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金史-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兵也。奚军初徙于山西,后分迁河东。其汉军中都永固军,大定所置者也。所谓

镇防军,则诸军中取以更代戍边者也。在西北边则有分番屯戍军及永屯军驱军之

别。驱军则国初所免辽人之奴婢,使屯守于泰州者也。边铺军则河南、陕西居守

边界者。河东三虞候顺德军及章宗所置诸路效节军,(京府节镇设三十人,防刺

设二十人。)掌同弓手者也。诸路所募射粮军,五年一籍三十以下、十七以上强

壮者,皆刺其(缺),所以兼充杂役者也。京师防城军,世宗大定十七年三月改

为武卫军,则掌京师巡捕者也。其曰牢城军,则尝为盗窃者,以充防筑之役。曰

土兵,则以司警捕之事。凡汉军,有事则签取于民,事已则或亦放免。初,天会

间,郭药师降,有曰长胜军者,皆辽水侧人也,以乡土归金,皆愁怨思归,宗望

及令罢还。正隆间,又尝罢诸路汉军,而所存者犹有威勇、威烈、威捷、顺德及

“韩常之军”之号。

凡边境置兵之州三十八:凤翔、延安、邓、巩、熙、泗、颍、蔡、陇、秦、

河、海、寿、唐、商、洮、兰、会、积石、镇戎、保安、绥德、保德、环、葭、

庾、宁边、东胜、净、庆、来远、桓、昌、曷懒、婆速、蒲与、恤品、胡里改。

置于要州者十一:南京、东京、益都、京兆、太原、临洮、临潢、丰、泰、抚、

盖。及宣宗南迁,飐军溃去,兵势益弱,遂尽拥猛安户之老稚渡河,侨置诸总管

府以统之,器械既缺,粮糒不给,朘民膏血而不足,乃行括粮之法,一人从征,

举家待哺。又谓无以坚战士之心,乃令其家尽入京师,不数年至无以为食,乃听

其出,而国亦屈矣。然初南渡时,尽以河朔战兵三十万分隶河南行枢密及帅府,

往往蔽匿强壮,驱羸弱使战,不能取胜。后乃至以二十五人为谋克,四谋克为猛

安。每谋克除旗鼓司火头五人,任战者止十八人,不足成队伍,但务存其名而已。

故混源刘祁谓:“金之兵制最弊,每有征伐及边衅,辄下令签军,使远近骚动。

民家丁男若皆强壮,或尽取无遗,号泣动乎邻里,嗟怨盈于道路,驱此使战,欲

其胜敌,难矣!”初,贞祐时,下令签军,会一时任子为监当者春赴吏部选,宰

执命取为监官军,皆愤愠哀号交酝台省,至冲宰相卤簿以告,丞相仆散七斤大怒,

趣左右取弓矢射去。已而,上知其不可用,命免之。元光末,备潼关黄河,又签

军,诸使者历县邑,自见居官外,无文武小大职事官皆充军。至许州,前侍御史

刘元规年几六十,亦选为千户。至陈州,以祁父从益以前监察御史亦为千户,余

不可悉纪。既立部伍,必以军律相临,物议纷然,后亦罢之。

哀宗正大二年,议选诸路精兵,直隶密院。先设总领六员,分路拣阅,因相

合并。每总领司率数万人,军势既张,乃易总领之名为都尉,班在随朝四品之列,

曰建威、曰虎威、曰破虏、振威、鹰扬、虎贲、振武、折冲、荡寇、殄寇。必以

先尝秉帅权者居是职,虽帅府行院亦不敢以贵重临之。天兴初元,有十五都尉。

