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靖难天下-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PS:骑兵绝对没有威胁过大家,最近因为种种原因更新不太正常,骑兵愧疚得很,哪里还能要挟大家。只是大家多给推荐票,下周的精华就多点,其实现在骑兵不冲任何一个榜,推荐票的作用仅为了多一些精华加给大家而已,请大家体谅。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2)
“铛……铛……”应天府钟声四起,朱植默默地听着此起彼伏的回响,似乎又回到了“蓝玉之夜”,只是这次丧钟在为朱元璋而鸣。
朱元璋驾崩,上十二卫全部出动,府军右卫、府军前卫、金吾后卫、羽林右卫、虎贲左卫控制京城阁门,锦衣卫、金吾前卫轮值皇宫。虽然朱元璋身后大统的继承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专制皇朝依然小心翼翼,一丝不苟地执行着京城保卫工作。整个皇宫在皇帝驾崩后再加了双岗,朱植不禁咋舌,到底是死人排场大还是生人胆子小。
国不可一日无君,朱允第二日清晨在众位大臣的簇拥下在奉天殿登基成为大明朝第二个皇帝。小皇帝一坐正皇帝位第一件事就是琢磨朱元璋的谥号,方孝儒建议谥文帝,文者经天伟地也。历史上有汉朝刘恒、唐朝李世民都谥文。
但刘三吾认为不妥,朱元璋是开国之君,“文”并不能概括他的丰功伟绩,他提议谥为“高”,这个高字好啊,德覆万物曰高;功德盛大曰高;覆帱同天曰高。高字一出,大家也不再异议。
然后众人又对谥号中每一个字进行斟酌,靠,真累啊,足足十七个字。朱植身穿孝服,同样站在奉天殿里,只是他那点学问根本没有资格在这些知识丰厚的大儒面前发言。只得闭目养神,别人看起来还以为辽王悲伤,没有了言语。
最后一个超级响亮的马屁拍了出来。谥号定为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庙号定为太祖,总合起来就是太祖圣神文武钦明启运俊德成功统天大孝高皇帝。靠,总共十七个字。真是什么好词都敢拽,真不嫌脸红。
不过朱植发现这个谥号是一个十分有趣地东西,有人认为正是谥号促使帝王大臣少作恶多为国为民立功,只是后来才演变成无聊、可笑。保护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正如那句名言:“靡不有初,鲜克有终。”
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周文王,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地“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根据谥法,克定祸乱,刑民克服,夸志多穷为武。
曹操这个谥号是在儿子做江山的时候定下来地。儿子即使想给老子涂脂抹粉也做不到。16K小说网;电脑站www;z…z…z…c…n.c…o…m更新最快。到后来就变成对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在朱植看来。刘三吾虽然也有吹捧之嫌,但对于一个开天辟地,驱除鞑虏的皇帝加上一个“高”字也算适得其所了。自己呢?朱植不禁胡思乱想起来。什么“文”啊,“宣”啊。还有什么“桓”啊,“孝”的,这些超一流的好谥号估计跟自己没什么关系。如果能谥个“宪”啊。“襄”的也就不错了;闹不好最后来个什么“荒”啊,“炀”的可就丢人了。
朱植正想着,黄子澄出来提议要给朱允起个年号。年号这玩意是从汉朝开始的,中国古代纪年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天干地支纪年法,什么甲寅年,庚子年就是这种,六十年一轮,问题是六十年一轮总有重复啊,于是就以皇帝的年号辅助一下,比如朱元璋年号是洪武,总共有三十一年,这样其中出现地干支几年就可以跟别人分开了。
明朝以前一个皇帝可以有许多年号,比如唐朝高宗李治,没事就换年号玩,在位三十三年换了十四个年号。从明朝开始一个皇帝一般只有一个年号,年号也就成为了某位皇帝的代表称谓。两朝惟一一个有两个年号的就是朱棣地重孙子朱祁镇,他前后两次登基,前面叫正统,后面叫天顺,此乃后话。
黄子澄这个提议很明显,用意就是为了巩固朱允的统治。但这个提议很正常,于是一般大臣纷纷你一言我一语地各自说出心中地想法。什么“正和”、“宣盛”、“乾通”等等,大家争的不亦乐乎。
朱植眼皮一翻,有心凑凑这个热闹,于是出班对上面的朱允作了一揖,清清嗓子道:“皇上、诸位大人,臣想到一个不知道当讲不当讲。”朱植是朱元璋在京惟一一个成年地儿子,他一张嘴,大家都安静下来。
朱允道:“皇叔请讲。”
朱植环顾一周道:“先帝年号为洪武,当然先帝武功盛世叫这个年号恰到好处。但他老人家经常教导我们,马上得天下,却不能马上治天下。先帝有了武功,皇上一朝是否应该更注重文治?
