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烈明-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妃。听说,王妃对郑森两人甚是喜爱,颁下了不少的赏赐!还命小王爷与郑森两人以兄弟相称……!”
  “双管齐下!”朱平安抚摸着座位的扶手,嘴角沁出一丝冷笑。“郑家这次下的本钱可是不小啊!”
  郑鸿逵久在朱聿键身边,自然是对朱聿键的家事了如指掌,除了朱平安身份一事不得而知之外,对于曾氏和朱琳源则是一早便下了功夫。
  对于郑家的提议。曾氏自然是喜出望外,身为母亲,当然是自己的儿子有朝一日能够继承大统,朱聿键身在壮年,登基之后,一定是会扩充后宫,广纳嫔妃,如果能在登基之初便将儿子的储君之位确定下来。对于曾氏一门自然是有极大的好处。
  更重要的是,朱平安这个庶子手握重兵。雄踞一方,更是此次定策的第一功臣,要是让他成为储君,日后岂不是自找苦吃。
  相对于郑家和曾氏的积极来说,朱聿键却没有做过多的表态,相信他此时也一定在内心中辗转反侧的思虑这件事情。
  阴世纲偷偷观察了朱平安的神色。小心翼翼的说道:“大帅,有些事情,学生不知当说不当说?”
  “此间就是咱们三人,尽管说来无妨!”
  “是!”阴世纲悄悄的在心中组织了一下语言,这才缓缓说道:“大帅常说。学生做这情报之事,最重要的便是揣度目标人物的所思所想,也就是大帅时常提起的‘换位思考’。学生斗胆,便站在王爷的角度上来考虑立储这件事情!学生以为,王爷必然会倾向于小王爷,所以大帅一定要早作筹谋,以防万一啊!”
  “仔细说说看!”朱平安忽然之间心中有些烦闷,阴世纲说话很是小心,说的也极是隐晦,但藏在背后的意思却是明白无误。这些,朱平安隐隐约约的也觉察得出来,但毕竟牵扯到父子亲情,虽然明知天家之事不会涉及到丝毫的亲情,朱平安却还是有些不愿正面直视这些见不得光的龌龊。
  “大帅请想,自成祖皇帝之后,大明哪儿还有手握重兵、雄踞一方的宗室。大帅可算是这大明两百多年来的头一位,虽说如今的朝堂也有不少咱们的人,但想要影响朝野之间的风闻舆论却是力有未逮。王爷登基之后,自然要对大帅有一个稳妥的安置,关键便是大帅您手中的兵权。这一点,王爷不放心,郑家、各省督抚更是不能容忍。还有一点,便是大帅的出身,到今天王爷也没有一个明了的章程出来。仅这一点,便足以让那些人大有文章可作!”
  阴世纲说的有些激动,面庞微微泛红,“王爷选择储君不外是大帅和小王爷两人,小王爷是嫡出的身份,得到郑家和不少朝臣的支持,王爷这边也有路大人等人的鼎力支持,所以,最重要的,还是王爷自己的态度。以学生看来,大帅的兵权恐怕还是王爷最为忌惮的,成祖登基的始末,始终是大明皇帝的一块心病,还有正德年间的宁王……!”
  阴世纲忽然感觉有些说不下去了,这些话,他是鼓足了勇气才说了出来,但之后的那些过于直白的言语,他却是怎么也说不出口。
  阴世纲的话不必说出口,朱平安也知道其中是什么意思。之前王承恩的提醒,绝对不是无的放矢,他悠远的思虑和心思,已经提前发现了这其中深深埋藏的隐忧。有些事情,不得不要提前做些准备了。
  曾氏那里,朱平安曾经带着木语菱和邢沅以及自己的儿子朱承佑前去拜望,但曾氏却以身子不爽为由,直接拒绝了,想来她的心中一惊触动了某些念头,这才不肯见面。
  这场纷争刚刚开始,或许将是旷日持久,也必将是你死我活,一瞬间,让朱平安忽然有种悲凉的感觉,这样的命运终究还是躲不过去啊。
  一旁侍奉的怀德的眼睛忽然眨了眨,却是凝神思虑了片刻,始终没有说话,直到阴世纲告辞出去,这才到了朱平安的身侧轻声说道:“大帅,奴婢这边忽然想起件事情,想向大帅告个假,回登州一趟!”
