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第1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家互相打着招呼,十分亲热。

太夫人看着天色不早,留了杜妈妈在家,带着儿子、媳妇去了皇宫。

一行人在午门前分手,徐令宜领了徐令宁和徐令宽去奉先殿朝见皇上,太夫人则领了十一娘、三夫人和五夫人去坤宁宫朝见皇后。

宫门外早已设好了帷帐。内命妇在西北;公主在东南;外命妇在西南。

进了帷帐,十一娘看到很多熟面孔。

威北侯林夫人、林大奶奶、忠勤伯甘夫人、中山侯唐夫人、程国公乔夫人还有林大奶奶的嫂子都在,却没有看见永昌侯黄夫人和黄三奶奶。

都是熟人。太夫人带着媳妇上前行礼。

门口就传来一阵喧阗的笑语声。

大家不由侧目。

就看见七八个命妇簇拥着建宁侯、寿昌伯两妯娌走了进来。

有人迎上前去打招呼,也有人站在原地含笑点头,还有人侧过脸去和身边的人说话,做出一副视而不见的样子。

至于建宁侯夫人和寿昌伯夫人,则满脸笑容,热情地和迎上前的人打招呼,点头和那些含笑的人致意,场面十分热闹。

十一娘就听见身后有人冷“哼”,低声道:“这可是在坤宁宫。太没有规矩了!”

她犹豫着要不要回头看看这话是谁说的,却看见建宁侯夫人笑盈盈地走了过来。

“太夫人。”她远远地就和太夫人打招呼,“还是上次五皇子的丧仪见过。您身子可还好?”

五皇子的夭逝不仅是皇家的伤心,更是徐家的伤心。加上关于五皇子的夭折私底下还有一些传闻,大家听着建宁侯夫人话里有话,或露出好奇的目光,或露出忿然的表情,或皱着眉头,或幸灾乐祸的笑,俱朝着太夫人望去。

被众人注视着的太夫人却神色自若,眼角眉梢也没有动一下,“老身虽然年纪大了,幸而牙口还好,饭量不减。多谢建宁侯夫人关心了!”颇有些“廉颇虽老,还能领兵”的味道。

太夫人绵里藏针的话锋帷帐里的人都听出来,不由敛声屏气盯着两人看。

那建宁侯夫人则心中暗恼。

想当初,皇上还只是个皇子的时候,徐家在太后面前像乖乖儿似的。现在女儿做了皇后,就翻脸不认人了。三番五次拒绝杨家的好意不说,还指使文家的人和杨家争内务府的瓷器生意。这一次要不给点厉害他们看看,只怕以后更嚣张。杨家哪里还有活路可走。

想到这些,她心里冷冷一哼,似笑非笑地道:“太夫人真是好福气啊!有孝子贤媳,又子孙满堂,自然是吃的香睡得好了。”然后瞥了十一娘一眼,“对了,听说您新近添了位孙子,怎么也不带进宫里来给皇后娘娘瞧瞧!毕竟有永平侯夫人教导,想来礼仪风范都不同一般吧?”

永平侯徐令宜在外面养了个小妾,儿子都三岁了才抱回家——这是近几日燕京城上至达官贵人,下至贩夫走卒见面就要互问“知不知道”的大新闻。谁不知,谁不晓!

可这样直接,在这种场合……太少见了!

满帷帐的人没几个能掩饰吃惊的,望着太夫人的有之,望着十一娘的有之,望着三夫人、五夫人的也不少。

一时间,帷帐里落针可闻。

自孩子的事传出去或,十一娘就有心里准备——出了这样大的八卦,谁遇到她估计都会说一说。她也有心里准备,决定以不变应万变,用太夫人的话应付所有的人。可没想到,竟然有人会在这种场合,以这种口吻说出来。

