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卫生兵-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1990年10月9日,星期二。
“下课。”伴随着咚咚的钟声,还有张裕海的喊声,徐涛默默的收拾好书包,抬头看想窗外,淅淅沥沥的小雨已经下了一整天,徐涛微微皱了下眉头,一场秋雨一场凉,大棚早就盖好,可秧苗却还不到移植的时候,徐涛心里有些着急,天气一天比一天凉了,北方的十月气温已经开始降低,早晚的温差越来越大,秧子移植到完全成熟怎么也要两个半月到三个月,徐涛怕赶不上年前出货,要是那样,今年就彻底赔了。
微微低头拽出课桌内的塑料布,背上书包,抖搂开塑料布披在身上,“徐涛,走了,赶紧回家。”
站在门口的张亮喊了一声,徐涛检查一下书包没有露出,裹好身上的塑料布快速的走到门边,看了一眼张亮,“走吧。”,说完徐涛走出教室。
或许是心底装着事,一路上,徐涛没有了往日的悠闲,低头快速的走着,张亮也惦记家里的地,闷头跟着,徐涛张亮的沉默让往日嬉闹惯的小嘎、歪嘴、大牛、鼻涕虫有些发憷,几个人互相看了一眼,歪嘴胡玉柱推了下小嘎宋大海,“小嘎,你去问问他俩咋了,怎么都满脸不高兴?”
宋大海看了一眼皱着眉头的徐涛,凑到张亮身边,“二狗子,你咋了?”
张亮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滴,看了一眼宋大海,摇摇头,“没咋,我惦记我家的地。”
宋大海哦了一声,“是不是你家那个牛棚子?”张亮立棱下眼睛,“你家才是牛棚,我家那是菜棚子。”
宋大海伸了下舌头,嘿嘿笑了两声,“我说错了,你家菜棚子还没种哪?”张亮烦躁的摇摇头,“细的秧苗还没到移植的时候,我爸前几天说还要等等。”
看到小嘎已经跟张亮聊上了,歪嘴三人凑了过来,“二狗子,你说你家那玩意能出菜吗?过两天一下雪可啥都没了,我爷爷说了,咱们这祖辈开始就没有冬天种地的。”张亮白了一眼说话的大牛牛大国,“咋不能,我爸说能行肯定就能行。”
张亮早就被家里交代过,这事对外只能说是张大明琢磨出来的,绝对不能露底说出徐燕徐涛,否则的话,家里只有俩半大孩子的徐燕徐涛会被屯子里的人淹死,张亮也见识过屯子里那些老娘们什么样,无论谁问都说是张大明自己琢磨,至于徐家的,是自家带的。
虽然屯子里的人半信半疑,但好在张亮的大姑嫁到了城里,而张家人也一口咬定是自家琢磨的,议论了几天也就都抱着看笑话的态度关注着。
心里烦躁的张亮呛完牛大国在没说话,只是闷头走着,匆匆忙忙赶回屯子,刚刚拐进小道,张亮发现自家门口围了好多人,张亮心底一慌,以为家里出事了,撒开紧抓的塑料布甩开胳膊使劲往前冲去,走在张亮侧面的徐涛也看到了围在张亮家门口的人群,紧皱眉头跟着张亮身后往前跑。
张亮拨开人群冲进自家院子,发现原来不是出事了,而是爸妈哥姐还有徐燕大姐在移植秧苗,而跟着冲进院子的徐涛看到忙碌的几个人,松了一口气,笑了一下,把身上的塑料布拿掉把书包包在里面放在院子边的自行车上,甩开胳膊赶紧过去帮着干活。
看着手里一颗颗手掌大小的秧苗,徐涛脸上露出了笑容,“姐,大明叔说秧子好了?”徐涛干活间隙问着身边的徐燕。
徐燕也是满脸笑,“好了,上午大明叔最后看了一次说可以移到棚子里了,中午先把咱家的移种好,对付一口饭后才开始弄婶子家的,咱家的都移植好又浇完水,还把暖墙火引着才过来的。”
徐涛微微楞了一下,他还以为会先弄张亮家的,没想到,徐涛抬头看着浑身上下湿淋淋的胖婶和大明叔,心底一热,脸上的表情越发的柔和起来,胖婶、大明叔真是。。。。,徐涛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只是心底的感激又增加了一层。
