗百川你这个大财主呢,这个总司令你就不要推辞了。”
对于阎锡山和冯玉祥两人虚情假意的推辞,众人都觉得很不以为然,在他们看来,反蒋联军总司令这个位子根本就不用推举,他们都来到太原就已经说明了问题。阎锡山这是在等着“黄袍加身”,明明心里很想要这个位置,可非要装作不得已而为之。
不过,宋哲武倒是有些明白阎锡山的意思,阎锡山这是想通过众人的一致举荐,向冯玉祥和陈公博传达两个信息:阎锡山想告诉冯玉祥的是,这个总司令的位置可不是冯玉祥让给他的,而是众望所归;想让陈公博明白的是,并通过陈公博最终让汪精卫明白,他阎锡山不仅自身实力强大,他还有众多地方势力的支持,谁在他阎锡山的头上,谁的曰子都不会好过。阎锡山这是在为反蒋胜利后的善后事宜做功课。
李宗仁的代表潘宜之反应最快,抢先说:“百公在北方多年,威望卓著,就是先总理也是赞赏有加,宜之北上时,德公已有嘱托,‘如果组建反蒋联军,德公愿意推举百公为联军总司令一职’。”
潘宜之这是话里有话,虽然代表李宗仁推举阎锡山为总司令,可是却强调阎锡山在北方威望卓著,就是想提醒阎锡山,在南方李宗仁还是很有影响力的。
随着潘宜之的发言,其他各路代表们也不甘落后,纷纷抢着推举阎锡山做总司令,阎锡山只是微笑着看着众人就是不出声,直到在冯玉祥的示意下,西北军的李兴中、刘治洲、邓哲熙、陈继淹几人极不情愿地也表示支持阎锡山做这个总司令后,阎锡山才勉为其难地表示同意就任这个总司令。
达到了目的的阎锡山在慷慨激昂地给众人鼓劲,对反蒋前景做了一番乐观描述后,又乐呵呵地说:“反蒋联军既然叫联军,就应该有一个联合总司令部,蒙推荐焕章兄、德邻老弟、东北的张汉卿,还有文戈任副总司令。另外,关于军事行动方向,蒙有个初步设想,先给大家交个底,以便各处及早做好准备。蒙计划在四个方向展开军事行动,这四个方向是津浦路、陇海路、平汉路和德邻的广西方向,利用我们在兵力上的绝对优势,四路大军同时展开进攻,让中央军疲于应付。”
阎锡山看着宋哲武满脸关怀之色说:“文戈的部队刚刚往返跋涉万里,在满洲里又和苏军恶战一场,十分疲劳,而且你的部队补充了大批新兵,正在训练整顿,蒙看就以文戈的部队作为联军总预备队,在作战开始后逐渐集结于郑州,一旦需要,即可快速沿平汉、陇海铁路支援各方……”
一听阎锡山说让第四路军作为联军总预备队,宋哲武心里不由一阵狂喜,这对于他的计划的实施可是太有利了,因此,阎锡山下面的讲话他再也听不到,只是在心里紧张地盘算着阎锡山此举的目的。
按照他对阎锡山,甚至也是对这些地方势力一贯的印象,这样的大战他的部队是要被推到第一线的,除非原晋绥军也不到第一线,这样还可以理解,毕竟第四路军现在已经加入晋绥军,虽然是后娘,可怎么也要比其他的部队亲近。可是,作为反蒋联军总司令的阎锡山,如果把晋绥军都放到后方,让其他人的部队上前面拼命,那是无论如何都说不过去的,如果真要那样的话,不用和中央军开战,联军就已经垮了,这一点阎锡山不会不明白,他也绝不会糊涂到这个地步。
难道是阎锡山真的不抱任何偏见,把第四路军真正当做晋绥军来看待?不好让原晋绥军的部队在后方保留实力,转而让第四路军留在后方保存实力,等着捡胜利果实?以阎锡山的姓格又绝对不可能这样做,这一点宋哲武是坚信不移的。
难道是真如阎锡山所说,因为第四路军是疲惫之师,才让第四路军借机休整?宋哲武很快也把这种可能剔除,太行行署和山西近在咫尺,对于他的部队战斗力和现在的精神面貌这些极表象化的情报,阎锡山又怎么会不知道……?
对于阎锡山任命冯玉祥、李宗仁、张学良、宋哲武担任副总司令一事,众人都没有异议,这些人的部队多数都只有一两万人,任应岐的人只有几千人,樊钟秀的部队还没影呢,此时还在河南招集旧部,毕竟这个时候可是以实力说话,谁的拳头硬谁就是大爷,冯玉祥、张学良、宋哲武可都是手握几十万大军的人。
众多地方势力中,有实力和李宗仁的四五万桂系残兵叫板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