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旌旗-第1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不过这支青年军部队张学武可不是用来实战的,如此众多的装甲部队他装备得起,但是却用不起,在热河内部他可以通过密集的铁路网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将自己的部队输送到任何地方,装甲部队如果离开的铁路仅仅依靠自行运动的话,以国内的道路情况恐怕不出一千公里就要进行一次大修和频繁的保养与维护,这个工作量对于随军的维系营来说是难以完成的一个任务。
另外一点就是成品油料限制了张学武的机动部队的运用,张学武利用周莹的关系依然能够从德国进口大量的航空发动机与柴油机,另外从瑞典也可以高价购买一部分,惟利是图的美国人更是有什么卖什么,加上苏联人慷慨的援助,张学武的包头军工厂已经能够自行生产少量的柴油机了。
张学武拥有一套完整的原油提炼设备和化学制剂工厂,但是却苦于没有稳定的原油供应,苏联人原油提供开采设备等等,甚至愿意提供成品油和原油,不过苏联人提供的量并不是特别的慷慨,张学武能够感觉得到苏联人也在卡自己的脖子,就比如苏联人代为生产的合金装甲板,其供货的数量和速度就不快,苏联人甚至愿意提供他们最新研制的中型坦克,却不愿意提供技术与储备材料让热河方面自行生产?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四十七章 南京保卫战之玉门油田
第二百四十七章南京保卫战之玉门油田
张学武对苏联人的初衷与举动可谓十分费解?实际上只要联系上二战之中各国对于中国的各种利用就不难得出结论,无论是苏联还是美国,他们需要的是中国战区拖住日军陆军的主力,用中国士兵的鲜血去换取维持战局所需要的那么一点可怜到了极点的援助。
历史上直到战争结束,美国政府根据《租借法案》援华的各种物资军火,按当时物价总共价值八亿多美元,这些物资包括中国驻印军六万多人,驻扎在印度的车辆、弹药、武器装备以及衣食住行费用。
以及驻扎在中国的美国飞虎队和战略轰炸机部队物资消耗,滇缅公路和驼峰航线运送的军火、石油、粮食以及航程上的汽车、飞机燃油等等消耗的花费,可以说美国人在援华方面是扮演了一个斤斤计较的角色。
而在二战期间,英国和苏联分别接受了美国价值三百亿美元与一百五十亿美元的战略物资,中国得到的援助还没英国与苏联的一个零头多,由于运往中国的物资需要先运到印度或缅甸,所以在英国人的监管运输下,其中价值接近二亿美元的战略物资成为了英国人口中的“损耗”?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卑鄙无耻的英国人依然还趴在中国的动脉上吸血,他们窃取的每一美元的物资,中国军人都在要战场上付出一加仑的鲜血作为代价。
历史上中国在正面战场频频吃紧之际,将最为精锐的军队抽出用于滇缅作战,而国内战场的精锐如第七十四军同期一个月每个士兵不过补充六发子弹其余杂牌部队就更不用说了,空有热血难抵日本人的钢铁。
