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清末英雄-第7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辛卷 第四十一章 巴勒迪克3 下

  不再急迫于桥梁,战车营的攻击顿时流程起来,战车和步兵的配合也变得非常默契。两至三辆战车组成一个小队,和德军步兵展开逐街逐屋的争夺,从地面到到屋内再到屋顶,虽然穿墙之时常常引来法国女人的惊叫,但最终的结果是德军无法抵挡、节节败退。中午接近十二点时,被围困于几个修道院教堂的德国人打着白旗出来请求投降。
  “投降?!”看着眼前全身狼狈,但却故作镇定的德国人,代营长宋得胜很是惊讶,他还没有被别人求着投降的经历,以前打俄国人、日本人时,他们都没有向他投降过。
  “我们接受你们的投降,但是你们必须服从我们的命令。”宋得胜还没说话,一旁的政委张延年便答应了德国人的请求,虽然占领了巴勒迪克,可别处德军的反扑很快就会到来,早一些结束现在的战斗,然后准备迎接德军援军进攻才是明智的选择。张延年的领章虽然表示他的军衔比宋得胜高,但德国人却还是看着指挥官宋得胜,他们是希望宋得胜按照日内瓦公约来处置被俘人员。
  “是的,就这个条件,你们必须服从我们的命令,这是投降的前提。”宋得胜说道。他看着不解的德国人,解释道:“并不是要让你们做什么苦力,我只要求你们恢复这座被战火破坏的城市。虽然这是我们双方共同破坏的,可结果是你们输了,所以……”
  德国人带着最后宋得胜的条件回到了被团团围住的修道院。五分钟后,他们决定投降。此时。灰色的人流从修道院和教堂里涌出来,根据统计。他们有四千三百余人。
  “那么,你们还有一个旅在哪里?”被俘的德军最高军官是86师171旅旅长,这个师有两个旅,但驻守巴勒迪克的只是171旅。
  倒霉的德国少将额角在战斗中被流弹击伤,他现在只做了简单的包扎,强忍着剧痛应付一个中国上尉的问话。虽然己方战败,他依然保持着军官的尊严,礼貌回绝道:“阁下,按照日内瓦战俘条约。我有权不回答您的问题。”
  “是吗?”宋得胜看了营部对此作记录的文书一眼,再看着因为痛疼而有些抽搐的德国笑道:“将军,如果你拒绝回答,那么我想你很可能活不到圣诞节。你额头上的伤势我们并没有义务帮你治疗,而171的医生即使想治疗也会因为没有药物而束手无策,你的额头将会溃烂一段时期,然后产生败血症,医生最终只能将你的脑袋截肢,这是他们最擅长的事情了。将军。你现在可以走了,我会准备好的你的墓地的,同时我还会找到能配合我的人来回答这些小问题……”
  随着翻译的话语,德国人抽搐的似乎更加厉害。他有些惶恐的看了看宋得胜,又看了看翻译,终于道:“172师在上个月就被调走了……”
  “调到了哪里?”宋得胜立即让翻译追问。眼睛死死盯着德国人的蓝眼睛。
  “调到……,上帝。我真不知道他们调到了哪里。”德国人痛苦的道,“也许是去梅兹。也许是去其他什么地方,反正不在巴勒迪克,也不在圣迪济耶地区。现在哪里都缺人,上帝才知道他们会在哪里。”
  几轮盘问,德国人最终无法说出172师在哪,宋得胜不得不将他放走。面对着德国人的审讯结果,宋得胜、张延年,还有刚刚上来的吴佩孚都有些迷惑,按照道理说,师是德国陆军的基本编制单位,很少有拆分使用的记录,171旅在这里,那么172旅就应该在附近。
  “飞机侦察发现德军从香槟沙隆和梅兹想这两个地方向此处大举增兵,不过因为交通不便,即便是最近的香槟沙隆,也要晚上甚至是明天早上才能到。”吴佩孚说着后方发来的消息。“31、32两个师已经拖住了圣迪济耶的德军,我们身后的利尼昂巴鲁瓦也在2旅的监控之下,旁边战区的第9军也在进攻。对了,还有圣迪济耶西面的法国人也会马上发动攻势以配合我们,他们很快就会收到巴勒迪克被我们攻占的消息,这简直是……,英法联军要以这么小的伤亡取得这么大的胜利,根本就不可能。”
