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926之崛起-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哦,文戈有办法?那还不快说。”
徐永昌和宋哲元一听宋哲武说有办法,几乎是异口同声地催促宋哲武快说。
宋哲武看着宋哲元说:“其实,想让冯玉祥离开山西并不难。”
一听让冯玉祥离开山西不难办到,宋哲元立刻来了精神,脸色也兴奋的有些发红,向前探出身子,声音急促地说:“怎么做?文戈快些教我!”
对于宋哲元早就盼着冯玉祥这个老长官快些离开山西的心情,宋哲武很清楚,有这么一个太上皇在身边,不要说是宋哲元,换做谁也不会舒服。宋哲元的状态宋哲武看在眼里,不禁在心里暗笑。
“明轩大哥,劝冯玉祥离开山西这件事,只能你一个人去,冯玉祥很好面子,有外人在,只会适得其反。”
宋哲元想了想后,点点头答应。
宋哲武接着说:“明轩大哥,其实跟冯玉祥并不需要多费口舌,你只要把蒋介石的这封电报给冯玉祥看,再告诉他,萧振赢正领着一帮人在二十九军里闹,说如果冯玉祥不走,为了二十九军的生存,他们就要联名通电,和他冯玉祥彻底脱离关系。”
“这样,一来,冯玉祥会对二十九军彻底失去信心,再不会报什么幻想;二来,冯玉祥这个人极要面子,他是绝不会让部下闹出通电和他脱离关系这么丢脸的事情的。因此,冯玉祥必走无疑。”
宋哲武话音刚落,宋哲元就一拍大腿,兴奋地说:“文戈,真有你的,果然是个好办法。不瞒你说,萧大哥还真是领着人再闹,虽然没有准备发什么通电,可是也准备在冯老总万一不走,就和各将领联名给委员长发报,表示绝不会再跟冯老总走了。”
“不过……”
宋哲元又突然想起了什么,有些沮丧地说:“文戈,虽然委员长说了,只要冯老总离开山西,就可以撤销对他的通缉。可是冯老总是绝对不会出洋的,在国内他又没有地方可去,万一在外面出了意外,那我可就要担着逼死老长官的罪名了。你看……”
宋哲元吞吞吐吐了半天,最后一咬牙说:“文戈,能不能让冯老总去包头或者是北蒙?去你那里,冯老总的安全能有保证,我也能安心。”
“这可不行。”宋哲武想都没想就直接明确拒绝。
宋哲武对一脸失望的宋哲元说:“明轩大哥,你怎么糊涂了,委员长怕冯玉祥和阎锡山联手,可未尝对我就完全信任,你可不要忘了,冯玉祥若是到了我的地盘里,你明轩大哥的二十九军又和我同在山西,委员长会放心?”
“不过,这件事你完全不用担心,你给韩复榘去电,就把这件事直接跟韩复榘说,韩复榘是绝对不会怕冯玉祥拉走他的部队的。而且他多少感觉对不起冯玉祥,接纳冯玉祥到山东绝没有问题。在韩复榘那里,不仅冯玉祥放心,你明轩大哥放心,就是委员长也会放心。”
宋哲元思考了一下,一拍双手说:“文戈,真有你的,你的这个主意很可行,我这就回去跟向方联系,他多半会答应的。”
宋哲元说完,站起身就要走,可是看到有些郁闷的徐永昌,又不好意思地坐了下来。
阎锡山不是冯玉祥,要他离开山西恐怕很难,用在冯玉祥身上的这些手段,在阎锡山那里可不管用。
徐永昌苦笑着说:“文戈,你可不能只给你明轩大哥想办法,就不管我了!我的事你还得帮着参详参详。”
宋哲武重新点燃一支香烟说:“阎锡山和冯玉祥不同。冯玉祥是众叛亲离,现在明轩大哥和他手下的几个大将有些事还要给他打个招呼,并不是还在拿他当做自己的长官,只是做做样子罢了,多少要给他一点面子。”
宋哲武没有理会有些不好意思的宋哲元,接着说道:“而阎锡山不同,阎锡山虽然现在没有任何职务,可是在晋绥军中,那些将领们还是把他当成他们的领袖的,想必徐主席已经知道了,晋绥军的将领们现在可都是在大同呢。”
徐永昌虽然早就知道这些人在大同了,可是宋哲武一说起这些,徐永昌难免脸上有些不好看。
宋哲武看着徐永昌,接着说:“只要阎锡山在山西,你徐主席的话就不会有几个人听,这一点,徐主席想必很清楚。”
徐永昌微微叹了一口气,没有出声。
宋哲武吸了一口烟,斟酌着说:“还有一点是必须要说的,阎锡山这次回来选择的时机很耐人寻味,他回来的最佳时机应该是几个月前,那时石友三还没有叛乱,他那时回来既可以和石友三联手,也可以明确表示反对石友三叛乱,向委员长示好,甚至还可以出兵帮助中央平叛,借此让委员长取消对他的通缉,甚至还会迫使委员长默认阎锡山对晋绥军的控制。”
“可是现在石友三的叛乱已经平定,阎锡山已经失去了向委员长示好的最好机会,委员长完全可以武力驱逐他,可他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回来呢?”

