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庶女攻略-第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十一娘听着有些担心了。

希望是十娘发脾气而不是有什么事才好……

就有小丫鬟来禀:“开席了!”

大奶奶就领了大家去坐席。

秋菊拿了装着参片的青花瓷盒:“小姐,您要不要含一片。”

可能是怕婚礼途中要上厕所,早上起来十一娘就氺米未沾,大太太只让秋菊拿了参片她含。

十一娘摇了摇头:“不用了。我不饿!”

两世为人,还是第一次做新娘子……她有点紧张。

“我那本《大周九域志》你们收了没有?我想看看。”

秋菊能感觉到十一娘人绷得有点紧,忙应声去找了书来。

十一娘就歪在临窗的炕上看书。

可心里又觉得慌慌的,手里拿着书,却一个字也没有看进去。

放了书,又觉得很无聊,复又拿起。

这样反反复复了半天,外面的筵席也散了场。

有人留在正院看热闹,有人到十一娘屋里来坐。

迎亲的队伍就来了。

三太太忙一手拉了罗振开,一手拉了罗振誉:“你们给我老老实实地呆在这里。”

上次的事虽然没有谁追究他们,可一想到十娘当时的情形,他们心里就不好受。两人老实了很多。

“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中,罗振兴几人象征性地讨了红包,就开了门。

穿着大红礼服的徐令宜一脸平静地走了进来。

他身后还跟着两个神色谦和又带着几分威严的年轻男子。

余怡清一怔,失声道:“顺王,范总兵!”

钱明听着浑身一哆嗦。

顺王的父亲是先帝的胞弟,顺王是当今皇上的堂兄弟,真正的龙子凤孙,掌管着内务府。范总兵名范维纲,原是皇上的贴身侍卫,曾经跟着徐令宜平过苗乱,现在是正三品武将——宣同总兵。

那范维纲已咧嘴笑道:“今天只有迎亲的,没有什么顺王和范总兵!”

罗振兴就有些不安地喃喃:“这,这怎么能行呢……”

徐令宜就问他:“在翰林院可还习惯?”

罗振兴恭敬地道:“长了不少见识。”

徐令宜微微点头,道:“周大人、胡大人都是鸿学之士,你能听两位大人讲筵,既是难得的缘分,也是难得的机会……”

旁边就有人笑道:“侯爷,今天可是您大喜的日子。要不,你改个日子再训?”

顺王和范维纲都笑起来。

范维纲就拍了那个的肩膀:“老兄,怎么称号?”

“在下钱明,字子纯。”钱明笑道,“是罗家的五姑爷。”

顺王就朝徐令宜笑道:“你这个连襟挺有意思的!”

徐令宜嘴角轻翘,有了一丝笑意。

钱明暗暗松了一口气,笑容却越发的平和:“时候不早了,岳父还等着侯爷敬茶呢!”趁机引他们去了厅堂。

徐令宜给大老爷磕了头,按照习俗去了大太太屋里。

大太太喝了徐令宜敬的茶,什么也没有说,递了一个红包给徐令宜。徐令宜接了红包,给大太太行了礼,重新回到厅堂。钱明拿了小酒盅敬徐令宜上马酒。

顺王不由调侃:“你是怕把侯爷给灌醉了吧?放心,他还是有几分酒量的!”

钱明却点头,一本正经地道:“我这也是同病相怜啊!”

把大家都逗得笑了起来。

大老爷就道:“时候不早了,发亲吧!”

十一娘盖着盖头,看不清外面的情景,但罗振兴把她背到轿子里的时候,她只听到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却没有听到嘈杂的笑语声。

她就想到在小院与徐令宜的初次见面。

有点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味道……但通常这样的人有点死板,不太能接受调侃的话……

十一娘念头闪过,轿子已被抬起来,鞭炮声响得更密集了,锣鼓也敲起来。

喧嚣中,轿子摇晃了一下,开始往前走。

随着一声声的赞礼声,十一娘就知道自己出了罗家的垂花门,出了大门,出了胡同……然后鞭炮声渐渐听不到,只余锣鼓声。

就这样离开了吗?

