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家教现场-第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不应该的,而且你答应过遵守这一条。我今天不同意你看,这件事你怎么说我都不同意。然后,你就出门了。然后,他就偷偷看了。等你一点钟回来的时候,他已经钻到被窝里,装着什么也没发生,把电视盖得好好的,好像他没看。这是你坚持原则的一定程度的胜利。孩子虽然偷偷地看了电视,但他觉得自己不对,觉得妈妈没有妥协,没有退让,他以后再这样做的时候,就得考虑考虑。
原则坚持法,对于再和蔼的家长,再平等的家长,在有些时候为了使孩子确实改变一些不合理的、无理的行为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一种柔中带刚的措施。
别开生面法
那么,对待更复杂的问题,还有一个方法,是“别开生面法”。
当家长的教育和孩子的行为、思维逻辑,发生了倾向性的对立和冲突时,是一个明显的僵局。而这种僵局用逻辑中断法不可以,原则坚持法也不可以。还有什么方法?叫别开生面法。
用跳出逻辑的方法解决冲突
什么是别开生面法?就是用新颖的、跳出逻辑的方法,跳出你和孩子冲突点的方法,来解决家长所要坚持的正确原则与孩子的错误行为逻辑的冲突。这个方法的表现是方方面面的。
有个小学生,不太喜欢作文。暑假的时候,她写了两篇作文。有一天,她爸爸把她领到我这儿来,说:你给叔叔念一下作文。他想通过让孩子念作文鼓励孩子的写作兴趣。她说:我不念。父亲说:你念吧,叔叔又不是外人。她还是说:我不念,要念你念。这时候家长的意图和孩子的意图发生了冲突。家长是想让孩子锻炼锻炼。平常她不敢在正式的场合念自己的作文,如果念了,对她是个锻炼。这里,家长的意图是正确的,但孩子就是不念。孩子的这个行为逻辑应该说是错误的,因为她羞怯,不好意思,怕自己写得不好,过去又不喜欢作文。这是个弱点,这个弱点和家长发生了冲突。家长说念,孩子就不念。别人也说:你念吧。她还是不念。我也说:你念吧。她还是不念。这就是一个僵局。
如果你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你是硬性要求孩子念吗?这个强迫不得,因为孩子没有犯什么明显的道德错误。你说,不念就不念,算了,真没出息!这样合适吗?你就使孩子继续不喜欢作文,继续不敢在公开场合念自己的作文,继续不敢在生人面前做这种大胆的陈述,性格素质和学习都受影响。家长和孩子经常会发生这种冲突。
在这种冲突中,只靠坚持原则是没有用的,虽然你正确,但是这个原则不能用这种坚持的方法来实现,这时候要跳出那个冲突。
我当时是这样办的。我说:你念第一句,我就能知道你第二句是什么。孩子一下就好奇了,她已经忘了刚才和爸爸的争论了,忘了你让我念、我就不念这个对立了,也忘了她不敢念这个心理了,她的注意力完全被转移了。“我不信”,她拿起作文就念了第一句,“我背着旱冰鞋和爸爸一起来到了旱冰场”,底下我说:“我看到”,果然是这三个字。她问:你怎么知道的?我说:我就是知道,你再往下念,我还会知道呢。她哗哗一口气就念下来了。
提出一个新思路
这就是别开生面。跳出那个你念我不念的僵局,用另外一个方法,提出另外一个方案来解决问题。很多复杂的外交谈判,有的时候就是这样解决的。我们和孩子的冲突有时也是一种外交僵局,要别开生面,提出新思路,使大家从原来的僵局中突然走出来,形成新的合作。
孩子念了,这是孩子合作的表现。然后我的表现呢?我说:你念得真好,这个作文写得真好。她写得也真是不错。我就一连串地夸,让她爸爸回去也夸,我想这个孩子由此可能就会比较喜欢作文。因为她会想,一个作家都夸奖过我了。结果,那天她又主动念了她写的第二篇作文,第二篇一口气就念下来了。
