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写实主义小说的虚构:茅盾·老舍·沈从文-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时间的失向不仅影响了历史如何被再现,也影响了我们再现历史。虚构处理与投机臆测揭露了潜存于我们的现实观中的符号系统及其自我颠覆的潜力。当金钱不再是货品价值的稳定符号时,当股票价格每一刻都在涨跌起落时,价值与货物、意符与意指之间关系的基本法则也就摇摇欲坠了。所有的纯一性都分解成多元性,正如小说一开头那面写着“Light,Heat,Power”的霓虹招牌,它点出了在特定历史脉络中,象征与被象征之间有着巨大的鸿沟。不过,我们或者可以说,价值与现实系统崩溃的最激烈的结果,倒不在毁灭了社会拟真(verisimilitude)之下,带有凝结力的关系,而在某些我们原本认为不相干甚至相斥的事物间拉起了再现的连线。事物乃是存在于“解体中的合作”(55)这样矛盾的情状中的。之所以处于解体中,是因为事物不再像以前一样包含着一种真实的“存在的理由”(raison d’être);之所以是融合,是因为它们以一种幻影式的类推关系彼此缠绕。
吴荪甫一开始原是个爱国巨贾,企图重新振作本土工业,对抗外国的经济侵略。但是他剥削工人的手段也使他成为标准资本主义恶棍的模板。随着小说的发展,民族主义竟然与财神爷合为一体。再者,既然吴荪甫与赵伯韬如此努力从他们虚构的交易中创造价值,他们的投机也就产生了某种收获,但在另一方面,连像老通宝这样固执的农业经济的实行者,在选择养蚕或种稻时,也不免做点投机。如果投机者借着赚钱,也成了某种生产者,那么反之,生产者不也是借着调节生产适应市场变动的投机者吗?当然,在不同层级的投机背后存在着一种道德的差异。不过茅盾的论点在于,当特定历史脉络下再现价值系统失控时,没有人能免于认同的错乱,也不再有任何事物可以透过写实主义的原则来真实地处理了。
如果茅盾意图将《子夜》的世界写成“Power,Heat,Light”来临前的黑暗,或者抓住革命前夕的现实,他也同时是将一种神秘的经济资本观投资在此小说身上。上海的资本主义世界也许注定坠落,却会从中生出新的、更诡异的天堂。在这层意义上投机(speculation)与其说是什么引起世界全面崩裂的可怕力量,不如说就是资本主义“历史”宏大辩证的一部分,可以促进“秩序”的恢复。时间从未失去其意义。股票市场中的起伏涨落正对应着时间的神秘律动。评者已注意到《子夜》中的资本主义恶棍乃是取法于北欧斯堪第那维亚神话中,超乎常人的战神(56)。全书始终没有描写到中国资本主义世界的崩溃;小说的结尾是吴荪甫在与赵伯韬的最后一次争霸中暂时败下阵来。不过看将起来,吴荪甫偕妻赴牯岭度假一阵子之后,又会卷土重来。这一切都让人想起原来茅盾的历史计划就是一个循环,要回归到《农村三部曲》所代表的阶段,在此一阶段神话才是时间与现实的主导模式。
因此,投机这一主题在《子夜》中所定义的不只是经济,更是人类活动中的其他层面。以书中描写的浪漫爱情为例。我们发现连爱、恨等情绪也可以定为一种货币,其价值在市场中随着其他的物件上下浮动。例如,吴荪甫的妻子和她的旧情人、联络官雷参谋藕断丝连,心心相印,但是却绝对无意放弃她从富有丈夫处所得到且享有的好处。另一方面,雷参谋又是吴荪甫得到前线战事情报的最佳来源。两人的私情来来去去,我们总闹不清吴太太究竟是在玩火,还是在演一出无报偿的爱,来为她的感情生活增添滋味。书中不断提到《少年维特的烦恼》(Die Leiden des Jungen Werthers)是吴太太最爱看的书,但是不管她走到哪儿,她却老是把书撂在后面。
小说中其他的男男女女或堕入爱河,或走出爱情,总之都像在赌每一场恋爱的价值似的。其中最明显的例子莫过于徐曼丽与冯眉卿。徐曼丽是上海地区著名的交际花,她处理爱情的方式,恰恰与她的大亨朋友们做股票投机生意一样。她将自己摆在色欲的市场上,永远跟着每一次股票交易的赢家走。冯眉卿跟她正相反,她的父亲冯云卿是地方上的地主,做投机生意失败,散尽家财。他急于赚回输掉的财产,竟说服女儿与恶魔赵伯韬上床,希望借此让女儿带些有关投机的消息回来。此一手段的结局惨不忍赌。冯眉卿不但失身,她带回的股票消息还是错的,终于加速了其父踏入破产深渊的脚步。
即使是军事与政治活动在小说中也不免沾染投机的色彩。北方的部队经常或进或退,不尽然全是以军事目的为考虑,而是随着股市的升降而进退。为了让他们的推算成真,股市金牛不惜与部队将领秘密交易,令其故作胜利或挫败,于是乎军事策略与金融运作竟也浑然合为一体了。茅盾并且不遗余力地夸张描写都市布尔乔亚青年对政治的多变态度。在小说的中段,吴荪甫的表妹张素素与她的男朋友以参加五卅纪念游行来发泄浪漫情怀。历史的纪念日竟然变成二人约会的良辰吉时。随后这对年轻恋人被消防水柱驱离,跑到一家餐厅躲避,结果碰到一群臭味相投的朋友,旋即展开一场股市信息的交易与打情骂俏。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某些年轻的共产主义分子在《子夜》中也是投机分子。在所谓李立三路线(一条主张都市普罗分子组织暴力活动的党的路线)下,革命分子在最不适合起义时间的时机发动罢工与游行。对茅盾来说,革命分子对党生死以之的热情却被某一种宁可任务失败也要冒险躁进的个人愿望所遮蔽了。更深一层的是,党的领导者又拿党员的信心与能力为赌金,来为革命的前途下注。党与党员都以革命的理想来打赌,就像投机分子醉心股票一样。两者无休无止地行动,使用着用之不竭却又误入歧途的力量,同样患着一种癫狂兼抑郁的症候。这定然是茅盾所认为的时代精神。
在此我们或可根据茅盾在《子夜》中所描写的历史之混沌倾向来做个暂时的结论。如果历史在资本主义的阶段处处弥漫着使现实彻底腐败的邪恶力量,那么茅盾又如何为自己预留一个超历史的地位呢?他处身于现实的各种层面,包括政治、商业、革命等等,其价值皆在投机心态下随波逐流,那么茅盾之倡导理想,岂不也是一种投机式的行动?虽然充满着意识形态的预设,某种宗教《子夜》仍然包含着抵抗马克思/基督教意识形态之限制的能力,而且拒绝承当超越时间的使命。此书要求的乃是一种吊诡式(paradoxical)阅读。茅盾将资本主义世界描写成一个快速与自身疏离的世界,他为我们提供一个罕有的机会,让我们看见价值与事物、语言与世界之间令人目眩神迷的互动,这种情况在他的怀疑主义背离与其相对之“意识形态”时尤其明显。《子夜》之所以成为中国现代写实主义小说的重大成就之一,并非因为此书以共产主义的姿态呈现了茅盾的社会批评,而是因为此书企图消除历史的各种形式中所隐藏的神话价值——包括茅盾自己的——因而从根本上呈现了有关现实与写实主义各种幻象之争论。
