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大明-第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飞希踔莩腔褂兴缮匠恰2欢际且蛭悄谑鼐谋浣诓疟唤ㄅテ频穆穑�
谁敢担保大同城内就不会出现“夏承德”?
正史中,是夏承德打开了城门才导致松山陷落,洪承畴被俘
还有,要是让建奴长期围困下去,对大同府的百姓来说也将是一场浩劫。
为了筹措军需粮草,建奴肯定会大肆掳掠大同府的百姓,到时候受苦的不仅仅只是大同府的百姓,王朴也会跟着倒霉,因为他必须拿出粮食来赈济衣食无着地大同百姓,大同是王朴地根本,大同百姓又是大同的根本,王朴如果见死不救那就是自绝根基。.
除非王朴能找到一块新地根据地,要不然,无论是从个人情感还是从理智上,王朴都不能充许建奴肆意屠戮大同府的百姓。
“对,不能只守不攻。”甄有才附和道,“这次变起仓促,大同府的许多百姓都没来得及迁入城内,要是只守不攻,建奴肯定会对这些百姓下毒手,这些百姓可都是大同府的根基,我们不能放建奴去祸害百姓。”
赵信道:“那就只能想办法弄弹药了。”
王朴问甄有才道:“有才,派出去搜集硝土的工匠联系上了吗?”
甄有才道:“已经联系上了,总共搜集了五十多万斤硝土,眼下就屯放在栲栳山上。要是能想办法把这批硝土运进城来,制造火药地原料就齐备了,不是卑职夸口。只要天气好,不出五天就能让它变成几万斤火药。”
王朴皱眉道:“看来得想个办法把那批硝土运进城来。”
甄有才道:“可那批硝土有五十多万斤啊,用大车拉至少得装好几百车,用人去扛更是至少需要五千民壮,这么大的阵仗根本不可能瞒过建奴的耳目,到时候建奴派出骑兵进行拦截怎么办?”
建奴派出骑兵进行拦载,王朴就必须派出火器营进行接应,这样一来和建奴之间难免会有一场激战。然而火器营地弹药储备已经严重不足了,总不能让火器营的弟兄拿着上了刺刀的火枪去和建奴拼命吧。
虽然火枪手们拿着刺刀和建奴对砍也未必会落入下风,但王朴不愿意这么干。
这剩下的四千火枪手可都是他的宝贝疙瘩,不到万不得已怎能拿去和建奴拼命?
王朴想了想,忽然抬头喝道:“嫩娘。”
嫩娘进了行辕,脆生生地应道:“在。”
王朴道:“你马上回一趟王家大院,把小七找来。”
“是。”
嫩娘应了一声,领命去了。
雷公山。虽然建奴并没有向雷公山发起进攻,可李岩却从来就没有放松过对建奴的警惕,同时也时刻关注着大同的局势。义军的密探也时常出没在大同城外,把大量地消息源源不断地传回雷公山大营。
三天前,建奴忽然从雷公山下撤走了。
同时,潜伏在大同城外的密探也传回消息,建奴的大队人马已经离开了大同,只留下了大约三万人继续围困大同,李岩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急派荆茂成前往刺探消息,这会,荆茂成刚刚回来。正在行辕向李岩禀报他此行的收获。
“师兄,请喝水。”
红娘子亲自给荆茂成倒了一碗水,又双手递到荆茂成面前,荆茂成感激地看了红娘子一眼。接过大碗一饮而尽,这才意犹未尽地擦了擦嘴角,对李岩说道:“大帅,都打探清楚了,建奴的大队人马的确已经离开大同了。”
李岩皱眉问道:“真的已经离开了?”
荆茂成道:“真的已经离开了,奔着北京去了。”
“北京?”李岩点了点头,说道,“这就对了。不过让人奇怪的是大同城还没有攻破。建奴的大队人马怎么就离开了呢?”
荆茂成道:“大帅,这是有原因地。”
李岩问道:“什么原因?”
