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金史-第1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开决河堤,水损田禾等,复之皆不实。”上曰:“朕自今不敢问若辈,外间事皆
不知,朕干何事,但终日默坐听汝等所为矣。方朕有过,汝等不谏,今乃面讦,
此岂为臣之义哉!”德升亦谢罪。纥石烈执中之诛,近侍局尝先事启之,遂以为
功,阴秉朝政。高琪托此辈以自固。及尽忠、德升面责,愈无所忌。未几,德升
罢相,尽忠下狱,自是以后,中外蔽隔,以至于亡。
尽忠与高琪素不相能,疑宣宗颇疏己,高琪间之。其兄吾里也为许州监酒,
秩满,求调南京。尽忠与吾里也语及中都事,曰:“迩来上颇疏我,此高琪所为
也。若再主兵,必不置此,胡沙虎之事,孰为为之!”吾里也曰:“然。”九月,
尚书省奏:“遥授武宁军节度副使徒单吾典告尽忠谋逆。”上怃然曰:“朕何负
彖多,彼弃中都,凡祖宗御容及道陵诸妃皆不顾,独与其妾偕来,此固有罪。”
乃命有司鞫治,问得与兄吾里也相语事,遂并吾里也诛之。
仆散端,本名七斤,中都路火鲁虎必剌猛安人。事亲孝,选充护卫,除太子
仆正、滕王府长史、宿直将军、邳州刺史、尚厩局副使、右卫将军。章宗即位,
转左卫。章宗朝隆庆宫,护卫花狗邀驾陈言:“端叔父胡睹预弑海陵,端不宜在
侍卫。”诏杖花狗六十,代撰章奏人杖五十。丁忧,起复东北路招讨副使,改左
副点检,转都点检,历河南、陕西统军使,复召为都点检。承安四年,上如蓟州
秋山猎,端射鹿误入围,杖之,解职。泰和三年,起为御史大夫。明年,拜尚书
左丞。
泰和六年,诏大臣议伐宋,皆曰无足虑者。左丞相宗浩、参知政事贾铉亦曰:
“狗盗鼠窃,非举兵也。”端曰:“小寇当昼伏夜出,岂敢白日列陈,犯灵璧、
入涡口、攻寿春邪?此宋人欲多方误我,不早为之所,一旦大举入寇,将堕其计
中。”上深然之。未几,丁母忧,起复尚书左丞。平章政事仆散揆伐宋,发兵南
京,诏端行省,主留务。仆散揆已渡淮,次卢州。宋使皇甫拱奉书乞和,端奏其
书。朝议诸道兵既进,疑宋以计缓师,诏端遣拱还宋。七年,仆散揆以暑雨班师,
端还朝。
初,妇人阿鲁不嫁为武卫军士妻,生二女而寡,常托梦中言以惑众,颇有验,
或以为神。乃自言梦中屡见白头老父指其二女曰:“皆有福人也。若侍掖廷,必
得皇嗣。”是时,章宗在位久,皇子未立,端请纳之。章宗从之。既而京师久不
雨,阿鲁不复言:“梦见白头老父使己祈雨,三日必大澍足。”过三日雨不降,
章宗疑其诞妄,下有司鞫问,阿鲁不引伏。诏让端曰:“昔者所奏,今其若何?