这样,就解决了两个问题。第一,由不喜欢作文到喜欢作文,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是个很大的变化。第二,由不敢大声对外人表达自己的观点,变得敢于表达。一个别开生面的解决矛盾的方法,再加上及时的欣赏和夸奖,使孩子在一天之内解决两个问题。
可是如果你这样解决问题:不念算了,真没出息。完了,这个孩子从此失去两个机会。而且以后你再让她念,她还是不念。家长也不敢让她念了,因为家长失败了。
又比如孩子穿衣服的问题。寒流来了,该多穿衣服他就不多穿,这是经常发生的冲突。你要他穿他就是不穿,要不就不起床。这时候,家长千万不可在这个逻辑中,穿,不穿,穿,不穿,啪,一巴掌打下去。不要这样,要跳出来,有很多跳出来的方法,是随机应变的。比如,你可以对他说,你先不穿衣服下来,到阳台上站一站,感觉感觉,然后你说不穿就不穿。他到阳台上感觉了一会儿,不说什么了,吃过早饭,穿上衣服走了。这个事情需要这样解决,而不需要靠一巴掌来解决,这就是别开生面解决问题的方法。
僵局就是非此即彼的思维逻辑
又比如,孩子们互相争东西,争来争去,这也是一种僵局,这种僵局都是因为这种或那种逻辑。很多人的思维方法就是非此即彼,但很多矛盾不能靠这样的方法来解决。
又比如,你说:那个小朋友在哭,你去帮助帮助他。他说:我不去。你说:你怎么这么不懂事,去不去?他说:不去。这又是个僵局。面对这种僵局,当你的坚持达不到目的的时候,不要固执于这个坚持,滞留于这个坚持,最后以和孩子闹僵,训斥孩子为结束。这样不好。
你不去,爸爸去,或妈妈去,你等我一会儿,或者你帮我拿东西,我去。回来以后你对他说:我去帮助小朋友,你帮我拿了东西,咱们一起帮助了小朋友,没有你帮助我,我也帮助不了他。这个感觉挺好,这也叫解决矛盾的方式方法。要跳出一个僵局的逻辑,别开生面,想出新思路。
当孩子因为某种倾向而不接受大人对立的倾向,与大人表现出冲突的时候,只要这个冲突不是个根本的道德问题,都可以用别开生面的方法来解决。而当孩子接受了你的新解决方法,要及时地欣赏和夸奖。
别开生面法是思维技术的高超表现
别开生面是跳出非此即彼的生硬的对立僵局,解决各种复杂问题──外交的也好,工作上的矛盾也好──一个特别重要的艺术。推而广之,可以用在人生的方方面面。做生意的人,搞外交的人,搞经济的人,都可以找到这种方法。
很多思维难题、科学难题、哲学难题、艺术难题,有时都需要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别开生面的方法根本不只是教育孩子的方法,更是思维技术最高超的表现形式。
家长因为不懂得这个方法,往往就会和孩子形成僵局,这个僵局等于死局,这个死局最后以家长训斥孩子,以双方共同的失败而告终。孩子没能念作文是一种失败,家长没能让孩子念作文,也是一种失败。孩子是人生的失败,家长是教育的失败。
如果一谈判,最终形成僵局,没有谈判成,双方都是失败。本来是要和平,最后打起来。你在解决一个问题的时候,这个方法不行,换个方法也不行,两个方法都不行,死死地僵在那儿,没有解决问题。这就是死局,僵局。
超越问题,才能随机应变
解决死局和僵局,使局面变活,这是个高度的哲学问题,高度的生活艺术。用古人的话讲,就是禅的真理。现在社会上流传的许多禅书都是书面文章,真正的禅是什么呢?我让孩子念作文的方法,就叫禅。
禅就叫跳出自我逻辑,随机应变。否则,我提个问题你就回答不了:你是愿意当小偷,还是愿意当强盗?二者必居其一。你怎么回答?你两个都不愿意当,所以没法回答。这叫死局,叫僵局。你跳出这个僵局,就有一万种回答问题的方式。其中有一个方式就是,我觉得你提的这个问题毫无意义,这是一种回答。还有一种回答,我不知道你提这个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可是你要陷在他设定的问题中,你就没有正确结论。
许多思维的错误就在于社会生活、周边人物给你提出了一个问题之后,你就套在问题里面,而不知道超越它,问一问这个问题本身是什么意思?