先六人升授,在京建威奥屯斡里卜,许州折冲夹谷泽(本姓樊),陈州振武温撒

辛(本姓李),蔡州荡寇蒲察打吉卜,申裕安平完颜斜列,嵩汝振武唐括韩僧。

续封金昌府虎威纥石烈乞儿,宣权归德果毅完颜猪儿,南京殄寇完颜阿拍。宣权

潼关都尉三:虎贲完颜陈儿、鹰扬内族大娄室、全节。复取河朔诸路归正人,不

问鞍马有无、译语能否,悉送密院,增月给三倍它军,授以官马,得千余人,岁

时犒燕,名曰忠孝军。以石抹燕山奴、蒲察定住统之。加以正大已后诸路所虏、

临陈所获,皆放归乡土,同忠孝军给其犒赏,使河朔俘系知之。故此军迄于天兴

至七千,千户以上将帅尚不预焉。又以归正人过多,乃系于忠孝籍中别为一军,

减忠孝所给之半,不能射者令阅习一再月,然后试补忠孝军,是所谓合里合军也。

又以亲卫马军,旧时所选未精,必加阅试,直取武艺如忠孝军者得五千人,余罢

归为步军。凡进征,忠孝居前,马军次之。自正大改立马军,队伍鞍勒兵甲一切

更新,将相旧人自谓国家全盛之际马数则有之,至于军士精锐、器仗坚整,较之

今日有不侔者,中兴之期为有望矣。一日布列曹门内教埸,忠孝军七千,马军五

千,京师所屯建威都尉军万人,内族九住所统亲卫军三千,及阿排所统四千,皆

哀宗控制枢密院时所选,教场地约三十顷尚不能容,余都尉十三四军犹不在是数。

此外,招集义军名曰忠义,要皆燕、赵亡命,虽获近用,终不可制,异时擅杀北

使唐庆以速金亡者即此曹也。

○禁军之制

本于合紥谋克。合紥者,言亲军也,以近亲所领,故以名焉。贞元迁都,更

以太祖、辽王宗幹、秦王宗翰之军为合紥猛安,谓之侍卫亲军,故立侍卫亲军司

以统之。旧常选诸军之材武者为护驾军,海陵又名上京龙翔军为神勇军,正隆二

年将南伐,乃罢归,使就佥调,复于侍卫亲军四猛安(旧止曰太祖、辽王、秦王

猛安凡三,今曰四猛安,未详,岂太祖两猛安耶?)内,选三十以下千六百人,

骑兵曰龙翔,步兵曰虎步,以备宿卫。五年,罢亲军司,以所掌付大兴府,置左

右骁骑,所谓从驾军也,置都副指挥使隶点检司,步军都副指挥使隶宣徽院。大

定初,亲军置四千人。二十二年,省为三千五百。上京亦设守卫军。是年,尚书

省奏:“上京既设皇城提举官,亦当设军守卫。”上曰:“可设四百五十,马一

百二十,分三番更代。异时朕至上京,即作两番巡警,限以半年交替。人日给钱

五十、米一升半,马给刍粟,猛安谋克官可差年四十上下者、军士并取三十以上

者充。”章宗承安四年,增为五千,又增至六千。又有威捷军。承安增签弩手千

人。凡选弩手之制,先以营造尺度杖,其长六尺,立之谓之等杖。取身与杖等,

能踏弩至三石,铺弦解索登踏闲习,射六箭皆上垛,内二箭中贴者。又选亲军,

取身长五尺五寸善骑射者,猛安谋克以名上兵部,移点检司、宣徽院试补之。又

设护卫二百人,近侍之执兵仗者也,取五品至七品官子孙及宗室并亲军、诸局分

承应人,身长五尺六寸者,选试补之。又设控鹤二百人,皆以备出入者也。

大将府治之称号。收国元年十二月,始置咸州军帅司,以经略辽地,讨高永

昌,置南路都统司,且以讨张觉。天辅五年袭辽主,始有内外诸军都统之名。时

