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宋权相-第41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话算话?你是不是又想象以前那样找借口开溜?那我们可饶不了你。”李妴瞪着杏眼喝问道。贾老贼连说不敢,心中嘀咕,“反正这段时间也累得够呛,就当休息几天吧。”当下贾老贼的几个夫人这才转怒为喜,分别散去。
“好家伙,差点没被她们撕了。”几个老婆走后,贾老贼拍着胸膛庆幸,松懈嘀咕。那边看足了好戏的子聪等人则个个偷笑,很是幸灾乐祸贾老贼被老婆们纠缠得晕头转向。不过偷笑过后,子聪抓住机会向贾老贼提出一个酝酿了很久的问题,“太师,诸位夫人虽然急切了一些,但她们的心情可以理解,也是从骨子里为太师你好。可太师你年纪也不小了,至今没有一个继承香火的儿子,为什么反倒没有诸位夫人着急?”
“是啊,太师,这个问题你得仔细考虑了。”除了隐约知情的首任狗头军师廖莹中以外。贾老贼其他几个走狗也是对此大惑不解,甚至就连女婿陆秀夫都厚着脸皮插嘴道:“岳父,这事情你死得放点心,半闲堂离临安府衙门太远,小婿和妙儿已经商量好了,准备过几天就搬到衙门里去住,便于料理公事,到时候你老膝下可是连半个儿子都没有了。”
“不急,不急,命里该有的跑不掉,不该有的。也求不来,再说生男生女都一样嘛。”贾老贼打着呵欠,一副太监急死皇帝闲的慵懒表情——贾老贼确实不急,他的两个私生儿子虽然和他不是一个姓,可就算梁薇和李妴真的生出儿子来,贾老贼也不可能让他们姓何,所以贾老贼对此真的一点不急,总觉得有没有儿子都一样。
贾老贼受过后世生男生女都一样的思想毒害,在儿子问题上自然看得很开,可是贾老贼的几个走狗却都是从小读着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圣贤书长大的主,对贾老贼的高论自然是大眼瞪小眼,搞不清楚贾老贼到底是豁达还是无奈的自我安慰。而子聪先偷瞟了一眼隐约知情的廖莹中神色,这才微笑着向贾老贼试探着问道:“太师,小僧冒昧揣测一句,太师对此事如此豁达——该不会是象孟丽君那件事一样,太师在外面还有私生儿子吧?”说到这,子聪赶紧补充一句,“当然了,这只是小僧的冒昧揣测,如果说错,还请太师恕罪。”
子聪这句话一下子说到点子,韩震、宋京和咎万寿早就知道贾老贼好色风流,对这个猜测当然很是赞同,廖莹中脸上的肌肉却不由自主的抽搐了一下,赶紧低下头去继续一声不吭。贾老贼则不动声色,只是微笑道:“本官倒很想在外面有个私生子,不过你们也看到了,本官的几位夫人个个如狼似虎,差不多都快把本官榨干了,本官那还有剩下的力气去外面造儿子?”
贾老贼几个走狗一起哄笑,廖莹中也跟着干笑几声,暗骂贾老贼脸皮比城墙还厚,说起假话连脸皮都不会红一下——要知道,当初贾老贼和全玖造出赵显来的那个晚上,廖莹中可就守在门口啊。反倒是挑起这个话题的子聪不动声色,对贾老贼的下流话充耳不闻。
又闲谈了几句喝了一杯热茶,已经累得筋疲力尽的贾老贼叫来酒菜。就在红梅阁书里设宴款待众走狗,准备吃完晚饭就各自回家睡觉。因为贾老贼不喜欢在宴会时欣赏歌舞奢侈浪费,所以众人也只能闲谈解闷,也不知道是不是有人故意诱导,闲谈话题三转两转,不知不觉间就转到了宋度宗赵禥的身体情况上。
“皇上的身体真的是太差了。”陆秀夫叹气说道:“去年岳父从四川回来以后,皇上就一直大病小病不断,也不知道岳父北伐时,皇上的病情能不能完全好转,否则岳父即便领兵北上,恐怕也不能对临安完全放心。”
“恐怕难了。”宋京附和一句,也是叹气道:“皇上对女人那态度……唉,怎么可能彻底好转?”