张学武记得在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后,美利坚合众国正式与日本帝国宣战,美国人一直就在为一个非常头疼的问题而烦恼,因为从综合国力军力上来看,美国打败日本问题并不大,但是问题在于美国打败日本要花多大的代价?美国毕竟是个民主多政党的国家,不能象日本那样的**军政府国家无度的要求人民为了领袖与所谓的国家无限制地奉献生命财产。如果在对日作战中美国人牺牲太多的话,美国国内的孤独主义与反战情绪就会抬头,当界政府就不得不被迫顺应民意与日本中途进行停战。
其实上日本人发动太平洋战争,也是把赌注放在美国经得起物的消耗,却经不起人的消耗这个弱点上日本军部认为如果日军能够给美军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美国政府就有可能患得患失,中途与日本达成停战协议,默认东亚和东南亚为日本帝国所属的势力范围。
美国从参展开始就在考虑开辟第二战场,让第三国参战来分担美军的人员伤亡消耗。历史上在美国的牵头下,二十六个国家结成了反法西斯同盟,宣誓共同对德意日轴心国集团作战。但是这些国家大多是弱小国或者是流亡政府,美国政府对他们并不抱多大指望,当时美国政府考虑到能够有效帮助美国共同对日作战,分担美军人员伤亡的国家只有三个,那就是英国、中国和苏联,不过英国人是以自私自利出名,而且面对德国人的巨大优势,英国人能守住就已经不错了,而苏联方面美国人估计日苏中立条约的存在,担心苏联人趁机狮子大开口,所以美国人唯一的选择就只有中国了。
一来中国已经被日本侵略多年,向日军发动反攻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二来中国的人力资源非常充足,不足的只是武器弹药方面。所以美国政府方面设想了一个“美国人出钱,中国人出命”的方案,美国向中国提供武器装备,由中国军队在中国战区开辟第二战场,联手打击日军。
不过美国人此时此刻却依然是日本最大的支持者,从美援贷款到航空发动机、橡胶、原油、废钢铁,美国人对日本人的支持远远大于中国,这非常符合美国精神的具体体现,那就是利益大于一切,坐山观虎斗坐收渔翁之利。
所以在张学武看来无论是苏联人的援助还是美国人的援助,都是非常不靠谱的,热河必须依靠自己,坐等战争胜利,恐怕历史又将恢复到了原有的轨迹上了,那就是中国的巨大牺牲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所以张学武发觉此刻热河虽然面临日军的全面围攻,看似危局,实际上却并不危险,因为展阳的第五整编师与唐自强的机械化师,加上他秘密隐藏在包头的青年军新编第一师,他还掌握着三支机动部队,加上五个担任地方守备的二线整理师,热河的防御几乎是固若金汤,张天鹏所属炮兵集群的五个机动炮群中的四个分别配属于承德、朝阳、赤峰、张家口,面对掌握了制空权的热河飞行部队,再加上大量的重型火炮与火箭炮被源源不断的从定远营与包头后送前线。
中国守军的火力日益增强,面对囤积了超过三万大军的坚固要塞堡垒城市,日军不敢轻易分兵越过,因为察哈尔广阔的草原是热河军团战车部队与战斗机的天下。
李新开在指挥上虽然不如李松涛,但是其的中规中矩以及其的忠诚度让张学武十分满意,张学武越来越发现自己也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那就是喜欢中规中矩守成有加的指挥官,如同李松涛、叶云飞、唐自强这样冒险精神极强的指挥官总会有些顾忌,而如同展阳这样优秀的指挥官又太少,患得患失之间张学武发觉自己的军阀意识似乎越来越严重了?
