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难天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旺心中惊讶,这八百骑兵经历过战阵,装备,士气正佳,如果还没达到辽王的要求,这辽王要求又得高成啥样?
朱植道:“叶将军不必担心,本王已有计较。等教导队练好之后,就调各卫总旗以上军官入教导队训练,为期半年,练好之后再回各军。在此期间,辽东各卫要按照上,中,下三卫三等进行整编,其中上等卫辖兵一万,共设五个卫;中等卫辖兵五千,共设八个卫,下等卫辖兵三千,共设九个卫。
本王直辖的三个护卫,我已考虑过了,羽林右卫名称不变,兵力不变;定辽右卫与神机营合并,名称不变;另外再加上一个广宁中卫。大家有什么意见?”众人哪里敢有任何意见,纷纷附和。
朱植又道:“我已命令让瞿能、楚智、王域三将为教导队的正副队长。等他们抵达辽阳整训立刻开始。”
辽东二十二个卫所本来按照编制就应该有十一万人,现在整编计划下应有兵将十一万七千人,但目前辽东实有八万人,兵力空缺较大。朱植就命令下面各卫从逃籍的人中追回,如果还不够,就在辽东各地的百姓中征招。对此朱植专门上奏朝廷一本,说明了辽东各卫所的逃籍情况,并请兵部允许在百姓中招兵补足兵员。当然对此朱植是先斩后奏,人先招满了再说。
编制上,朱植还没傻到整来现代的师团编制,再搞出个军衔制,私设军制在任何朝代都是造反的证据。不过不能改变名称,可以在卫所内部进行体制内的改革。
有未来战争的经验,朱植十分清楚后勤的重要性,就所有卫所的后营全部改成后勤营。古代行军打仗基本上没有专门的后勤部队,多是征召民夫随军负责后勤工作。现在将设立专门负责全卫的辎重补给的营,职责包括伐木扎营,开锅造饭,押运粮草等。
拿羽林右卫来说,朱植先把后营调出来,编入广宁中卫作为基本力量,原来后营的空缺征召民夫充入,定编仍然是二千人。
同时,朱植还对每个卫的中营进行了改造,中营将不再担任冲锋陷阵的工作。朱植注重斥候侦察,规定上中两等卫,必须设置一个斥候百户,统率二百名斥候;下等卫设置一名斥候总旗,统率五十名斥候;保留原来的掌旗百户,亲卫百户加上斥候百户,三者统一归一名千户统帅,另外增设一名精骑千户,率领一千名骑兵,步兵卫中,精骑千户则变成掌箭千户。中营将成为卫指挥使直辖的预备队力量。
如此一来,上等卫实际已经变成了近现代军队中一个“师”,师部性质的中营两千人,辖左右前三个营,每营两千人,等于近代兵制中的“团”;再加一个负责后勤的后营。朱植愣是在制度内,完成了向近现代兵制的转变。
八月初一,包括瞿能,王域,还有羽林卫一百多名总旗以上校官在内的辽东各卫指挥使全部抵达辽阳,瞿能等全部都被编入教导队中,瞿能任队长,楚、王二人分别人副队长。
朱植召开全辽东军事会议,当众宣布了军事改革方案,上等卫和中等卫,需要各指挥使自己申请,然后再由叶旺和铁铉为正副组长的考核评定小组评分。朱植提名的三个上等卫有战功摆在那里,大家自然不敢有意见。
一时间,各指挥使有的高兴,有的郁闷,有得恨不得立刻卷铺盖走人。高兴的终于看到一个强力的领导出现,胸中燃起了建功立业之心;郁闷的是因为自己的卫要人没人,要战功没战功,评个中等卫都困难;那些想卷铺盖的自然是一些胸无大志,看见朱植治军之严厉,心里知道讨不着好,不如到别地混日子去吧。
朱植没傻到像许多YY者那样用什么队列训练部队,自己一个军队的门外汉根本没有手下将军们懂行。
他只给教导队提出了“风、林、火、山”四条要求,这是孙子兵法中提到的——“疾如风,徐如林,侵攻如火,不动如山”。命令瞿能他们根据这四项要求制定出训练计划,让自己过目。