众人一起默然,这一年多时间来,包括贾老贼在内的文武百官都没少上表上书,或是婉转提醒,或是直接指责,都是要求赵禥不可过于沉溺于酒色,免得年纪轻轻就挂在女人肚皮上。而赵禥对这些话一律是虚心接受,坚决不听,当面说得好听,拍着胸脯说一定改,转过身又去临幸十几二十个妃子*女,生生把年轻力壮的身体给糟蹋跨了。
“太师,你去年计划在三年后全面北伐。”子聪开口,慢腾腾的说道:“如果继续再这么下去,皇上这身体可是大宋北伐最大隐患。——说一句大不敬的话,如果太师北伐领兵在外的时候,皇上忽然龙驭归天,那么临安无主,太师又身在千里之外,这朝局必然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动荡,朝局一旦动荡,对前方有什么不利影响可想而知。所以小僧建议,太师最好还是近段时间就着手安排,消弭这个隐患于无形。”
“那依大师之见,该如何安排?”贾老贼沉吟着问道。子聪淡淡答道:“尽早册立太子,那么即便出现那样的情况,新皇也可以立即登基大宝,顺利度过皇权交替的危险时刻。”
“现在就册立太子?”贾老贼几个走狗一起倒吸了一口凉气,陆秀夫惊讶问道:“子聪大师,这会不会太早了一点?皇上才三十岁,最大的皇子也才八岁,现在就册立太子,会不会太早了一点?”
“没办法,为了巩固大宋国本和预防万一,只能这么干。”子聪把手一摊,微笑说道:“再说皇子幼年就被立为太子的并不少见,现在就奏请皇上册封太子,道理上并无亏差。而且以左丞相李芾和右丞相马廷鸾为首的朝中清流,对皇上的龙体情况也是一清二楚,所以他们肯定也会支持皇上尽早册立太子。”
众人一起点头,很是赞成子聪的意见,贾老贼的另一个智囊咎万寿则补充道:“太师如果真打算让皇上早些册立太子,那么最好借别人的手去干——虽然皇上对太师一直言听计从,恩宠有加,但皇上未必不会对这个条陈多心生疑,所以最好是让李丞相或者马丞相的人去点这个大炮仗。”
“咎大人说得太对了。”贾老贼的几个走狗一起附和,都很乐于借别人的手去点这颗炮仗,而且还争先恐后的献计如何借刀杀人——贾老贼的走狗们这些年未雨绸缪,早就在李芾和马廷鸾手下的清流名士里暗中收买了不少内线,利用他们开炮,赵禥即便猜忌,自然也会把矛头指向李芾和马廷鸾,而不会是贾老贼一党。
众走狗讨论得热火朝天,贾老贼却一言不发,只是用手指头敲着桌子闭目沉思。半晌后,贾老贼才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然后缓缓说道:“如果皇上同意在近期内册立太子,那依你们之见,我们应该拥戴那位皇子受封太子?”
红梅阁里的空气再一次凝重起来,在立嫡这样的大事上,一步走错就有可能粉身碎骨,比战场还要凶险百倍,所以谁都不敢随便开口,只是各在各的肚子里打着小算盘。倒是一向以谨慎和著称的廖莹中主动开口,向贾老贼拱手说道:“太师,小生斗胆说上一句,如果要拥立太子,那么只能在全皇后二子之中选择。至于二皇子赵昰,可以不用考虑。”
“为什么?”一向精明无比的子聪竟然开口向廖莹中问道。廖莹中偷看一眼贾老贼的脸色,口不对心的答道:“大师何必明知故问?大皇子和小皇子都是全皇后所生,乃是嫡出,当然比已经被赐死的俞妃之子赵昰更有资格继承大统。”
“莹中先生,这次小僧可不敢附和你的意见了。”子聪微笑争辩道:“小僧认为,二皇子继位也许更有利于太师,因为二皇子的母妃已死,在后宫并无依靠,太师若是拥立他为太子,他必然对太师感激涕零,太师将来的权位只会更高更重。而全皇后所生的两位皇子——莹中先生好象忘了,当年全皇后和贾太师为了朝政,可没少起纷争。”
廖莹中哑口无言,既无法辩驳子聪的理由,更不敢说全玖的两个儿子很可能就是贾老贼的私生子,所以一定得拥戴全玖的儿子当太子——那不是自取灭门之祸么?而韩震和宋京两个都是亲身参与过贾老贼和全玖的政权斗争当事人,对全玖的狠毒手段仍然心有余悸,所以立即点头赞同子聪的建议,既为贾老贼好,也为他们自己好。