禅宗有一个公案,一个禅师悬在树上,树很高很高,他手里拿着东西,只好用嘴咬住树枝,才能不掉下来。这时候底下有一个人问:“佛祖西来,旨意如何?”对这个问题,禅师不能不回答,要不他就不是禅师。可是如果他回答,嘴一张开,肯定会从树上摔下来。
如果这个问题要你回答,你怎么办?又是一个死局。你如果陷入这个问题,不回答这个问题,就不成为禅师;回答问题又要掉下来。要么我宁肯不回答,要么我宁肯掉下来。这两种思维方式,一个代表前面举例的那个孩子,我就不念,一个代表家长,你就得念。当别人问你这个问题的时候,你也许这样回答:我想知道这个禅师上树之前在干什么?这样,你就没有陷在对方提出的问题之中。
就好像我问你是想当强盗,还是想当小偷?你回答说这个问题提得没有意义。可是如果你必须选一个,就很荒唐了。所以,要跳出原有的逻辑。别开生面法是非常有效的。当它与逻辑中断法、原则坚持法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可以解决许多与孩子错误行为倾向发生冲突的矛盾。
简单格言法
第四个方法,是“简单格言法”。
在形象确认中,在心理暗示中,在欣赏、夸奖、鼓励、榜样中,在心想事成法中,在逻辑中断法中,在原则坚持法中,在别开生面法中,同时都可以结合一个方法,那就是把道理、结论、原则、语言、暗示概括为一句简单的话,越简单越好,这就是简单格言法。
简单格言是特别有力量的
简单格言是特别有力量的。比如说:“绿灯行,红灯停”,这是交通安全常识的一个特别简单的格言,五六岁的孩子都会背。如果说得复杂就不好了:过马路的时候,遇到红灯就不要走,遇到绿灯就赶紧走。“红灯停,绿灯行”,这就是简单格言法。
“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这也是简单格言法。你如果说一大堆,人都难免摔跟头,摔跟头肯定是很疼的,疼的时候你也不要怕,自己爬起来,爬起来就是好孩子。这样啰嗦,不好,没力量。“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简单格言法。
使孩子终生受益的行为准则
很多有成就的人一生受益于几句格言,其中有一句话就叫做“有了礼物分给小朋友一半”。还有一句叫做“饭前要洗手”。还有一句是关于礼貌的,“客人来了要问好”。这些非常简单的生活准则,使孩子懂得了基本的行为艺术和行为准则。
我们在家教活动中讲授的所有内容,家长要善于把它们变成简单的格言灌输给孩子。比如说:
健康光荣。
遇到事情替别人想一想。
遇到不会的问题多想想。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脑筋越用越灵。
一会关心自己,二会关心别人。
眼睛要用来观察世界。
发明来自灵机一动。
又比如,字是人的一半相貌。有位家长曾经把“字是男人的一半相貌”送给自己的儿子,孩子从此以后就注意写字了,字也写好了。家长下了很多功夫教孩子写字,最后还要给一句话,这句话深入孩子内心。字写得不好看,别人对你这个人的感觉也就不好。如果是个男孩,就这样告诉他,字是男人的一半相貌。就这么简单的一句话,孩子印象深刻,因为它是家长和孩子共同的道理,是孩子也能接受的道理。家长就应该这样当。
以上十个方法是特别重要的,几乎可以解决家庭教育中遇到的绝大多数问题,是家庭教育所需要的根本方法,可以使千千万万个家庭受益。大家要善于运用。
以下还有十个方法,是比较具体的方法,能够使孩子在心理素质、性格及社会行为能力方面得到更完善的发展。这些技术也是对以上十个方法的继续和补充,具体化和完善。
第九部分未来强者心理重建法
一大声讲话法
心理重建法的第一个方法,行之有效,又很简单,叫“大声讲话法”。