后人谓朕信其妖妄,实由卿启其端,倪郁于予怀,念之难置。其循省于往咎,思
善补于将来。恪整乃心,式副朕意!”端上表待罪,诏释不问。顷之,进拜平章
政事,封申国公。八年,宋人请盟,端迁一官。
章宗遗诏:“内人有娠者两位,生子立为储嗣。”卫绍王即位,命端与尚书
左丞孙即康护视章宗内人有娠者。泰和八年十一月二十日,章宗崩。二十二日,
太医副使仪师颜状:“诊得范氏胎气有损。”明年四月,有人告元妃李氏教承御
贾氏诈称有身。元妃、承御皆诛死。端进拜右丞相,授世袭谋克。
贞祐二年五月,判南京留守,与河南统军使长寿、按察转运使王质表请南迁,
凡三奏,宣宗意乃决。百官士庶皆言其不可,太学生赵昉等四百人上书极论利害,
宣宗慰遣之,乃下诏迁都。明年,中都失守。宣宗至南京,以端知开封府事。顷
之,为御使大夫,无何,拜尚书左丞相。三年,兼枢密副使,未几,进兼枢密使。
数月,以左丞相兼都元帅行省陕西,给亲军三十人、骑兵三百为卫,次子宿直将
军纳坦出侍行。赐契纸勘同曰:“缓急有事,以此召卿。”端招遥领通远军节度
使完颜狗儿即日来归,奏迁知平凉府事,诸将闻之,莫不感激。遣纳兰伴僧招谕
临洮祇黎五族都管青觉儿、积石州章罗谒兰冬及铎精族都管阿令结、兰州葩俄族
都管汪三郎等,皆相继内附。汪三郎赐姓完颜,后为西方名将。
四年,以疾请致仕,不许,遣近侍与太医诊视。端虽癃老,凡朝廷使至,必
远迓,宴劳不懈,故谗构不果行。宣宗闻之,诏自今专使酒三行别于仪门,他事
经过者一见而止。初,同、华旧屯陕西军及河南步骑九千余人,皆隶陕州宣抚副
使永锡,端奏:“潼关之西,皆陕西地,请此军隶行省,缓急可使。”朝廷从之。
及大元兵入潼关,永锡坐诛,而罪不及端。
兴定元年,朝廷以知临洮府事承裔为元帅左都监,行元帅府于凤翔。端奏:
“陇外十州,介宋、夏之间,与诸番杂处,先于巩州置元帅府以镇之。今承裔以
陇外万兵移居凤翔,臣恐一旦有警,援应不及。乞令承裔行元帅府于巩州。若以
凤翔密迩宋界,则本路屯兵已多,但令总管摄行帅事,与京兆、巩相为首尾,足
以备缓急矣。”从之。是岁,薨。讣闻,宣宗震悼,辍朝。赠延安郡王,谥忠正。
正大三年,配享宣宗庙廷。
子纳坦出,为定国军节度使。天兴元年十一月,纳坦出之子忙押门与兄石里
门及护卫颜盏宗阿同饮,忙押门诈以事出投北兵,省以刑部郎中赵楠推其家属及
同饮人。时上下迎合,必欲以知情处之,至於忙押门妻皆被讯掠。其母完颜氏曰:
“忙押门通其父妾,父杀此妾,忙押门不自安,遂叛,求脱命而已。”委曲推问,
无知情之状。省中微闻之,召小吏郭从革喻以风旨,从革言之。楠方食,掷匕箸
於案,大言曰:“宁使赵楠除名,亦不能屈断无辜人。”遂以不知情奏,且以妾
事上闻。上曰:“丞相功臣,纳坦出父子俱受国恩,吾已保其不知情也。”立命
赦出之。楠字才美,进士,高平人。
耿端义,字忠嗣,博州博平人。大定二十八年进士。调滑州军事判官,历上
洛县令,安化、顺义军节度判官,补尚书省令史,除汾阳军节度副使,改都转运
司户籍判官,转太常博士,迁太常丞兼秘书郎,再除左司员外郎,历太常少卿兼
吏部员外郎,同修国史,户部郎中,河北东路按察副使,同知东平府事,充山东
安抚使。宣宗判汾阳军,是时端义为副使。宣宗即位,召见,访问时事,迁翰林
侍讲学士兼户部侍郎,未几,拜参知政事。贞祐二年,中都被围,将帅皆不肯战。
端义奏曰:“今日之患,卫王启之。士卒纵不可使,城中军官自都统至谋克不啻
万余,遣此辈一出,或可以得志。”议竟不行。中都解围,端义请迁南京。既而
仆散端三表皆言迁都事,宣宗意遂决。是岁,薨。宣宗辍朝,赙赠甚厚,遣使祭
葬。
李英,字子贤,其先辽阳人,徙益都。中明昌五年进士第,调淳化主簿、登
