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史-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次西第四将营,户一千二百三十二。

次西第三将营,户二千一百五。

次西第八将营,户一千二百二十二。

次西第七将营,户八百五十。

次西第九将营,户七百二十七。

次西第六将营,户九百八十九。

次西第五将营,户三百六十四。

皇统六年,以德威城、西安州、定边军等沿边地赐夏国,从所请也。正隆元

年,命与夏国边界对立烽候,以防侵轶。

临洮路,皇统二年改熙州为临洮府,置熙秦路总管府,大定二十七年更今名。

府一,领节镇一,防御一,刺郡四,县一十三,镇六,城六,堡十二,寨九,关

二。

临洮府,中。宋旧熙州临洮郡镇洮军节度,后更为德顺军,皇统二年置总管

府。(产甘草、庵珣子、大黄。)户一万九升七百二十一。县三、镇一、城一、

堡四:

狄道(有白石山、洮水、浩亹河。)镇一(庆平。)城一(景骨。)

当川堡一(通谷。)

康乐堡三(渭源,临洮,南川临宋界。)

积石州,下,刺史。本宋积石这溪哥城,大定二十二年为州,户五千一百八

十五。县一、城三、堡三:

怀羌(西至生羌界八十里。)城三(循化,西至生羌界一百里。大通,临河、

夏界。来羌,临夏边。)堡三(通津、临滩、来同。)

洮州,下。宋尝置团练。刺史。旧军事。临宋界,至西生羌界八十里。户一

万一千三百三十七。堡二:(通祐,临宋界,无民户,置军守。铁城,临宋界,

无民户,置军守。)

兰州,上,刺史。宋金城郡军事。户一万一千三百六十、镇三、城二、堡三、

关一:

定远(兼第十将,去质孤堡一十五里。)

龛谷(宋旧寨。)

阿干(宋旧寨。)城二(宁远、安羌。)堡三(东关、质孤,临夏边,兼第

八将。西关,临黄河、夏边)镇三(原川、猪觜、纳米。)关一(京玉。)

巩州,下,节度。宋通远军,皇统二年升军事为通远军节度使。户三万六千

三百一。县五、寨四、镇一:

陇西(宋旧县。)

通渭

定西(贞祐四年六月升为州,以通西、安西隶焉。)镇一(盐川。旧有赤觜

镇,后废。)

通西

安西寨四(熟羊,临宋界。来远,去宋界二十五里,旧为镇。永宁,去

宋界三十里。南川。旧有平西、宁远二寨,及南三岔堡。)

会州,上,刺史。宋前旧名汝遮。户八千九百一十八。县一、(旧有会川

城。)寨二关一:

保川寨二(平西、通安。)关一(会安,旧作会宁。)

河州,下,防御,宋安乡郡军事。至都西千七百一十里。皇统二年升军事为

防御,贞祐四年十月升为节镇,军曰平西。户一万四千九百四十二。县二、城一、

寨三、镇一:

枹罕(国初废,贞元二年复置。)

宁河城一(安乡关。)寨三(南川、通会关、定羌城。)镇一(积庆。)