以奚未平,又置奚路都统司,后改为六部路都统司,以遥辇九营为九猛安隶焉,

与上京及泰州凡六处置,每司统五六万人,又以渤海军为八猛安。凡猛安之上置

军帅,军帅之上置万户,万户之上置都统。然时亦称军帅为猛安,而猛安则称亲

管猛安者。燕山既下,循辽制立枢密院于广宁府,以总汉军。太宗天会元年,以

袭辽主所立西南都统府为西南、西北两路都统府。三年,以伐宋更为元帅府,置

元帅及左、右副,及左、右监军,左、右都监。金制,都元帅必以谙版孛极烈为

之,恒居守而不出。六年,诏还二帅以镇方面。诸路各设兵马都总管府,州镇置

节度使,沿边州则置防御使。凡州府所募射粮军、牢城军,每五百人为一指挥使

司,设使,分为四都,都设左右什将及承局押官。其军数若有余或不足,则与近

者合置,不可合者以三百人或二百人亦设指挥使,若百人则止设军使,百人以上

立为都,不及百人止设什将及承局管押官各一员。十年,改南京路都统司为东南

路都统司,治东京以镇高丽。后又置统军司于大名府。及海陵天德二年八月,改

诸京兵马都部署司为本路都总管府。九月,罢大名统军司,而置统军司于山西、

河南、陕西三路。以元帅府都监、监军为使,分统天下之兵。又改乌古迪烈路统

军司为招讨司,以婆速路统军司为总管府。三年,以元帅府为枢密院,罢万户之

官,诏曰:“太祖开创,因时制宜,材堪统众授之万户,其次千户及谋克。当时

官赏未定,城郭未下,设此职许以世袭,乃权宜之制,非经久之利。今子孙相继

专揽威权,其户不下数万,与留守总管无异,而世权过之。可罢是官。若旧无千

户之职者,续思增置。国初时赐以国姓,若为子孙者皆令复旧。”正隆末,复升

陕西统军司为都统府。大定五年,复罢府,降为统军司。寻又设两招讨司,与前

凡三,以镇边陲。东北路者,初置乌古迪烈部,后置于泰州。泰和间,以去边尚

三百里,宗浩乃命分司于金山。西北路者置于应州,西南路者置于桓州,以重臣

知兵者为使,列城堡濠墙,戍守为永制。枢密院每行兵则更为元帅府,罢则复为

院。宣宗贞祐三年,征代州戍兵五千,从胥鼎言,留代以屏平阳。兴定二年,选

募河南、陕西弩手军二千人为一军,赐号威勇。及南迁,河北封九公,因其兵假

以便宜从事,沿河诸城置行枢密院元帅府,大者有“便宜”之号,小者有“从宜”

之名。元光间,时招义军以三十人为谋克,五谋克为一千户,四千户为一万户,

四万户为一副统,两副统为一都统,此复国初之名也。然又外设一总领提控,故

时皆称元帅为总领云。

金初因辽诸抹而置群牧,抹之为言无蚊蚋、美水草之地也。天德间,置迪河

斡朵、斡里保(保亦作本)、蒲速里、燕恩、兀者五群牧所,皆仍辽旧名,各设

官以治之。又于诸色人内,选家富丁多,及品官家子、猛安谋克蒲辇军与司吏家

余丁及奴,使之司牧,谓之“群子”,分牧马驼牛羊,为之立蕃息衰耗之刑赏。

后稍增其数为九。契丹之乱遂亡其五,四所之所存者马千余、牛二百八十余、羊

八百六十、驼九十而已。世宗置所七:曰特满、忒满(在抚州)、斡睹只、蒲速

碗、(蒲速碗本斡睹只之地,大定七年分其地置之。承安三年改为板底因乌鲁古。)