过了三天,朱植看了瞿能他们交上来的训练计划,觉得还可以,又提出了几项建议,比如为了提高士兵的体能,每日早上加入了五里长跑的训练;又在训练中加入许多实战科目,并根据现代的语境厘定了一些项目的叫法。
最后大家通过以往的实际战斗经验,总结出了一个分为骑兵,步兵两科的《行军记要》,骑兵包括:机动、结阵、突击、骑射、埋伏、偷袭、渡河、搜索、夜战、露宿、追击等十一个科目;步兵包括:行军,埋伏,冲锋、布阵、拒马、撤退、箭阵、遭遇、渡河、搜索、扎营、夜战、攻城等十三个科目。
朱植要求大家不要教条化地看待《记要》:“它必须是灵活的,根据不同地区,不同的地形,不同气候等等条件还会出现新的内容,所以头一年是《记要》的预备期,随时对它进行增减、修改。”
朱植提醒教导队,训练中花架子的不要,特别要注意实战训练,多进行演习。这些新名词,朱植耐心地跟大家解释,实战训练是怎么回事,演习又是怎么回事。瞿能,王域,当初学的都是《武经总要》,现在乍一接受这么多的新鲜事物,还是有得他们消化的。
此外《记要》中还归纳了大明军制中的纪律,以及朱植提出的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当然其中许多条已经明朝化了。朱植要求所有教导队中每一个人都必须牢牢背诵《行军记要》,但这些军汉识字不多,朱植还专门请来先生在军营里开办夜校,教大家读书识字。并规定《行军记要》是毕业时候的考试科目,不通过就哪来回哪去,不能获得升迁。
而且朱植把教导队制度定为辽东军一项常例规定下来,以后每个升迁的总旗到千户官员的升迁必须进入教导队进行为期三个月半年不等的集训。
教导队等于辽东的“黄埔军校”,朱植亲自出席教导队的成立仪式,把一面绣着“辽东基石”的大旗授予瞿能。这面大旗成为了辽东军教导队的旗帜,在日后无数次战役中飘扬在战场的最前列。
建立教导队、整编辽东军务只是朱植关于辽东军事改革计划的前两步。见教导队的工作逐渐上了轨道,朱植把这些事放给下面的人去做,他又把第三部提上议事日程。
“什么?要把民众组织起来进行军事训练?”铁铉对于这样的新奇的想法显得十分惊讶。
朱植耐心地解释道:“是的,那日我在汤站堡,发现百姓参军的欲望很高,说明辽东百姓对于参加军事训练有一定的热情。而且辽东边塞之地,我军防守战线很长,不能做到每点都布置足够的守军。组织百姓军训,也可以让他们在紧急时有抵抗的能力。”当然对于这部,朱植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辽东军满编才十一万人,对于日后发生可能存在的变故,显然不足以应付。为什么不能学习一下日后毛太祖在边疆地区实行的生产建设兵团的做法呢?用类似八旗一样的制度将民众组织起来,入则为民,出则为兵。有了准备,一旦日后发生大的战事,可以随时有足够的兵源供应。
对于朱植这些新奇的想法,铁铉、叶旺他们已经屡见不鲜了。大家合计着制定了一个制度,以通行的里甲制为基础,结合军制,规定,十户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五什为一总旗,设总旗一人,二总旗为一里,设里正一人(百户),五里为一甲,设甲长一人,两甲为一千户,设千户一人。规定每户出丁一人,每年四月,八月分两次组织起来,接受就近驻军的训练,每次为期两个月。参加里甲制的人在参训期间,由官府发给粮食和路费。