州军事判官、封丘令。丁父忧,服除,调通远令。蕃部取民物不与直,摄之不时
至,即掩捕之,论如法。补尚书省令史。大安三年,集三品以上官议兵事,英上
疏曰:“军旅必练习者,术虎高琪、乌古孙兀屯、纳兰亻瓜头、抹捻尽忠先朝尝
任使,可与商略。余者纷纷,恐误大计。”又曰:“比来增筑城郭,修完楼橹,
事势可知,山东、河北不大其声援,则京师为孤城矣。”不报。除吏部主事。
贞祐初,摄左司都事,迁监察御史。右副元帅术虎高琪辟为经历官,乃上书
高琪曰:“中都之有居庸,犹秦之崤、函,蜀之剑门也。迩者撤居庸兵,我势遂
去。今土豪守之,朝廷当遣官节制,失此不图,忠义之士,将转为他矣。”又曰:
“可镇抚宣德、德兴余民,使之从戎。所在自有宿藏,足以取给,是国家不费斗
粮尺帛,坐收所失之关隘也。居庸咫尺,都之北门,而不能卫护,英实耻之。”
高琪奏其书,即除尚书工部员外郎,充宣差都提控,居庸等关隘悉隶焉。二年正
月,乘夜与壮士李雄、郭仲元、郭兴祖等四百九十人出城,缘西山进至佛岩寺。
令李雄等下山招募军民,旬日得万余人。择众所推服者领之,诡称土豪,时时出
战。被创,召还。迁翰林待制,因献十策,其大概谓:“居中土以镇四方,委亲
贤以守中都,立潘屏以固关隘,集人力以防不虞,养马力以助军威,爱禾稼以结
民心,明赏罚以劝百官,选守令以复郡县,并州县以省民力。”颇施行之。
宣宗南迁,与左谏议大夫把胡鲁俱为御前经历官。诏曰:“扈从军马,朕自
总之,事有利害,可因近侍局以闻。”宣宗次真定,以英为国子祭酒,充宣差提
控陇右边事。无何,召为御史中丞。英言:“兵兴以来,百务皆弛,其要在于激
浊扬清,奖进人材耳。近年改定四善、二十七最之法,徒为虚文。大定间,数遣
使者分道考察廉能,当时号为得人。愿改前日徒设之文,遵大定已试之效,庶几
人人自励,为国家用矣。”宣宗嘉纳之。
自兵兴以来,亟用官爵为赏,程陈僧败官军于龛谷,遣伪统制董九招西关堡
都统王狗儿,狗儿立杀之。诏除通远军节度使,加荣禄大夫,赐姓完颜氏。英言:
“名器不可以假人,上恩以难得为贵。比来醲于用赏,实骇闻听。帑藏不足,惟
恃爵命,今又轻之,何以使人?伏见兰州西关堡守将王狗儿向以微劳,既蒙甄录,
顷者坚守关城,诱杀贼使,论其忠节,诚有可嘉。若官之五品,命以一州,亦无
负矣。急于劝奖,遂擢节钺,加阶二品,赐以国姓,若取兰州,又将何以待之?
陕西名将项背相望,曹记僧、包长寿、东永昌、徒单丑儿、郭禄大皆其著者。狗
儿藐然贱卒,一朝处众人之右,为统领之官,恐众望不厌,难得其死力。”宣宗
以英奏示宰臣。宰臣奏:“狗儿奋发如此,赏以异恩,殆不为过。”上然其言。
中都久围,丞相承晖遣人以矾写奏告急。诏元帅左监军永锡、左都监乌古论
庆寿将兵,英收河间清、沧义军自清州督粮运救中都。英至大名,得兵数万,驭
众素无纪律。贞祐三年三月十六日,英被酒,与大元兵遇于霸州北,大败,尽失
所运粮。英死,士卒歼焉。庆寿、永锡军闻之,皆溃归。五月,中都不守,宣宗
犹加恩,赠通奉大夫,谥刚贞,官护葬事,录用其子云。
孛术鲁德裕,本名蒲剌都,隆安路猛安人。补枢密院尚书省令史,右三部检
法、监察御史,迁少府监丞。明昌末,修北边壕堑,立堡塞,以劳进官三阶,授
大理正。丁母忧,起复广宁治中,历顺州、滨州刺史。坐前在顺州市物亏直,遇
赦,改刺沈州,累官北京路按察使、太子詹事、元帅左都监,迁左监军兼监潢府
路兵马都总管。坐士马物故多,及都统按带私率官兵救护家属,德裕蔽之,御史
劾奏逮狱。遇赦,谪宁海州刺史,稍迁泗州防御使、武胜军节度使。贞祐二年,
改知临洮府事,兼陕西路副统军。召为御史中丞,拜参知政事兼签枢密院事,行
省大名。诏发河北兵救中都。凡真定、中山、保、涿等兵,元帅左监军永锡将之,
