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生活智慧之书--紫钦天太极博弈原理 txt版-第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一样的,但是认识的并不全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你把两个人的看法结合起来,其实也不见得比一个人的看法要准确。
比方说,李四跟你说,张三是一位勤奋读书,关爱老婆,工作负责认真的人。当你真正接触到张三的时候,你就感叹到,原来你是“这种人”!(双引号代表否定的意思)
这句话如果你从李四口上听来,你可能一下子就信了。因为这些话是从他那里传过来,你相信你的听觉与视觉(感觉都是真的)。
如果你要真正探索张三究竟是不是如李四说的一样,你必须要有三个角度(太极)的看法:
(1)在学校期间;
(2)在家庭中;
(3)在工作中。
如果这些你都没办法亲身看到与接触到,你要想没有被骗的感觉,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当作是一个故事:“这些话是某某告诉我的,传言是这么样,但是不知道真假。”(你必须要设这么一个前提,以提醒自己。)
我们生活中的真真假假,骗与被骗皆出于此。
所以爸妈经常告诉我们,不要太容易信人,这是很对的,不一定就是这人由心欺骗你,很多时候,是他本人理解错误,或者他传递了别人理解错误的想法。于是就是以讹传讹了。
苹果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乔布斯先生有一句很经典的话,他说,“不要去欺骗别人,因为你能骗到的人,都是相信你的人。”
但是,我们又何尝愿意去欺骗一个人呢?小的时候我们骗大人,长大的时候我们骗伴侣,老的时候我们骗小孩。这种骗与被骗似乎伴随着我们的一生。
所以真正值得我们去考虑的是,我们除了不去故意地恶意地欺骗别人以外,我们应该想想怎么去对待别人的信息,我们怎么去对待别人的话?
这个命题在信息对抗里面就体现得非常明显。
☆衍例之信息对抗:信息分量
所谓信息对抗,指的是对不同信息互相对峙的过程。
题外话,读者不妨找找这个名词的解释与笔者的阐述的异同,以了解笔者和其他人的思路的异同点。
有一天有一位陌生人告诉你:“我看见你老公和一个妖艳的女人在一起,说不定有外遇呢!”这时候你有什么反应呢?
“我老公不会有外遇的!”很坚定;
“外遇,难道有外遇!?”犹豫地想;
“这个陌生人说的是真的呢?还是别有居心故意离间我和老公之间的关系呢?”跳出是否有外遇这个角度(太极)去想;
……
在这里,我们可以首先想想,别人一句话摆在你面前,你信与不信是由什么决定的?
有读者就答:
“看这个人是不是一个值得信任的人,我更宁愿相信没有欺骗前科的以及关系比较熟悉的人。”;
“因为我相信这种事不会发生,不合现实。就像案例中,假如我对我老公很信任的,我基本就对外人的说话表示不相信。”
也就是,你信不信,取决于一种“分量”。
——信息分量
这张图应该是立体才对,因为描绘有困难,请读者自由想象。当一个人说话很有权威,值得相信,我们会说“他说话很有分量”,分量不是指其信息的多寡,而是指其占整个信息体系的重性,如物理上说的重量。越重,越能对一个人起引导重要。(读者可以联系一下阴阳流转中关于心力学的原理一文,越重,力就越强,动力也就越强。此文与心力学原理一文只是从不同的角度论述了同一象。)
比如,有一个很让你信任的人,如爱人告诉你关于对你的看法,那么这个看法就比一些陌生人告诉你的要重,你可能会时刻想着。
三人成虎怎么由来的呢?有一天,有个人说有老虎,你就觉得可能是说笑话,但是呢?接着有好几个人这么说,你就开始有点信了,也开始担心起来。那么这种重复性就把信息的分量加重了。
回过头来看,你为什么不相信你老公会有外遇呢?原因就在于你对于你老公的所掌握的信息(平时怎么对你好,怎么顾家)引导了关于你老公情况的所有信息!而其他人对你老公的不良信息只占据了次位。(可联系阴阳流转一章中关于形势的论述)
这就是一个人信某个人,某件事的原理!
所以我们都知道,特别是在企业里面做行政人事的同志,刚毕业的学生是比较容易引导,就是因为这个原因,他们对社会工作的认识就像一张白纸,信息的引导特别容易,他们特别容易相信别人,你叫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没有排斥。
在2013年2月22日下午,一则有关著名歌唱家李双江之子李天一涉嫌轮奸的消息在网络疯传。由于此案涉及公众人物,且嫌疑人李某此前曾被收容教养,外加各种说法“满天飞”,使得此案由一件普通的刑事案件,升级为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增加了许多敏感因素。
按正常情况,这个案件没什么好说的,因为百姓都希望正义、公平,即使天子犯法,也要庶民同罪。
可是假如你站在嫌疑人的一方,目的要救他,面对一片压倒的民意,你有什么办法?