朱植把这个差事交给了铁铉,命他根据瞿远整理出的新的辽东户籍进行遍组,在选择训练地点上,以一个千户为单位,就近安排驻军,百姓参训距离不得超过五十里,尽量做到不扰民。
骑兵新书《明吏》已上传,这也是骑兵构思中的明朝三部曲第二部,靖难的命运已经注定,大家耐心等一个精彩的大结局便是。至于《明吏》,是另一种风格的历史架空,作平更加贴近生活,有更多的阴谋,更多的矛盾,更多的美女。
传送门在下面,大家一定收藏了再说,至少支持骑兵一个月,如果不合口味,到时候下架也不迟。
点击察看图片链接:http:///showbook。asp?bl_id=167040
《明吏》请新老读者支持一下,骑兵不胜感激。
第十五章 开张大吉(1)
朱植见军事改革的三大步骤已经安排妥当,实施起来也要一段日子,他便放下辽阳的工作赶回广宁。
出来已经一个多月了,朱植还真有点想念自己的郭秀。朱植一回到府上,不等门人通传就冲到房间。郭秀刚看到自己的夫君,就已经被按在床上,朱植上来就是一通热吻,把郭秀亲得面红耳热。她使出吃奶的劲把朱植推开道:“瞧你,干吗那么着急。”
朱植一脸坏笑:“想死了,我的好秀儿,来来来,让我们行夫妻之事。”
郭秀再度把他的手推开,道:“也不看是什么时候了,就知道使坏。”
朱植道:“坏?哈哈,男人不坏女人不爱,咱们夫妻的事,天王老子也管不了。”
郭秀低头说出的话跟蚊子一样:“别动了,我,我有了。”
“什么,什么有了。”朱植一时间没回过味来,郭秀羞得把头埋到被子里,“啊,看我这苯人,你有喜啦?”郭秀在被子里点点头。
朱植兴奋得一跃而起:“是真的吗?”
郭秀道:“给大夫把过脉了,说快三个月了。都是你,来辽东这一路上,你什么时候闲着过。”
“哈哈……我朱植也有孩子了。”朱植一时兴奋,差点说漏了嘴,“我是说,又有孩子了。你瞧我,高兴得语无伦次了。”
郭秀道:“婆婆叮嘱看来真有用,一年了没个响,我还担心来着。”
朱植兴奋道:“你担心什么,我朱植英明神武,这点小事,还不是手到擒来。”说着疼爱地抱着郭秀轻轻爱抚。真不容易啊,看来朱植的身体出了变故之后,足足一年时间才正常过来。朱植心中说不出的激动,这可是自己两世为人的头个孩子啊。
朱植立马找来自己老丈人,郭英一见朱植眼睛都笑成了一条线,道:“恭喜殿下。”
朱植乐呵呵道:“还是亏得泰山大人给我养的好夫人啊。”
大家说笑一阵,郭英道:“殿下,老夫是奉皇命给你造王府来的,可是殿下把这钱全用作他途,却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造起着王府啊。”
朱植道:“怎么,泰山大人心疼钱啦?呵呵,可我想着这银子该花的还得花,辽东底子薄,用钱的地方多。至于王府嘛,我看就不必了,住在军营里倒也舒服。”
郭英道:“话虽这么说,只是秀儿她住在军营里毕竟不方便,再说这会又有了孩子,殿下看是……”朱植住哪里无所谓,可郭英还是心疼自己的闺女和外孙子。
朱植一拍脑门才想起这茬,道:“呵呵,忙坏了,忙坏了。我没想到这层,泰山大人恕罪。既然如此就请泰山大人在城里找片地方,盖个房子,不需要那么豪华,实用,够住就行,我看花个五千两银子也就差不多了;另外我看这边修好之后,还劳烦泰山大人在金州也造一栋别墅。”
郭英道:“殿下不愿意奢华,老夫还理解。只是为何要把别墅建到金州,那边倭寇侵扰频繁,殿下要是驻跸那里,会很不安全。”
朱植正色道:“正是出于这个考虑,我希望金州的兵将为了保卫我的府邸,能加强金州的武备。我这一次转了一圈,深感辽东武备之松弛。所以已经开始对辽东军进行整编,泰山大人久行军旅,要多帮我啊。”
郭英这才恍然大悟,辽王考虑得很长远啊。不过他也有些迷惑,以前那个稀里糊涂的王爷哪里去了?