  吴佩孚完全有理由为当下的战绩感到自豪,以英国人、法国人以往的战例,突破德军防线十六公里,并占领敌后一座重要城市,那付出的代价应该是在十万人以上,而现在,全军所有的伤亡加起来都不到两千。
  吴佩孚为当下的战绩自豪,可在宋得胜看来,己方虽然占领了巴勒迪克,不少损伤的战车也可以修理,但是战车营损失了十八个车组,几乎是全营战力的三分之一;而且经过激烈战斗,不少战车都有损伤,弹药、柴油、机油、配件,这些都要从后方运抵加以补充。如果德国援兵晚上到达,明天拂晓开始进攻,那么留给自己的准备时间并没有多少。
  “这么说来敌人会从西面来?”张延年插言道,他虽然不管军事,可商讨还是参加的。
  “有可能西面、北面同时来。”宋得胜说了这个意思,旁边吴佩孚也随同点头。“我们现在的问题是虽然拿下了巴勒迪克,却因为没有大规模的预备队,所以也只是暂时占领了而已,德国援兵一到,这里未必能守住。师长那边还没有回电报吗?”
  宋得胜说到了问题的关键处,那就是这次进攻本就是对装甲师的试验,总司以及11军都并未做战役规划,现在虽然打下了巴勒迪克,可打了等于没打,因为德军援兵一到,自己这万人都没有的部队是守不住这里的,真要想守住。那就要总司派整个装甲师以及不低于一个军的步兵来,可就目前的情况看。这显然没有可能。下一步该怎么打,全看总司令部的态度。若是支持,那援兵可通过铁路快速运至,如果不支持……,总司令部为什么会不支持?
  宋得胜虽然只是尉级军官,可大势还是很看得透的,所以一拿下巴勒迪克就给师长李荫培却了电报,只是过了许久,师长的电报都没有回复。
  “还没有来电报。”张延年回答道。“很可能我们打的太快了,让总司不知道如何处理这件事情。所以师长不知道如何回电。”
  “段军长的意思是我们必须守住巴勒迪克!”吴佩孚不完全明白总司令部和11军司令部的目的有什么不同,他认为两者的目的基本上是一致的:那就是打下圣迪济耶给那些看不起中国远征军的人一点颜色。“31、32两个师正在猛攻圣迪济耶,或许今天晚上就能拿下圣迪济耶,我们必须在这里拦住德军,要不然将士们的牺牲就功亏一篑!”
  33师以及整个11军态度非常明确,隔壁的第9军也在其要求通融下发动了对德军的进攻,可以说整个战线的态势都对拿下圣迪济耶有利。但以宋得胜的认知,要想在短时间内拿下圣迪济耶是不可能的,自己虽然占领了巴勒迪克。可圣迪济耶并不完全被己方包围,它向西还连通着维特里,并且即便是包围,这座城市也和巴勒迪克不一样。几年的驻守,它已被德军经营成为一座要塞,而且还被马恩河数条支流环绕着。
  除非是调集280以上的重炮。然后超过十万人的部队不计伤亡的进攻,宋得胜才觉得那里会被11军所攻占。其实在开始进攻前。宋得胜就有这样的想法,可当时诸人都热烈憧憬着战斗。所以他才保留了自己的意见。现在却不一样了,德军援兵抵达在即,战车2营和331旅即便在这里战斗至最后一人,只要总司支援不利,圣迪济耶也无法拿下的,一切最终都将回归之前,除了远征军战俘营里挤满了德军战俘。
  “吴旅长,装甲部队是要等待师部的命令,而不是11军的!”宋得胜强调道。“如果我部兵力无法得到加强,那么即便是我们全都战死在这里,圣迪济耶的问题还是不能得到解决。再说,在巴勒迪克防守也未必是拖住敌军的最好办法,如果有足够准确的情报,我们可以伏击前来增援的德军——要知道,这里可是山区,再也没有比这更好伏击敌人的地方了。我建议马上派出小股部队侦察西面和北面的地形,也许我们能再做些什么。”
  听着宋得胜亮明自己的隶属,吴佩孚很无奈,11军司令部的计划似乎从一开始就建立在浮沙之上,装甲部队的进攻是试验性的,但这种试验的目的到底是什么,他和军长段祺瑞都不知道。而基于这种试验性的进攻做出一个更宏大的作战计划,本身就有诸多可变性,只是,已经到了嘴里的肥肉要飞了,谁看着都感觉心痛。
  也正因为此,巴勒迪克几人在商议今后的作战策略时,11军司令部里也在进行着一场讨论,不过商讨的人只是段祺瑞和徐树铮。
  “又铮啊,林洲髓这是什么意思?”拿着南锡发来的电报,段祺瑞感觉到有些荒谬,这么顺利的作战,为何就要终止了呢?难得北洋真是后妈养的,不许立功吗?