【注释】
(1)参见朱德发、阿岩、翟德耀,《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济南:山东人民,一九八三);Marián Gálik,Mao Tun and Modern Chinese Literary Criticism(Wiesbaden:Franz Steiner Verlag,1969)。
(2)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册。
(3)当时对《蚀》的批评,可参见钱杏邨,《茅盾与现实》,收入伏志英编,《茅盾评传》(上海:现代书局,一九三一)。
(4)参见王嘉良,《论茅盾小说的社会编年史》,收入中国茅盾研究学会编,《茅盾九十诞辰纪念论文集》(北京:作家,一九八七)。
(5)参见Hans Kellner,Language and Historical Representation:Getting the Story Crooked(Madison,Wis。:University of Wisconsin Press,1989);Hayden White,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Nineteenth…century Europe(Baltimore: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Dominick LaCapra,History and Criticism(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5);History,Politics,and the Novel(Ithaca,N。Y。:Cornell University Press,1987);Arnaldo Momigliano,Essays in Ancient and Modern Historiography(Oxford:Basil Blackwell,1977);Paul Ricoeur,Time and Narrative,vol。1,trans。Kathleen McLaughlin and David Pellauer(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4…1988)。
(6)Andrew Plaks,“Critical Theory of Chinese Narrative,”in Chinese Narrative:Critical and Theoretical Essays,ed。Andrew Plaks(Princeton,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7);Y。W。Ma(马幼垣),“The Chinese Historical Novel:An Outline of Themes and Contexts,”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34。2(February 1975):278;Jaroslv Pr?ek,“History and Epic in China and the West,”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Collection of Studies(Dordrecht:Reidel,1970)。
(7)John C。Y。Wang(王靖宇),“Early Chinese Narrative:The Tso…chuan as。Example,”in Chinese Narrative,ed。Andrew Plaks;Ronald Egan,“Narrative in the Tso…chuan,”Harvard Journal of Asiatic Studies 37。2(1977):325…353。
(8)参见余国藩(Anthony C。Yu)著,李姡аб耄队喙饔渭锹奂罚ㄌū保毫痪虐似撸籇avid Der…wei Wang(王德威),“Fictional History/ Historical Fiction,”Studies in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1(1985):64…76。
(9)Andrew Plaks,“Critical Theory of Chinese Narrative”。
(10)曾朴,《曾先生答书》,《孽海花》(台北:世界书局,一九六〇)。
(11)有关曾朴的历史观,参见David Der…wei Wang,“Nonconformism as Narrative Strategy:A Reappraisal of Late Ch’ing Fiction,”Asian Culture Quarterly 7。2(1984):66…70。
(12)Georg Lukács,The Historical Novel,trans。Hannah and Stanley Mitchell(London:Merlin Press,1962)。
(13)茅盾本人的回忆录对他一九二七年以后与共产党失去联络的事仍然语焉不详。近年来已有学者试着为茅盾生命中的裂缝找解释。例如李广德,《试论沈雁冰早期与党的关系》,收入全国茅盾研究学会编,《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下册(长沙:湖南人民,一九八三)。
(14)Jaroslv Pr?ek,“Mao Dun and Yu Dafu,”in The Lyrical and the Epic:Studies of Modern Chinese Literature,ed。Leo Ou…fan Lee(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0)。
