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第3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娘忙收了笑声:“差点把我们诜哥儿给惊醒了”

五夫人见她望着诜哥儿的目光温和中带着几份溺爱,就像看谨哥儿时一样,嘴角不由弯了起来。

“四嫂身子骨不好,你还是把他给乳娘吧”

五夫人对孩子一向看得重,十一娘没有客气,笑着把孩子交给了乳娘。五夫人就和她说起七娘来。

“一直没动静。朱家老太太天天在家里指桑骂槐。朱爷也没有办法。前些日子七娘还回娘家住了大半个月才回去。”

这些事七娘对十一娘却只字未提。

“那,她现在怎样?”

“她虽然没说。可我想她的日子肯定不好过。”五夫人叹了口气,“所以我才想把她接到燕京来小住些日子。看能不能再给她找个大夫仔细瞧瞧。”

十一娘有些汗颜。

自己和七娘是姊妹,反不如五夫人之间亲厚。

“我也劝过她,要不就纳妾算了。”五夫人道,“她不听。说宁愿和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她来了,四嫂还是劝劝她吧”

十一娘隐隐有点明白七娘的感受。

朱安平对她不仅仅是丈夫,还是爱人。所以特别不能忍受,宁愿分离也不愿意委曲求全吧?

回到屋里,她问徐令宜:“能不能查查朱安平之前有没有过子嗣?”

徐令宜笑道:“那还不如纳个妾室。至少身世清白。”

“我不是为这个了”十一娘沉吟道,“七娘到处寻医问药,却是一点动静也没有。如果真是七娘的问题,她知道了,也能下决心该怎么做好”

徐令宜想了想,很爽快地答应了。



过渡章节

O(∩_∩)O~

PS:今天一更()

第五百一十四章炎热(中)

十一娘对这件事却没有抱多大的希望。

毕竟是成亲前,多半会忌讳这事,有孩子的可能性很小。而且就算是有,肯定也会很小心。如果说徐令宜是过江龙,那朱安平就是地头蛇。不是有强龙不压地头蛇的说法,徐令宜未必能查得到。

徐令宜却是觉得十一娘这法子不太妥当。

朱安平精明能干又颇有谋略,又怎么会在没有成亲之前诞下子嗣坏了自己的名声以至于影响到自己的婚姻大事呢?

但看着十一娘一副兴趣勃勃的样子,他又不好泼冷水,只是委婉地道:“要是没有子嗣呢?”

十一娘道:“没有子嗣,七姐的底气也足一点。”

徐令宜立刻明白过来。

朱安平如果有子嗣,他未婚生子,罗家已占了道理,就算七娘生不出孩子来,拿了朱安平的这个把柄,也能为七娘争取最大的利益和家族的同情,从而在子嗣的问题上掌握主动权。如果朱安平没有子嗣,那就更好了。七娘完全可以把没有子嗣的事推到朱安平的身上。

他想了想,索性告诉十一娘:“我把朱安平引见给了顺王,他又把淞江的一个汪姓商贾介绍给了顺王,今年开春,顺王保了这汪姓商贾做江南织造的生意……”

十一娘一惊,道:“那文家?”

“有时候,一味的助长只会让他陷得更深。”徐令宜冷冷地道,“文家如今气焰太盛,是退下来的时候了。”说着,轻轻叹了口气,“只是文家的人未必愿意退下来”

“文家毕竟是行商之人,庙堂上的事,未必能懂。”十一娘想到这些年徐令宜夹在皇上和文家之间也是左右为难,在被子里握了徐令宜的手,“我看,侯爷不妨跟他们说清楚。他们责怪也好,感激也好,侯爷问心无愧就是了”

徐令宜回握了十一娘,轻轻地“嗯”了一声,语气里透着几分怅然。

十一娘就不再深入这个话题,依旧说七娘的事:“照侯爷这口气,朱安平如今竟然靠着侯爷做生意了?”