大声讲话是克服心理素质缺陷的有效训练手段之一,也是提高社会行为能力、社会生存能力、适应能力的一个重要训练。
大声讲话是必要的社会生存能力
一个人不能在社会上明白无误地、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意愿、请求、想法、感情、感受、态度,是缺乏社会生存能力的人。有的人终生受困于这样一个缺陷:就是在各种陌生的场合,各种公开的场合,各种自己心理上感到有压力的场合,不敢明白无误地、声音清楚地讲出自己的观点,讲出自己的要求,表达自己的感受。
有的人因为这一点终生受困。解决了这个问题,一个人才可能真正全面地走入社会,面对社会,才能在社会中获得这种权利的相对完善,行为的相对完善,整个生活的相对完善。
从小训练孩子大声、自然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家长朋友们一定要明白,解决这个问题攸关重大。一定要让孩子从小有这个概念,要让孩子能够大声地,同时又是自然地、清清楚楚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愿望、情感。一定要从小对孩子进行这个训练。
这个训练在有的家长看来是很难的事情,有的人到了二三十岁、三四十岁都不能在公开场合明明白白地大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是多么重大的一个问题!
一定要给孩子解决这个问题。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孩子将在人生中失去很多机会,增加很多困难。
解决这个问题其实不难。你的孩子如果在公开场合、陌生环境还没有大声讲话的能力,你不要着急,家长从现在开始一定要有解决这个问题的想法。有了这个计划,有了这个愿望就可以了。按照不同的年龄段,这个问题的解决是非常简单的。
有奖训练,立竿见影
对于小孩子,特别是很小的孩子,方法很简单:利用他最急切的要求,作为一种奖赏来训练他。这个年龄的孩子总是喜欢要一样东西,要吃的,要玩的。你训练他很简单,让他或者大声说句话,或者大声表达一个观点,你再给予他。这种方法是所有的家长都很容易掌握的。对于一两岁的孩子,是百灵百验的事情。
千万不要觉得让孩子大声叫一声就是委屈他了,孩子会终生受益。一定要让孩子大声讲话。如果讲得虽然大声,但是还不够清楚,就要求他说清楚一点。比如他想要个玩具,可是讲得太快,不清楚,你让他说清楚,然后,可以满足他的要求。对于小孩子,用他急切的要求训练他大声讲话,这是个立竿见影的简单手法。
夸奖鼓励,由易而难
对于大一点的孩子,主要的方法,第一,就是夸奖鼓励;第二,就是由易而难。他不是比较怯生吗?不敢大声讲话吗?那么,在某一个场合,他说话的声音比原来大了一些,立刻夸奖,立刻鼓励。而且,训练讲话一定要由易而难。不能这样训练,上来就让他见一个他最害怕的陌生人,到一个特别严肃的场合让他大声讲话,这样会把他吓住。要由易而难。在家里大声地讲话,和熟人大声地讲话,在某种场合大声地讲话,这是对大一点的孩子训练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诱导方式。
及时晓之以利害
第三种方法,对于再大一点的孩子,一定要及时晓之以利害,及时讲清楚,这是非常重要的。要告诉他,不解决这个问题,你的人生在很大程度上将要失去很多机会。敢于清清楚楚地讲话,是一个人必备的能力。成熟的孩子明白了这一点,问题很快就会得以解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