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旌旗-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中央军的徐庭瑶第十七军所部第二师黄杰部、第二十五师关麟征部、第八十三师刘戡部的三个师主力已经抵达,正在向古北口沿线集结,以第二十九军宋哲元所部担任冷口经董家口、喜峰口、罗文峪至马兰峪之间的防务,以第三十二军商震所部担任由董家口经冷口到刘家口、义院口方面的防务,并调晋军第三十五军傅作义所部担任独石口方面的防务!东北万福麟兵团经过整编后编为第112师、第113师、第115师、第116师,开赴张家口一线布防,孙殿英军团所部固防多伦,第五十七军何柱国所部、第六十七军王以哲所部固守滦河防线,第五十九军于学忠所部向罗文裕集结,策应第二十九军侧翼安全。
而张作相兵团则作为总预备队,在牛栏山、密云一线集结待命!可以说此番张学良是掏了老本,从东北抢运出来的枪炮毫无顾忌的补充给了第二十九军宋哲元所部与第三十二军商震所部、第三十五军傅作义所部一批,让一向颇有微词的宋哲元立即率部开赴前线。
望着地图上这条弯弯曲曲的战线,从义院口、界岭口、青山口、喜峰口、铁门关、罗文峪、冷口、古北口、多伦、张家口等一百多个长城关口、蜿蜒一千余公里的长城沿线上,三十五万中国守军严阵以待。
但是张学武非常清楚,他的布防也仅仅只是在地图上完成了,实际中各个部队能否及时运动到位还是一个问题?如同孙殿英这些人能否下死力拼血本尚且还是未知,不过张学良已经下达了军令,但凡敢退过长城一线的部队全部就地缴械,长官军法处置。
承德还能固守几天?第一百零六师的牺牲也许会打乱日本人的进攻节奏吧?或许能够为张学武多争取二、三天的时间?张学良深深的吸了口气,他清楚自己此刻不能在妄动了,牺牲一个第一百零六师是振奋军心士气,如果牺牲二个第一百零六师,恐怕整个东北军就要不战而溃了,绝户仗不是什么人都能打的!自己对沈克有恩,当时心乱如麻只想着沈克报恩不会如同别人那样应付了事,全然忘记了沈克得那副侠义性格!
张学良突然想起,当年他老子,东北军的大帅张作霖活着的时候曾经说过,沈克不应该当兵,该去当大侠,受人滴水之恩就涌泉相报,适合当卫队旅的旅长,但是绝对不能放出去当营长,他当营长会害死一营,他当团长会害死一团。
现如今?张学良苦笑了一下,是自己害死了沈克!亲手葬送了第一百零六师的弟兄们!
张学武微微的叹了口气,他只能寄希望于第一百零六师不要白白牺牲,至少多给承德的守军争取一些时间,张学武需要时间固防,而他也需要时间排兵布阵,与日本人决一死战。
南京方面的意思是边谈边打?何应钦也是大体如此建议执行的,但是对张学良此刻来说,根本不存在什么谈,他的面前只有打,而且还是血战到底!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一百零三章 血染山河(五)
张学良承认自己在沈阳事变的时候判断出现了重大失误,这是个让他懊恼不已的重大失误,那个时候他无条件的相信自己的盟兄,认为对自己推心置腹的盟兄是不会害自己,结果他与几十万东北军将士成为了无根之萍,他则背负上了国人滔天的骂名。
眼下何应钦、宋子文等人在北平,加上刚到的黄郛,这些人来北平是干什么来了?尤其那个黄郛据说身负北平整理委员会委员长的职务,北平有什么需要他整理的?其意可谓明显至极,那就给他张某人来逼宫收拾残局来了。
所以张学良眼下只能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与日寇血战到底,夺回热河!否则他只有黯然下野一途。
到底还是自己的亲人啊!关键时刻什么人都靠不住,只有自己的这个堂弟顶了上去,回想起来张学武的每一个要求和行动,张学良甚至以为张学武能够先知先觉?仔细一想哪里可能有什么先知先觉?如果有又怎么可能毫无建议又将自己置身于死地绝境的道理?