“咳,子聪大师的话虽然有点道理,但考虑问题还是太片面了一些。”贾老贼干咳一声,酸溜溜的假公济私说道:“如果我们拥立二皇子赵昰,那么权利欲望极强的全皇后怎么可能善罢甘休?肯定要千方百计的设置障碍,甚至对二皇子痛下杀手!到那时候,后宫必起动乱,全皇后也必然更加仇视我等,于我们的北伐大计更为不利。所以本官认为,要拥立太子,就不能考虑赵昰,只能在大皇子赵显和三皇子赵昺之间选择!”说到这,贾老贼又补充一句,“当然了,如果新皇登基之时年龄还小,我们绝不能同意太后垂帘听政。”
“太师所言极是,就是这个道理。”廖莹中第一个抢着赞同,其他几个心腹走狗见贾老贼态度坚决,便也果断点头附和。而子聪则不动声色的说道:“太师言之理,小僧确实没有考虑到这点——险些误了太师大事,惭愧之至。既然太师决意立全皇后嫡子,那么依太师之见,又该立全皇后的那位皇子?”
子聪问贾老贼这个问题,其实也是贾老贼这一年多时间一直头疼的问题,目前种种迹象来看,赵显无疑最有贾老贼的风范,同时继承了贾老贼和全玖的所有优点,聪明好学又机警狡诈,办事很有头脑和手腕,更难得的还是有一股锄强扶弱的善心,让他继承皇位,对大宋江山无疑更加有利。——可问题是,贾老贼这个儿子偏偏对贾老贼充满敌意,让他继承了皇位,贾老贼将来恐怕想要善终都难。倒是小儿子赵昺对贾老贼十分亲切,只是赵昺年龄还太小,现在还看不出优劣。
反复考虑良久,贾老贼打了一个呵欠,无精打采的说道:“现在考虑这个问题还是早了点,等明年吧。事关重大,本官想再仔细观察一年,明年下半年再奏请皇上择立太子。——本官太累了,你们一定也很累了,早些回去休息吧。”
“那太师请早些安歇。”贾老贼的几个走狗不敢多言,只是纷纷起身告别。子聪来向贾老贼告辞时,贾老贼忽然叫住他,问道:“子聪大师,本官不太擅长数学和天文,这两项是你最拿手的,而且你的时间也比本官更充裕一些。要不本官给万岁上一道奏表,请皇上恩准你也出任三位皇子的老师,如何?”
子聪心头一震,定神细看贾老贼的目光时,发现贾老贼布满血丝的双目中目光炯炯,精光四射,却看不出半点喜怒哀乐。子聪的心一下子又提到了嗓子眼,盘算半晌才答道:“太师对小僧有知遇提携大恩,差遣之事,小僧赴汤蹈火,那敢不从?”
最终卷 汉家江山 第二十七章 无招胜有招
和平时期的时间过得既快又慢。从咸淳四年年底阿鲁忽进入中原和阿里不哥火并,转眼一年多的时间就已经过去,华夏大地不知不觉间已经跨进了咸淳六年的春天。
在这段时间里,阿鲁忽的游牧骑兵一直在中原飘忽游荡,不断劫掠骚扰阿里不哥的控制区,抢走大量财物和金银送回国中,阿里不哥虽然调动了大量军队围剿,无奈阿鲁忽军全是骑兵,行踪不定又机动灵活,禀承着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的十字方针游击作战,加上时不时还可以得到史天泽军和李璮军的军需支援。所以阿里不哥军不仅死活歼灭不了这支狡猾的同族骑兵,主力军队反而被拖得筋疲力尽,师老人疲,好不容易利用伪宋朝廷建立起来的一点薄弱后方也被破坏怠尽,饿殍遍野,完全丧失了侵犯江南的后勤基地作用。
“再这么下去不行,要是再这么下去,老子迟早要走上忽必烈被耗死的老路。”到了咸淳六年春暖花开的日子,眼看着控制地里连种粮都找不出几颗了,阿里不哥这才慌了手脚,开始考虑被自己多次拒绝的刘整建议——也就是向察哈台汗国割地求盟。联手对抗大宋迫在眉睫的全面北伐。于是乎,以中原大地为舞台,又一场合纵连横的好戏就此展开……
“报——!吕文焕将军飞鸽传书!”亲兵队长拿着薄竹管冲进红梅阁书房,向正在讨论春耕情况的贾老贼和子聪等人献上十万火急的传书。贾老贼一努嘴,廖莹中忙上前接过吕文焕的书信,打开念道:“启禀太师,我军细作探知,阿里不哥军近日停止了对阿鲁忽军之围剿,并向潼关派出使者,似有和解之意。吕。”
“阿里不哥还不算太蠢嘛,终于想到要和阿鲁忽和解了——可惜,太晚了。”贾老贼捻着新近蓄的胡须微笑,很是不屑阿里不哥的有勇无谋。对此事早有心理准备的子聪、廖莹中和咎万寿等人也是会心微笑,赞同贾老贼对于此事的看法。咎万寿还微笑着补充道:“也不知道阿里不哥是打算把那块地盘割让给阿鲁忽,换取和解结盟,凤翔路和京兆府路?河北东路(山西)?还是南京路(河南)?”
