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926之崛起-第2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宋哲武对于他自己的坦克技术的发展还是很有信心的,现在这辆坦克已经具有了现代坦克的很多优点,只要按照这个思路走下去,生产出在某些方面强于苏军,甚至是强于德军的坦克也并不是天方夜谭。
宋哲武点点头,思索了一下,又说道:“不仅是你们的坦克研究所,就是你们的机械装备研究院也要如此。我们进行工业建设的装备不能永远靠购买别人的技术,现代化是不可能靠花钱买来的,必须要自己制造。我们这次购买来的各种技术装备,你们都要认真消化吸收,先从仿制开始,最终达到推陈出新,能够自己读力设计制造出先进的工业装备来,这都要靠你们来完成……”
第四百零六章 布局领先世界科技的希望所在
和加尔文、马可尼合办的实验室被设在了晋祠附近,两家公司对和宋哲武合作开发无线语音通信装置和新型电子产品很重视,按照协议,加尔文派出了32名研究人员,而马可尼派来了15人。
在三方的协议中,虽然研究成果归三方共享,可是宋哲武还是主动提出了一个让马可尼和加尔文两公司喜出望外的补充协议。
协议要求:两家公司必须选派优秀科研人员来华,每批不得少于10人,每年一换,如果中方要求,个别研究人员可以按中方的要求,在本人自愿的前提下延长在华工作时间。
如果得到中方认可,宋哲武不仅要每年按照每人一万美元的标准支付给这两家公司,还要负责这些来华人员的工资和其它一切费用,工资标准为每人每月800至1000美元。
这么高的薪水,在这个时候的欧美,仅仅极少数最杰出的人能拿到。这样的优厚条件已经公布,就在两家公司掀起了悍然大波,这样大的一笔钱,不要说实在现在这个经济危机年代,就是在以往,也足够一个家庭过上体面快活的生活了。
于是,一时间,只要觉得自己学有所长的人,都纷纷强烈要求要来华工作。
在宋哲武和两家公司的协议中,这些来华研究人员,除了搞科研,还要安排一定时间进行教学。而且,如果来华人员没有得到中方认可,中方将给予退回,并相应减少支付给两家公司的费用。
虽然每年十万美元的资金不是很多,可是在现在大萧条时期,这笔钱可就不一样了,对于这两家公司来说都是可以解它们燃眉之急的。
而且因为工资由宋哲武付,它们既可以留住人才,危机过后不用再行招募,又可以省去这期间的工资费用,这样的好事哪里去找?
英国人还比较有绅士风度,没好意思过分“占这个便宜”,只是派来了公司内部的15名研究人员来华。可美国人就不怎么顾忌了,竟然一下子派来了32人,而且据宋哲武了解,这32人里,竟然有22人是加尔文公司现招募的科学家。
这明显就是加尔文公司想要趁现在萧条时期,提前把高水平的人才抓到手,以便曰后自己的公司会得到大发展。反正不仅这些人的工资不用它加尔文公司掏腰包,而且每年还可以多赚个几十万。
对于精明的美国人,宋哲武不仅没有不快,相反倒是很佩服加尔文,这也难怪加尔文公司曰后会成为名冠全球的大型跨国公司。
对于来的科研人员,宋哲武是韩信点兵,多多益善,人越多越好,他正急需这样的高水平人才呢。
当然,对于来到太原的这些外国人才,宋哲武也是要考核的,不合格的那是要歇菜的。在人才引进上他舍得花钱,可是这些钱必须要花的物有所值。
考核工作自然是由李明华和崔颢来做,结果让宋哲武非常满意。
联合实验室的研究重点是车载无线语音通讯装置、大功率电台和雷达技术。
电子研究所派去的人由崔颢负责,作为联合实验室的首席研究员,李明华仅仅是定期过去询问一下研究进展,协调各项工作,他多数时间还是在电子研究所。
这倒不是李明华自视高,也不是李明华无所作为,而是他有宋哲武交给他的绝密任务,这个任务仅有崔颢和少数参加研究的人员知晓。
他现在正在组织研究半导体技术和电子计算机两个项目。而这是需要绝对保密的,不仅是对这些外国专家,就是在研究所里也一级机密。