皇上自幼知书达理,文质彬彬,所以臣提议年号不若叫建文如何?请皇上圣断。”
朱植此言说得十分有理,下面的大臣们也都点头称是,连最麻烦的黄子澄也表示赞同,于是在没有太多反对声音的情况下,朱允的年号就定为“建文”,今年仍为洪武三十一年,明年新年开始为建文元年。
朱植心中偷笑,看来自己插了这一杠子,让历史依然按照原来的轨迹前进。其实对于朱植来说历史按照原来轨迹前进才是对他最好的结果,只有这样,他手里的作弊器才能继续发挥效用。不过总得来说,朱植回到明朝已经六年了,这六年间虽然有些小事件发生了改变,但历史的列车仍然在原有轨道上隆隆前行。
接下来,大臣们又商量了一下朱元璋葬礼的种种事项,对于朝廷来说,以上这些事情都是天大的事。看着这些受到儒家礼法严格训练出来地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朱植再也不发一言了。
等到这些朝廷的大礼讨论完毕之后。黄子澄又出班道:“请示陛下。下一步是否应该将太祖高皇帝的遗诏诏告天下?”这个也都是惯例,大家也没有什么意见。而且这个步骤有一个最重要的关巧,遗诏中有“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在令中者。推此令从事。”地话,赶紧发布,也是让各地藩王老实点,安定天下局势。
这是让朱植最不明白的地方。一个藩王入京给自己老爹奔丧,这本事天下最根本的人性道理,怎么朱元璋的遗诏里如此违背人伦。他一个藩王入京,最多带几千护卫,京城驻军三十万,还怕这几千人反了不成。而且人家来了完全可以让护卫驻扎在城外,只许带些随从进城不就得了。怪不得日后朱棣跳起来造反地时候,第一个就指责齐泰矫诏不许藩王入京尽孝。
说来也是,朱植不在宫中,这个遗诏到底有没有被小侄子一伙篡改就不得而知了。但从朱元璋的性格而言,让他说出不用儿子奔丧的话,还真不容易。
朱允突然道:“朕要为皇爷爷守孝。这段时间没有精力理事,所有朝廷政务着刘三吾、杨靖、方孝儒、黄子澄共同参知。着杨靖兼领左都御史、方孝儒领翰林侍讲、黄子澄领太常寺卿。”
朱植一听。心中咯噔一下,这个小侄子心也太急了点吧,老朱过去才一天。就立马换上自己的人马,刘三吾是朝中威望最老的朱元璋老臣,杨靖以前当过太子宾客,肯定是太子给儿子留下的人,这两人在朝中素有威望,倒没什么;方孝儒和黄子澄,两人都兼有帝王师的身份,是小侄子的嫡系,用起来还是有些瓜田李下吧。
皇帝发话了,下面大臣哪里敢辩驳,四个臣子出班下跪,领了差事。左右没事了,朱允宣布散朝。
散了朝,朱植戴着重孝进了后宫,后宫中呜呜咽咽早已哭成一片。朱植拿出袖中生姜在手上一擦,然后再往眼睛附近一抹,泪水已经汩汩涌出,一头跪在众弟兄之中,哭天抢地地嚎了起来。泪水把姜味冲淡了,就再抹一家伙,总是这头一天一夜,朱植是哭个不停。说实话朱植这辈子加上上辈子还从来没哭得如此凄惨如此悲壮。搞得侄子小皇帝都不禁为之侧目,这个叔叔虽然鲁莽,但可称得上大大的孝子了,小皇帝心中暗道。