“说不上靠着我做生意,”徐令宜淡淡地道,“不过,两家要是撕破了脸,朱家的损失肯定不小。”

十一娘松一口气,然后微微一怔,有点想笑。

她和徐令宜如此地相似。

两人都相信利益比感情更牢固、更长久,可行事间却又背道而驰……

十一娘不由侧身枕了徐令宜的手臂,蜷缩在了徐令宜的怀里。

徐令宜见她依偎过来,手从衣襟里伸进去,细细地磨挲着她背,感觉着指腹间如丝绸般润滑细腻肌肤,懒懒地道:“你跟七姨提一提就是了。有些话,却不能深说。让朱安平以为我们挟恩图报,反而不好。”

“妾身知道了”十一娘手指卷着徐令宜的衣带,轻声道,“妾身也不想七姐误会,以为七姐夫是为了这些事对她多有隐忍。”说着,心里就有种异样的感觉。好像七娘和朱安平的这段感情是那水中花、镜中月般的飘渺、虚幻,而她和徐令宜正小心翼翼地帮他们粉饰着太平似的。

从前她常做些击碎别人美梦的事,怎么现在却这样的婆婆妈妈起来

“我有没有告诉侯爷,我小时候曾经大病一场。”她低声道,“我第一次见到七姐的时候,是在养病的院子里。刚刚入夏,天气有点热,屋子不通风,很闷,又不敢打扇,滨菊把席子铺在院子的大槐树下,我躺席子上,盖了一床靓蓝色粗布单子,阳光像金箭似的,从树叶的缝隙间射下来,有风吹过,那些斑驳的光影就婆娑着落在我的身上、手上……我觉得自己像只经年没见过阳光的青铜器,身上的霉味和绿斑终于一点点的散去了。

“有小姑娘隔着院子说:这里有一墙的牵牛花。有个清脆的声音说:摘两朵回去挂在帐子里。小姑娘就劝:现在是孝期,大太太又是个严厉的人,要是知道了,太太脸上没光。清脆的声音就说:别人都是严于律己,宽于待人。大伯母却是宽于律己,严于待人。我大笑两声她都要盯半天,私下却给庥哥儿做瘦肉粥吃,别当我不知道……小姑娘的声音里就有了几分颤抖,忙劝说:小姐快别说了,要是被太太知道,又要罚您跪搓板了。自您回余杭,已经被罚了五次了。”

说到这里,徐令宜感觉到贴着他的身体更柔软了,声音也更为愉悦。

徐令宜低头吻了吻她的额头:“那个声音清脆的就是七姨了?”

十一娘“嗯”了一声,笑道:“祖父刚去逝,父亲在福建,回去的最快,二叔在燕京,回去的最晚。她回来的时候,我已经别院养病,没有见到。她很小的时候就到了燕京,又得父母、哥哥姐姐的宠爱,回去生活不习惯,又天天被拘在屋子里,很不习惯。常趁着中午大家歇午觉的时候带着小丫鬟在院子里到处溜达。看见我躺在大树下,她大吃一惊,然后很同情地看着我,让小丫鬟回屋给我拿了瓶雪津丹来……”说着,她“扑哧”一声笑出来,“我从来很讨厌类似雪津丹的东西,乌漆漆的,像从什么地方搓下来的泥垢,也不知道搓药丸的人手有没有洗干净……”

徐令宜听着,也跟着笑起来。

那个时候,一定是十一娘最艰难的时候吧?被姐姐打得卧病在床,避居偏僻的小院,只有两个丫鬟在身边伺候,整日与药为伍,生死未卜,未来不明……这样让人想想都心酸的事从十一娘嘴里说出来,却总带着几分插科打诨的诙谐逗趣,豁达大度

他搂着她的手臂不由紧了紧:“那你吃了没有?”

“吃了”十一娘笑着,颇有几份无奈地道,“她非塞给我不说,还非亲眼看见我含在嘴里才作罢。说这雪津丹不比寻常,是二婶知道他们要回余杭,特意请御药坊的人帮着做的。余杭是没有这样好的雪津丹的……”可能是想到了当时有趣的场景,她声音里的笑意更浓了些,“谁知道那天我含了雪津丹,竟然真的感觉到凉快了不少。可见一个人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都是有故事在里面的……”话说到最后,就有几分踌躇。

她好像从来都不知道徐令宜喜欢些什么?