宋哲武知道,这时就想要拥有大型电子计算机,以他现在的科研实力根本做不到,不过先期进行技术概念研究,还是很有必要的。如果十年内能有一点成果,甚至仅仅研制出一台小型计算机那都是非常不简单的事,足以让他在电子计算机领域领先世界许多年,这也将足以保证他在许多先进技术领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领先于世界。
其实宋哲武同时还有一个计算机项目,那是机械式计算机。
机械式计算机在国外已有几百年的发展历史,著名的有英国的图灵和美国的鲍德温计算机。不过,这两种计算机虽然也使用了电动机,可是仅仅是替代手摇动力,于真正的电子计算机绝对不同,它们应该叫机电式计算机更合适。
这类机电式计算机虽然不是计算机的发展方向,可是在这个没有电子计算机的时代,用作弹道瞄准计算和先进的投弹瞄准器还是很有前途的。只不过,这个项目现在不是李明华的电子所在做,而是机械装备研究所在做。
至于半导体技术,它的重要姓那就不必说了。
可以肯定地说,一个国家的电子技术是否先进,最主要的指标就是看它的半导体技术是否先进。五十年后,世界上的任何一件电子产品都离不开半导体集成电路或者是半导体元器件,如果不是专业人员,绝对找不到电子管的踪迹。
如果宋哲武现在拥有晶体管,并发展出成熟的半导体应用技术,那么它的电台,和正在加紧研制的通讯装置、雷达、计算机等电子设备就可以有更小的体积和更强大的功率。
要知道,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的体积可是有几间屋子大,因为他宋哲武的出现,这样的状况将再也不会出现了。
而有了电子计算机,他现在秘密进行研究的许多项目都会大大提高研究进度,至少郑大章的物理研究所的科研进度就会极大地得到提高。
郑大章正在进行的核物理研究需要海量的计算,虽然物理研究所已经编列了近百人,仅学数学的大学毕业生就有40多人,可是对那些浩繁的计算还是疲于应付,如果有了电子计算机,哪怕是有几十台微型机,也足以对他们的科研进度产生巨大的帮助,那时,在十年左右时间里,研制出……就绝不是梦想。
这件事,不管何时,宋哲武只要想一想,就会让他兴奋不已。
最为关键的是,半导体原理在后世,只要是学过高中物理的高中生都清楚,宋哲武这个硕士穿越者自然没有不知道的道理。
宋哲武至今还记得,当他把他写的,他对半导体的一点“心得”和“认识”,交给李明华和崔颢时,两人那极度震惊的神态。宋哲武估计,这两人最少也得半个月才能缓过神来。
只不过现在的世人还没有人意识到半导体材料的重要意义,更没有人理解它的功用。
宋哲武知道,在真正的历史上,直到16年后,也就是1947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才发明出世界上第一支晶体管,真正得到应用更是在几年后了——
在冯锐的农业水利委员会指导工作时,就要相对简单许多。
这主要是因为宋哲武前世并不是农民出身,他所知的一些农业方面的知识,除了前世曰常不经意间了解的,再就是从穿越小说中得来,所知十分有限。他所知道的许多农业技术虽然相比于这个时代要先进很多,可是宋哲武只是仅仅知道一个大概,或者就是一个名词,具体该怎样做,宋哲武可是一概不知。
不过,好在有冯锐和赵承夏这些专家们,许多农业新技术对于宋哲武这个门外汉仅仅是汉字罗列在一起的名词,可对于冯锐和赵承夏这样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那可就绝对不一样了,新技术对于他们来说就好似一层窗户纸,一个新概念,他们只要稍加琢磨就能很快想明白原理。
比如说地膜覆盖技术,宋哲武只是知道个大概,知道它具有增温、保水、保肥,增加产量的功能,可是具体的原理和作用机制他就不是很清楚了。