可以寻求公共知识分子、专家、机关人士、政府、水军,捏造假象、侧面攻破(如由被告变为原告),使用这些方法去引导民意,打开局面。
可是一个形势的逆转必须要有时间去酝酿的!如果时间不足够,那么你的希望就相当渺茫了。
很久以前,别人偷情需要浸猪笼,经过几百年的文化演变,到现在已经不一样,起码不用死。
而宣传一个公司,一个产品怎么样,也是一样的道理,从正面或侧面,结合当时的形势去引导民意、观念。
话说回来,有一位节目主持人就说道:“劳教一年对一个因为冲动打人的未成年人来说是否惩罚过重?被贴上标签的孩子很容易破罐破摔了。真替李老师感到痛心!”,如果要谈宽容,第一次打人,第二次强奸,是不是宽容了下次可以再杀人?!我们再想想,究竟“破罐子破摔”和“一味地纵容”之间有什么区别?——这就是本书里面提到的底线的问题,教育孩子,与人相处,怎么去知道底线,培养引导改变底线,底线并不是轻描淡写,一个年龄(“未成年人”)可以断定得到的。
现在有很多老人家和家长都是这样想的,把孩子的错,揽在自己的身上,承担了孩子的错误,舍不得骂,舍不得打。父母对孩子的负责,必须要让孩子从小到大懂得去担当,种下什么样的因,承担什么样的果!
我们再想想如果一个孩子已经积重难返了,比如说,一个人戾气很重,而这种戾气是很早时候慢慢被塑造下来了,已经形成一种大形势,越演越烈,在古代来说可以当杀手了。现在你叫他改变,那基本上是不可能实现的事情,可以怎么办呢?——你就让他干杀猪的工作,同是戾气,对象不同,结果不同。这也是本书中提及的转移、通关的妙用。
☆衍例之信息对抗:怎么对待小道消息
获得越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我们的决策就越准确,而是代表我们有更多的思考内容。所以一旦这些信息如果出现自相矛盾的时候,那么我们的思考就会打转了,舍?取?还是其他呢?
如有有一天,一位从未失准的预测师告诉你,你明天不要出门,否则会有血光之灾!你会怎么想,会怎么做呢?请读者怀着这个问题往下读。
我们老一辈比较喜欢算命,试图去得知一个人未来的信息。
有一天有人找到笔者,跟笔者谈了她算命的经历:
“有时候你又不得不相信,这算得可准了。……
比如我那个同事,我发现人家嫁了一个大她二十岁左右的男人,长得年轻,成熟,而且有事业,挺幽默的。……
后来她引用了紫微斗数里面某个星的描述:太阴在巳亥独坐……看了一看她的生辰,果然是要嫁这样的人。……
我觉得算命可以看作是隐含了庞大的市场消费需求,在他们求算命的背后,其实就是寻求心理帮助,所以如果能够很好将算命与心理学结合起来,可能还真帮助不少人脱离苦海呢!
……”
笔者:
其实生活就是这样,就像一个死循环:算命——得到答案——算命——得到答案……当你得知你的未来不错的时候,你会高兴得不得了;反之如果对方告诉你未来坎坷的信息,就像有一个刺扎在心里,一直会闷闷不乐。
热衷于算命的人,往往是处于人生的困境当中,他们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于是他们寻求一个未来的答案,藉以寻得心理的安慰。
可是,能脱离苦海吗?如果算完命,什么也做不了,那有什么用呢?
要脱离苦海的只有两种方法:
(1)要么能解决问题;
(2)要么你心态改变了,能接受现实。
而大师们给你的批言能有以上两个效果吗?如果有,就不会让一个人借以算命去消愁。
这些就像麻醉剂,麻醉一下,疼痛减少了,但是以后都要依靠麻醉药。像酒,喝醉后,我们可以释放,可以洒脱,但是醒回来,面前又是我们不得不去面对的现实生活。
本书不断地告诉各位,我们生活中的很多观点都是迷惑着我们的。并不是说观点的发源者故意迷惑我们,而是我们对信息的理解让我们自己迷惑了,这就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我们再看看魔方信息原理,大师告诉你,你的未来出现在魔方的1面和2面。当你有一天经过魔方的时候,你看到了1面了,你就很高兴了,因为你记起大师的话,现在验证了,你会想:“那么我接下来应该会看到2面。”而此刻这种期待就控制着你,引导着你。
我们理性地想想:如果接下来正确呢,怎么样?如果不正确呢,怎么办?
这就是在本节中笔者重点讲述的信息决策。
笔者比较热衷军棋(暗棋),就以此为例。
对方的布局你是完全不知道的,而你如何布局只能根据游戏规则,以及对对方的揣摩而定。老人家经常说,“人生如棋”,就是如此:
每个人对未来,对身边的各个方面所掌握的信息都是如同没有翻转的暗棋,是未知的,有读者会质疑笔者,“我现在有老婆,有孩子,有工作,这些都是已知呀!”
对!可是你还没有把“人生如棋”深化去理解。你想想,你结婚了,有离婚的可能吗?你有孩子了,孩子会有不在的可能吗?你有工作了,会有没有工作的可能吗?
——一切皆有可能!