  “何事啊?”
  “回禀大帅,我军克复南京之后,先帝和先皇后以及定王和昭仁公主都在变乱中遇难殉国,长公主也不知下落。消息传到登州,懿安皇后悲痛不已、夙夜难眠,前些日子送信给夫人,说是想要前来南京,祭奠先帝诸位亡魂,以安愁绪。”
  朱平安这才想起来,前几日木语菱曾经提及此事。朱慈烺赴南京登基之时,曾邀请懿安皇后同行,打算将其安置在深宫之内奉养。但懿安皇后张嫣却是不愿再深宫中终老,却是喜欢登州和蓬莱的天气和环境,于是便留在山东,朱平安得王承恩嘱托,木语菱更是挑选了得用的人在身边服侍,时时拜望,与张嫣相处的极为融洽。
  一年之中,大明皇室连续两次遭受亡国灭家之痛,此次南京之乱,更是让泰昌皇帝的嫡系血脉为之断绝,张嫣身为天启皇帝之妻,为此悲痛不已,自然是人之常情。也因此,这才试探着提出了想要来南京祭拜一番的愿望。
  “这几日大帅公务繁忙,夫人不方便打扰,思来想去,懿安皇后如今来南京也不会有什么不便,因此便让奴婢再找合适的机会问询大帅,如果没什么变化的话,便由奴婢回登州走一遭,将懿安皇后接到南京来!”
  “这是应有之理!”朱平安点点头,算是同意下来,“如果不是南京发生这么大的变故,懿安皇后也不愿再掺和这些皇室的事情。王伯托付时曾说,懿安皇后是个苦命人,闯贼入京时,先帝崇祯皇帝便想其自尽为国殉难,想来总是人间惨事,王伯将其托付于我,便是期望她能平静的度过余生,这一点,我一定要做到!”
  “大帅仁厚!”怀德躬身施礼,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这样,走之前,你先去一趟王府和礼部,将这件事情通报王爷,想来,父王也不会阻拦。一应规制和仪仗便由礼部确认,所需花费都由咱们来出,另外,命大狗再辛苦一趟,带五百骑兵亲自将懿安皇后接到南京来!”
  怀德躬身答应下来,退出书房之后,便一路小跑着回到自己的宅院。自打跟随朱平安之后,怀德便接掌了他身边一应的伺候事宜。朱平安脾气随和,凡事喜欢亲力亲为,也是自幼的苦日子过惯了,身边一直没有使用伺候的人等。但主掌山东之后,情况便有些变化,事务繁重之后,个人的事情总需要有个人在身边总揽。
  后宅之内都由夫人木语菱大包大揽,总不需要别人操心。但在前堂,以及外出出征的时候,这个人选便显得尤为重要。
  怀德来到山东军之后,这个位置便由他来做,也因此可见朱平安对其的信任,怀德其人也没有让朱平安失望,做事滴水不漏,异常妥帖。
  怀德院子里,还有几名从京师带出了贴身小宦官,此时却被他大发了出去。
  怀德锁上房门,从柜子中摸出一个包裹,小心翼翼的打开,抽出几个黄色的卷轴,找出其中一个,打开来仔细看了两遍,这才长出一口气。(未完待续。。)


第八十四章 一家天下

  唐王朱聿键入主南京之后,江南的局势日渐平稳起来,但黄河以北的区域却是仍旧处在殊死的搏杀之中。
  李自成率军推入山西,大同总兵姜瓖杀死闯军的山西守将张天琳和马崇僖,迎接清军进入山西。清军进入山西的主将是阿济格,但真正帮助清军兵不血刃的拿下山西的却是多尔衮麾下的汉军将领吴三桂和洪承畴。
  李自成进入山西之后,再一次犯下了不可挽回的战略错误。李自成不时坐镇太原,急招陕西兵马入晋驰援,巩固山西的防线。却是如同惊弓之鸟一般,和众文武率领着顺军的京师主力继续向西撤退。
  元月下旬的时候,李自成率部渡过黄河,急匆匆的赶回西安,山海关、真定、庆都等一系列的失利,让李自成和麾下的文武对于清军的战力心存忌惮,仿佛也只有回到自己的老巢西安这才能让他们安下心来。