吃的,厨房里做什么他吃什么,从来没有提出个什么特别的要求;穿的,针线铺子上做什么他就穿什么,而且在家的时候来来去去总是那几件;住的,从前不知道,自两人成亲,他总是随着她。在窗台上摆个鱼缸也好,在帐顶的四角挂几串玉香花也好,他从来没有说什么;至于出行,她根本不知道他什么时候坐马车,什么时候乘轿子,什么时候骑马……

她脸上有些发烧,不禁往他怀里又缩了缩。

是想起了不高兴的事吗?所以像寻求安慰的孩子似的贴他更紧?

徐令宜索性让身材纤细的她半覆在了自己的身上。

“那你现在喜不喜欢吃雪津丹?”

十一娘把头枕在了他的肩头,感觉这样很舒服。

“不喜欢”她笑道,“不过,天气炎热的时候偶尔会吃上两粒,觉得真有清凉解暑的效果。”

是不是从此以后就记住了这个姐姐对她的好呢?

徐令宜侧过脸去,她粉粉的唇离他不过咫尺。

“你们姐妹这样好,难怪你要管她的家务事了”他缓缓地说着,头渐渐低下来,唇一点点地向她靠近……她甚至能感觉到他的呼吸热热地打在自己的面颊上。

十一娘神色间就有几分难掩的慌张。

接受,心里还有隐隐的不安;不接受,好像……心里也很不安似的

到底该怎么办呢?

“也不全是……我是觉得夫妻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她仓促地说着,好像这样,就能暂时阻止徐令宜的举动般,“父母会先自己而去,孩子会后自己而去……只有夫妻,才能相伴相知,一路走到最后……”

徐令宜的唇停在了她不过一指距离。

这是什么道理

他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照你这样说来,只要夫妻相好,其他的,到不必顾忌了?”语气里有几份质疑,刚才的暧昧气氛也一扫而空。

十一娘暗暗松了口气。

“侯爷此言差矣”她笑着,在徐令宜的手心写了个“家”字,“侯爷看到了吗?‘家’字上面是个屋顶,‘家’字下面是祭祀。‘不孝有三’,有一条就是‘家贫亲老,不为禄仕’。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没有祭祀,就支不起这个家来。可要有祭祀,子孙就要能谋生养亲。又有‘子孙孝顺,光耀门楣为第一’的说法……”

徐令宜没有做声。

这些道理他都知道,可这与她之前说的什么“只有夫妻才能相伴相知一路走到最后”有什么关系?

那边十一娘已道:“就好像侯爷和我。侯爷为了这个家在外面劳累奔波,妾身在家里就要孝顺长辈,教养子女,和睦妯娌、亲邻。只有侯爷和妾身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把这日子越过越好,娘才能安享晚年,不用为家里的事揪心,谕哥儿、谆哥儿、诫哥儿、贞姐儿还有谨哥儿才有依靠,三爷、五爷有事,我们才能相帮。侯爷,您说,我这句话可在理?”

第五百一十五章新妇(上)

徐令宜笑意更深。

翻身把十一娘压下身下:“你还敢抱怨”

目光灼热起来。

十一娘抿了嘴笑。

徐令宜含了她圆润的耳垂,有些气息微乱地吸吮了片刻。

就在十一娘以为他会有所为时,他却翻身仰躺在了一旁,长长地吁了口气。

“快睡吧”语气有些沮丧。

十一娘有些啼笑皆非。

这个误会,得解开才行。要不然,前后的日子徐令宜有顾忌,中间的日子她有顾忌,两人情投意合的日子并不多。

想到这里,她依了过去。

徐令宜虽然没有推开她,却闭了眼睛,示意自己要睡了。

十一娘不由咬了牙。

这个徐令宜,就不能有妥协的时候……心里又明白,她最欣赏他的就是自律,有原则。

脸上烧得通红,趴在他的肩头:“我怀谨哥儿的时候……是月中”

她的话音未落,徐令宜就张开了眼。

目光灼热地落在她的脸上,灼热得让她有点刺痛。

她知道自己的脸此刻肯定已经红得能滴出血来,有些慌乱地在徐令宜耳边低嘀:“每个人都不一样的……”