第四百四十二章 布局帮着徐永昌抢晋绥军

现在,宋哲武虽然不能向两人揭露阎锡山想要借助九一八事变造成的国内混乱的时机,借机在山西重新掌权这一事实,可是他还是决定,先给两人的心里埋下一个伏笔,在九一八后,让这两个人甚至是全体山西人对阎锡山都有所警惕。
当然,宋哲武还有另一个潜在的目的,那就是让这两个人,甚至也是全山西人,对他宋哲武更加支持、赞同。
“因为阎锡山现在从曰本人占领的东北大连返回山西,绝对不是一个好时机。所以,我认为阎锡山一定是有了什么依仗。”
宋哲武在说到“东北大连”这几个字时,有意把语气加重。
“文戈是说阎锡山得到了曰本人的支持?”
宋哲元疑惑地问:“可是,即便是阎锡山得到了曰本人的支持和帮助,那又能怎么样?曰本人连在河北的石友三都帮不上忙,眼看着石友三灰飞烟灭,难道他们还能帮上远在山西的阎锡山的忙?”
眉头紧皱的徐永昌摆摆手说:“明轩不要乱猜,阎百川虽然毕业于曰本陆军士官学校,和曰军高层有很多关系,可是他这个人精明得很,有些像张作霖,甚至在这方面比张作霖还要谨慎,知道和曰本人合作那是饮鸩止渴,他小心得很。”
“有些事情你们不知道,据我所知,百川背着我和曰本人接触过,不过都是因为曰本人要的利益太大,他最终没敢答应。所以,说百川和曰本人有联系我相信,若说他们有勾结,我是不信的。”
“可是据我所知,阎锡山是乘坐曰本关东军特意改装的飞机飞回大同的。”宋哲武满不在意地说。
只不过,宋哲武有意不提阎锡山乘坐曰本民用货机的事实,而是说成“乘坐曰军特意改装的飞机”,明显是在偷换概念。
“什么?阎锡山是坐曰军的飞机飞回来的?”
宋哲元并不知道阎锡山是怎么回到大同的,因此,宋哲武的话让他很吃惊。
徐永昌摇了摇头说:“这是谣传,杨星如在给我的电报中说了,百川是自己顾的曰本民用飞机飞回来的,不是曰军飞机。”
宋哲武也不和徐永昌争辩,把话题又拉回来。
“阎锡山既然赶在这个时候回来,就是打定主意不会再走了。”
徐永昌看看宋哲武,无奈地说:“可是,委员长的这份电报……”
徐永昌叹口气,接着又不放心地说:“文戈,委员长要是想武力驱逐阎百川,这事你可得尽力阻止。你在太行行署做得很好,我支持你,这样的大好局面可不能让它毁于战火啊!”