大名、河间、清、沧、观、霸、河南等兵,德裕将之,并护清、沧粮运。德裕不
时发。及李英至霸州兵败,粮尽亡失,坐弛慢兵期,责授沂州防御使,寻知益都
府事。兴定元年二月,卒。
乌古论庆寿,河北西路猛安人,由知把书画充奉御,除近侍局直长,再转本
局使。御边有劳,进一阶,赐金带。泰和四年,迁本局提点。是时,议开通州漕
河,诏庆寿按视。漕河成,赐银一百五十两、重币十端。
泰和六年,伐宋,从右副元帅完颜匡出唐邓,为先锋都统,赐御弓二。以骑
兵八千攻下枣阳。顷之,完颜匡军次白虎粒,遣都统完颜按带取随州,遣庆寿以
兵五千扼赤岸,断襄汉路。行与宋兵遇,斩首五百级,宋随州将雷太尉遁去,遂
克随州。于是宋邓城、樊城戍兵皆溃,遂与大军渡汉江,围襄阳。元帅匡表荐庆
寿谋略出众。上嘉之,进一官,迁拱卫直都指挥使,提点如故。
初,庆寿上书云:“汝州襄城县去汝州远于许州两舍,请割隶许州便。”尚
书省议:“汝州南有鸦路旧屯四千,其三千在襄城,今割襄隶许州,道里近便,
仍食用解盐,其屯军三千,依旧汝州总押。”从之。八年,罢兵,迁两阶,赐银
二百五十两、重币十端。有疾,赐御药。卫绍王即位,改左副点检、近侍局如故。
未几,坐与黄门李新喜题品诸王,免死除名。久之,起为保安州刺史,历同知延
安府,西北、西南招讨副使,棣州防御使,兴平军节度使。
贞祐二年,迁元帅右都监,以保全平州功进官五阶,赐金吐鹘、重币十端。
顷之,宣宗迁汴,改右副点检兼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阅月,知大兴府事。未行,
改左副点检兼亲军副都指挥。数月,知彰德府事。三年,中都危急,改元帅左都
监,将大名兵万八千、西南路步骑万一千、河北兵一万救中都。次霸州北,兵溃。
顷之,中都不守,改大名府权宣抚使。未几,知河中府,权河东南路宣抚副使。
四年,迁元帅左监军兼陕西统军使。驻兵延安,败夏人于安塞堡。战于鄜州之仓
曲谷,有功。
兴定元年,与签枢密院事完颜赛不经略伐宋,败宋兵于泥河湾石壕村,斩首
三千级,获马四百匹、牛三百头,器械称是。复破宋兵七千于樊城县。既而,以
军士多被伤,奏不以实,诏有司鞫问,已而释之。历镇南集庆军节度使,卒。
赞曰:承晖守中都期年,相为存亡,临终就义,古人所难也。大抵宣宗既迁,
则中都必不能守,中都不守,则土崩之势决矣。仆散端、耿端义似忠而实愚,抹
捻尽忠委中都,庸何议焉。高琪忌承晖成功,孛术鲁德裕缓师期,奸人之党,于
是何诛。李英被酒败军,虽死不能赎也。乌古论庆寿无罚,贞祐之刑政,从可知
矣。
卷一百二 列传第四十
○仆散安贞田琢完颜弼蒙古纲必兰阿鲁带
仆散安贞,本名阿海,以大臣子充奉御。父揆,尚韩国公主,郑王永蹈同母
妹也。永蹈诛,安贞罢归,召为符宝祗候。复为奉御,尚邢国长公主,加驸马都
尉,袭胡王爱割蛮猛安。历尚衣直长、御院通进、尚药副使。丁母忧,起复,转
符宝郎,除同知定海军节度使事。历邳、淄、涿州刺史,拱卫直都指挥使。贞祐
初,改右副点检兼侍卫亲军副都指挥使,迁元帅左都监。二年,中都解严,河北
州郡未破者惟真定、大名、东平、清、沃、徐、邳、海州而已。朝廷遣安贞与兵
部尚书裴满子仁、刑部尚书武都分道宣抚。于是除安贞山东路统军安抚等使。
初,益都县人杨安国自少无赖,以鬻鞍材为业,市人呼为“杨鞍儿”,遂自
名杨安儿。泰和伐宋,山东无赖往往相聚剽掠,诏州郡招捕之。安儿降,隶诸军,
累官刺史、防御使。大安三年,招铁瓦敢战军,得千余人,以唐括合打为都统,
安儿为副统,戍边。至鸡鸣山不进。卫绍王驿召问状,安儿乃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