自从郭秀怀上孩子后,朱植也不愿意出去东跑西颠的,只想留在家多陪陪老婆。这天,朱植突然想起,也好久没去看过焦子龙了,就跑到城中工匠所看看情况。
老焦的进展倒还不错,已经制造出了一个放大的扳机连动装置,只是个头太大,用这玩意造出来的枪估计跟小炮差不多。朱植再度让焦子龙不用着急,为了让他转换一下脑子,不至于痛苦死。朱植突发奇想,不如让他先造个手榴弹出来吧。古代的手榴弹实际就是类似宋朝“震天雷”那样的东西,在铁皮里塞上黑火药还有铁钉之类的东东,用导火索点燃,扔到敌群中爆炸。宋军对抗蒙古人的守城作战中曾发挥过很大的威力。
朱植设想的这个“手榴弹”,上面是一个铁制空心球,下面插着一条木头作为把手,点燃之后有大概十秒的延时,扔出去就炸。这玩意工艺简单,焦子龙一看就懂。没两天,他就鼓捣出三个样品。
朱植和他拿着到郊外去试验,找了一片空地用木板围成几米见方的一个圈,朱植离这五六十米找了个低凹处藏着。这种危险的事当然是让一个小兵去干,他拿着火褶子点燃导火索,飞野似地跑过来。过了几秒,“砰”地一声闷响,成功啦!
朱植过去一看,只见周围一圈木板上飞溅着许多铁渣,铁钉,我的乖乖,如果是扔到人群里,多少人得倒霉?接下来,是试验远投,刚才见过威力的小兵死活不愿意干,朱植好不容易软硬兼施,最后用一两银子打动了他。
只见他在另一边,的土堆后手拿着火褶子颤抖地欲点欲停。焦子龙大骂:“你个孬种,老子搞出来的东西什么时候伤过人?赶紧点了往那个圈里扔啊。”那小兵把心一横,点燃了奋力往木板圈里扔去,扔完掉头趴在土堆下。
隔了一会,怎么没动静啊,焦子龙露头看看,朱植一把把他拉住:“你不要命啦。”他可知道后世多少人被哑炮炸死。果然过了一会“砰”的一声,终于炸了。朱植道:“怎么搞的,这条引线是不是太长了。”
焦子龙不好意思地笑笑:“嘿嘿,回殿下,这个因为要用人试验,所以线弄长了些。”朱植差点晕倒。大家跑到前面一看,这个效果没有之前那个好,可能是装药量太少的缘故,铁皮只炸开了几瓣,铁砂的杀伤力明显减少许多。
回来的路上,朱植道:“我说,逢云,这两个差别也太大了吧。如果都跟这个似的,士兵们那么敢拿起来扔出去。”
焦子龙道:“殿下,属下真不明白,这样一个小玩意,扔得了多远,如果对方是骑兵的话,到了这个可以扔及的距离,估计士兵早给吓跑了。”
朱植一听,他说的也是,这个玩意最多扔个三五十米,如果用来对付对方的骑兵,那的确是黄瓜菜都凉了。心中不禁黯然,看来以前那些YY小说动不动就搞什么手榴弹还搞得风声水起的,怎么一到自己这里都不是那么回事呢?
正郁闷着,焦子龙道:“不过也不是完全没有办法,如果咱们用弩床发射,扔个三百步没有问题啊。”
朱植一听,是啊,自己怎么就没想到呢?可以制造简易的床弩,只要弹力够,扔得又远,造价又低,朱植兴奋得抓住焦子龙疯狂地摇晃:“逢云啊逢云,你真是个天才啊。”焦子龙郁闷地看着这位王爷,身子又不敢动,王爷的力气可真大啊。
朱植让焦子龙如果研究火铳累了,就不妨先搞搞床弩的设计,这个玩意想起来还是蛮管用的:“你一定要注意,这个床弩不能太笨重,只要能打到四百步就行了。”朱植考虑着,五百步以上可以用炮轰,三百到一百五十步用“榴弹”炸,一百五十步之内用火铳搞两三轮。我靠,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