张亮家的大棚因为家里人多的原因,比徐涛家足足大了半个,挖苗、栽种、浇水、烧暖墙,所有的一切都弄好,那怕是人多,也干到了晚上七点,这还是后来张家小叔跑过来帮忙才赶在天彻底黑透了干完。
冻得哆哆嗦嗦的徐燕徐涛以惦记家里的菜棚为由拒绝了胖婶的挽留,姐弟俩互相搀扶着回到了冰冷的家中,徐涛使劲蹦了几下,赶着徐燕赶紧进屋换衣服,自己蹲在灶房快速的把火引着,又往大锅里添了点水,把家里的老姜切了几块扔进锅里,徐燕换好衣服,把毛巾往头上一扣,赶紧跑出来替换徐涛。
看见徐涛进屋,徐燕把放在碗架子里的剩馒头拿了出来,又拿出两个鸡蛋,一个柿子,开始做饭,等徐涛换好衣服出来,徐燕已经把馒头蒸上,灶台边放着一碗姜水,“小涛,赶紧把姜水喝了,省着感冒。”
徐涛答应一声微微皱着眉头一口把姜水喝净,放下碗擦了擦嘴,“姐,我去棚子里看看。”
说完拿起放在一边的塑料布披在身上,“赶紧去赶紧回来,马上吃饭了。”徐燕交代一声把锅盖打开准备做汤,徐涛哎的答应着出门往后院的大棚走去。
来到棚子边小心的打开大门,掀开门里的破棉被走进暖棚,拉开灯绳,挂在棚顶的两个十五瓦的灯泡亮了,昏暗的灯光下,宽七十米长一百三十米的暖棚里,种植的整整齐齐的小苗此时此刻在徐涛眼里就是一张又一张的大团结。
小心的顺着中间只能行走一人的小道慢慢的行走着,低头看着一个又一个小苗,徐涛脸上的笑越扯越大,从头走到尾,徐涛深吸了一口气,空气中湿润的土壤气息中夹杂着淡淡的青草气息,徐涛笑着顺着小道走到暖墙的灶眼处,弯腰小心的打开挡住灶眼的铁板,低头看着里面的木头绊子,烧的红红的木头、摸着热乎乎的墙体让徐涛眼睛亮亮的。
站直身体,徐涛关上铁板,重新看向地里的小苗,现在还没到冷的时候,一天一遍柴火就够,等到了霜降后,暖棚的温度一定要保持住,还有就是地的湿度也要保持,靠在暖墙上,徐涛默默的想着需要注意的事项,脸上的笑容慢慢消失,眉头也微微皱了起来。
天冷的时候这样的暖棚完全需要靠人来维持温度,柴火绝对不断,否则温差过大也会影响菜苗的生长,而且,徐涛想到那时候D市的温度最低的时候才零下几度,可自家这边,到了最冷的时候是零下三十几度,徐涛看着此时菜地里青翠的小秧苗,深吸一口气,眼神闪过一丝坚定,这地里种植的不仅仅是菜还是自家的希望,那怕熬死也绝对不能有任何闪失,只要第一年摸准规律,以后只会越来越轻松。
“小涛,回去吃饭了。”暖棚外传来的喊声打断了徐涛的思绪,回神的徐涛又看了一眼菜地,缓缓吐出憋在胸口的一股气,快速小心的往门口走去。
披好塑料布,关灯掀开破棉被打开大门,又小心的把大门管好挂上绳扣,徐涛转身看向徐燕模糊的身影,“姐。”
徐涛喊了一声,徐燕伸手一把抓住徐涛的胳膊,“走,回家吃饭。”徐涛跟着徐燕踩着泥泞的菜地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屋内走去,走进屋里,姐弟俩使劲跺了跺脚,把粘在脚底的淤泥甩掉。
进屋上炕坐在炕桌边,徐涛端起放在面前的大碗汤喝了一口,“把馒头吃了,饿坏了吧。”徐燕把馒头递给徐涛,徐涛抬头笑着点了下头,“真饿了。”
徐燕呵呵的笑了,“回家就开始干活,能不饿吗?你也不看看啥时候了。”徐涛笑了一下,低头快速的吃着,也就几分钟的时间徐涛就着一大碗汤吃了两个大馒头,徐涛放下碗筷,揉了揉肚子,打了个饱嗝。
“姐,咱家地啥时候收?”徐涛看着对面快速吃饭的徐燕边揉着肚子边问,徐燕把嘴里的馒头咽下去,抬头看向徐涛,“差不多了,小涛,姐跟你说点事。”
徐涛点点头,“你说。”“小涛,咱家不是有马了吗,姐想给马做个后槽子,等菜好了,出去卖菜,得有东西拉菜,咱不能总借队里的车使唤,咱自家打一个用着也方便,你看咋样。”徐燕边吃边说着今天的想到的事情。