 卷二十七 志第八

◎河渠

○黄河

金始克宋,两河悉畀刘豫。豫亡,河遂尽入金境。数十年间,或决或塞,迁

徙无定。金人设官置属,以主其事。沿河上下凡二十五埽,六在河南,十九在河

北,埽设散巡河官一员。雄武、荥泽、原武、阳武、延津五埽则兼汴河事,设黄

汴都巡河官一员于河阴以莅之。怀州、孟津、孟州及城北之四埽则兼沁水事,设

黄沁都巡河官一员于怀州以临之。崇福上下、卫南、淇上四埽属卫南都巡河官,

则居新乡。武城、白马、书城、教城四埽属浚滑都巡河官,则处教城。曹甸都巡

河官则总东明、西佳、孟华、凌城四埽。曹济都巡河官则司定陶、济北、寒山、

金山四埽者也。故都巡河官凡六员。后又特设崇福上下埽都巡河官兼石桥使。凡

巡河官,皆从都水监廉举,总统埽兵万二千人,岁用薪百一十一万三千余束,草

百八十三万七百余束,桩杙之木不与,此备河之恒制也。

大定八年六月,河决李固渡,水溃曹州城,分流于单州之境。九年正月,朝

廷遣都水监梁肃往视之。河南统军使宗室宗叙言:“大河所以决溢者,以河道积

淤,不能受水故也。今曹、单虽被其患,而两州本以水利为生,所害农田无几。

今欲河复故道,不惟大费工役,又卒难成功。纵能塞之,他日霖潦,亦将溃决,

则山东河患又非曹、单比也。又沿河数州之地,骤兴大役,人心动摇,恐宋人乘

间构为边患。”而肃亦言:“新河水六分,旧河水四分,今若塞新河,则二水复

合为一。如遇涨溢,南决则害于南京,北决‘则山东、河北皆被其害。不若李固

南筑堤以防决溢为便。”尚书省以闻,上从之。十年三月,拜宗叙为参知政事,

上谕之曰:“卿昨为河南统军时,尝言黄河堤埽利害,甚合朕意。朕每念百姓凡

有差调,吏互为奸,若不早计而迫期征敛,则民增十倍之费。然其所征之物,或

委积经年,至腐朽不可复用,使吾民数十万之财,皆为弃物,此害非细。卿既参

朝政,凡类此者皆当革其弊,择所利而行之。”十一年,河决王村,南京孟、卫

州界多被其害。十二年正月,尚书省奏:“检视官言,水东南行,其势甚大。可

自河阴广武山循河而东,至原武、阳武、东明等县孟、卫等州增筑堤岸,日役夫

万一千,期以六十日毕。”诏遣太府少监张九思、同知南京留守事纥石烈邈(小

字阿补孙)监护工作。十三年三月,以尚书省请修孟津、荥泽、崇福埽堤以备水

患,上乃命雄武以下八埽并以类从事。十七年秋七月,大雨,河决白沟。十二月,

尚书省奏:“修筑河堤,日役夫一万一千五百,以六十日毕工。”诏以十八年二

月一日发六百里内军夫,并取职官人力之半,余听发民夫,以尚书工部郎中张大

节、同知南京留守事高苏董役。先是,祥符县陈桥镇之东至陈留潘岗,黄河堤道

四十余里以县官摄其事,南京有司言,乞专设埽官,十九年九月,乃设京埽巡河

官一员。二十年,河决卫州及廷津京东埽,弥漫至于归德府。检视官南京副留守

石抹辉者言:“河水因今秋霖潦暴涨,遂失故道,势益南行。”宰臣以闻。乃自

卫州埽下接归德府南北两岸增筑堤以捍湍怒,计工一百七十九万六千余,日役夫

二万四千余,期以七十日毕工。遂于归德府创设巡河官一员,埽兵二百人,且诏

频役夫之地与免今年税赋。二十一年十月,以河移故道,命筑堤以备。

二十六年八月,河决卫州堤,坏其城。上命户部侍郎王寂、都水少监王汝嘉

驰传措画备御。而寂视被灾之民不为拯救,乃专集众以网鱼取官物为事,民甚怨

嫉。上闻而恶之。既而,河势泛滥及大名。上于是遣户部尚书刘玮往行工部事,

从宜规画,黜寂为蔡州防御使。冬十月,上谓宰臣曰:“朕闻亡宋河防一步置一

人,可添设河防军数。”它日,又曰:“比闻河水泛溢,民罹其害者,赀产皆空。

今复遣官于被灾路分推排,何耶?”右丞张汝霖曰:“今推排者皆非被灾之处。”