对于热河方面的战况张学武根本不担心,四座他经营了近四年,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按照战争模式下修建的要塞城市就是为了消耗日军的有生力量,又有充足的机动部队可以对任何一方面突入的日军实施歼灭性打击,有李新开这样的参谋长坐镇指挥,李新开自然会把握什么时候加以出击,所以热河方面的战事他很放心。
不过热河方面的一份来自地质勘察院的报告通过密电的形式发到了战火纷飞的南京?张学武好奇之余看了一眼这份不适时宜的密电,一名叫孙健初的地质学者联名给热河政府方面上书,称在甘肃的玉门可能存在油田,要求提供经费并且派遣人员保护他们进行有效的勘察。
玉门油田?张学武突然想起了一个似乎被他遗忘了很久的事情,那就是后世内蒙古的乌拉特后旗潮格温都尔镇勘探出一个储量约为一点四亿吨的大型油田,且油质较高,平均钻探深度为九百五十公尺到一千二百公尺,油层情况为中等渗透率,原油为石蜡基。
张学武回忆后世的《日本现代史》里,经常能看到日本人感叹如果当初找到大庆油田将如何如何的词句,因为如果当时能够发现大庆油田的话,可能将直接影响日本的南进政策,转而变成与德国夹击苏联,日本人为没能在战前找到大庆油田始终感到遗憾。
不过张学武知道这不过是日本人在扯淡的抱憾而已,日本人之所以没能找到大庆油田,完全是因为战前日本的石油钻探深度只达到大约七百公尺到最深的八百二十公尺,以当时的钻探技术是难以达到足够的深度,即便到了1940年,世界上只有苏联人拥有的戈特洛夫深井台能够钻到一千公尺而已。
实际上标志大庆油田发现的第一口油井的松基三井,恰恰是开钻到一千三百五十公尺到一千三百八十公尺之间的石蜡油层才出油的,所以现在的大庆即便掌握在张学武的手中,张学武也一样无法开采,因为钻探技术根本达不到要求。
孙健初所说的玉门油田位于甘肃省玉门县境内,其地理南依祁连山,北靠戈壁滩,东邻边陲锁钥嘉峪关,西通敦煌,是西进的必经之路。
张学武回忆了一下,历史上可能在1938年底左右,孙健初、严爽、靳锡庚等学者在玉门的老君庙旁正式进行的勘探与地质确认开发。
约半年之后位于老君庙北十几公尺处的一号井人工挖掘方井见油,一号井探明K油层,由此揭开了玉门油矿工业开发的序幕,后续通过苏联援助的杆泵采油技术开始用于玉门老君庙油田,二年之后的井采四号井发生强烈井喷,发现至关重要的L层,玉门油田至此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
在整个抗日战争期间,玉门油矿共生产原油二十五万吨,占同期全国原油产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为抗战胜利做出了极为重要贡献,说抗战期间中国完全无油纯属杜撰自我标榜的无稽之谈。
张学武立即通过密电回复,要求李新开派遣相当的装甲分队与特种部队护卫孙健初等学者抵进老君庙进行勘探,并沿途考察勘测绘制军用地图,为准备西进保障开采做前期工作。
对于勘测队要提供每日三批次空中护卫做到全面保护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京保卫战之血战城垣(一)
第二百四十八章 南京保卫战之血战城垣(一)
对于张学武的命令,李新开感到十分的费解,热河缺少原油和成品油料是事实,建立起的炼油厂只能每天开工几个小时,因为苏联人提供的原油十分有限,而大量的钻井勘探设备只能闲置在库房中,李新开虽然不是地质专家,但是他也知道勘探着玩意不过是有一锤子没一榔头的事情,哪里能有准确的把握?
就连孙健初那些人都只是说可能存在油层,没想到军团长竟然下了如此大的决心?不但出动一支装甲分队和特种部队,还要提供空中掩护?每天三次临空就意味着他至少要抽调二十四架到三十二架最新式的加大了航程的BF109G多用途战斗机来执行这项任务。
要知道热河飞行部队现有的作战飞机不过三百七十余架,等于是要抽调近十分之一的作战力量,从南京返回的飞行员和地勤人员很多都在等待新战机下线,可以说热河飞行部队第一次出现飞行员等飞机的局面。
热河军团上上下下对于张学武的命令的执行从来是不打折扣的,张学武也意识到了玉门油田的开发对于热河机械化部队的绝对重要性,如果没有足够的油料作为储备和支持的话,再多的机械化部队也只能是摆设,苏联人在原油与成品油料方面卡热河脖子的这一点让张学武很不舒服,虽然玉门油田的产量不大,但是维持热河军团机械化部队作战之用还是绰绰有余。