荆茂成道:“末将抓了两个正好懂汉话的建奴活口。一问才知道,三天前那场激战,建奴整整战死了将近五万人!建奴是觉着已经没希望打下大同了才离开的。”
“什么!?”李岩闻言大吃一惊,失声道,“建奴战死了将近五万人?荆师兄,你不会弄错吧?”
“不会。”荆茂成非常肯定地说道,“虽然那两个建奴都是硬骨头,可末将有的是办法让他们说出真话,末将敢以人头担保,这两个建奴活口说的都是真的。”
“这么说这都是真的了?”李岩的神色由吃惊转为凝重,低声道,“一战就杀了将近五万建奴,这个王朴究竟是怎么做到的?难道就是靠的火器营和那套独特地战术?厉害啊,太厉害了!”
一边的红娘子听得也是心惊肉跳,建奴的厉害她是知道的,当初只是七八千建奴骑兵就杀得近六万义军毫无招架之力,可王朴一战就灭了近五万建奴,这未免太恐怖了些!
虽说王朴曾经两次出手帮助义军渡过了大难,李岩也觉得王朴对义军地态度很暧昧,可王朴毕竟是官军,而李岩却是义军,总有一天两人会在战场上刀兵相向,以王朴火器营的恐怖战斗力,李岩还能有胜算?
李岩和红娘子正暗自心惊时,李岩忽然进来禀道:“大哥,王朴派人来了。”“哦?”李岩神色一动,急道,“快快有请。”
李虎领命而去,很快就带着小七进了李岩的行辕。
这已经是小七第二次来义军大营了,见了面,小七向着李岩抱拳一揖,朗声说道:“在下王小七,参见李首领。”
“不必多礼。”李岩微笑道,“不知道小七兄弟前来雷公山有何指教?”
小七道:“奉了我家将军之命,有事相求。”
李岩道:“请说。”
小七道:“有一批硝土屯放在栲栳山,希望李首领能带着义军兄弟把这批硝土运送至大同城外,则我家将军不胜感激。”
“硝土?”李岩淡然问道,“是为了制造火药吗?”
小七毫不犹豫地应道:“不错,正是为了制造火药。”
临行前,王朴曾经对小七说过,此行不必对李岩有什么隐瞒,事实上王朴也并不打算隐瞒李岩,因为以李岩之能肯定会猜到王朴让义军运送硝土是为了制造火药,进而推断出城内的弹药已经耗尽了。
既然瞒不过李岩,那还不如索性大大方方地说出来。
李虎冷然道:“大哥,不能帮官军运送硝土,谁知道官军造出火药是不是要对付我们?”
小七道:“我家将军说了,这批火药只会用来杀建奴,绝不会用来和义军作战,但条件是义军不能再进攻大同!我家将军还说了,杀败建奴之后,只要李首领带着义军离开大同,我家将军就绝不留难,而且还有厚礼相赠!”
“小七兄弟请稍待片刻。”李岩道,“事关重大,本帅需要先和各位将军商量商量。”
正文 第137章 这只是交易
更新时间:2009…4…25 23:28:29 本章字数:5701
李岩派人把李玄请了过来,李玄一到义军的主要将领就算到齐了。
借着屯兵雷公山之际,李岩把剩下的两万五千多义军进行了整顿,裁撤了原来的革左五营,重新编为庆阳营、平凉营和延安营,分别任命荆茂成、李玄、李虎三人为三大营的领军主将。
这三人中,李虎是李岩的族弟,荆茂成是红娘子的师兄,李玄素来就敬重李岩,这样一来,经过整顿之后,李岩完全掌握了义军的实际领导权,整支陕西义军也真正做到了号令统一。
“末将参见大帅。”李玄向李岩抱拳一礼,接着说道,“大帅急召,不知道有什么急事?”