  “这……,”徐树铮看着电报也皱眉头。起初是希望己军能突破德军防线,而后又希望331旅能占领巴勒迪克,现在一切如愿了,又想着那边务必要坚守住,以等31、32师拿下圣迪济耶。当然,这只是徐树铮个人的想法,段祺瑞可不是这样想的,他从一开始就想拿下巴勒迪克,之后将孤立的圣迪济耶打下来。
  其实两人对总司上次电报的理解是有误的,徐树铮认为‘相机行事’只是准许11军利用现有资源和德军打一场小战,而段祺瑞则认为既然都已经‘相机行事’了,那现在我们创造了如此有利的局势,总司就应该投入更多资源在彻底拿下圣迪济耶。
  作为段祺瑞的亲信,徐树铮不好说段祺瑞的想法太一厢情愿了,但他还是站在段祺瑞的立场上出谋划策。沉吟了半响,徐树铮道:“军帅,现在我军能做的就是要求第9军密切配合我们,同时严令吴子玉那边坚守巴勒迪克,即便战至最后一人也不得撤退,最后就是再去电南锡,要求总司加强我军,以拿下圣迪济耶。”
  “要是林洲髓还是不答应呢?”段祺瑞沉着脸追问。
  “那…,”徐树铮想着办法,他如何看到窗外正急急跑来的贝特朗上校,眼睛忽然一亮,答道:“也许可借助法国人的力量,他们不正是需要一场胜利吗?”(未完待续。。)


辛卷 第四十一章 车轮 上

  美丽的爱丽舍宫坐落于香榭丽舍大街东端,虽然身处闹市区,但这栋秉承欧式古典的石头建筑,却依然保持着一种宁静和庄重。在战事激烈、德军就在数十公里外的情况西啊,这里本应在政府牵至波尔多后变得冷清,但巴黎绞肉机之战时,为了和士兵、民众一起守卫巴黎,普恩加莱总统在此恢复了办公——白日里,楼顶的三色旗迎风飘扬,而入夜,总统府的灯光照亮所有法国民众的心。
  耶稣历11月4日夜,总统正在此听取贝当总司令的紧急报告,这个消息让他无比幸福——刚刚加入战斗的中国人,居然神奇的突破德军防线,挺进十六公里并收复了他的家乡巴勒迪克,这是一件多么伟大的胜利,在上半年付出数十万士兵的牺牲却毫无战果、只惹得前线兵变和国民不满后,法国、不,应该是全体协约国都需要这样一场胜利来振奋士气。
  看着总统饱满微秃的额头在电灯的照耀下开始发亮,贝当总司令有苦难言。虽然取得了这样难以置信的胜利,但是中国远征军司令部对此却毫无应对之策,他们并没有足够的预备队集结于战线的后方,所以,只要明天大批德军赶到巴勒迪克,这个辉煌的胜利就将昙花一现,战线将重归以前那种泥潭般的平静。
  想到此,贝当说道:“总统先生,按照中国司令部的电报,他们对这个胜利并没有太多准备,谁也没有想到德国人的防线会这么薄弱且疏忽。本来在巴勒迪克应该有一个师的兵力防守,但实际上那里只有一个旅。而前沿防线,因为中国人未作炮火准备。所以打了德国人一个措手不及,大家都对这样的结果目瞪口呆……”
  “这是上帝在保佑我们!我的元帅,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目瞪口呆,我们需要一场彻底的胜利——收复圣迪济耶以及巴勒迪克。”加莱总统站起身子,挥舞着拳头,对于他这个对德强硬派来说,在这个苦闷缺煤的初冬,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消息了。
  “可中国人准备放弃这座城市……”贝当直接说出了中国人的打算。
  “不!他们不能这么做!”普恩加莱说道。“告诉他们,巴勒迪克是我的故乡。我要去他们守住那里,直到最后的胜利!”
