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兴唐群侠传-第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世民跃马冲入白瑜娑阵中,瞅到白瑜娑大军身后营寨处有些异常,疑心必是大批粮草辎重所藏之地,忙命人点齐火把,然后让弓弩手将箭矢沾上烈焰射向白瑜娑大军身后营寨。不曾想到,数万枝火箭完全将白瑜娑营寨点着。



白瑜娑大军见营寨内军粮均被烧为乌有,更加怒极,拼死围住李世民与放火箭的弓弩手。虽然刚才的阵脚大乱损失了不少义军,但白瑜娑主力尚存,相对于李世民的力量来说,还是很强大的。所以,李世民与弓弩手们一时均难以突围。且白瑜娑完全清楚了李建成带队的隋军中有万余人必是城中百姓假扮,所以更加努力拼杀。



李建成让一名千夫长送假扮隋军的百姓回城,另带其余隋军冲入阵中营救李世民。



李世民被数千兵马围于核心,定唐刀已连杀近百义军,仍难以杀出重围。



李建成冲入,旋剑杀开一个豁口,又有身边士卒努力向前拼杀,这才冲开死围住李世民的战阵。



李世民得李建成相助,一起突围而出,但那些弓弩手们却被训练有素的白瑜娑义军杀得几乎殆尽。



李世民与李建成带着残余兵马逃至城下,城门大开。李建成眼见义军即将追上来,一人断后,让李世民带兵先入城中。待仅剩自己在城外之时,李建成挥剑砍死一名已经冲上来的义军将领,然后催马入城。时值紧急时刻,城门终于合上。因为城门的巨大关击力,竟然将刚冲入城门一半的义军夹成肉饼,无一名义军进入城内。白瑜娑望着这些牺牲的勇士,叹了一口气,准备后撤,却见杨元景屹立于城上,忙绰弓在手,狂贯一箭,正中杨元景眉心。杨元景中箭从高高的城楼上落下。杨世仁见父亲危机,忙去抓住父亲身体,却因为父亲下坠之力,将自己也从城上带下。



李世民眼见情势紧急,竟然跃下城楼,欲接住杨氏父子。结果杨氏父子先行落地,两人早已摔做一滩肉泥。李世民因为紫阳神功护体,故轻落地上。但很快义军又在城下将李世民包围。眼见杨氏父子惨死,自然激怒了李世民。李世民因恨竟然参悟紫阳神功第二重。一扬掌,掌内聚集的一大团真气被重重推出,萦绕至义军士卒头顶。不曾想到真气早已将围住李世民的义军的炸得支离破碎。



第一百六十七章



李世民因为紫阳神功爆出的无限力量竟然让白瑜娑大军怯阵起来。白瑜娑向来爱护士卒,见李世民如此狠招,不易对付,急命大军撤走。



因为营寨完全被烧,且军粮被完全烧毁,故白瑜娑命众士卒后撤三十里再次扎营,并得到杨通的及时军粮救应,又重新稳定于一处,等待明日之战。



李世民白天看到白瑜娑义军的英勇,所以想将这支义军收为己用。夜里不能睡觉,一直想着白瑜娑义军作战的情景。终于李世民有些忍不住了,一人独自出城,就于城外,扒下一名阵亡义军的号衣换上,独乘一骑赶往白瑜娑营寨。



夜里起大雾,李世民身着义军号衣直入白瑜娑营寨,守卫营寨的卫士虽见李世民前来,只当做是白日派出去的细作回来报信,故大胆放行。李世民顺利进入营寨内,仍肆无忌惮催马猛冲。



几名义军眼见,瞅见李世民身形眼熟,大喊道:“李世民!”喊完后,早已刀枪并举,杀向李世民。



李世民马背上低首,同时将数杆矛柄夹于腋下,从马上跃下,一旋腿早已将这些围拢自己的士卒踢倒。



白瑜娑听到营外动静,绰弓出营帐,见是李世民,忙搭箭射出。竹箭离弦而出,却被李世民挥掌劈开。



义军再次冲上来围杀李世民。李世民飞身跃至白瑜娑身旁,又有数柄长矛朝自己刺来。白瑜娑疾步而退,射出连珠箭。



李世民一掌震开数柄长矛,探手将连珠箭悉数綽于手中。



义军还要上前,被李世民阻住道:“住手!让在下说几句,再拼死活不迟。”



白瑜娑道:“你是官,我们是反贼,还有什么好说的?”