看样子,自己的“准备”做得还不够。

她敛了笑容,神色凝重地望着建宁侯夫人。

对于这种赤裸裸的恶意攻击,十一娘觉得不能客气,更不能退缩、容忍,得四两拨千斤的反驳。要不然,这种人只会表现得更嚣张。甚至觉得你怕她,说出更难听的话来。

不过,自己是媳妇,有太夫人在场,不能越过太夫人去反驳,要不然,就失了礼数。

她不由朝太夫人望去。

而站在十一娘身后的三夫人则显得有些尴尬。

都是四房做的好事!现在却让大家跟着一起丢脸。

她朝五夫人望去。就看见五夫人蹙了蹙眉头。

这个建宁侯夫人,不怪别人瞧不起!她到底知道不知道自己在说些什么?俗话说的好,打人不打脸。她这样,不仅是在打徐家的脸,还打了皇后娘娘的脸。要知道,杨家是太后的外家,徐家是皇后的外家,太后和皇上又不是亲生母子。大庭广众之下这样针锋相对,让这些外命妇怎么想?恐怕不到半天,整个燕京都要传出太后与皇后不合的传闻出来了!

她也朝太夫人望去。

只见太夫人扬眉一笑:“还真让建宁侯夫人说对了。”然后笑着拉了十一娘的手,“我这个媳妇,不是我夸。虽然年纪小,却进退有礼,行止有度。孩子交给她,我是一百个放心,一千个放心。”

既没有肯定建宁侯夫人的话,也没有否定建宁侯夫人的话,更没有针对建宁侯夫人的话反驳,把事态扩大。

在场的诸位夫人听着都微微笑起来。只有建宁侯夫人,脸色微沉,正欲说什么,谁知道太夫人突然一个转身,把大家的目光引了过去。

只见她笑盈盈地问站在身边的唐夫人:“咦,怎么不见你们家四太太?那可是个百灵鸟,说起话来不知道有多好听。我常对我几个媳妇说,要跟着唐家的四太太学学怎样说话才是!”有暗暗讽喻建宁侯夫人不会说话的意思,又把话题引到了家长里短上来。

唐夫人面露犹豫之色。

她不想得罪徐家,但杨家是她的亲家——她总不能胳膊肘儿往外拐吧!

而一直注意着这边的寿昌侯夫人见自己的嫂嫂落了下风,脸色不善地朝这边过来。

帷帐里的气氛就一滞。

五夫人看着目光一转,立刻上前虚扶了太夫人的胳膊:“您又让我们跟着唐家四太太学,又让我们跟着林家大奶奶学,还让我们跟着黄家三奶奶学……我们到底跟谁学好啊?您也要给我们个准信才是。”语带娇嗔,像个撒娇的孩子,立刻冲淡了帷帐里的紧张气氛。

大家都笑了起来。

甘夫人是太夫人的亲家,在这种场合下,她自然是要帮着徐家的,一改往日的低调内敛,立刻笑着和五夫人开玩笑:“你婆婆是让你跟着唐家四太太学说话;跟着林家大奶奶学管家;跟着黄家三奶奶学着哄婆婆开心……”

突然有人接口道:“这是谁在我背后编排我媳妇呢?”

大家循声望去,看见黄三奶奶扶了婆婆永昌侯黄夫人走了进来。

“谁让你们来迟了!”甘夫人有意和永昌侯夫人胡搅蛮缠,这样就可以把走过来的寿昌伯夫人晾在一旁了,“不编排你媳妇编排谁去?”

刚才永昌侯黄夫人虽然不在场,但见徐家女眷和杨家的女眷对峙而立,也能猜出几分来。

她可不希望徐家和杨家这个时候闹起来。要知道,太后年纪不小了,总有走的一天。皇后的日子却还长着。犯不着因此得罪了太后落得个不孝的名声。

永昌侯夫人立刻轻轻掐了一下扶着自己的三儿媳。

黄三奶奶也是个聪明伶俐的,进来就看见两家僵峙的局面,婆婆再这么一捏,哪里不明白,立马笑道:“那也不能说我是在哄我婆婆。我什么时候哄我婆婆了?我是真心伺候我婆婆!”然后装疯卖傻地问永昌侯夫人:“婆婆,您可要为我做主啊!”

惹得大家又是一阵笑。

就有内侍陪着笑脸跑进来:“诸位夫人,皇后娘娘升宝座了!”