李岩的目光落在李虎身上,说道:“虎子,你先和李玄将军说说这事。”
李虎应了一声,对李玄说道:“是这样,王朴刚刚派人来送信,要我们帮他把屯放在栲栳山上的五十万斤硝土运回城里,还说这批硝土只会用来杀建奴,只要我们不去主动进攻大同,他就绝不会用这批硝土制成的火药来对付我们。”
李岩对荆茂成和李玄说道:“刚刚虎子已经表示反对,本帅还想听听两位将军的意见。”
李玄看了看荆茂说,说道:“大帅,仅凭王朴一句口头上的承诺就帮他运送硝土,未免太草率了吧?虽然王朴曾经两次有恩于我们义军。还他人情是应该地,可末将以为不应该拿义军的生死存亡去冒险,毕竟大同城外有建奴把守。我们如果往城里运送硝土,就势必要和建奴有一场恶战。”
“不用恶战。”小七急道,“据我家将军估计,建奴的粮草已经支撑不了几天了,到时候他们势必要派出军队四处掳掠,建奴地兵力本来就不足,分兵之后就更显单薄了,这时候要是义军摆出大举进攻大同的架势。建奴是绝不会多事的。”
李岩听了不由心头一动,暗暗惊叹王朴真是把什么都考虑到了,和这样的人做敌人,真不知道是自己的幸运呢,还是不幸?
“那也不能凭白无故帮官军。”李虎道,“这事要让大王知道了,还不知道会怎么想呢?”
荆茂成和李玄闻言霎时脸色一变,红娘子也侧头关切地望着李岩,李虎说的没错,问题的关键不是帮不帮官军。而是帮了官军之后怎么跟闯王说?闯王又会怎么想?
要是闯王因此认定李岩已经投靠了官军,那可真是百口莫辩了。
眼看义军将领的反对意见已经占了上风,小七无奈之下只好亮出了王朴交待地不到最后不能使用的杀手锏,急道:“好吧,我家将军还说了,这只是一笔交易。”
“交易?”李岩问道,“什么交易?”
小七道:“只要义军能把五十万斤硝土运到城里,就能得到一万套铠甲还有两万件兵器!”
一万套铠甲都是从战死的蒙古旗兵身上扒下来的,两万件兵器也是从战场上搜集的,这些都是现成的。==王朴不认为义军会为了还人情而帮助官军,可他同样认为义军绝对抵御不了兵器铠甲的诱惑。
对于义军来说,最缺乏的永远都是兵器和铠甲。
果然,小七话刚说完。李虎、荆茂成、李玄三人脸上就都流露出了心动之色,要是真的能用五十万斤硝土换来一万套铠甲和两万件兵器,那这笔交易可真是大赚特赚,有了这批兵器和铠甲,义军的装备就能得到极大地改善!
“还有。”小七接着又抛出了另一枚诱饵,说道,“我家将军还说了,要是李岩首领信得过他。等运送完了硝土之后。我们两家还能继续合作灭掉城外的三万建奴,到时候缴获的所有兵器铠甲全归义军。我们只要马匹!”
“想得美。”李虎大声道,“既然是合作,缴获的马匹当然要对半分。”
小七淡然道:“我家将军说了,条件到时候可以再商量。”
“好。”李岩断然道,“成交!什么时候建奴分兵掳掠去了,我们就什么时候去栲栳山运送硝土,希望王总兵言而有信,及早准备好一万套铠甲和两万件兵器。”
小七道:“李岩首领尽管放心,我家将军连两万石军粮和八百多万斤腊肉都毫不吝啬地给了义军,还会心痛一万套铠甲和两万件兵器?”
李岩呃了一声,脸上不由掠过一丝尴尬之色。
李岩终究是个磊落君子,忽然间觉得自己有些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细细想来,王朴其实也是个磊落之人,两万石粮食和八百多万斤腊肉说给就给了,连眼都不眨一下,这样的胸怀,这样的气魄,李岩自叹不如。
北京,紫禁城。
秉笔太监王承恩一溜小跑进了乾清宫,尖着嗓子大喊道:“万岁爷,万岁爷……”
正在批阅奏章的崇祯帝从御案后面抬起头来,皱着眉头问道:“出什么事了?”
王承恩抹了把额头的汗水,喘息道:“刚刚张子安那奴婢从大同让人送来急信,信中说驸马爷在大同三战三捷,大败建奴,斩首五万余级哪!”
