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夏衍文集-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鹤大笑……
正纹叫:“看啊,妈妈当女兵了……”
陶珍又急又羞,推了梅清一把:“啊哟,你真是……“跑到镜子前面去看了一
下,佯怒,“这怎么见得人哟!”
梅清:“怎么见不得?你看,多时髦!”
陶珍(似怨似喜):“你呀,你一回来,全家就别想安静了。”
梅清又逗她:“噢,你要安静?那么我走……好不好……”
正纹信以为真,一把将爸爸抱住。
陶珍啐了他一口,解嘲地对理安:“给爸爸盛饭!”一边摸了摸自己的头发。
梅清:“我吃过了。小妹,倒杯水给我。”一家团坐下来。正纹把一杯茶递给
爸爸。(淡出)
(淡入)音乐。
旁白:“梅清回来了。这一年,长沙变了,世界变了,人心也变了;我的一家
也变了一个样子,梅清更忙了,成天成晚不在家……”
三
总工会门口。纠察队。工人们进进出出。
梅清和一些工人在谈话。
大街上,一队革命军押着几个戴高帽子的土豪劣绅游街。
四
郊区的群众场面。一个老农民一只手挥着烟管,在演说,人们鼓掌。梭标林立。
五
码头上,几只帝国主义的兵舰开走了。群众欢呼。理安带着一队(六、七个)
儿童团,在街上巡逻。
旁白:“叫人顶不放心的,还是理安这个孩子,他书也不念,整天上街和那些
阔人的孩子们打架……”
六
转眼到了秋风落叶的季节。
理安和四五个儿童团员,拦住了两个阔人的孩子。理安双手叉在腰上,问:
“你方才说什么?”
孩子甲:“没有说什么。”
孩子乙(调皮地):“我唱歌。”
另一个儿童团员问:“唱什么?”
孩子乙:“男女学生一头睡,养个儿子纠察队!”
理安大怒,一挥手,几个儿童团员一拥而上,扭打。
七
(溶入)
一个女人指着陶珍,怒冲冲地:“你管不管孩子?你们野猴子尽打人……”
理安要争辩,陶珍拦住了他,向对方道歉:“好好,我不让他出来就是了……”
女的走了。
正纹和小鹤从后面出来,看见妈妈生气,站住了。
陶珍回过头来:“你,明天不准出去。”
理安生气了:“为什么?”
陶珍生气说:“为什么?你尽闯祸,还问我为什么。”
理安倔强地:“我还得去。”
陶珍:“你就这样跟妈妈说话吗?好吧,你去,找爸爸回来。你不去?我去。”
理发迟疑了一下,下决心走,但是一出门,正碰上梅清回来。梅清看见陶珍怒
容满面,问:
“这是怎么了?”
陶珍:“你问他自己。”停了一下,“成天不读书,跟一群毛猴子上街胡闹,
打人……”
梅清也生起气来:“你这么大了,还给妈妈添麻烦?惹事生非,是什么道理?”
理安:“我没有……”受了委屈的样子。
梅清:“你还不服气?(声音大了)你没有,人家为什么找上门来?你不念书
了?”
正纹插嘴:“爸,他打的是小土豪。”
梅清:“不准出去!去睡觉。”把孩子们赶到后房去了。然后坐下来,抽了一
支烟。
陶珍:“吃过饭了?”
梅清(摇摇头):不想吃。”
陶珍:“都是给你惯坏了。”
梅清(打趣地):“你不惯他?……”
陶珍(瞪了他一眼意思是“又抬扛了”然后说):“得管教管教了,这么大了……”
梅清:“好吧,你去哄哄他们,我还有事。”
打开手提小皮包,取出一迭文件。
八
陶珍回后面房间,看见理安伏在床上哭;正纹对妈妈做了一个鬼脸。
九
(溶入)
清晨,陶珍发觉理安床上没有人。
(溶入)
旁白:“第二天,理安不见了,我找得好苦。”
陶珍在问陆老师。
一○
陆老师:“对了,前天他问过我,说十五岁能不能当兵……你可以请江先生去
查一查……”
陶珍:“好,谢谢您,我去找找……”
一一
(溶入)
军营前面。陶珍在徘徊,看着进出的新兵,找不到理安,只能回头走了。忧虑
地走了段路,后面有脚步声,回头一看,原来理安羞愧地跟在后面,手里还拿着那
根儿童团的棍子。
陶珍又惊又喜:“啊哟,你这个小冤家……”拉住他,“你,你,……到哪里
去了?”