徐令宜沉默了片刻,好像在考虑她话里的真假似的。

时间好像一下子被拉长。

单方面搂着他脖子的十一娘好生不自在。

好像是她欲求不满一样……

念头闪过,徐令宜已轻轻地“嗯”了一声,然后拍了拍的背:“睡吧”

被拒绝了吗……

十一娘身体一僵,错愕地抬头,就看见徐令宜重新闭了眼睛。

真的被拒绝了

十一娘又羞又恼。觉得徐令宜身上突然长了刺似的,让她百般的不舒服。又不好此刻就翻身睡了,如坐实了自己的不满一样。又不好就这样趴在他身上,少了他强有力臂膀的拥抱,就少了那种被人呵护的甜蜜。

半晌,她轻手轻脚地翻身下了床,走到临窗大炕旁给自己倒了杯温水,望着窗外西厢房屋檐下摇曳的大红灯笼,啜了几口茶水,心情就慢慢平复下来。

以后再也不做这种丢脸的事了……

念头闪过,身子骤然腾空而起。

她不由惊呼一声。

已有人贴着她的耳边轻声地笑。

外面传来值夜丫鬟秋雨略带惺忪的声音:“夫人,什么事?”

熟悉的眸子,温暖的怀抱……除了徐令宜还有谁?

十一娘瞪了他一眼,道:“没事,没事,你去睡去吧”

没等帘子外响起秋雨离去的脚步声,徐令宜已抱着她绕过屏风进了内间:“怎么这么大的气性?我不过是想先歇会……你就等不及了……”含笑的声音里透着些许的促狭。

徐令宜,竟然这样调侃她

十一娘赧然:“侯爷说的好奇怪。妾身不过是口渴,起身喝杯茶而已,侯爷就等不及追了过来……”到底不习惯和他这样耍花枪,说到最后有点说不下去了。

徐令宜把她丢在软软的被褥间,站在床边脱衣:“我不是怕你去振兴那里告我的状吗?”露出宽阔的肩膀,精壮的胸膛。

十一娘心里一团麻似的。

她别过脸去:“侯爷做了什么错事,竟然怕我回娘家告状?”

话音未落,已被徐令宜压在身下。

“你不是说我挤兑你母亲家人吗?”他凝视着她的容颜,缓缓地抚摸着她的身子,心不在焉地道,“万一你跑回娘家哭诉,振兴来找我算帐,我岂不麻烦了”

所到之处酥酥麻麻又炙热难耐

“原来,侯爷怕我回娘家,哭诉”

她扭动着身子,轻轻喘息着,语不能成段。

徐令宜在她耳边低声地笑:“所以要把你留下来……”徐徐地进入她的身体,“免得你回去告我的状……”

十一娘眉头微蹙,好一会才舒展开来,却已说不出话。

屋子里响起浅浅的呻吟声。

十一娘的小日子如期而至,徐令宜松了口气,之后果然把时间调整了一下。十一娘也放下心来,待徐令宜比从前又多了两分亲昵。只要徐令宜在家里吃饭,必问一下菜单。有天还叫了竺香几个收拾徐令宜的箱笼。她这才发现徐令宜衣裳很多,但到处都是,不仅半月泮,就是太夫人那里,也有几箱笼。常常是穿了件新衣裳到那边去过夜,第二天换了件旧衣裳回来。又连着几天歇在这边,那新衣裳渐渐忘了,再拿出来,又成了新衣裳。十一娘索性把他的衣裳全部都整理了一遍,哪几件衣裳放在半月泮,哪几件衣裳放在太夫人那里,哪几件衣裳放在正屋,还放了几件衣裳在文姨娘和乔莲房那里。派了细心的玉梅专司徐令宜的衣物。这样一忙,就到了八月头,送中秋节礼的时候了。

去大觉寺送香油钱的妈妈回来禀道:“杨姨娘如今叫镜空。在主持师傅的院子里负责照顾花木。听说我找镜空师父,那些小尼姑很热心地带我去。她和另一个小尼姑单独住一个房子,坐南朝北,门口种了株碗口大的春椿树,看那日子过得倒挺滋润的。夫人不必担心”

以她的能力和手段,到哪里都能过上好日子吧

十一娘笑了笑,让秋雨赏了那妈妈几块碎银子,打发她走了。

过了中秋节,弓弦胡同那边有消息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