  “总统先生,恕我直言,”一直在旁边抽烟的老虎总理克里孟梭忽然说道,贝当总司令先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他,而他则拉着贝当到了爱丽舍宫来面见总统。“中国人这一次只是走狗屎运捡到了头奖彩票,所以他们慌了神不知所措,但现在一切都还来得及,只要中国人下定决心在这里和德国佬打一战。我想他们将获得最终的胜利。不过,目前远征军明显没有这种决心,他们对德军似乎有一种畏惧心里,其实以现在的情况看。中国陆军并不比德国佬差劲多少,比美国人要强多了。我们应该要求中国人……”
  “总理先生,不要忘记中国远征军具有战役的独立指挥权。而且这次战役并未和我们商讨,我们没有办法……”关于要求远征军是否要持续战争、坚守巴勒迪克的争论一个小时前就开始了。贝当认为虽然中国人不想、也不具备坚守巴勒迪克的条件,而且他们获得了一次小规模战役的胜利。证明了中**队的战斗力,所以这是一件好事;
  但总理克里孟梭明显反对这样的观点,上半年尼维尔攻势所带来的动乱和厌战情绪依然在延续,而前月地中海的德国潜艇受到毁灭性打击后,波拉军港正在恢复,一些灵活的小潜艇还是能在夜里灵巧的穿过奥特朗托封锁线,潜入地中海作乱,运输再次受到影响,特别现在是冬季,全国普遍缺煤,一吨煤炭的价格涨到了三十美元,这是天价!想像一下厌战的人们在寒冷的冬天没有燃料、没有足够食物……,再也没有比一场彻底的胜利更具价值了。
  贝当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克里孟梭打断,他说道:“总统先生,据说中国人最担心是他自己的官位,所以都很惧怕上司,而且他们自卑的很在乎外国人的评价,如果驻华大使向中国皇帝或者中国总理提出要求中国远征军坚守巴勒迪克的要求,并极力赞美中**队,我想迫于国内的压力,中**队将不得不调集兵力死守巴勒迪克。”
  克里孟梭的提议出乎贝当的意外,在他看来中国总司令林文潜中将的应对是明智的,你不去打一场你没有做好准备的战役,这次战斗证明了中**队的战斗力,与其将这些富有战斗力的中国陆军消耗在毫无意义的巴勒迪克,还不如将其投入某一次联军组织的重大战役中,那样才是最划算的。
  贝当想着这个年头正要反驳的时候,总统普恩加莱却挥手将他拦住了。他看向克里孟梭:“政府一般不干涉军队的具体指挥,因为我们信任将军们。你确定中国人不是这样?”
  “我非常确定!”克里孟梭断然答道,还带着一丝不屑。“中国人非常崇拜西方,只要我们一句赞赏,比如,修筑铁路的时候,只要对中国工人说一句:‘只有中国人能按时完成这些工程’,即便再反感西方的人,听到这句话都会在诅骂我们使用诡计的同时由衷的高兴——他们认为不管这话是真的还是假的,最少自己有被夸奖的实力,这可比印度人和安南人好多人;而一般的工人听了这样的夸奖则会不顾生命完成那些工作。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3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