因此生活中,你现在所有的——正如在这盘局里面,你通过各种规则各种利益僵持的关系,而清楚地推断出对手(命运)是哪只棋是什么样的棋子。你现在所有的,相当于在信息分量图里面占有很高比例的一种信息,你确认了它,但并不意味着它一成不变。
之所以我们生活存在懊悔,存在对事情规划的失策,其最大原因是我们以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一切信息都是恒久不变的,这就是我们的单纯所在!我们远远不知道其实每时每刻每件事物都在变化,当你一旦不留意,一旦走霉运的时候,你就死在这盘局里面,你就死在你当初所认定的信息里面。
——这过程由开局自始而终。
如果没法看到这层面,我们说的“人生如棋”那仅是肤浅的认识。翻出来谈,未免贻笑大方。
因此,如果你再问什么是真的时候,你总有一天会被骗。你要想不被骗,唯有跳出这个太极,也就是不从这个角度去看问题。你既不把它当真,也不把它当假。
我们可以怎么做呢?
无论是过去的信息,未来的信息,现有的信息,都可以分成两类:
(1)主流信息
反映整个形势的信息,如职场规则,某些行业,某些游戏的潜规则等等。
(2)碎流信息
反映形势的变化或分支迹象,如小道消息。
好比如说,我们算命,大师告诉你,“明天不要出门,否则会有血光之灾”,这是一种碎流信息,主流信息是平时都出惯门了,没有问题。
这时候就像排兵布局一样,大形势已经布好了,有线人告诉你某一角落有敌军埋伏。这时候你会有很多想法,但是不外乎有两种做法:
(1)不管他。你觉得已经把握了大局了,觉得即使有伏兵也不怕;或者无法分心再去布局其他兵力,那干脆把握有把握的,而不管这些消息。
(2)管他,派一小路兵进行预防。你觉得如果真是如此,那影响很大,必须要管;或者现在兵力有多,可以防一下,消除一下心理疑虑。
所以实际上,如何对待这些碎流消息,最能体现一个人的博弈能力,对各方面权衡的才能!——各类因素相互制约下,碎流消息究竟充当了什么角色,究竟是如浮云飘过还是会是蝴蝶效应式的导火线呢?(可联系阴阳流转一章)
就像你要求解一个方程的最小或者最大值,对高等数学学得比较不错的朋友可以联想一下:
a(p)=b(q)+c(w)+d(x)+e(y)+f(z)+……
如果你觉得大师可信,而且不会耗费你太多功夫,那笔者就建议你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宅一天求个定心丸亦无妨。
这里笔者特别要提醒的是,很多人尤其是年轻的人特别喜欢挑战民俗风俗的一些禁忌,那是很危险的。案例就不说了,读者如有兴趣可以去查查,记得入乡要随俗,这是一种自我保护,也是一种礼貌。
所以信息对抗是什么?就是把各种各样的小道消息给你!蛊惑你!拖累你!我们如何去筛选它,破解它,反击它。
在孙子兵法的十三篇中的用间篇,就把信息对抗发挥到淋漓尽致:“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内间者,因其官人而用之。反间者,因其敌间而用之。死间者,为诳事于外,令吾间知之,而传于敌间也。生间者,反报也。”
毛主席有一句话是“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这句话费了笔者将近两年的时间去领悟,也是从“暗棋”这个模型里面感悟出来的,你可以对小道消息不重视,不用整体掂量它,但是在战术上你要重视它——埋伏兵队,一旦小道消息所反映的事情出现了,那你就得赢它!
这句话出自1948年1月18日,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决议草案《关于目前党的政策中的几个重要问题》中又说:“当着我们正确地指出在全体上,在战略上,应当轻视敌人的时候,却决不可在每一个局部上,在每一个具体问题上,也轻视敌人。”
生活化一点去理解就是,你可以设一个不重要的战略目标,但是你得重视它,实现它。
一个人平时说话大大咧咧的,做起事情来就谨慎专注,就属于此列;反之,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说就天下无敌,做就有心无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
☆衍例之信息对抗:命越算越薄,知命与宿命
恨我犹豫:
“我真恨我自己,还没下了决心,我今天又找了一个师傅算,他说我以后再找也不满意,是这样的情况吗?离开是上策是吗?还有就是我以后再找也还是这种状况呢?
因为我找了所有的人算,没有一个说我们合,我真不知道为什么我还在犹豫。我现在已经不知道该做何种选择了,不过貌似离开她不会太错,如果跟她继续,就像是玩梭哈,风险很大。
我只是想从概率上选一个不太错的,只想择优面对,因此想获得你的认同或者指责,我现在快崩溃了,我要的是迅速的决定。我是当局者,你是旁观者,我再问你一遍我就能下决定。”
(笔者注:这位读者因受女方家人的恳求和她结婚,后来忍受不了女方的品性,犹豫要不要和她离婚,之后请教笔者前程去向,笔者跟他说了离与不离两方面要面对的事情走势。)
笔者:
你现在的思路就非常混乱。很多人本来是想通过占卜来看清脚下的路,使自己不会错过一些机会,但是绝大多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