瓯里本、(承安三年改为乌鲜乌鲁古。乌鲁古者言滋息也。)合鲁碗、耶卢碗。

(在武平县、临潢、泰州之境。)大定二十年三月,更定群牧官、详稳脱朵、知

把、群牧人滋息损耗赏罚格。二十一年,敕诸所,马三岁者付女直人牧之,牛或

以借民耕,或又令民畜羊,或以赈贫户。时遣使阅实其数,缺则杖其官,而令牧

人偿之,匿其实者监察举觉之。二十八年,蕃息之久,马至四十七万,牛十三万,

羊八十七万,驼四千。明昌五年,散騬马,令中都、西京、河北东、西路验民

物力分畜之。又令它路民养马者,死则于前四路所养者给换,若欲用则悉以送官。

此金之马政也。然每有大役,必括于民,及取群官之余骑,以供战士焉。宣宗兴

定元年,定民间收溃军亡马之法,及以马送官酬直之格:“上等马一匹银五十两,

中下递减十两。不愿酬直者,上等二匹补一官,杂班任使,中等三匹,下等四匹,

如之。令下十日陈首,限外匿及杀,并绞。”又遣官括市民马,立赏格以示劝,

五百匹以上钞千贯,千匹以上一官,二千匹以上两官。

○养兵之法

熙宗天眷三年正月,诏岁给辽东戍卒绸绢有差。正隆四年,命河南、陕西统

军司并虞候司顺德军,官兵并增廪给。六年,将南征,以绢万匹于京城易衣袄穿

膝一万,以给军。世宗大定三年,南征,军士每岁可支一千万贯,官府止有二百

万贯,外可取于官民户,此军须钱之所由起也。时言事者,以山东、河南、陕西

等路循宋、齐旧例,州县司吏、弓手于民间验物力均敷顾钱,名曰“免役”,请

以是钱赡军。至是,省具数以闻,诏罢弓手钱,其司吏钱仍旧。四年六月,奏,

元帅府乞降军须钱,上曰:“帅府支费无度,例皆科取于民,甚非朕意。仰会计

军须支用不尽之数,及诸路转运司见在如实缺用,则别具以闻。”十年四月,命

德顺州建营屋以处屯军。十七年七月,岁以羊皮三万赐西北路戍兵。承安三年,

以军须所费甚大,乞验天下物力均征。拟依黄河夫钱例,征军须钱,验各路新籍

物力,每贯征钱四贯,西京、北京、辽东路每贯征钱二贯,临潢、全州则免征,

周年三限送纳。恐期远,遂定制作半年三限输纳。

凡河南、陕西、山东放老千户、谋克、蒲辇、正军、阿里喜等给赏之例,旧

军千户十年以上赏银五十两、绢三十匹,不及十年,比附十年以上谋克支。谋克

十年以上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蒲辇十年以上

银三十两,绢二十匹,不及十年银二十两,绢一十五匹。马步正军、阿里喜等勾

当不拘年分,放老正军银一十五两、绢一十匹,阿里喜、旗鼓、吹笛、本司火头

人等同银八两、绢五匹。三虞候千户,十年以上银四十两,绢二十五匹。不及十

年银三十两、绢二十匹。谋克二十年以上银五十两、绢三十匹,十年以上银三十

两、绢二十匹,不及十年银一十两、绢一十五匹。蒲辇十年以上银二十两、绢一

十五匹,不及十年银一十五两、绢一十匹。正军、阿里喜、勾当不拘年分,放老

正军银一十两、绢七匹,阿里喜、旗鼓、吹笛、本司火头人等同银五两,绢四匹。

北边万户、千户、谋克等,历过军功及年老放罢给赏之例(迁官同从吏部格),

正千户管押万户,勾当过一十五年,迁两官与从五品。不及一十五年年老放罢,

迁一官与正六品。若十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六十两匹。正谋克管押万户,勾当

一十五年迁两官与正六品,不及一十五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正七品,若十年以

下迁一官赏银绢五十两匹。正千户官押千户,勾当过二十年,迁一官与正六品,

不及二十年年老放罢,迁一官与正七品,若十年以下迁一官赏银绢四十两匹。正

谋克管押千户以下,依河南、陕西体例。凡镇防军,每年试射,射若有出众,上

等赏银四两,特异众者赏十两银马盂。签充武卫军,挈家赴京者,人日给六口粮,

马四匹刍藁。

诸招军月给例物。边铺军钱五十贯、绢十匹。军匠上中等钱五十贯、绢五匹,

下等钱四十贯、绢四匹。黄河埽兵钱三十贯、绢五匹,射粮军及沟渠等处埽兵水

手,钱二十贯、绢二匹,士兵钱十贯、绢一匹。凡射粮军指挥使及黄、沁埽兵指

挥使,钱粟七贯石、绢六匹,军使钱粟六贯石、绢同上,什将钱二贯、粟三石,

春衣钱五贯、秋衣钱十贯。承局押官钱一贯五百文、粟二石,春衣钱五贯、秋衣

钱七贯。牢城并士兵钱八百文、粟二石,春衣钱四贯、秋衣钱六贯。边铺军请给

与射粮军同。河南、陕西、山东路统军司镇防甲军、马军,猛安钱八贯、米五石

二斗、绢八匹、六马刍粟,谋克钱六贯、米二石八斗、绢六匹、五马刍粟,蒲辇

钱四贯、米石七斗、绢五匹、四马刍粟,正军钱二贯、米石五斗、绢四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