“哦?”崇祯帝闻言霍然站起身来,原本略显苍白的脸色霎时变得一片潮红,以略带颤抖的声音问道,“承恩,你……你刚才说什么?”
王承恩道:“万岁爷,奴婢是说驸马爷在大同大败建奴,斩首五万余级。”“好!太好了!”崇祯帝奋然击案道。“虎将,王朴真是一员虎将,朕原以建奴大举来袭。大同肯定不保,没想到王朴竟然三次挫败了建奴,还斩首五万余级!我大明朝自有辽事以来,还从未取得过如此重大地胜利呀。^^^^”
王承恩道:“谁说不是,要说领军打仗,还得驸马爷。”
崇祯帝道:“那现在大同局势如何了,建奴退回大漠了吗?”
“这个……”王承恩窒了一窒,为难道。“这个……”
崇祯帝急道:“你这奴婢,快说!”
王承恩道:“张子安在信中说,建奴已经兵分两路,除了留下部份兵力继续围困大同之外,另外一部份军队可能已经奔着京师来了。”
“啊?”崇祯帝闻言骤然吃了一惊,脸上的潮红霎时消散,急道,“快,快召周延儒和陈新甲进宫!”
“奴婢遵旨。”
王承恩领命去了。
王承恩刚到承天门,就迎面遇上了周延儒和陈新甲。两人也刚刚接到了王朴从大同发来的塘报,一并接到地还有从紫荆关发来地加急塘报,两人也已经知道建奴大军已经逼近紫荆关,这才急着进宫来见驾的。
当下王承恩又领着两人折回了乾清宫。
在乾清宫见了驾,周延儒道:“万岁,驸马都尉在大同……”
“这个朕已经知道了。”崇祯帝匆匆打断周延儒道,“建奴已经兵分两路,一路直奔京师来了,这个你们知不知道?”
陈新甲和周延儒交换了一记眼神,禀道:“启奏万岁。臣和周阁老正是为了这事才进宫的,刚刚兵部接到加急塘报,说十几万建奴大军正向荆紫关逼近,建奴来势汹汹。看样子是打算直逼京师啊。”
“嘿。”崇祯帝焦急地来回踱了两步,问道,“洪承畴的大军到哪里了?还有多少天才能赶到京师?”
陈新甲面有苦色道:“洪承畴的大军才刚过大名府,至少还要半个多月才能赶到京师。”
“这个洪承畴。”崇祯帝气道,“朕发下勤王诏令都已经半个多月了,居然才走到大名府,真是岂有此理!”
周延儒和陈新甲低着头,都没有替洪承畴说话。
陈新甲和洪承畴素来关系不好。心里面甚至还有些幸灾乐祸。
这就是大明朝的内阁首辅和兵部尚书。这就是饱读圣贤之书、深受理学熏陶的士林巨子,不管国势有多艰危。这些人脑子想里地头等大事永远都是互相倾辄、打击政敌,而不是同舟共济、齐赴国难。
崇祯帝又问道:“洪承畴还要半个多月才能赶到,那吴三桂和祖大寿呢?”
陈新甲道:“吴三桂、祖大寿联名发来塘报,说锦州、宁远、松山一带最近出现了大量地建奴密探,他们担心建奴会在近期大举进攻宁远和锦州,所以一直按兵未动,还请求朝廷速谴大军前往增援。”
“什么?”崇祯帝勃然大怒道,“关外地建奴明明已经倾巢而动,从大同毁关而进了,辽东怎么可能还有建奴的大军?吴三桂和祖大寿分明是抗旨不遵,不愿意起兵勤王,岂有此理,简直岂有此理!”
周延儒和陈新甲都低着头,不敢吭声。
崇祯帝地脸色已经由苍白转为铁青,厉声道:“王承恩。”
王承恩急上前应道:“奴婢在。”
崇祯帝道:“立即拟旨,让洪承畴加快行军速度,限十日之内赶到京师!”
王承恩道:“奴婢遵旨。”
大名府。
八万大明官军正沿着官道往北浩浩荡荡地开进。
官道右侧的小山包上,洪承畴眉头紧锁正望着官道上缓缓行进的大军着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