张学良不知道,沈克第一百零六师全体官兵的牺牲也仅仅给张学武争取到了一天的时间而已。
训练有素的日军甲种师团的平战转换体制补充兵力开赴征途不过区区二到三天事情,同等一个中国军至少需要七到十天,而日军师团一级的战术攻防转换更是快得惊人,日军十几万大军都在冰天雪地之中露营,这也是之前日军攻热指挥部所没有预料到的,原本这场战役是想在二月底配合外交向国联保持强势态度,实际上战役准备是在三个月间完全占领热河以及长城沿线隘口,威胁平津地区,逼迫中国政府签订城下之盟。
但是中国军队在热河溃不成军让整个关东军跟着热血沸腾了起来,从司令官武藤信义到下面的师团长、旅团长、联队长乃至士兵,他们都看到了横扫热河席卷长城的大趋势,只要拿下了承德这个热河连接平津河北的门户,那么部队就可以进入休整囤积必要的作战物资,等到春暖之后在实施第二步作战计划进攻长城各隘口进逼平津。
但是现在让日军尴尬的是他们只用了区区十余天就横扫整个热河,但是最后却被一个中国师的兵力挡在了承德之外?
十几万大军在冰天雪地之中露营的艰苦自然可想而知,即便日军准备还算充足,但是面对中国北方的严寒,日军也是措手不及,棉帐篷、备用棉衣、鞋帽、取暖炉子无一不缺,所以日军只能孤注一掷猛攻承德,以期结束热河战役,尽快让部队转入休整。
作战指挥部内的张学武站在地图前苦苦思索几乎不可为的退敌之计,许久无奈的端起水杯喝了一口?竟然没喝到水?惊异之间,水杯内薄薄得冰层破裂,一杯水洒了张学武一身,甚至流入了张学武的衣领?一股寒意让张学武连续打了几个冷战连蹦带跳了一番,一旁的黄涛惊讶的望着张学武的举动。
张学武无奈的放下水杯,他记得这杯水明明没倒多久啊?在热河这个每年只刮二次风,每次六个月的鬼地方,三月的寒潮恐怕是一年到头开春之前最冷的时候,自己身在地下室内依然无法抵挡严寒,在野外露营的小日本能好到哪里去?即便在后世在如此严寒之下部队长时间野外露营,非战斗减员都将是极为惊人的。
想到这里张学武瞬间彷佛平添了无数的自信,现在大战之前的寂静不过是一种假象,日本人肯定会以非常凶猛的攻势对承德发起猛攻,因为日本人在这冰天雪地之中根本坚持不了太久,而且张学武记得后世日军参谋本部公开的相关资料中,关东军发动热河战役实际上是非常匆忙的,所需物资四成是从本土运抵朝鲜,再由朝鲜通过安东运抵前线的,而其余四成物资是利用缴获东北军物资储备,二成是在东北民间强行掠夺征集,但是考虑到历史上日军仅仅动员了二个师团又二个独立混成旅团,而现在的兵力则是历史上的足足一倍。
张学武拽了拽地图,他似乎看到了日军的薄弱点,那就是日本人的物资储备严重不足,之所以出动大军就是为了以倾城之势压迫中国方面,以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沈阳事变自己将东北军储备在沈阳的物资大部运走,其余的全部焚毁和销毁,所以日军的物资储备一定有一个非常巨大的缺口存在。
张学武的手顺着承德、赤峰、朝阳,最终停在了锦州,这几日频频轰炸承德的关东军航空队似乎就集结在锦州,日军的前敌指挥部,物资集散地之所在!
张学武用笔在锦州画了一个圈,然后将搓了搓麻木的双手哈了哈气望着嚼着地瓜干的黄涛道:“哪里来的?”
黄涛微微一愣,看了看手中全是牙印的地瓜干道:“你的啊!密电室主任黄菲儿临行前留给你的,一大袋子那!是她们那帮丫头晒干留给你的,说你总熬夜需要吃点什么,好像还有十多斤油茶面。”
“我怎么不知道?”张学武感觉十分诧异,给自己的东西自己竟然会毫不知情?