  李自成离开山西时,也留下了一批能征惯战的老将防守山西。除了张天琳和马崇僖之外,长治有大将刘忠镇守,太原则由明军降将原河南总兵陈永福镇守,晋西北保德地区留下了唐通,临汾则由绵侯袁宗第督战,兵力也甚为可观。但李自成却是忽略了一个最为重要的问题,如此多的大将各自统兵留守山西,却是没有一位威信卓著的大将统一指挥,兵马虽多,却是处于各自为战的境地。
  二月初,清军逼近山西,姜瓖在吴三桂和洪承畴的蛊惑下发动叛乱,杀死顺军大将张天琳,固城明军降将响应,斩杀马崇僖。投靠清军。如此一来,山西防线便顿时破绽百出。
  洪承畴在此时派出前明恭顺侯吴惟英之弟吴惟华前往山西招抚各地,短短的一个月之中,代州、繁峙、崞县、五台、静乐、定襄等地都落入清军的掌握之中。
  面对此种情面,李自成不得不派出亳侯李过由陕北进入山西增援,而镇守保德的唐通却在此时起兵反叛。截断了太原陈永福与李过所部之间的联系。陈永福孤军守卫太原。虽然力战不屈,但众寡悬殊,还是被清军所击败,陈永福兵败不知所踪,太原失陷。而李过在唐通和清军的夹击之下,也是伤亡惨重,不得不撤回陕西。到了二月底的时候,山西全境陷落。
  夺取山西之后,清军上下欣喜若狂。但由于兵力的不足和战线拉得过长,需要时间来进一步巩固刚刚占领和京畿、河北和山西之地,所以,多尔衮很坚决的暂时放缓了进攻陕西的脚步。
  在争取缙绅、豪族和前明官员的方面,多尔衮显然是技高一筹,在洪承畴的建议下,他一面大举吸纳前明士林精英和官员,另一面则宣布将所有被顺军夺取的田地和资财全部归还原主。停征崇祯时期加派的辽饷、剿饷和征饷,放免匠户。并废除军户制,将军户士卒改为屯丁,屯田种粮。一系列的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清军屡次入寇杀人劫掠的残暴形象,特别是在招募了大批前明文武官员和士子儒生之后,更是很快的便在京畿之地站稳了脚跟。
  冯铨就任内廷大学士之后。受命修复前明皇城,感念于多尔衮的“知人善用”,六十多岁的冯铨不顾年迈体弱,每日奔波于皇城之内的各个工地之上。大顺军劫掠前明的金银,有相当一部分都成了清军的战利品。因此修复皇城绰绰有余。
  二月十二的一大早,冯铨一如既往的早早起身入宫,刚刚到了乾清宫的附近,便是看到一大批锦衣貂裘的清军官员正站在宫殿之前指指点点。
  冯铨揉了揉眼睛,看到多尔衮、多铎、刚林、范文程等人都在其中,顿时心中一喜,连忙快步迎上来。
  “臣冯铨叩见摄政王!”
  多尔衮一回身,看到冯铨,微笑着将其搀扶起来,“振鹭先生辛苦了,闯贼退出京师时,在皇城中纵火焚烧,紫禁城多有焚毁之处,想不到,这才区区一个多月的时光,振鹭先生居然能将宫殿修复到如今的模样。听闻先生每日里天不亮便来此督工,天黑时分方才出宫,这段时日真是有劳先生了,改日本王设宴,席间一定要多敬先生几杯!”
  冯铨诚惶诚恐的道谢,这才回禀道:“王爷,看看眼下的进程,臣约莫再有两个月,皇城当能恢复旧观,到时,王爷便可入宫主持大局!“
  多尔衮挑了挑眉毛,对于冯铨话中的暗示并没有在意,却是回过身来,迈步上了台阶,信步走入已经修缮一新的乾清宫大殿。
  殿中的石板地已经擦拭干净,数根雕梁画栋的柱子粉饰一新,崭新的龙椅高高在上,一时之间,竟让多尔衮有种眩晕的感觉。
  多尔衮向前走去,身后的众文武也是亦步亦趋的跟在身后,走到御阶之前,众人停下了脚步,多尔衮却是接着向上走去。
  人群中,洪承畴和范文程偷偷的交换了以下眼神,眼睛中的光芒却是变得复杂起来。
  多尔衮的手掌轻抚御书案,继而用手指轻轻的划过龙椅的扶手,龙椅上精心雕刻的盘龙熠熠闪光,让人不禁怦然心动。
  多尔衮的喉头耸动一下,再回过身来却是已经恢复了一如既往的平静。
  多铎负手站在阶下,面容上却是得意洋洋,“哥,何不坐上一坐!”