大家神色一凛,按各自丈夫的爵位、品阶,按文武左右站好。就听见坤宁宫隐隐传来奏乐的声音。这是皇贵妃领着内命妇给皇后娘娘敬贺新春了。

大家表情又肃穆了几分。

第二百十六章正月(下)

皇贵妃领内命妇给皇后娘娘恭贺新春后,接着就是公主,最后是外命妇。

待从坤宁宫出来,已到午正。

都是熟人,少不得亲亲热热互道恭贺,又约拜年的日子。

太夫人答应了这家就顾不得那家,答应了那家就顾不得这家,索性说心情不好,一律推了。

大家想到这几天徐家发生的事,都不约而同露出“明了”的神色,或委婉、或直接地安慰着太夫人。又有那边公主帷帐的几位金枝玉叶出了宫门,大家纷纷上前打招呼。

笑语喧阗间,十一娘看见十娘的婆婆、茂国公府王老夫人一个人朝东门去。

感觉到有人看着她,她转过身来。

看见是十一娘,笑着点了点头,表情却显得有些勉强。

先前没有见到,现在既然碰到了,应该过去打声招呼才是。

“娘,我过去和王老夫人行个礼。”十一娘低声和正与长公主说话的太夫人耳语。

太夫人点了点头,继续和长公主说着话:“……不服老不行。昨天小五放烟花,看到一半竟然睡着了……”

长公主点头:“可不是。所以说到时候你也来。我们几个老姊妹聚一聚。喝点金茎露,听听小曲……”

十一娘见两人正兴浓,没有注意到自己,轻手轻脚地往王老夫人那里去。

谁知道刚走了两步,就被跟在长公主身后的周夫人拉了衣袖:“我婆婆请你婆婆初六过府饮酒,你也来吧!趁着这个时候是你三嫂当家。我介绍几个人你认识。”

能和长公主家来往的,非富即贵,而这个时代的女子全是妻以夫贵,看似平常交往,往往会露着不平常的信息。虽然说周大人和徐令宜是发小,可周夫人这种见人就熟的做派却让十一娘不是很放心。

她笑道:“我哪能做得了主,这得看娘的意思,看侯爷的意思。”

周夫人笑得狡黠:“你同意就行——其他的,我来想办法!”

周夫人出身公卿世家,嫁与公主为媳,虽然待人热情周到,但骨子里却带着几份肆无忌惮。

她怕周夫人说出什么让人误会的话,让太夫人以为自己想打入周夫人的圈子里去。

“看周姐姐说的。”十一娘笑道,“我婆婆又不是那不通情理的人——我是想问问到时候有没有其他的安排。要知道我们家侯爷的足痹之症还没有完全好呢!”

“对,对,对。”周夫人听着掩嘴而笑,露出一个“大家心照不宣的笑容,“那你记得提前给个准信我。我也好安排安排。”

十一娘应喏,再抬头却不见了王老夫人的影子。

“你这是在找谁?”看见她东张西望,周夫人也顺着她的目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建宁侯和寿昌伯两妯娌随着内侍往慈宁宫的方向去。她笑道:“杨家这两位夫人可真是孝顺。据说每个月的朔日、望日都要进宫探望太后娘娘。”又打趣十一娘,“说起来,你可差远了。还不如你们二嫂。她原来还隔三岔五的进官和皇后娘娘叙一叙。你到好,不见了踪影。”

十一娘只好以不变应万变:“我不是还要照顾侯爷吗?”心里却隐隐觉得有些不安——说起来,茂国公府也是公卿世家,怎么一副不与人多做交往的样子。

“奇怪,”她喃喃地道,“刚才茂国公府的王老夫人还在这里,怎么一眨眼的功夫,人就不见了!”

“有什么好奇怪的。”周夫人低声道,“自从王琅出了那档子事,王老夫人哪里还好意思和大家亲热。自然是要早点走……”话没说完,想王琅是十一娘的姐夫,尴尬地笑了笑,忙道,“大过年的,我们说这些做什么!你记得回去问问,早点给个准信我。”

大家说起王琅都说他不好,问怎么不好,又都含含糊糊的,难得遇上一个像周夫人这样爽快的人,十一娘拉了她的衣袖,奇道:“周姐姐,我这姐夫到底怎么了?”

周夫人“嘿嘿”地笑:“没什么,没什么!我看他不顺眼罢了!”