朱植排了个班,几个小弟弟换着班哭,哭了吃,吃了睡,睡几个时辰之后起来换班,如是者哭丧三天。到了后来朱植已经不敢再抹姜了,为了老朱搭上一双眼睛可不划算。当然除了孝子贤孙们,还有一大帮帮腔的人,文武官员一品至四品命妇都必须入宫哭临。靠,整个皇宫就跟殡仪馆似地,整天价哭声不断。
又过了四天,终于混到了头七出殡的那天,朱植已经不胜其烦。这个便宜老爹,说到底跟自己没有太大的关系。自己给老朱守了七日地孝,也算对得起他给的几十万两银子啦。
只是到了出殡那天,人类最悲惨地事件之一发生了,十几名没有子嗣的妃嫔被勒令殉葬。在历史上自唐以降已经很少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但没想到朱元璋竟然也信这调调。看着那些哭声震天地殉葬妃嫔,朱植不禁心如刀绞:始作俑者其无后矣。对于现代人来说,无论如何也无法理解或者支持这样活人为死人殉葬的事情。而明朝一朝从朱元璋开始,永乐、仁宣二帝都有殉葬的制度。一直到那个曾经被蒙古人俘虏的倒霉催子朱祁镇,才在遗诏中明确禁止了以妃嫔殉葬的恶制。
朱植作为在京中年纪最大的亲王,紧紧跟随在朱允之后,亦步亦趋地扶着朱元璋的棺柩走向孝陵。尘归尘,土归土,任由生前如何盛世英名,死的时候不过归于黄土一杯。
PS:对于朱允是否矫诏不许藩王进京,历史上没有定论,这里取得是非阴谋论,小说嘛,无所谓了。还要最后敲诈一下推荐票,赶紧拿来,否则去给老朱殉葬去。
第三卷 谁主沉浮 第三十一章 洪武驾崩(3)
“扑棱棱……”一只雄壮的鸽子款款飞落,停在笼子上方,它喘着气,着急地寻找着水碗和吃食,小生灵仿佛飞过了很长的距离。在鸽子笼旁边等候了半天的小太监,把鸽子脚上一根细管取下来,跑着冲入宫中。
“殿下,殿下,京城的消息来了。”
朱棣慢慢展开纸条,他知道,等待着的也许是一个惊天的大消息。道衍和尚看着朱棣的脸色逐渐变化,一向红润的脸已经逐渐苍白,嘴唇紧紧闭着,手微微发抖。朱棣缓缓站起来,走到窗边,高大的背影堵住了窗户的光线,朱棣的身子微微颤抖,几滴英雄泪默默流向腮边。
道衍已经意识到什么,闭上眼睛,口中默默念出“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哆地夜他……”往生咒,求得西天往生之快乐。
朱棣回过身,脸上已经恢复了平常,他将纸条递给道衍:“五日前,父皇驾崩了。”
道衍拿着纸条看了看,道:“阿弥陀佛,先帝到了西方世界享受极乐,殿下可安慰了。”
朱棣面色沉重道:“话虽如此,然我心里十分遗憾,不能在他老人家身边送终,实为不孝。”
道衍道:“殿下孝心可昭日月,只是殿下这样的孝心,在别人看起来却是一种威胁。请看,情报上说先帝遗诏不许各地藩王回京奔丧。”
朱棣一拍桌子:“这怎么可能是父皇的原意?以父皇地性格,他怎么可能不相信我们兄弟几个。我看这个馊主意八成是今上与他那几个不成器的谋士所为。我不管这许多,为人儿者,不戴孝扶灵,日后是会被人戳着脊梁骨骂的。”
道衍道:“殿下息怒。此事需从长计议。”
朱棣道:“此话怎讲?你不同意孤进京吗?”