其实徐燕今个想打车也是因为干活期间大家的闲言碎语,尤其是赵寡妇几个最喜欢嚼舌根的老娘们,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自家跟着胖婶打算借着种菜的名义占二小队的便宜,徐燕想了一下,与其等到用车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不如自家打一个,自家用着方便不说,菜真种出来的时候,也省着人家用车卡自家大脖子。
徐涛眼睛一亮,点了点头,“姐,早就该打了,要不然等出菜的时候,你们咋把菜拉到大队?总借队上的肯定有人说闲话。”
徐燕笑了,“那就这么说定了,我明天去后屯子把车定了,然后准备准备工具,再有一个星期就收地。”
徐涛笑着点了下头,“姐,咱家今年有马了,咱俩自己干,谁也不求,省着到时候屯子里的人不干活还看咱笑话。”徐燕使劲点了点头,“行,你给姐牵马,姐自己割。”
徐涛笑了笑没有说话,徐燕敲了下徐涛的头,笑了,昏暗的灯光下,姐弟俩的笑给这个贫瘠的家带来一丝暖暖的希望!
作者有话要说:
咱先说一下,农村种菜是直接把菜籽种到地里,扣上塑料布育苗,等菜苗长出来后或是移地方,或是就这么原地不动,而菜苗生长的比较慢,手掌那么长的菜苗怎么也要半个多月的时间,小陌婆婆说过,苗越小越难长,所以别看只有巴掌长花费的时间却不短。
第十章
1990年11月18日,星期日。
徐涛裹着棉被哆哆嗦嗦的爬起床,使劲搓了搓冻的有些发僵的手指,突然徐涛的动作停住了,一下子把棉被扔掉,抓起放在一边的衣服快速的穿了起来,套上二棉鞋走出里屋,看到空荡荡的炕面,徐涛摸了摸已经发凉的被窝,心底一阵懊恼。
快速的走出走到门口,推来房门,映入眼帘的是一片片飞舞的雪花,呼啸的寒风中,大片大片的雪花从天而降,徐涛抹了把脸往后院跑去,刚刚拐弯就看见棚内亮着灯,来到后院的大棚前,棚上已经堆了一层雪片,徐涛皱着眉头看了一眼,小心的拉开大门掀开棉被走了进去,一股暖流袭来,徐涛下意识的吸了一口气,昏暗的灯光下,徐燕正不断的给四个灶眼塞柴火。
徐涛顺着小道走到徐燕身边,“姐,你什么时候起来的。”
徐燕抬头看了一眼徐涛,擦了一把额头的汗,笑了一下,“刚起来,我看下雪了,怕昨晚压的灶坑火灭了,再说天冷,要是把菜冻了,咱就白干了。”
徐涛心底微颤的看着徐燕满眼的红血丝,粘在额头湿哒哒的发丝,心里一阵阵的难受,姐那是刚起来,来的路上,深一脚浅一脚的雪已经盖到了脚腕,只要看雪的厚度,姐至少起来三个小时了。
深吸一口气,徐涛使劲眨了眨眼睛,“姐,我饿了,你回屋给我做点饭吧,我收拾院子。顺便把雪扫扫。”
徐燕看了看菜地,站直身体点点头,“行,姐进屋给你做饭,你看着点火。”徐涛点头看着徐燕穿上棉袄套上围巾离开了大棚,徐涛静静的站在灶坑边,通红的灶眼内烧的发焦的木头绊子噼里啪啦的响着,好一会徐涛才苦笑了一下,使劲揉了揉脸,转身走到菜地,蹲在地上摸了摸土壤。
微微发干的土壤让徐涛站起身走到门边,抓起放在一边的两个水桶,温度够湿度不够,徐涛提着两个水桶来到井边,一桶一桶的开始打水,徐燕把饭做好,走出灶房,看到徐涛站在井边,额头冒着热气,一下子冲了过去,“小涛,放下,一会姐浇地,你先进屋吃饭。”
徐涛笑了一下,放下手里的水桶,拉住徐燕往屋内走去,“姐,我真饿了,你给我做啥吃的了。”
徐燕伸手擦了把徐涛额头的汗水,“热汤面,赶紧吃,吃完你歇一会,姐去浇地。”
徐涛站在灶台前认真的看着徐燕,“姐,一会你先睡觉,休息好了在去后院换我。。。”“小涛。”徐燕焦急的打断徐涛的话,徐涛把手放在了徐燕肩膀,微微使力,“姐,你听我说完好吗?”