十一娘突然觉得有些不安起来。

那个家虽然让她觉得窒息,可真的离开,却又有几分留恋。

她下意识地回头。

眼前依旧是一片艳艳红色。

泪水就那样毫无预兆地落了下来。

不知道走了多久,她听到有人喊着:“来了,来了……”

随即是震耳欲聋的炮竹声,把锣鼓的声音都盖住了。

十一娘忙从衣袖里掏出手帕把眼角的泪水擦干,然后捧了宝瓶正襟端坐。

轿子停下来,徐家的全福夫人扶她下来轿。

杂沓的人声,喧嚣的笑语,铺天盖地扑过来,让她有点分不清楚东南西北的感觉。而脚下软软的地毯,又给人觉得掉进了锦绣堆里,全然找不到使力的地方。

十一娘有些懵懵懂懂地跨过了马鞍,拜了堂,进了新房。

女子的窃窃私语声中夹着环簪摇曳之声。

有女子笑道:“侯爷,快挑了盖头,让我们看看新娘子!”

头上的盖头就无声地落下来。

银光雪亮般的灯火让十一娘眼角一闪,只感觉到满屋的珠环玉翠,蔡琇辉煌。

“新娘子真漂亮……”

“白白净净,一看就是个有福气的……”

赞美声如潮水般涌来,射向她的目光充满了好奇、审视、衡量、怀疑……

十一娘不由在人群终会寻找。

她看到了威北候林夫人、中山候唐夫人、忠勤伯甘夫人、程国公乔夫人……还看到了站在床边的徐令宜。

他身姿笔挺,表情冷峻,神色淡定……没有一点点新郎官应有的喜悦或是不安。

不知道为什么,十一娘突然镇定下来。

她坐直了身子,有全福夫人过来示意她坐到床西边去。

许妈妈曾经对她说过,这叫“坐富贵”,到时候闹房的人会说些调侃的话,让她千万不要说话,也不要动,半个时辰后大家就会自行散去的,然后就可以喝合欢酒了。

十一娘就盘膝坐到了西床,全福夫人就请徐令宜坐到了床东。

屋里的人都笑嘻嘻地望着他们。

十一娘就发现屋里的妇人年纪都偏大,只有两、三个二十来岁的妇人。而且这些妇人都戴了花钗,最少的是四品命妇的六株,最多的是一品命妇的九株。

就有小厮跑进来:“侯爷,侯爷,圣旨到了。”

就有妇人笑道:“可真是巧,我们到花厅里去坐吧!”

十一娘望过去,发现说话的是甘夫人。

甘夫人就朝她微微一颔首。

徐令宜就吩咐十一娘:“你等我一会,我去换件衣裳。”

是在向她交代自己的行踪吗?

十一娘应了一声“是”。

互相尊重,是个良好的开端。

就有两个眉清目秀的丫鬟上前帮徐令宜换了官服,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新房。

外面是个院子,两旁的抄手游廊上挂满了各色的灯笼,灯火辉煌,花团锦簇。

十一娘随着徐令宜往西,走了大约一盅茶的功夫,到了一个大院子。

院子灯火通明,徐令宜穿着四品官服正陪着个内侍说着话,太夫人、二夫人、三夫人和五夫人也都按品级大妆等在那里,看见徐令宜和十一娘,大家都松了一口气。

那内侍就笑道:“侯爷,人齐了吧?那咱家就来宣读圣旨了。”

徐令宜说了一声:“有劳贵人了”,就带头跪在了院子的青石砖上。

太夫人等人随着跪下去。

十一娘很自觉地跪在最后。

那内侍就打开了五彩织白色云鹤图纹开始宣读圣旨。

“奉天诰命。皇帝制曰。国家思创业之隆,当崇报功之典。人臣建辅国之绩,宜施锡爵之恩。此激劝之宏规,诚古今通义。永平侯、征西大将军徐令宜奉职有所,忠心益励,懋绩弥彰,允称弼亮之才,不负亲贤之选,加封一品太子少师衔。原配罗氏,相夫克谐,宜家著范,追封贞顺侯夫人。继妻罗氏,性秉柔嘉,心存恪慎,封一品夫人???”