李世民道:“不错!朝廷有好官与坏官之分。你的军队如今缺粮,而你的盟友杨通也不曾前来支援。权宜之计。。。。。。依你的性子,只怕这些兄弟皆不能保全。”



白瑜娑道:“什么权宜之计?怎么保全我的这帮兄弟。李世民,你是什么意思?”



李世民笑道:“白将军,听在下一言,权且投降朝廷,保住这帮兄弟的性命要紧。”



白瑜娑道:“投降?哼!不过是死路一条。朝廷对我们这些反贼已经恨之入骨。投降了,仍旧难逃一死。”



李世民道:“你知道吗?扶风守军已不到千人了。为什么后来又有那么多隋军追杀你们?”



白瑜娑道:“追杀我们的是杨义臣大军,而不是你们扶风守军。杨义臣不过是来援助你们的。这些我们都知道。而且,杨义臣想抢你们的功劳。打算等我们将扶风城攻下来,然后他们再来夺城。我们因为将你们全数杀死而损兵折将,他就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收拾掉我们。”



李世民道:“原来这些白将军都了解呀!既然如此,为什么不与我们合作呢?”



白瑜娑反问道:“既然知道杨义臣想致你们死地,为什么不加入我们呢?”



李世民笑道:“白将军,你知道吗?以你的力量只怕难以成就大事。到时候这些将士都会因为你而白白葬送性命。倒不如加入我们太原军。由家父向朝廷求情,也封你们个一官半职的。岂不美哉?”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就有些义军兄弟在下面窃窃私语道:“李世民说得确实很有道理。”



白瑜娑其实也有些心动了,又听到手下兄弟们的一些小声议论,再看着李世民那诚挚的眼神,闭了一下眼睛,叹口气道:“罢了!起兵造反实非所愿,只想生活幸福一些。如今有路不走,岂非傻瓜?李世民,我们听你吩咐了。”



李世民道:“杨义臣不仁,就别怪我们不义。一举将这些败类全数剿灭。也是为你们的造反大业扫清一个障碍。”



白瑜娑完全听取了李世民的意见,并与李世民一起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



到了夜间,杨义臣与六个儿子正在营帐内畅饮。杨元景的三百家将早已偷偷摸至其营寨之外。营寨塔楼的卫士早已被摸上去的士兵干掉。



三百家将万弩齐发,箭矢均射入杨氏七虎营帐内。杨家父子七人身手敏捷,听到异响,迅疾而躲,并用手将竹箭悉数劈开。



因为较大的动静,杨义臣整个营寨沸腾了。数万兵马早已围住这三百家将厮杀。



三百家将转眼间即被杨氏父子兵马杀死。李世民、李建成瞅准此时机,竟然命白瑜娑大军开始冲入仍在骚动的杨义臣营寨。



杨义臣恐全军被白瑜娑的突然袭击而致全军覆没,急下令道:“全军后撤!”



隋军撤退神速,很快从营寨后门撤出。白瑜娑大军一时难以追上,只得作罢。



李世民见杨义臣仓皇撤逃,急写一封奏折,命人连夜送往扬州。



杨义臣回到扬州即得到杨广的一顿训斥。因为李世民早先送到的奏折,奏折上提到,杨义臣见死不救,以致杨元景父子身死。三百家将为报杨义臣见死不救之仇,与白瑜娑大军联合攻打杨义臣。以致杨义臣父子兵败退出营寨。李世民也因力孤,被迫从扶风城突围而出。扶风城遂完全被白瑜娑占领。杨广本欲将杨义臣法办,但被宇文化及劝住,暂时只以杨义臣罚俸一年作为惩罚,就此了事。