黄涛嘿嘿一笑道:“你把人家都哭哭啼啼的赶跑了,活该你吃不着,不过话说回来了,咱们黄主任炒的油茶面可香得很啊!荤油炒得,火候正好!”
张学武一挥手道:“油茶面都送去野战医院给伤员喝,我哪里还有些上次宋院长给的美国杏仁巧克力和瑞士软糖,都拿去,给医生一些,他们可不能累倒了,战斗只会越来越惨烈,我可还指望着他们那!”
黄涛点了点头,刚准备离开,张学武一伸道:“地瓜干给我两块!”
黄涛略微有些无奈的掏了下口袋,掏出两条放在桌子上道:“味道还可以,据说是涂了蜂蜜晒的,不过就是太硬了!”
黄涛离开之后,张学武犹豫了一下来到密电室道:“发报!猎鹰出击!”
日本人并没有给张学武足够的时间加固工事,因为日本人自己的处境已经极为艰难了,看上去十几万大军兵临城下何等的威风凛然,但是如果考虑到十几万人的吃喝住、取暖、作战相关的武器弹药物资等等,这将是一个什么样的运量?热河多山路崎岖不便,铁路因战事多有损毁尚未通车,日本人的供给自然可想而知。
果然,3月9日黄昏,日军的重炮旅团下属的两个野战重型榴弹炮兵联队开始向僧冠峰与马家沟侧岭一线实施猛烈的炮击。
这次炮击的威力不同与那些七十五毫米的山野炮,这是真正的一百五十毫米野战榴弹炮,轰!轰!每一颗炮弹落下都会让大地微微的颤抖,巨大的爆炸声和高高冲起几十米的烟柱,让人直观的体验到了现代战争的恐怖。
明治三八年式一百五十毫米野战榴弹炮可以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老古董,1911年装备日本陆军的老古董的性能已经完全落后,十二倍的身管口径即便全装药也只能将炮弹发射到不到六公里的距离上,二吨多的自重对于口径一百五十毫米的野战榴弹炮来说算是轻量级的选手,不过这也是三菱八九式火炮牵引车的最大极限。
但是即便这样的老古董对于将七十五毫米火炮称为大炮的中国军队来说,依然是可望不可及的。
第二卷热河风云 第一百零四章 血染山河(六)
对于日军将进攻时间点选择在了黄昏,张学武一点也不意外,因为守军猛烈的轻武器火力已经让日本人狠狠的撞了一回南墙。
以猛烈的炮火摧毁敌军的抵抗意志,张学武承认这种战术是相当的有效,无论在抗日战争期间,还是在后期的抗美援朝期间,多次的战争证明只要拥有足够的炮火打击,给予敌军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的杀伤,那么敌军的抵抗意志就会降低削弱,甚至崩溃放弃阵地。
死守的案例也不能说没有,但是毕竟那些只能是个别的特殊存在,甚至连少数都算不上,血肉之躯的人,不是什么钢铁制造出来的战士,毫无意义的鼓吹就是一种不负责任,是对流血牺牲的士兵的最大不负责。
在战争中流离失骨肉分离家破人亡最多的是普通民众,入伍参战最多的是普通民众的子弟,但是当面对忘我华夏贼死不死的东瀛倭寇的时候,正是这些缴纳着沉重的赋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普通人用血肉筑起了一道挽民族危亡于惊涛骇浪的血肉长城。
轰!一枚榴弹在距离指挥不四、五百米的铁路线附近爆炸,巨大的冲击波将瞬间将女子中学的全部玻璃震破,耳鸣不已的张学武望着背后被玻璃碎片划破的伤口流淌出的鲜血,心猛的一紧!日军的炮火似乎开始延伸了?
赵新宇挥动着勃朗宁的马牌撸子大声招呼道:“命令各部队进入阵地!”
在一阵阵尖利的哨声下,中国士兵们拖着马克辛重机枪从掩体中迅速奔向机枪射位,部队沿着交通壕开始进入阵地。
“日军重炮延伸多长时间了?”面对张学武的询问李新开微微一愣,看了下手表道:“十一分钟!”