上曰:“虽然,必其邻道也。既邻水而居,岂无惊扰迁避者乎?计其赀产,岂有

余哉!尚何推排为。”十一月,又谓宰臣曰:“河未决卫州时尝有言者,既决之

后,有司何故不令朕知。”命询其故。

二十七年春正月,尚书省言:“郑州河阴县圣后庙,前代河水为患,屡祷有

应,尝加封号庙额。今因祷祈,河遂安流,乞加褒赠。”上从其请,特加号曰昭

应顺济圣后,庙曰灵德善利之庙。

二月,以卫州新乡县令张虡、丞唐括唐古出、主簿温敦偎喝,以河水入城闭

塞救护有功,皆迁赏有差。御史台言:“自来沿河京、府、州、县官坐视管内河

防缺壤,特不介意。若令沿河京、府、州县长贰官皆于名衔管勾河防事,如任内

规措有方能御大患,或守护不谨以致疏虞,临时闻奏,以议赏罚。”上从之,仍

命每岁将泛之时,令工部官一员沿河检视。于是以南京府及所属延津、封丘、祥

符、开封、陈留、胙城、杞县、长垣、归德府及所属宋城、宁陵、虞城,河南

府及孟津,河中府及河东,怀州河内、武陟,同州朝邑,卫州汲、新乡、获嘉、

徐州彭城、萧、丰,孟州河阳、温,郑州河阴、荥泽、原武、汜水,浚州卫,陕

州阌乡、湖城、灵宝,曹州济阴,滑州白马,睢州襄邑,滕州沛,单州单父,解

州平陆,开州濮阳,济州嘉祥、金乡、郓城,四府、十六州之长贰皆提举河防事,

四十四县之令佐皆管勾河防事。初,卫州为河水所坏,乃命增筑苏门,迁其州治。

至二十八年,水息,居民稍还,皆不乐迁。于是遣大理少卿康元弼按视之。元弼

还奏:“旧州民复业者甚众,且南使驿道馆舍所在,向以不为水备,以故被害。

若但修其堤之薄缺者,可以无虞,比之迁治,所省数倍,不若从其民情,修治旧

城为便。”乃不迁州,仍敕自今河防官司怠慢失备者,皆重抵以罪。

二十九年五月,河溢于曹州小堤之北。六月,上谕旨有司曰:“比闻五月二

十八日河溢,而所报文字如此稽滞。水事最急,功不可缓,稍缓时顷,则难固护

矣。”十二月,工部言:“营筑河堤,用工六百八万余,就用埽兵军夫外,有四

百三十余万工当用民夫。”遂诏命去役所五百里州、府差顾,于不差夫之地均征

顾钱,验物力科之。每工钱百五十交外,日支官钱五十文,米升半。仍命彰化军

节度使内族裔、都水少监大龄寿提控五百人往来弹压。先是,河南路提刑司言:

“沿河居民多困乏逃移,盖以河防差役烦重故也。窃惟御水患者,不过堤埽,若

土功从实计料,薪藁桩杙以时征敛,亦复何难。今春筑堤,都水监初料取土甚

近,及其兴工乃远数倍,人夫惧不及程,贵价买土,一队之间多至千贯。又许州

初科薪藁十八万余束,既而又配四万四千,是皆常岁必用之物,农隙均科则易输

纳。自今堤埽兴工,乞令本监以实计度,量一岁所用物料,验数折税,或令和买,

于冬月分为三限输纳为便。”诏尚书省详议以闻。

明昌元年春正月,尚书省奏:“臣等以为,自今凡兴工役,先量负土远近,

增筑高卑,定功立限,榜谕使人先知,无令增加力役。并河防所用物色,委都水

监每岁于八月以前,先拘籍旧贮物外实阙之数,及次年春工多寡,移报转运司计

置,于冬三月分限输纳。如水势不常,夏秋暴涨危急,则用相邻埽分防备之物,

不足,则复于所近州县和买。然复虑人户道涂泥淖,艰于运纳,止依税内科折他

物,更为增价,当官支付,违者并论如律,仍令所属提刑司正官一员驰驿监视体

究,如此则役作有程,而河不失备。”制可之。四年十一月,尚书省奏:“河平

军节度使王汝嘉等言:‘大河南岸旧有分流河口,如可疏导,足泄其势,及长堤

以北恐亦有可以归纳排瀹之处,乞委官视之。济北埽以北宜创起月堤。’臣等以

为宜从所言。其本监官皆以谙练河防故注以是职,当使从汝嘉等同往相视,庶免

异议。如大河南北必不能开挑归纳,其月堤宜依所料兴修。”上从之。

十二月,敕都水监官提控修筑黄河堤,及令大名府差正千户一员,部甲军二

百人弹压勾当。

五年春正月,尚书省奏:“都水监丞田栎同本监官讲议黄河利害,尝以状上

言,前代每遇古堤南决,多经南、北清河分流,南清河北下有枯河数道,河水流

其中者长至七八分,北清河乃济水故道,可容三二分而已。令河水趋北,啮长堤

而流者十余处,而堤外率多积水,恐难依元料增修长堤与创筑月堤也。可于北岸

墙村决河入梁山泺故道,依旧作南、北两清河分流。然北清河旧堤岁久不完,当

立年限增筑大堤,而梁山故道多有屯田军户,亦宜迁徙。今拟先于南岸王村、宜

村两处决堤导水,使长堤可以固护,姑宜仍旧,如不能疏导,即依上开决,分为

四道,俟见水势随宜料理。”尚书省以栎等所言与明昌二年刘玮等所案视利害不

同,及令陈言人冯德舆与栎面对,亦有不合者,送工部议。复言:“若遽于墙村

疏决,缘濒北清河州县二十余处,两岸连亘千有余里,其堤防素不修备,恐所屯

军户亦卒难徙。今岁先于南岸延津县堤决堤泄水,其北岸长堤自白马以下,定陶

以上,并宜加功筑护,庶可以遏将来之患。若定陶以东三埽弃堤则不必修,止决

旧压河口,引导积水东南行,流堤北张彪、白塔两河间,碍水军户可使迁徙,及

梁山泺故道分屯者,亦当预为安置。”宰臣奏曰:“若遽从栎等所拟,恐既更张,

利害非细。比召河平军节度使王汝嘉同计议,先差干济官两员行户工部事覆视之,

同则就令计实用工物、量州县远近以调丁夫,其督趣春工官即充今岁守涨,及与

本监官同议经久之利。”诏以知大名府事内族裔、尚书户部郎中李敬义充行户工

部事,以参知政事胥持国都提控。又奏差德州防御使李献可、尚书户部郎中焦旭

于山东当水所经州县筑护城堤,及北清河两岸旧有堤处别率丁夫修筑,亦就令讲

究河防之计。

他日,上以宋阎士良所述《黄河利害》一帙,付参知政事马琪曰:“此书所

言亦有可用者,今以赐卿。”二月,上谕平章政事守贞曰:“王汝嘉、田栎专管

河防,此国家之重事也。朕比问其曾于南岸行视否?”乃称:‘未也。’又问水

决能行南岸乎?又云:‘不可知。’且水趋北久矣,自去岁便当经画,今不称职

如是耶!可谕旨令往尽心固护,无致失备,及讲究所以经久之计。稍涉违慢,当

并治罪。”三月,行省并行户工部及都水监官各言河防利害事。都水监元拟于南

岸王村、宜村两处开导河势,缘北来水势去宜村堤稍缓,唯王村岸向上数里卧卷,

可以开决作一河,且无所犯之城市村落。又拟于北岸墙村疏决,依旧分作两清河

入梁山故道,北清河两岸素有小堤不完,复当筑大堤。尚书省谓:“以黄河之水

势,若于墙村决注,则山东州县膏腴之地及诸盐场必被沦溺。设使修筑坏堤,而

又吞纳不尽,功役至重,虚困山东之民,非徙无益,而又害之也。况长堤已加护,

复于南岸疏决水势,已寝决河入梁山泺之议,水所经城邑已劝率作护城堤矣,先

所修清河旧堤宜遣罢之。监丞田栎言定陶以东三埽弃堤不当修,止言:‘决旧压

河口以导渐水入堤北张彪、白塔两河之间,凡当水冲屯田户须令迁徙。’臣等所

见,止当堤前作木岸以备之,其间居人未当迁徙,至夏秋水势泛溢,权令避之,

水落则当各复业,此亦户工部之所言也。”上曰:“地之相去如此其远,彼中利

害,安得悉知?惟委行省尽心措画可也。”四月,以田栎言河防事,上谕旨参知

政事持国曰:“此事不惟责卿,要卿等同心规画,不劳朕心尔。如栎所言,筑堤

用二十万工,岁役五十日,五年可毕,此役之大,古所未有。况其成否未可知,

就使可成,恐难行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