白瑜娑因为李世民的原因得到扶风城,为感谢李世民,遂与李世民约定,一旦太原有事,平凉兵马定然鼎力相助。



李世民、李建成两兄弟得到白瑜娑如此承诺,高兴地赶回太原。不曾想到太原外城守将潘长文正调兵遣将准备好一场大仗的准备。



潘长文虽为王威部将,但为人不喜欢阴谋诡计。有敌来袭太原,此人也竭力守城,必不会像王威、高君雅一样看着太原城陷落其他人手中。



潘长文看到李世民、李建成二人,笑道:“两位李公子,魏刀儿部将甄翟儿引大军十万已经快杀到太原外城了。”



李建成道:“潘大人,务必守住外城。待爹的兵马前来救援,在下就与世民留下来守城。”



李建成话音刚落,就有一名士兵向潘长文报道:“潘大人,反贼已经距离这里二十里。刚刚射过来一支箭,箭上写着:‘愿与潘将军单挑而定生死。’”



潘长文一听,怒道:“好一个甄翟儿!今日不一刀劈死你,本官绝不收兵。”说完,在城上眺望,等着甄翟儿大军杀到。



不一会儿,果然甄翟儿大军浩浩荡荡杀到。甄翟儿望着潘长文笑道:“老潘,你果然是个英雄。”说完,从马上跃起,挥动手中的开山大斧直劈向潘长文。



潘长文挥动大刀飞身下城与甄翟儿对拼。甄翟儿亦旋动斧柄,斧刃猛撞潘长文大刀,一对铁脚旋起,连连踢向潘长文胸口。



潘长文连拆甄翟儿数斧,又忙着应付甄翟儿的一对铁脚,一时慢了手脚,被甄翟儿一斧劈去头颅。



甄翟儿打算乘胜抢城,李世民弯弓搭箭,竹箭应弦而出,正中甄翟儿一臂。



甄翟儿的开山大斧有七十斤重。甄翟儿中箭,力量上难以支持,竟然挥不动手中兵刃,唯有让手下士卒扛了,准备挥军架云梯攻城。



李世民在城上笑道:“甄将军,太原兵将多有百步穿杨之功。希望将军不要贸然进攻。刚才在下小试一箭,若认真一些,只怕会射穿将军心窝。请将军保命要紧,速速撤军为妙。”



甄翟儿听了李世民的话,感觉手臂箭伤更加疼痛起来,左右思量一番,又看到李世民、李建成两兄弟似早有准备一般,忙下令道:“全军后撤。城中必有埋伏,切不可中计。暂且回军再作计议。”说完,掉转马头,与大军一起撤走。



李世民解了外城之围,不损太原府一兵一卒,反让王威痛失一将。因为外城少了潘长文镇守,李渊让李建成暂代太原外城守将之职。



甄翟儿狼狈回到魏刀儿这里。魏刀儿看到甄翟儿如此狼狈样子,忙道:“下去休息吧!”



甄翟儿知道魏刀儿对自己十分失望,忙补充道:“末将辜负了魏大王,只杀了外城守将潘长文。”



魏刀儿道:“既然杀了外城守将,十万大军怎么攻不下城来?”



甄翟儿道:“外城其实早有李世民、李建成兄弟的大军藏于城内。”



魏刀儿自语道:“难怪,原来是碰上了李渊的四虎子之中的李世民、李建成两兄弟。”随即下令道:“马上向西河郡进发。”



西河郡守是兼领潼关刺史的高德儒。



高德儒手下除段玄信外,再无能征惯战之士。高德儒见魏刀儿大军兵临城下,吩咐不要开战,死守城池。同时命人向距离西河最近的太原求救。



李渊、王威、高君雅、李世民领一万多士卒前来相助。



西河城池牢固,城墙颇高,又有一条护城大河。



魏刀儿数次攻城失利,思虑退兵。



王威道:“魏匪想攻就攻,想撤就撤,难道就要由着这群反贼胡闹吗?”



李渊道:“欲破魏刀儿,人宜少而不宜多。王大人,本官与王大人身先士卒以破反贼。”



李世民听到父亲的话,忙道:“王大人不如领四千步兵列成大阵与反贼正面作战。在下与家父领千名骑兵,分列两队,隐于阵后。”



王威道:“魏匪有兵二十余万,我们以五千对众敌,只怕。。。。。。”



高德儒不做声。段玄信却怒道:“王大人欲举西河不足三万人的兵马阻击反贼近我十倍兵马,也只怕。。。。。。”



王威望着高德儒道:“高大人,你的手下好像很不懂规矩呀!”