理安撅起了嘴:“妈,不是我先打人。”望着她,“小土豪骂人,丢石子,我
不准他骂。”
陶珍:“好啦好啦,算妈妈糊涂,错怪了你。回去吧,你……”
理安开朗地:“我想当兵,可是,(遥指军营)这算什么革命军?夏斗寅,反
动派……”
陶珍连忙制止了他,带着孩子走,轻轻地:“你这牛性子,还拿着这根棍子?”
理安笑了。
一二
(溶入)
陶珍在窗门口晒衣服。一树春花在微风中摇动。
旁白:“日子,很快地过去了。第二年春天,长沙的局面起了变化……”
一三
(溶入)
会议室,七八个人在开会。窗外在下雨。其中一个人:“看情况,三十五军是
要叛变……”
梅清站起来:现在只有一条路,立刻把农民协会武装起来,先下手……”
第三个人摇摇头:“不,已经问过陈独秀了,他回电说,不要莽撞,他正在和
国民党商谈……”
另一人:“那我们就等着挨打!”
梅清(激昂地):“商谈!这是与虎谋皮。”
另一人(向梅清):“你们总工会有多少人?……”
梅清正要回答,远远的数声枪响。一个纠察队员满头大汗匆匆奔入:“街上已
经戒严了,三十五军的部队包围了东茅巷……”
众人哗然。
主持会议的人说:“紧急动员,老江,你立即召集纠察队准备抵抗。”
梅清:“对!”拿起一把雨伞,走了。
一四
(溶入)
细雨中,路灯暗淡。国民党军队在街口架起了机关枪,在检查行人。江梅清避
路而过。
另一条街上,流氓地痞在撕标语;又写上了“打倒杀人放火的农民协会”之类
的标语。
大街上,兵士荷枪巡逻。许多店铺上了门板。
一五
夜间,陶珍在家里拥着两个小的孩子等梅清。远远的枪声稀稀落落。正纹还要
问东问西,陶珍将她制止了。
理安从外面打听了消息回来,性急地:“妈,总工会被烧光了……”
陶珍急问:“看见爸爸没有?……“
理安摇头,说:“我去找……”
陶珍:“不行,乱嘈嘈的……”
正纹:“妈也,我怕……”
理安狠狠地:“怕什么,胆小鬼,去睡……”
正纹:“妈,他骂人……”
陶珍心乱如麻,制止了他们:“好好,正纹,你陪小弟先睡……”
正纹撒娇,扭着身体,不走。陶珍看看小鹤,他已经睡着了,正要抱他……理
安拉了妈妈一把,用手指窗外:不远的地方火光烛天,正在燃烧。陶珍抱了小鹤到
床上去了。
忽然,门哑然地推开,梅清和一个工人装束的人进来。正纹首先看见,要叫,
梅清用手制止了她,然后低声而有力地问:“妈妈呢?”
理安:“在屋里。”
陶珍出来了,正要开口,梅清说了:“事情,你们该知道了,组织上决定,要
我离开长沙。”停了一下。一下子大家都沉默了。梅清对一起来的人:“老陈,望
一下风。(然后)你们放心,他们抓不到我。(又有一点得意的笑容)我走了之后,
老陈(指指在门外望风的人)会招呼你们,环境没有安定之前,我没法照顾你们。
(转对陶珍)你的担子重了一点,不过我相信你挑得起来。失败是暂时的,不要怕,
坚持下去!”
讲完话,捧着正纹的脸,亲了一下;然后摸摸理安的头:“你是大哥,照顾弟
弟妹妹,帮妈妈做点事,懂吗?”
理安点头;正纹已经流下了泪。
陶珍想起似的:“给你拿几件衣服……”跑回房去。
正纹:“爸爸,你几时回来?”