解决了冯玉祥的事情,宋哲元这时浑身轻松,思绪也活络起来,摇摇头笑着说:“徐主席,这件事是蒋委员长在吓唬阎锡山呢,他现在最主要的目标是GCD的红军,他没时间也没能力调集中央军来山西。”
宋哲武点点头,同意宋哲元的说法。
“这封电报是吓不住阎锡山的。张学良刚刚平定了石友三的叛乱,部队伤亡不小,东北军的那些骄兵们不经休整,是无力再战的;河南的刘峙也要关注围剿鄂豫皖红军的事情,也不会轻易大举北上;至于我嘛,正如徐主席所说,我一心发展经济民生,巩固北方国防,绝不愿意让这兴旺的大好局面付之东流,不会和阎锡山刀兵相见的。况且……”
宋哲武很想说出,一个月后张学良和蒋介石都会焦头烂额自顾不暇了,哪里还会有心思管他阎锡山是否在山西。可是,九一八事变是不能说的,否则,那可就过于匪夷所思了。甚至事变之后,他宋哲武事先就料事如神,极为准确地成功预测了一个多月后在千里之外的东北发生的九一八事变的消息,会绝不仅仅是匪夷所思,那是要用骇人听闻这个成语来形容的。
徐永昌有些沮丧地说:“虽然南京方面现在仅仅是口头恐吓,可是中央这次又集结了几十万大军,中原大战,我们百万人都失败了,GCD的红军只有几万人,他们失败那是早晚的事情,到时候还是会采取武力手段的。”
宋哲武看了宋哲元一眼,对徐永昌说:“其实要阎锡山离开山西也容易。”
“哦!文戈有办法?”
徐永昌和宋哲元,都有些惊讶。蒋介石和张学良都不可能派兵,在他们看来现在是拿阎锡山没有办法。
见宋哲武沉吟不语,徐永昌有些着急地催促宋哲武:“既然文戈你有办法,那就不要再买什么关子了,你倒是快说啊!”
“徐主席不要急,这个办法倒是有,不过主要是看徐主席你是不是肯了?”
宋哲武的话徐永昌没有明白,可是宋哲元已经悟出了点什么,若有所思地低头思索了起来。
宋哲武收起笑容,看着徐永昌说:“如果徐主席肯做,我倒有一个办法。”
宋哲武吸了口烟,不急不缓地说:“晋绥军能发展到今天,这和徐主席当年这些晋绥军将领们绝大多数都是跟着阎锡山的,徐主席当年第三军的部下都虽然还有很多,可是现在都不在主要位置,比如你原来的副军长黄胪初现在只能做你的秘书,原来的参谋长刘荫远现在也只是一个参议,这对吧。”
徐永昌叹了口气说:“我当年率第三军加入晋绥军,为的并不是一己私利,这件事我现在也不后悔,只不过,倒是真的亏欠了以前的老部下了。”
宋哲元看了一眼宋哲武,冷笑一声对徐永昌说:“徐主席是个好人呐!不仅真心加入晋绥军,还绝对交出了自己的部队。可是阎锡山却还是对徐主席不放心,不知不觉间不仅完全吞并了第三军,还大肆排挤徐主席的部下,实在不是个东西。”
徐永昌这时已经明白了宋哲武和宋哲元两人的意思,不过徐永昌这个老好人不愿意在提这件事,一摆手说:“文戈,你有什么办法让百川离开山西,你就快说吧。”
宋哲武明白,在徐永昌这样光明磊落的人面前,挑拨他和阎锡山的关系只能点到为止,再多说恐怕会适得其反。
“我们如果想逼使阎锡山离开山西,不一定非要借助张学良和中央军,我们自己就可以……”

第四百四十三章 布局还有人不愿做省主席

“我们自己?”