高德儒望了段玄信一眼,假意怒道:“玄信,还不快退下。”



段玄信知道高德儒是为自己解围,知机而退。



李渊道:“据本官估计,魏刀儿后军不足三万人。大部分已让甄翟儿带往河北。此次出战兵力应该没有那么多。我们看到现在魏刀儿的大概兵马在三万五千左右。后方丝毫看不到伏兵之迹象。且也不可能设伏。所以,本官断言,此战以五千破敌足矣!”



王威见李渊态度坚决,也不便说什么,按李渊计划,将四千步兵将自己团团围住,攻向魏刀儿的大阵。



李渊与李世民则带一千骑兵趁魏刀儿忙于砍杀四千步兵之时,分左右两翼冲杀而出。魏刀儿立时阵脚大乱。



王威不断看到保护自己的步兵阵亡,吓得两腿发软,从马背上掉下来,幸得部将相救,方不致危险。但王威此时却命四千步兵后撤,自己策马而逃。众隋军无有不退,同时遗下大批辎重。幸得李渊与李世民左右两翼的冲杀,让魏刀儿措手不及,竟然损兵无数。李世民逐渐靠近魏刀儿,挥动定唐刀,并使用紫阳神功连杀魏刀儿亲卫队数百骑兵。



魏刀儿因为李世民如此强攻,竟然与大军一起溃散数里,狼狈逃回河北。



高士达听说魏刀儿大败,也想会一会太原英杰。恰逢涿郡通守郭绚上任,好大喜功,竟欲攻打高士达义军。高士达义军转而投入与郭绚的交战之中。



第一百六十八章



高士达为抵御郭绚的侵袭,特命长子高吉率大军先发制人,杀向涿郡。



郭绚不知死活,飞马出城,欲与高吉单挑。



高吉自持武功盖世,不屑与郭绚一战,望着郭绚笑道:“郭大人,高某不想与你浪费时间。你的花拳绣腿只好给杨广那个昏君看看。想打赢在下是不可能的。劝你将涿郡好好相送。不然,一招送你去见阎王。”



郭绚怒道:“比过才知道!”说完,挥剑朝高吉劈去。



高吉掉转马头而走,劝人不顾郭绚杀招。



得到郭绚长剑贴近高吉后心之际,高吉手中长剑剑鞘飞出,正中郭绚前心。



郭绚立仆于地,口中流出鲜血,返魂无术了。



高吉转过身来,笑道:“都说过一招毙命的。”



涿郡守城隋军纷纷逃走,被高吉喝住道:“你们的头领已经死了。你们不如献城投到高某这里来。”



这些隋军害怕高吉的一招必杀,都愿投降献城。



高士达得知高吉不损一兵一卒招降涿郡隋军,心中开始盘算怎样与太原兵马一较高下了。



高士达次子高翔知道父亲的心意,劝道:“爹,我们杀到太原就离河北较远了,难有后方照应。依儿所见,不如进攻瓦岗。”



高士达一听,不悦道:“瓦岗寨高举反隋义旗,领兵讨伐如此义师,只会与天下人为敌。倒是可以弃下太原,进攻幽州罗艺。从明日起,大军开往幽州。”



高吉收到高翔书信,得知父亲将要讨伐幽州,连夜写书信告知窦建德,希望窦建德能给父亲一些好的建议。



第二日,高士达亲点兵马十万,却没见高吉前来。高士达问高翔道:“阿翔,阿吉怎么没来?马上就要发兵前往幽州了,给爹闹这么一出。”



高翔道:“大哥早应该收到我写的书信了。料想昨夜就应该来到。哎!不知大哥搞什么东西?”



高翔话音刚落,高吉便与窦建德急急赶到。



高士达见到窦建德,惊道:“夏王,你怎么也来了?”



窦建德道:“听阿吉说,东海公要发兵幽州吗?”



高士达道:“罗艺久居幽州,不除后患,只怕会是士达与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