  殿下的群臣顿时变了脸色,齐齐的低下头去,一众心腹重臣却是大声附和起来。
  “休得呱噪!”多尔衮面带笑容轻声喝止众人的提议,慢慢走下来。“本王已经低了奏章与皇上和太后,请圣驾抵京登基,坐镇京师。乾清宫乃是天子重地,岂能僭越!尔等休得多言!”
  在乾清宫逛了一会子,众臣渐渐散去,范文程和洪承畴也识趣的告退离开,偌大的乾清宫中只剩下多尔衮和一众心腹。
  多铎这才说道:“哥,你真要接皇帝来京师?”
  “自然是真的,前几日,奏章已经快马送出京师,想来此时已经出了山海关了!”多尔衮满不在乎的回答道。
  多铎顿时有些气恼,“哥,这江山可是咱们一刀一枪的打下来的,就这么便宜了福临那乳臭未干的小子!”
  “闭嘴!”多尔衮冷声喝道:“这些话岂是能信口胡说的吗?”
  “我想不通!”多铎干脆一屁股坐在御阶之上,指着龙椅说道:“如今的大清,要不是咱们兄弟和麾下的儿郎浴血奋战,怎么可能如此轻易的入关,占据京师、河北、山西这么大的疆域。从皇阿玛开始到老四,耗费了多少心血、战死了多少满洲精锐,始终难以进入中原。可咱们兄弟一战就拿下了这么大的疆域,南人不得不俯首称臣,这便是我大清无人能及的丰功伟业。便是坐上那龙椅九五至尊之位,又有谁能说三道四?”
  祁充格和宁完我眼见着多尔衮兄弟就要吵起来,两人赶忙站出来打圆场,祁充格将多铎搀扶起来温言说道:“十五爷莫要心急,咱们一直筹谋的大事岂能半途而废,如今虽然鼎定中原,但眼下还未完全的站稳脚跟。汉人讲究名分,一味以武力夺位难免会根基不牢,王爷深谋远虑,所图的是惠泽子孙万代的大业,自然不能操之过急!”
  宁完我也补充道:“是这个道理,豪格和郑亲王济尔哈朗还在关外,他们也是辅政亲王,总要先制住了他们,咱们才会有胜算不是?”
  多尔衮一皱眉头,“算一算日子,豪格回援关外已经有一个月了,霍五和何洛会那边怎么还没有消息传回来?”
  祁充格一笑,“奴才现在却是要再劝一劝王爷莫要心急了!李定国兵进辽东,定州、义州相继失陷,关外震动,豪格身为辅政亲王,自然是要全力以赴。这么多人马回援关外,关外诸臣是万万挑不出王爷的半分错处来的,倒是太后恐怕要因此心惊肉跳了。不过王爷放心,咱们的筹谋极为细致,绝对不会出差错,何洛会和霍五又都是心细如发的角色,相信再过一段时间,一定会有好消息传来!”
  多铎却是一下子跳起来,“哥,既然有大事安排,为何不说与我知晓?”
  多尔衮没好气的看看自己的幼弟,一拳打在他的胸膛之上,“跟你说?你这张没把门的大嘴巴,早就宣扬的尽人皆知,我敢说与你听吗?”
  多铎揉着胸膛,却是呵呵笑出声来。
  看着御阶之上的龙椅,多尔衮的眼神渐渐变得肃杀起来。朱平安的猝然出兵辽东,却是坏事变成了好事,要不是如此,他多尔衮也没有理由将豪格这个心腹之患派回关外。
  虽然丢掉了定州和义州等地,但如今的情势却是使得太后和皇帝不得不更加倚靠多尔衮。多尔衮大军在中原攻城略地,为满清创下了前所未有的局面。这个时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