十一娘静静地伏在地上,脑子却飞快地转着。

大周最高官职三公三孤,三公是正一品,三孤是从一品???不是一口气封了三公而是三孤之一的太子少师???能不能这样理解,皇上还是想用徐令宜——如果封了三公,一旦战事再起,徐令宜就不能再领兵打仗了。而且,封无再封,让以后的继位者再拿什么赏徐令宜???

她不由长长舒了一口气。

现在,徐家的安危是最重要的!

封建制度的连坐法可不是好玩的。

至于封诰元娘和诰命自己???恐怕是对没有给徐令宜相应爵位的补偿吧?

十一娘来不及细想。

谢过恩后,皇后娘娘的赏赐来了。

这次是给她的。步摇、宝花各一对,“万事如意”、“富贵花开”“年年有余”、“戏婴图”宫缎各四匹。

送走皇后娘娘的内侍。太后娘娘的赏赐来了。

也是给她的。一面铜镜,刻着“忠贞世笃”的字样,一柄铜尺,刻着《女戒》。

徐家所有的人第三次跪下去谢恩。

内侍就笑着对十一娘道:“以镜为鉴,以尺为戒。夫人要谨记太后娘娘的教诲才是。”

自己嫁进来毕竟是泼了太后的面子,只给她送一面铜镜一把戒尺已经是很给面子了。

“多谢公公提点。”

十一娘恭敬地道,“妾身谨记太后娘娘的教诲,自当谨言慎行,克尽恪守。”

太夫人不由看了十一娘一眼。

小小年纪,第一次接旨,进退间毫不畏缩……

一抬眼,她看见儿子的目光在媳妇身上打了个转。

太夫人不由嘴角微翘。

那内侍见十一娘态度恭谦,有些倨傲地扬着脸笑了笑。

徐令宜亲自上前打点内侍…………皇上和皇后派来宣旨赏物的内侍由徐令宽打点。

那位内侍的态度越发的倨傲了,笑着对徐令宜道:“侯爷有空要多到慈宁宫走走才是,太后娘娘一直惦着侯爷。还常和咱家说起当年侯爷小时候,跟着皇上身后把长春宫里的鸟窝都给捣了的事……真是没想到,侯爷小时候那样的顽皮,如今却也是国之栋梁,朝中肱骨。

看样子,徐家虽然在皇上的支持下娶到了自己,但这其中的过程并不轻松,甚至可以说,徐家的胜利不是一边倒的绝对胜利……还可能是在夹缝中得到的一个机会。十一娘思忖着,发现徐家众人都面沉如水。

想来是这内侍对徐令宜的态度刺伤了徐家众人。

而徐令宜却笑容谦和:“小时劣迹,让公公见笑了。”

那内侍对徐令宜的态度很满意似地,哈哈笑了几声,亲切地和徐令宜小声说了几句话,就告辞了。

徐令宜亲自送他出去。院子里的空气一松。

十一娘忙上前给太夫人等人行礼。

太夫人笑盈盈地受了她的礼,二夫人是寡居之人,她立刻回避了:“天色已晚,我哪里路不好走,先回去了。”

大家都不好挽留,目送她离开。

三夫人就给十一娘回礼:“四弟妹,恭喜恭喜,看样子四弟等不及上报礼部,直接为你求了诰命来。”

按制,他们成亲后由徐令宜上书礼部,然后由礼部报皇上核准后才会正式授予她相应的品阶,而且,元娘是嫡妻正一品,她是继室应该是正三品。没想到,皇上追封了元娘,他因此水涨船高得到正一品的夫人诰命。

可这个时候怎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别说她刚进门,就是三夫人语词中什么“四弟等不及上报礼部”的话就很是不妥。一旦让人传出去徐令宜不免留下纵宠内眷的名声,给人以轻浮之威,自己则更糟糕,说不定会被人说成是狐媚轻佻。。。

十一娘想到太夫人在自己婚事上的果断杀伐,就有些惊慌的望向了太夫人。

太夫人果然脸色一沉,道“我们全家来接旨,来贺礼的诸位夫人可都安排好了?”一副让他快去招待客人的样子。

三夫人神色微微有些不自然起来笑道:“已经安排好了”。

一旁的徐令宜看着,立刻到“既然这边没什么事了你还是去后院看看吧我也要到前面去招待客人了今天可是四位王爷两位驸马更别说那二三品大员了。。。只怕是燕京数得上的都来了”

太夫人点了点头“可别让人家说我们失了礼数”

徐令宁恭敬的应“是”三夫人给太夫人行礼两口子一起出了门。

十一娘这才发现,这院子位于两座厅堂之间,前面的一座七间厅堂,后面的一座五间的厅堂,都门扇大门,灯火明亮。可因为视角的关系,后面厅堂看得清楚…………摆了长案太师椅,是个待客的地方。前面的厅堂就有些看不清楚了。不过,她能听到前边厅堂左右边有喧阒的笑语声。

徐家外院的酒席就摆在那里吧?