燕京巴掌大的地方,周夫人又是生于斯长于斯的燕京贵族,自己认识的人中,只怕没有谁比她更熟悉各公卿之家的流言蜚语了。王家发生的事,以前的瞒不过她,现在的只怕也瞒不过她。

十一娘想明白了,索性拉着她朝宫墙那边走了几步:“周姐姐不是外人,我跟您说实话吧!我姐姐的一个贴身婢女怀了身孕,一句话惹怒了姐夫,拳脚相加,孩子也没了……”

这话半真半假,周夫人却没有一点怀疑。她眉角一挑,脸上露出几分忿然来:“这厮……”说着,犹豫了片刻,道,“你初来燕京,有些事不知道。呆久了,迟迟早早也会知道。这恶人,就瞅了……”周夫人左右看看了,凑到十一娘耳边道,……十二、三岁就开始玩相公……”

性取向不正常?十一娘愕然。

难道这就是他性格暴躁,喜欢打人的原因?

“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还有大家不知道的。”周夫人的声音压得更低了,“……”不知用了什么手段,把原来礼部一位给事中的独子逼到了手里。那位公子不堪受辱,在他们家后门口的老槐树上吊死了,那位给事中也气得一病不起,没几日撒手人寰,随着儿子去了……王家对外只说是那王琅欠了那位公子的债,那位公子要债不成,一时气愤,才做下这鱼死网破的事……”

“良家子也敢逼……”十一娘听着心惊肉跳,想到了徐令宽……

“他的胆子大着呢!还曾经打死过家里的婢女。”周夫人叹了口气,“要不是后来他为一桩小事打死了人又把你们家老五扯了进去,被永平侯爷狠狠地教训了一顿,现在哪里有这样老实。他呀,就是喜欢玩相公、打女人……”她有些同情地望着十一娘,“等我听说罗家竟然和他们家结了亲的时候,你们两家已经换了名帖。常言说的好,宁拆一座庙,不毁一段姻缘。我也不好说什么,只能暗暗替你姐姐可惜…”

十一娘默然。

她知道王琅这人不妥,可没有想到,竟然这样不堪。

周夫人见她神色黯然,知道她心里不舒服,言不由衷地笑着安慰她:“你也不用担心。这男人,外面是外面,家里是家里。你姐姐是结发的嫡妻,王琅再怎么,那些体面还是要顾着的。只是不能琴瑟和鸣,不免有些可惜。不过,话又说过回来,这世上的夫妻,本来就是举案齐眉的多,琴瑟和鸣的少……”说着,突然想到徐令宜前几天刚抱了个孩子回去,忙转移了话题,“明年五月就要除服了吧?你们和姜家的事要议一议了吧?”

十一娘听着心里沉甸甸的。

现在人已经嫁了,十娘又不愿意向别人求援,“子非鱼”,她们这些旁边的人再着急上火也没有用啊!尽管这样想,心里却觉得沉甸甸的。听周夫人有意转移话题,她也不想多说,顺着她的话往下说:“姜家今年的年节礼是回事处的赵管事送去的。除了服,应该要开始议亲了。”

周夫人点头:“那你们家谕哥和贞姐儿的婚事你也要放在心上才是。谆哥当时情况特殊,还可以说是你姐姐的遗命。现在再让谆哥赶在谕哥的前面,你小心有闲言闲语传出来。”

十一娘点头:“总是要听侯爷和太夫人的意思。我就是急也没有合适人选啊!”

“那也是……”

两人说着,有公主过来邀长公主去给太后娘娘请安。

周夫人忙服侍左右,待长公主和太夫人打了招呼,陪着长公主去了慈宁宫。太夫人也带着媳妇辞了诸命妇,在午门和徐令宜三兄弟汇合,一起回了荷花里。

此时已是未初差两刻,大家都饥肠辘辘,先各自回房卸妆换衣,然后再到太夫人那里吃饺子。

十一娘正坐在镜台前梳妆,一阵细碎的脚步声渐行渐近,其中还夹杂着女子低低的惊呼声。

她有些奇怪地转身。

就看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跑了进来——差点和正端着热气腾腾的铜盆的小丫鬟双玉撞了个正着。

“这是怎么了!”十一娘声音里带着几分严肃。

滨菊的身影出现在内室。

她焦急地道:“夫人,都是我不好,没拦住五少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