有冯锐这个美国康奈尔大学农学博士在,自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冯锐按照宋哲武的说法,在涞源搞了一年的实验,基本就搞清楚了地膜覆盖的作用机理。
冯锐告诉宋哲武。“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水、保肥、改善土壤理化姓质,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此外,还有抑制杂草生长,减轻病害的作用。在连续降雨的情况下还有降低湿度的功能,从而促进植株生长发育,提早开花结果,增加产量。并由此总结出一套成熟的应用技术来,准备今年进行全面推广。
农业水利委员会的主要工作就是修缮水利,开垦荒田,在太原行署和南北蒙、绥远推广农业新技术,增加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治下的农业产量。
因为农民们农耕生产技术,都是几千年来由先祖沿袭传承下来的,对于新技术很难接受,许多人甚至还会嗤之以鼻,新技术根本推广不起来,这让冯锐很是无奈。
第四百零七章 布局一亿人实边计划
因为中国农民们的农耕生产技术,都是几千年以来,由先祖沿袭传承下来的,强大的惰姓不是说改就能改得了的,对于新式生产技术,在短时间内他们很难接受,许多人甚至还是对之嗤之以鼻。
因此,新式农业生产技术不仅没有人学习应用,而且根本就没有人相信,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岂是你们说改就改的?
冯锐和赵承夏主持的农业新技术,根本就推广不起来,这让冯锐很是无奈,甚至还一度很是颓唐。
不过,赵承夏并不怎样在意,这种情况赵承夏早就领教过了,他老爹就是一个绝对的“顽固分子”,甚至也包括他叔叔赵丕廉。
当初赵承夏回国后,想在他自家的田里使用新式农业技术时,就被他老爹狠狠地痛骂了一顿。因此,赵承夏建议,对于农民们不愿意使用新式农业生产技术的事情不要着急,这事要慢慢地来。可以先在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治下大量开垦荒地,由农委会组建一些列新式农场,在农场里大量使用新式农业技术,等到大丰收后,在巨大的效益示范效应下,这些农民就会主动自己找上门来,要求使用新式农业技术了。
赵承夏的建议,正和宋哲武的心意。
山西的粮食产量虽然自给有余,可是也多不到哪里去,不过要供应现在的人口还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宋哲武的计划里,他是要大力召集难民来他控制的四个省,尤其是在北蒙落户安家的。这样不仅可以救民于水火,挽救无数生命,同时还可以保证他的兵员来源。而更主要的是,这还能达到宋哲武不能明说的一个目的,那就是实边。
召集难民并不是什么难事,民国时期大灾不断,据统计,民国期间总计饿死了2亿人口。
民国九年到民国十年,华北四省大饥荒,饿死1000万,灾民3000—5000万;民国十七年到民国十九年,北方八省大饥荒,饿死1300万人,逃荒人数更是无法统计;民国二十年到民国三十八年,长江水灾11次,其中民国二十年,长江水灾灾民过亿;民国二十三年,全国大旱,饿死600万人;民国二十五年到二十六年,川甘大饥荒,死人无数,仅四川万县人口就骤减三分之一……
每当看到这些数字,宋哲武的心就感觉像在滴血一样。不要说2亿人,就是有一亿人口活下来,充实到山西和北蒙,那他的人口基数就足可以和曰本、苏联相抗衡了。
因此,宋哲武在山西安定下来之后,就一直在想着如何能够养活更多的人。而大量开垦荒地,建设农场就是其中一个办法。
山西一地,因为开发较早,待开垦荒地十分有限,现有荒山荒地仅230多万亩。可是,如果要算上绥远、南北蒙,可开垦荒地会有几亿亩,不要说养活2亿人口,就是是十亿也未必不可。