“河西走廊一带,阿里不哥虽然还控制着几个大城池,但实际上已经是阿鲁忽的控制地了,阿里不哥就算想拿这块土地去坑他,阿鲁忽也未必会上当。”子聪微笑分析道:“至于河北东路嘛,盛产可以锻炼钢铁的煤炭,还有一些铁矿,农业田地被破坏得也比较少,快穷得当裤子的阿里不哥也舍不得给阿鲁忽。所以嘛,阿里不哥割让凤翔路和南京路的可能性应该最大。”
“有道理。”咎万寿点点头,又转向贾老贼问道:“太师,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是不是派一个使者去潼关。对阿鲁忽许以厚利,破坏阿里不哥和阿鲁忽的结盟?顺便要求阿鲁忽遵守与我们的盟约,继续和阿鲁忽开战到底?”
贾老贼没有立即回答,而是用手指头敲打着桌面闭目盘算,片刻后,贾老贼才绽露微笑说道:“用不着,不管怎么说,阿里不哥和阿鲁忽都是堂兄弟,咱们挑拨人家兄弟阋墙——有损阴德,说不定会遭报应的。他们兄弟俩想要和解,就让他们和解去吧。”
“什么?”咎万寿和廖莹中都瞪大了眼睛,心说你贾老贼说话也不脸红,如果挑拨离间真会伤阴德遭报应——那你贾老贼死了以后绝对要下十九层地狱!贾老贼却神秘微笑,又摆手说道:“就这么定了,子聪大师,麻烦你为本官草拟一道奏章,请天子赐兀鲁忽乃的儿子木八刺沙金牌十面,白银千两,钱万贯,再从宗室里找一位公主或者郡主什么的,向木刺八沙求亲。”
“小僧明白。”子聪会心阴笑。忙按贾老贼的吩咐提笔拟文。乘着贾老贼出门方便的时候,满头雾水的廖莹中和咎万寿忙向子聪询问贾老贼这么做的原因,子聪奸笑答道:“阿里不哥,阿鲁忽,皆豺狼饿虎也,饱之则去,饿之食人。贾太师若是派出使者去潼关,大宋与阿里不哥竞争开价,阿鲁忽必然待价而沽。大宋纵然成功,也得付出重大代价,而且也不能彻底消除阿鲁忽与阿里不哥之间复合的可能。”
“明白了。”咎万寿第一个醒悟过来,恍然大悟道:“所以贾太师干脆就不去阻止阿里不哥与阿鲁忽两个鞑子和解结盟,转而收买笼络兀鲁忽乃母子,利用这对母子在察哈台国的强大影响力,在阿鲁忽军队里埋下祸种,假以时日,就又有机会挑拨阿鲁忽和阿里不哥重新开战!”
“不错!”子聪大力点头,狞笑补充道:“阿里不哥和阿鲁忽都是豺狼本性,彼此之间不管怎么和解,这一年多来结下的仇怨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等到阿里不哥付出惨重代价换取了一张比檫腚纸还不如的盟约后,我们只要随便点上一把火,让两家重新开战易如反掌!而且阿鲁忽和兀鲁忽乃夫妻之间也不过是在互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