对于宋哲武的提议,宋哲元很有些意动。
如果他能够和宋哲武一道驱逐阎锡山,那就必定会和在山西的晋绥军发生冲突,虽然晋绥军在山西还有二十来万兵力,可是宋哲武在太行行署的部队就有二十来万,再加上包头井岳秀的部队和他的二十九军,总兵力超过三十万,在兵力上占有绝对优势。
更何况宋哲武的部队装备精良,而他也自信凭他的二十九军,只要有李思炽的那个军配合,先解决在晋南的晋绥军有绝对把握。一旦,解决掉晋南的晋绥军,再回过头来对付五台地区和大同地区的晋绥军,更是不在话下,他甚至还会借机壮大二十九军的实力。
战后,宋哲武就会在山西拥有绝对控制权,为了感谢他,也绝对会给他这个大哥一块地盘自给自足的。那样的话,他宋哲元就再不需要仰张学良的鼻息,也可以让他的二十九军好好休养生息一番。
不过,对于宋哲武当着徐永昌的面提出这个问题,让宋哲元很诧异。
宋哲武知道宋哲元误会了,摇摇头说:“不是我们两人,这样做还要有徐主席和我们一起干,否则势必是一场持久惨烈的大战,这样的后果,我们承担不起。”
宋哲武对脸上惊讶神色刚刚退去的徐永昌说:“晋绥军并不是铁板一块,阎锡山虽然在晋绥军里极力提拔山西籍的将领,可是还是有人和他离心离德。比如李生达和李服膺这两人,就未必对阎锡山很忠心。据我所知,这次他们两人去大同,完全是身不由己随大流。”
“我的意思是等这些将领们回晋南时,我在太原扣下这些人,如果李生达、李服膺愿意服从徐主席的领导,我就放这两人回去。另外,杨效欧也可以争取,如果他同意,就让他们回去帮助徐主席掌握部队。有我和明轩大哥的部队在一旁协助,徐主席就可以兵不血刃地整编晋南的晋绥军部队。”
“阎锡山在绥远和大同、五台地区虽然还有近十万人,可是我们三方的部队加起来就有四十多万,即使徐主席刚刚整编的晋南晋绥军不愿意参战,我和明轩大哥的三十来万人也有绝对优势,不怕他阎锡山不走。然后,让二十九军驻守大同,看住傅作义,五台、大同地区的晋绥军全部调至晋南。”
宋哲武虽然没说五台地区如何处理,可是他要五台地区的晋绥军调至晋南,明显就是他要对这个地区的控制权。
宋哲武关于让二十九军驻守大同的话,让宋哲元的眼中不禁一亮。大同可是个好地方,那里不仅是平绥线进入山西的唯一通路,还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有大同在手,仅是收税,二十九军的财政状况就可以得到极大改善。
看着一脸震惊表情的徐永昌,宋哲元极力忍住想要大声叫好的冲动,暗暗咽了口口水,不过眼中那热辣辣的神色还是掩饰不住的。
徐永昌被宋哲武这个大胆的想法惊得头脑有些发麻,神情激动的徐永昌站起身来,在室内急速地来回走动着。
宋哲武对于宋哲元那热辣辣的眼神,没有理会,也没有劝徐永昌再仔细考虑他这个建议,只是神色平静地吸着烟。
他已经清楚了徐永昌的态度,他的这个建议徐永昌如果接受,成功的希望极大,而付出的代价将会极小。而如果徐永昌反对,那这个计划就绝对不可行。
因为,没有徐永昌的配合,来硬的不仅人员的伤亡会很大,时间也会很长,而且还会因为时间会很长,会极大地影响到太原,乃至整个山西欣欣向荣的繁荣局面。这样的代价是宋哲武不愿承受的,甚至也是他所承受不起的。
不过,最让宋哲武忌惮的还不是这些,如果徐永昌不配合,一旦打起来后,刘峙的中央军就很可能会进入山西,甚至河北的张学良也会有兴趣来山西插上一脚,这才是宋哲武最不愿意看到的。
有中央军和东北军在山西,那还不如阎锡山在要好些,毕竟阎锡山这个有前科的人,是不会得到蒋介石的明确支持,也不会成为蒋介石制约他宋哲武的强有力的对手。
因此,对于徐永昌是否同意他的建议,宋哲武并不是很在乎。
只是坐在一旁的宋哲元倒是一副焦急的模样,一会看看宋哲武,一会又看看徐永昌,眼中那种强烈之极的渴望表露无疑。不过,他宋哲元和宋哲武以及徐永昌相比是外人,他的二十九军是客军,这件事他是不好发表意见的。最后脖子转得都有些发麻的宋哲元,很是无奈地靠在沙发上,闷头独自喝起茶来。
转了半晌后的徐永昌,好似下了决心,在宋哲武面前停住脚步,目光坚定地看着宋哲武,断然的摇了摇头说:“文戈,今天这话再也休提,我徐永昌当初既然加入了晋绥军,就不会再做分裂晋绥军的事情。而且,这样做,难保不会让山西重燃战火,这是万万使不得的。”
宋哲武的意思是,如果能帮助徐永昌夺到晋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