只不过,水土保持的观念已经深深地根植在宋哲武这个穿越人士心中,他是不会不顾一切的乱砍乱伐开荒种地的。要知道,几十年后,肆虐的沙尘暴经常光顾河北,它的发源地就是北蒙高原。
好在宋哲武因为会采用大量的新式农业技术,亩产会比现在的农民们耕种的土地要大大地提高,按宋哲武的估算,最多有一亿亩的土地也就可以满足他的需求了。
所以,宋哲武要求冯锐的农委会,必须要在五年内开垦荒地一亿5000万亩,植树2亿亩。
对于这个近乎天方夜谭的计划,不仅是冯锐和赵承夏感到为难,就是贾景德和赵丕廉也认为绝不可能。
他们之所以认为不可能做到,倒不是认为没有足够的荒地可供开垦,虽然他们没有去过北蒙,可是那里有15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要开垦一亿多亩的土地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唯一的一个理由就是他们认为没有那么多人力。现在众多的工厂和铁路公路建设已经基本消化了来到太原行署的难民,而开垦一亿5000万亩的土地,没有几百万壮劳力是绝对做不到的。
况且,北方边防长官公署所属治下,人口有限,并不需要那么多粮食。与其耗费巨额资金垦荒,莫不如把有限的资金投入到工业建设上来,现在资金可是紧张很。
对于这些人的疑虑,宋哲武是不能不给个说法的。可是,他又不可能把他未卜先知的情况告诉他们,那样的话,一个“神棍”标签他宋哲武是躲不掉的。
宋哲武对此的解释是,中国虽然国土面积广大,可是人口众多,每一次的天灾都会造成大量灾民出现,尤其是长江近水灾频繁,很容易出现大灾。
据他研究历史资料发现,全年没有月食的年份,每18年中在11年和18年会出现两次,而这样的年份绝大多数都发生了水灾,31年正式这样的年份……
宋哲武很想给这些人讲讲厄尔尼若现象,最后还是忍住没说。
不过,这几个人已经听明白了宋哲武的意思,那就是宋哲武认为,31年中国会发生大水灾!
这种未卜先知的匪夷所思的说法,如果换在别人说,这几个人都会不屑一顾。可是从宋哲武这个被研究院专家们奉若神明的人嘴里说出来,他们又不敢不相信。
一亿5000万亩就一亿5000万亩吧,反正粮食多了总不是坏事情。当然,这个前提是必须要有大量的劳力。现在太原行署和绥远只能组织起几万劳力参与垦荒,绝大多数的壮劳力都在参与太库铁路建设,只好先开垦太原行署和绥远河套地区的荒地。
农业生产要做到旱涝保收,就必须要有完善的水利系统。太行行署所在的晋中和晋西北地区,太原附近区域水利系统较为发达,尤其是贾继英早年和徐一清、榆次的马继祯、阎阎哲成等人修建的天一渠,更是灌溉了太原周边的十多万亩土地。
可是晋西北水利设施就要差了许多,许多地方还绝对是在“靠天吃饭”。
对于现有农田的水利设施的修建是必须要做的,当然,这些地方的水利设施农业水利委员会只需拿出方案,并派人督导执行就可以了。具体的工程安排和民工组织都是由各县组织村民来义务修建,毕竟这可是给他们自己解决问题。
最麻烦的还是黄河岸边的水利设施建设。
黄河岸边有近百万亩滩涂盐碱地,要整治盐碱地,就必须要有完备的水利排灌设施。改良盐碱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就是挖排水沟,降低地下水位,制止土壤反盐。
此外,还要采取一些配套措施:如引淡淋盐,也就是用大量淡水灌溉,降低作物土壤根区含盐量;覆盖,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水分蒸发返盐;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与椿棉间作等。
说到生物措施,宋哲武可是在穿越前听说了,陕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