梅清(苦笑着):“谁知道,也许很快,也许……”不讲下去了。“噢,小的
那个睡着了?……”走到内房去。
陶珍把一包衣服包好,看见他去亲小鹤,低声地:“别弄醒他……”
梅清亲了一下小鹤,陶珍把包袱交给他,还有一瓶丸药:“记住每天吃,别忘
了。”低下了头。梅清用手把她的下巴抬起来,微笑:“你看,我没走,你就哭了……”
陶珍赶快用衣袖揩掉眼泪,陪着梅清出来。梅清招招老陈,老陈过来。梅清说:
“认清了,过一天他来帮你们搬家……”他决然地走了。
陶珍、两个孩子望着梅清的背影。远远的火光仍在燃烧。陶珍的脸上一行热泪。
理安拉拉她的衣服:“妈妈,进去吧。”陶珍回头来看见理安的坚定的表情,激动
地一把抱住了他。
(淡出)
一六
(淡入)(音乐起)劫后长沙。飞扬跋扈的反动军队在断垣残壁的街上走过。
墙上大标语:“拥护劳苦功高的蒋总司令”。
日清码头。膏药旗又升起了;门口有国民党军队和日本兵站岗。
秋深了。衣衫破烂的难民之群。
国民党军队押了三五个人走过;其中一人,就是陆老师。她昂然走着。
陶珍从一家小当铺出来,低头在马路上走。
旁白:(从陶珍出现时开始,很低的音乐衬底)“梅清走了,这时候我才开始
懂得他的工作的意义,觉得他的路没有走错。他走对了,我和孩子们紧紧地跟着他,
生活下去。……”
一七
(溶入)
陶珍把一些香烟、麻糖之类的东西放在篮子里。
正纹和小鹤站在旁边。陶珍想了一想,给了他们一个凉薯。正纹带着小弟出去
了。这时理安奔进来,扑在妈妈身上,用带哭的声音:
“妈妈,去找爸爸,我真受不住了!”
“怎么啦?”
“陆教师……给抓去了,在八角亭枪毙了!”
陶珍一阵难受,抚着孩子的头,好容易说:“眼前这些事,我也很难过。可是,
你爸爸没安顿下来,咱们去了,不拖累他?忍耐点,这些事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懂吗?”
理安呜咽着,点了点头。
一八
(音乐又起)
──街边,陶珍提着篮子,在兜卖香烟、麻糖。
──码头上,下着毛毛雨,理安在卖凉薯片。
──傍晚,他们这一家的门外,小鹤拉着正纹,要向一个烧饼摊买烧饼,正纹
制止他,小鹤吵闹不休,正纹又急又恼,拉着就走,小鹤哭了。忽然,一个人拍了
一下正纹的肩,摸钱买了一个烧饼,一折为二,一半给小鹤,一半给正纹。正纹一
看,原来是老陈。正纹摇手不要,小鹤已经在吃了。老陈把烧饼硬塞给正纹,(音
乐止)低声地:“妈妈在家?”正纹点头,三人走。
一九
家里,老陈坐在床板上。对陶珍:“党组织知道你很困难,叫我来看看你。你
有什么要求?”
“看见你们,我就放心了。困难,总可以挣过去的。(停了一下)我只想知道
梅清的……消息。”
她用手势把两个孩子支使开。
“他在武汉。”
“能去找他吗?”
老陈沉吟了一下:“那里跟这里一样。还是不去吧;组织上会照顾你的。”
陶珍:“我也这样想过。可是,我在这里一点没有用处,白白添你们的麻烦。
假如可以去,也许可以帮帮梅清的忙。(停了一下)他的病,到了冬天总要发……”
老陈:“这,我们也研究过。(停一下)不过听说,汉口那边,比这里还凶……”
陶珍:“那我更要去。我不能单让你们冒风险。(有点激动了)我和他是一个
人;死,也要死在一起。……”
老陈再想了一下,打定了主意:“好吧,等我们安排一下,送你们走。怎么?