道衍三角眼一转道:“如今先帝大行,毫无疑问太孙会立刻登基,入京混水摸鱼的机会没有了。黄子澄竖子也,皇上也不见得好到哪去。殿下请看。新皇登基用自己东宫旧人原是不错,只是也没有如此猴急地。最新辅政的四位大臣,方孝儒、黄子澄就占了一半。如此急吼吼地夺权,在朝众位大人嘴上不说,心中必定甚为不屑。
殿下进京一定要让天下明白殿下此行的孝义,而不是去夺权。3…Z中文网;手机站wap;z…z…z…c…n.c…o…m更新最快。只要达到了目的就撤,不需要固执于进京地形式。”
朱棣仿佛突然想到什么,道:“如果侄子突然下狠心拿下本王,说到底孤还是擅自离国啊。”
道衍微微一笑道:“殿下,本朝的根本是什么?忠孝而已。如果对于奔丧的王爷下手,天下舆论的口水也得把应天淹没了。虽然黄子澄是个自作聪明的小人,但有刘三吾、杨靖这些老成谋国的人在。朝廷一定不会出此下策,殿下放心吧。”
朱棣点点头道:“那是不是明日就启程?”
道衍道:“当然是越早越好。老衲估摸着八百里加急已经过了黄河,殿下不如今日晚间立刻启程。否则等圣旨到了,殿下再走就是抗旨不遵了。”
朱棣点点头。连忙喊道:“来人,”一名侍卫入房听令。“命令亲兵营火速整军待发,每人双马,携带三日干粮,其他粮食沿途征集,酉时准备完毕,戌时连夜出发。速去传令。”侍卫连忙跑了出去。
吩咐完毕,朱棣转向道衍道:“今上登基,孤料想朝廷会行削蕃之策,如此一来,孤又该如何应对?”
道衍道:“殿下天生帝王之相,非人力可违,就凭黄子澄那几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竖子如何能做得了大事。不过虽然彼不足惧,殿下亦不可掉以轻心,臣以为殿下一方面可行韬光养晦之策,示弱于朝廷。另一方面,殿下要积极准备,事不可为之时切勿坐以待毙。”
朱棣眉头拧成一股绳道:“大师,韬光养晦要得,只是后面一事你就不要再劝孤了。以一隅而抗天下能有几分胜算?孤只想守在北地安度余生,以全忠孝之名。”
道衍摇头道:“殿下,如果今上能这么想,他就不会对辽王殿下苦苦相逼了,这几年如果不是辽王挡了殿下的风头,如今被圈禁在京城的不是殿下还能有谁。树欲静而风不止啊。
如果说往日辽王在辽东牵制,殿下腹背受敌。现在今上却自毁长城,派个什么杨文篡取了辽东军权,此人档案老衲看过,匹夫尔,辽东军中随便挑出一个指挥使都比他强啊。如今殿下已无后顾之忧,如果此时还不图大业更待何时。”话说完,道衍留神着朱棣脸上的变化。只见他依然沉默,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前方,根本看不出他在想什么。只是那庞大地身躯散发着一种强大的压力,让道衍心中咯噔一下,他放心了。
“北平府八百里加急!”自从朱元璋死后,整个明帝国陷入一片停滞之中,哪里还会有这样八百里加急的公务?黄子澄和其他三位大人正在皇城内地左耳房中批看着奏折,他一把从太监手中夺过加急文书,只见上面粘着三根鸡毛,这代表着这个帝国最重要最迫切需要传递的信息。
黄子澄从头到尾将文书看了一遍,眉头一皱将书信交给其他几位大人。大家传阅一遍之后,方孝儒率先说话:“燕王以入京探视太祖为名突然率八百亲卫离开北平府?这是什么意思?”
杨靖拿起茶碗撇了撇茶叶道:“就是说,燕王殿下没有接到太祖遗诏,目前已经在进京地途中。请刘大人示下,这份公文该如何处理?”
刘三吾作为四位辅政大臣中德高望重的一位,大家遇到什么难题,总是第一时间请示他。只是刘三吾年事已高,许多事已经不会再加以意见,其作用不过是大家商量好之后他点个头而已。对于眼前这件麻烦事,他闭着眼睛道:“诸位大人商议吧,老夫听各位的。”
黄子澄心中暗骂一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