张学武望了一眼马家沟侧岭方向急切道:“立即命令赵新宇把部队撤下来!快!”
“啊?”李新开顿时愣在了原地,他没能领会张学武的意图?张学武显然没有工夫向他解释什么,用手拽开李新开,刚刚拿起电话,就听见马家沟侧岭方向传来了隆隆的炮声,张学武手中的电话顿时滑落在地。
围着沙盘快速踱步几圈之后,在震耳欲聋的爆炸声中,张学武面容坚毅道:“命令预备队第一营开赴马家沟侧岭一线增援,师参谋长李新开坐镇督战!”
张学武深深的吸了口气对李新开道:“上去之后不能急躁,这是我的疏忽不能怪你们,让赵新宇稳坐架势,小日本有他打的,另外晚上派几个小组出去,给我摸几个日本舌头回来,我要知道对面日军是哪支部队,指挥官是谁!明白吗?”
李新开点了点头,戴上钢盔率领着警卫排立即赶往马家沟侧岭,日军的这次炮火奇袭正式的战术名词为双重炮火复式推进压制,顾名思义,首先用炮火对敌进行打击,弛懈敌军的增援、毁坏其的工事防御体系,打击敌军的士气,然后将炮火延伸,给敌军一种步兵将要进攻的假象,而后在以猛烈的炮火打击,大量摧毁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
这种战术在后世简直不值得一提,这种美国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马恩河战役中首先创造使用的战术只能针对技术兵种压制火力并且保障充足的一方,也就是说是一种有所谓有钱人的战术。
相比兵力和火力的话,张学武的新编第一师无论是从训练、土木作业、轻火力配系、士气都是国军之中绝对的一流部队,但是在技术兵种方面,张学武只有七十五毫米山野炮,没有一门一百毫米以上的榴弹炮,就更别说什么一百五十毫米的野战重型榴弹炮了。
所以这个战术张学武玩不起!不过张学武认为日本人也玩不起几次,那个穷得男人连裤衩都穿不上的国家,以他们的运力他们能运多少炮弹上来?能够把承德城从地球上抹平?
如果进攻的是美军的话,张学武此刻就会趁夜发动决死突袭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因为美国人的炮弹多到把承德轰到火星上去,而日本人则不能,他们没那个家底,果然,十分钟后日军的炮火再次延伸。
即便这只有十分钟的猛烈炮击,马家沟侧岭一线第一、第二防线上可谓是一片狼藉,几乎变成了零件的马克辛重机枪,被炸成了小块的机枪手,被活活震死在放炮洞内的士兵,休整完毕的工事仅仅日军二次炮击就完全被彻底摧毁了,那些被堆放进工事的尸体又被炸了出来,这次全部都变成了破碎到了拼都拼不上的小块。
这就是重炮的威力?生还的中国官兵们面面相觑,说实话之前日军的山野炮的炮击也非常猛烈,但是勇敢的老兵依然敢盯着炮火去打日本人冷枪,不过这次却有所不同,一个弹坑最少都四、五米大小,能把坚硬的冻土炸出一个以米多深的锅底状大坑,人一脚踩下去就被松土没到脚脖子。
生还的中国官兵们相互搀扶着呼喊着布防,不过日军步兵依然没有发动进攻,索性的是日军的重炮也没有在进行那惊天动地的炮击!
马家沟侧岭!僧冠峰都遭到了日军有组织的炮击!张学武用笔在地图上画出了二个箭头,难道日军准备同时进攻两个支撑点?或者同时进攻三个支撑点?能够计划使用双重炮火复式推进压制的日军指挥官定非等闲之辈?难道日本人的内部也并非一块铁板?或者也在为了能够夺得战功在相互猜忌?
一定是这样,张学武微微的送了一口气,他知道日军的进攻一定会在凌晨四点前后,因为那个时候是人体生物钟最为疲乏和困倦的时候,最适合以逸待劳的日军投入突击,所以前半夜注定日军无比松懈。
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