大孩子……”
陶珍:“出去做买卖了。”
老陈:“这样,明天起,别再出去了,在家里等。走的时间不一定,怕误事。
(陶珍高兴了,点头)还有,(低声)你们得改个名字。他的地方,临走的时候告
诉你。你去找他的时候要问:电服局的三老爷在家吗?──这是暗号。”
陶珍点头,口中暗诵了一次这个暗号。老陈站起来:“在家里等,别出去。”
二○
(溶入)
晚上,陶珍在码头上张望。远远地看见一个孩子,走过去,看见果然是理安:
“快回去!”
理安:“不,还有一班船。”
陶珍:“别卖了,回去吧。”
理安:“不,还有一班船哪……”他执拗得很。
陶珍只能拉着他,低声说:“快回去,去找爸爸!”
理安跳起来:“当真?”陶珍制止了他,拉着就走。一声汽笛,最后一班船到
了。理安不自觉地回头朝码头看了一眼。(淡出)
二一
(淡入)汉口码头。陶珍带了三个孩子,从江汉码头挤入人丛中。
冬天的汉口街景,大横帔:“肃清祸国殃民的共产党……”之类。上了刺刀的
国民党军队在街口站岗。陶珍不敢多看。
二二
天色已经黑了,陶珍带着三个孩子,走到龟山脚下的一所房子,轻轻地叩门。
理安回头望,很警惕他的后面。
一个人声:“谁?”
陶珍:“电报局的三老爷在家吗?”
门呀的开了。一个青年人望了他们一眼,让他们进去,关上门:“你们是……”
陶珍:“长沙来的,有信。”摸出一个条子。
青年人看了一下,“啊……”的一声,也不多讲,只说:“快上去!”陪着他
们上楼。楼上,一个戴呢帽、穿长衫马褂的人和一个穿西装的人下来,迎面碰上他
们;两个人都怔住了。穿马褂的人是梅清,穿西装的是孟涛。
理安首先奔上去:“爸!”正纹也很快地看出了,走上前去。
孟涛:“梅嫂子,还认识我吗?”
梅清亲着孩子,把小鹤抱了起来,小鹤摸爸爸的胡子。梅清对陶珍深情地:
“你们到底找来了。”
几个人回到房间里。孟涛说:“老江,他们来得正好。这样,倒反而象个正式
的家了。”
陶珍似懂非懂。梅清笑了。
孟涛:“就这样,你今天别出去了,让你们团聚一下。我明天再来。”他含有
深意地走了。
江梅清在逗正纹:“你还哭吗?”正纹摇头。
二三
(溶入)
三个孩子横卧在一张床上。梅清抽着烟,对陶珍低声说:“这儿是机关。懂吗?
进出都得当心。有时候,有些同志来开会,(陶点头)你怕不怕?”
陶珍觉得这句话把她看低了,有点抗议似的:“我,什么时候怕过?怕也不来
了。”
梅清:“那再好没有。有事儿给你做。当家,帮我们看门……也许还可以做点
别的事情……”
陶珍看见桌上的一瓶丸药,临走时交给他的。看了一下,一次也没有吃过,有
点生气,不等他讲完:“你这个人呀,叫你别忘记,你偏偏……”
梅清:“忙呀,我的病,吃药没有用……”但是他立刻打开,取了一丸,吞下。
做了一个难吃的怪样子。陶珍又爱又恼,连忙给他倒茶。这时,正纹一脚把被子踢
开了,陶珍回头去给她盖好。(淡出)
第二章
二四
(淡入)(很低的音乐衬底)
汉阳县委机关,楼上一室。
陶珍在小桌旁梳假髻;(摇过)正纹在书桌上把着小鹤的手,写红模子字。
旁白:“我们又在汉阳成了家。这个家,就是党的县委机关。梅清的身体一直
不好,他,都是整日整夜地起草文件、开会,和同志们布置工作。(梅清拿了一包
东西从里面的屋子出来,下楼去了)我现在的工作是给他们放哨,望风。(她走到
阳台上去望风,放好晒台上的一个作为“警号”的花盆。俯瞰,长江远景)理安懂
事了,他也要求做些工作,梅清缠他不过,让他当了交通。”(从俯瞰可以看到,
理安手里拎了一包糖果之类的东西,匆匆出门去了。理安进工人住宅区,机警而从
容,他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