徐燕看着眼前的徐涛,认真的表情,眼神中透出一股坚持,徐燕抿了下嘴,点点头,“你说。”
徐涛笑了一下,拉着徐燕坐在了灶台前的小凳上,把面条递给徐燕,“姐,我知道你心疼我,可你忘了,我也心疼你,咱家就咱俩,我平时要上学,家里全靠你一个人,我知道你能干,也知道你肯干,但是姐姐,你忘了,我就你一个亲人了,要是你累出个三长两短的,这大棚还干个啥意思?”徐涛微微发沉的声音让徐燕鼻头发酸。
扯出一丝笑,伸手揉了下徐涛的头顶,“小涛,姐知道,你说的姐都知道,小涛啊,你放心,姐不会扔下你一个人不管的,无论如何姐都会看着你成人的。”
徐涛叹了一口气,认真的看向徐燕,“我知道,姐,你不能这么熬下去了,要不然不等菜成熟,你先熬垮了,我白天上学,你在家收拾大棚,晚上的时候,咱俩换班,”“小涛”徐涛按住徐燕的手,“姐,咱俩换班,我头半夜,你后半夜,这样既不耽误我上学,你也能松口气。”
徐燕看着徐涛难得的伴着的脸无奈的点点头,“可你上学咋整,要是觉不够睡,上课不得困啊。”
徐涛笑了,“不会,姐,听我的,就这样吧,等我放假就好了,我们再有半个多月就要放假了。”徐燕看着露出笑容的徐涛敲了徐涛的额头一下,“快吃饭吧,一会面条陀了。”
徐涛笑着点头,捧起大碗面稀里哗啦的吃了起来,几分钟就把一大碗面吃完,擦了擦嘴,徐涛站起身,“姐,你吃完赶紧睡觉,我看着雪得下一天,晚上还要靠你看灶眼哪。”
徐燕点点头,“行,我知道了。”徐涛转身离开了屋内,来到井边继续挑水,一桶又一桶的井水浇在有些发干的的土壤,直到天亮了,徐涛才算把菜地浇透,站在菜地边,徐涛擦了擦额头脖子上的汗水,缓了一会,又给灶眼塞点柴火,走出了暖棚。
站在棚外,徐涛看着粘在棚上厚厚的一层雪,微微皱起了眉头,虽然大棚是用工字梁顶起来的,但是塑料布毕竟不抗压,徐涛走回前院,把摆放在墙边的梯子拖到后院,小心的杵在了大梁的横杠上,按了按,估计没问题,徐涛笑了一下,拿起放在墙边的扫帚小心的爬上梯子,开始扫雪。
小心翼翼的干着,寒风中,徐涛精神高度集中,徐涛可是知道自家这个大棚支架是什么,而且晃晃悠悠的梯子也让徐涛有些发憷,他到不怕自己摔了,厚厚的雪摔下去也摔不坏,他就怕砸下去的方向不对,在砸到棚上。
不知道干了多久,徐涛就觉得手指的指关节一阵阵像是针刺的疼痛,徐涛看了看还有一面没有清扫的棚顶,爬下梯子,抓起地上的雪使劲揉着指关节,冰冷的雪刺激的手指越发的疼痛,好一会才感觉一阵热气从手指内传出,徐涛笑了,把手上的雪在衣服上抹干,使劲蹦了蹦,把梯子往前挪动了一下,抓起放在一边的扫帚又一次往上爬着。
“徐涛,下来下来。”刚刚爬到一半,身后传来喊声,徐涛回头看见站在后院拐角的张亮、张海哥俩,徐涛笑了一下,“大海哥,张亮,你们咋来了。”
张亮小跑到梯子边扶住梯子,瞪着眼睛看向徐涛,“你傻了,这么滑没人扶着你就敢自己上,这要是摔下来不磕坏了,下来下来。”
徐涛笑了一下,“不会,我小心着哪,我还有一面就干完了。”
“小涛,你下来,哥上去,你跟二狗子在下面给扶着就行。”张海走到梯子边伸手抓住徐涛的脚腕,微微使力,徐涛挣了一下,没挣开,无奈的点点头,“大海哥,你撒手,我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