有了充足的油料,张学武就敢策划大规模的战役,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御,都显得底气十足,面对日军的四路猛攻,张学武给李新开的指示就是固守反击,因为有唐自强的机械化师与展阳的第五整编师与五个装备完毕训练有素的预备师,任何一路日军都不敢放弃当面要塞堡垒城市中的几万精锐热河军孤军深入,而且日本人对于唐自强的机械化师有着很深的顾忌,其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在南京暂编第一师的机械化旅给日军第六师团步兵第十一旅团的歼灭性打击,让日军意识到了机械化装甲部队强大的突击力与攻击性,加之其的机动性,让日本人对于唐自强所指挥的机械化师这头盘踞在热河腹地的猛虎十分顾忌。
张学武所面临的最大危机并不是热河遭到日军的围攻,而是南京此时此刻的危局,日军亦是四路大军大举全面进攻,将军山要塞与栖霞山要塞全部陷入日军的围攻之中,叶云飞与桂永清都在咬着牙硬挺。
南京保卫战可以说已经进入了最为紧要的城垣之战,围绕着南京城的十三座城门,汉西门、兴中门、得胜门、中山门展开连场激战,其中激战最为激烈的是、太平门所在,太平门可扼要塞钟山,控制北郊,自六朝古都定都以来,历来为兵家争夺之地,日军在此布置了野战重炮第十一旅团一部,抵进用火力支援进攻。
而在西水门之外,日军架设云梯攀爬城墙遭到了守军的集束手榴弹的反击,因为西水门正对城外三山,故又称三山门,乃是南京西出之要道所在,所以日军在此部署了重兵轮番进攻,除了以火力压制城头的中国守军所部之外,日军击中火力反复轰击瓮城,企图打开一道突破口。
同样彻夜整日激战的还有第八十八师所部固守的聚宝山沿线阵地,因为它正对聚宝山雨花台而得名,其就是张学武最为关注的中华门所在,因为在历史上日军就是在突破了中华门之后,长驱直入南京城内,并且抵进下关渡口码头。
相比中华门的担忧,通济门所在防御张学武就相对比较放心,因为通济门设有瓮城,其城墙堪称建筑宏伟,城墙宽处可并行三辆汽车,其面向南京城区大道,外有九龙桥,旁为东水关,此地为秦淮河与明城濠合流处,是历来进攻南京的兵家必争之地。
而光华门乃是南京城南面唯一还掌握在中国守军手中的正门,其与明皇城洪武门、承天门、奉天门等门在一条中轴线上,是扼守南京城的险要之地,防御自然要选择有力一部,否则极为容易因小失大。
整个南京城可以说陷入了日军的疯狂进攻之中,日军不惜一切代价的猛攻让张学武有些应接不暇,南京城内的中国守军可以扼守的要点是极为有数的,很多要点都直接暴露在了日军的地空火力之下,在明治三十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野战榴弹炮的巨大威力之下,一切的土木工事都是徒劳。
面对日军的疯狂进攻,南京城垣的惨烈争夺已经超出了张学武的预计,张学武却是有点手忙脚乱的感觉,历史上南京既受益又罹祸于其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气度不凡的风水佳境,南京古城曾不止一次的遭受兵祸之灾,但亦却屡屡从瓦砾荒烟中重整繁华,这也归功其独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不过面对现代化全新的战争模式,南京的水陆发达的优势成为了其最大的弱点死穴所在。
不过即便中原被异族所占领时期,汉民族即将遭受灭顶之灾,通常汉民族都会选择南京作为休养生息的基地,立志北伐,恢复泱泱华夏。
历史上有大明王朝与民国政府的二次北伐的成功,东晋、萧梁、刘宋三番北伐功败垂成。南宋初立,群臣皆议以建康为都以显匡复原之图,惜宋高宗无意北伐而定都在于杭州,但迫于舆论压力和群臣的义愤仍定金陵为行都,即使太平天国以南京为都,亦以驱除异族统治,所以南京被视为汉族的复兴之地,南京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特殊地位和价值,但是现在南京古城亦成为了孤城所在。
历史上的昏君庸臣都未尝胆敢弃守南京这个中华民族的复兴之地,也难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