她猜测着,太夫人已上前携了十一娘的手:“累不累?我让丫鬟先送你回屋吧?”

十一娘不知道自己所在的地方位于徐府的哪里,但太夫人一个“先”字让她立刻意识到,徐令宜可能还会回到这里来。她垂下眼睑,带了几分羞赧:“我还是等侯爷一起回去…--”

太夫人听了脸上的笑意就多了几分。

一旁的五夫人就笑道:“你一个人在新房怕不怕?偏偏我有了身子,钦天监的人又说,新房不能进属羊之人——等过几天,我去看你。”

“啊!”十一娘很是惊喜地上下打量着五夫人:“你有小宝宝了?什么时候生?”

她很喜欢小宝宝。

不知道是衣衫宽大还是月份不足,一点也看不出来。

五夫人脸色微红:“刚四个月——”

徐令宽就在一旁傻笑。

“那要注意点才是。”十一娘很为这对夫妻高兴,“刚才跪了好几次。有没有感觉不舒服?”

五夫人微微摇头:“前段日子不太好,现在都好了。”

而太夫人看她和五夫人说的投缘,眼底的笑意更浓了。

说了两句话,徐令宜折了回来。

看见只有他们几个,奇道:“三哥和三嫂呢?”

“今天他们负责招呼客人,”太夫人笑道,“我让他们先去了。”又道,“刚才匆匆把你们叫出来接旨,还没有喝合包吧酒?快回新房吧!满屋子的人还等着你去敬酒呢!”

徐令宜听母亲这么一说,就看了十一娘一眼。

十一娘立刻低头垂目,一副乖顺的样子跟在了徐令宜的身后。

徐令宜朝着太夫人行了礼,抬脚就上了抄手游廊往东去。

十一娘胡乱给大家福了福,忙跟着徐令宜由原路返回到了新房。

新房里看热闹的人都走了,只有徐家请来的两位全福夫人和给徐令宜换衣裳的两个漂亮丫鬟在屋里。看见两人一前一后进来,两位全福夫人松了一口气,不约而同地迎上前来,一个拉了十一娘就往屋里走,一个喊外面粗使的丫鬟:“让厨房送了席面上来。”

十一娘刚坐下,厨房的席面就送了上来。

不外是些取了吉祥名字的鸡鸭鱼肉。

闻着香喷嚏的菜香,十一娘感觉到一阵胃痛………从早上到现在,她只吃了三口百合莲子红枣花生羹。

她强忍着馋意,在两位全福夫人的指导下和徐令宜喝了合卺酒。

成亲的仪式就算结束了。

两位全福夫人笑盈盈地给徐令宜和十一娘道贺。

十一娘各赏了两个大红包,两位全福夫人就笑着退了下去。

徐令宜则吩咐屋里的丫鬟:“去叫了夫人的丫鬟过来。”

其中一个丫鬟立刻应声而去。

“给我换身便服。”

另一个丫鬟立刻上前娴熟地给他换衣服。

新房是个四进的宅子。倒座西边有个角门,直通接旨的抄手游廊。穿堂三间各带两个耳房,正房五间各带一个耳房。他们的内室设在正房的西边。

徐令宜在古稍间换衣裳,十一娘就坐到了西次间临窗的大炕上。

不一会,丫鬟就服侍他换了身紫红底云纹团花直裰走了出来。

看见一个人正襟危坐在炕上的十一娘,他不由一怔。

十一娘已下炕给他曲膝行了个礼。

徐令宜眼底飞逝过一道犹豫:“我去敬酒了。”

十一娘低声应了一声”是”,然后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