(15)Yu…shih Chen(陈幼石),Realism and Allegory in the Early Fiction of Mao Tun(Bloomington:Indiana University Press,1986)。
(16)茅盾,《从牯岭到东京》,收入伏志英编,《茅盾评传》。
(17)C。T。Hsia(夏志清),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61)。
(18)Gregory L。Lucente,The Narrative of Realism and Myth。
(19)Leo Tolstoy,War and Peace,trans。Aylmer Maude(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33)。
(20)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21)参见Yu…shih Chen,Realism and Allegory in the Early Fiction of Mao Tun。
(22)茅盾,《从牯岭到东京》。
(23)茅盾,《蚀》(上海:开明书店,一九三〇)。
(24)C。T。Hsia,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
(25)钱杏邨,《茅盾与现实》。
(26)茅盾本人也提醒我们注意《虹》开场的象征性。参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册。
(27)茅盾,《虹》(上海:开明书店,一九三〇)。
(28)Stephen Chingkiu Chan,“The Problematics of Modern Chinese Realism:Mao Dun and His Contemporaries(1919…1937),”Ph。D。diss。,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San Diego,1986。
(29)根据茅盾的计划,《虹》的续集应该是题为《霞》的,但是此书从未写出。参见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册。
(30)参见段百玲,《茅盾与中国报告文学》,收入全国茅盾研究学会编,《茅盾研究论文选集》上册;赵遐秋,《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一九八七)。
(31)见茅盾本人对速写与报道文学的描述,《关于“报告文学”》,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
(32)见Mao Dun(茅盾),One Day in China,May 21,1936(《中国的一日,一九三六年五月二十一》),trans。and eds。Sherman Cochran and Andrew C。K。Hsieh(谢正光)with Janis Cochra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83),pp。 xiv…xv;亦可参见赵遐秋,《中国现代报告文学史》。
(33)茅盾,关于编辑《中国的一日》的经过,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亦可参见赵遐秋,《现代中国报告文学史》。
(34)Mao Dun,“An Announcement of Calling for Essays,”(《征文启事》),in One Day in China,May 21,1936,app。A,trans。and eds。Sherman Cochran and Andrew C。K。Hsieh with Janis Cochran。
(35)Yu…shih Chen,Realism and Allegory in the Early Fiction of Mao Tun。亦可参见朱德发、阿岩、翟德耀,《茅盾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茅盾前期文学思想散论》;张平,《评几篇历史小说》,收入庄钟庆编,《茅盾研究论集》(天津:天津人民,一九八四)。
(36)茅盾,《自然主义与中国现代小说》,收入上海文艺出版社编,《茅盾文艺杂论集》上集。
(37)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册。
(38)时空型(chronotope)一词出自巴赫汀(M。M。Bakhtin),指的是叙事将时间与空间之交互关系加以概念化及呈现的方式。根据巴赫汀,在文学性叙事的时空型里,“空间与时间的指数融为一体,成为细密思维下具体的一个整体。时间是会凝聚的,会变得有血有肉,在艺术上得以看得出来;相同地,空间也会变得与时间、情节、与历史的运动相呼应。这个轴线的交错与指数的融合就是艺术上时空辐辏点的特征……时空辐辏点作为一个形式上的组成范畴,在相当重要的程度上也决定了文学中人的形象。人的形象在內涵上其实永远都是一种时空型。”见M。M。Bakhtin,The Dialogic Imagination:Four Essays,ed。Michael Holquist,trans。Caryl Emerson and Michael Holquist(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1)。
(39)茅盾,《我走过的道路》下册。
(40)C。T。Hsia,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1917…1957。
(41)茅盾,《农村三部曲·秋收》,《茅盾全集》(北京:人民文学,一九八五)卷八。
(42)有关《春蚕》中反讽的进一步讨论,可参见M。A。Abbas a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