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医师-第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是的。”



冷冽笑着点了点头,脸上隐隐的透出了一丝得意:“一般最早也是三十三。三十四岁,反正在我的印象里面,咱们二院历史上好像就有一个人比他早上几个月!”



说到这里,冷冽笑着说道:“而且您可别忘了,小田还有着神经生物学那边兼职教授的名头呢,呵呵,如果不是我当初跟得紧。那老童简直恨不得把正式教授的职称硬塞给他了!”



见冷冽说的夸张,刘明不由得展颜一笑道:“做基础研究,不到三十岁的教授国内都不少见。可是临床上的副主任医师,三十出头的就凤毛麟角了,您今年可是真捡着宝喽!”



“哈哈……”



冷冽极为畅快的笑了起来。这些年他的眼光可是被不少人私下里嘲笑过。今年总算是争了一口气了。



“那今天小田要做的是什么手术?”



等到冷冽得意了一会儿,刘明这才笑呵呵的问道。今天他特意来到手术室,就是亲眼想看一看,这个冷冽一力推荐的年轻人水平到底如何!虽然不是神经外科医师,那些外科基础的东西也都是相通的,这点儿眼光至少刘明还是有的。



听了院长的问题,冷冽马上回答道:“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



知道刘明对此不是特别的了解,不等对方发问,冷冽就继续解释了起来:“这是脑血管外科的代表手术之一,难度不敢说是最大的那种。绝对也不容易,而且很考验一个神外医师的基本功,尤其是对相关部位的应用解剖了解要求非常高!前交通动脉区的血管复杂,并有重要的穿动脉,与处理动脉瘤有关的动脉甚至可能达到十四条之多。再加上前交通动脉本身还可能有各种变异,做好这台手术可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



冷冽这么一说,刘明的表情也变得凝重了起来,有些担心的问道:“那这台手术你不打算去台边看着?而且按照规定,小田现在属于低年资副主任医,必须是在上级医生临场指导下才能做这个手术吧?”



“您放心。那不是有李强在嘛!”



冷冽笑了笑,打消了刘明的疑虑:“而且我也绝对相信小田,按照他自己的说法,这种手术至少做过七八次了……”



没错,如果是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的话,田路不仅仅有着现实中七八次的实操经验,在系统的模拟训练场上,他更是练习过了数十次之多!



因此就算明知道外面主任和院长都在看这台手术,田路依旧一副泰然自若的样子,游刃有余的主导着整个手术的进程。



就在这会儿,麻醉师开始对患者进行麻醉了。



田路先冲着李强点了点头,示意对方再去检查一下手术的器械准备情况。这台手术,要用到的手术器械非常多,除了常规开颅的神经外科手术设备和颅内血管显微操作器械之外,还有动脉瘤夹和持夹器,术中血流检测设备如多普勒荧光造影,临时阻断夹,头架以及自动牵引装置等等。出于谨慎的原则,只要是田路主刀的手术,他在每次手术正式开始之前都会让自己最信任的一个人去再检查一遍。



而田路自己则是前挪几步,站到了麻醉师的身后。



麻醉师的工作也同样极为重要,贯穿于整个手术的始终。



气管插管静脉复合麻醉,前面要求快速而平稳的诱导;麻醉过程中还要检测血压变化,避免二氧化碳分压过高;麻醉要有足够深度,避免疼痛等刺激,呛咳等引起血压、颅内压异常波动;麻醉完还要常规行深静脉穿刺,建立静脉通路,以防术中出现动脉瘤破裂出血时的紧急处理。



而在夹闭动脉瘤时,控制性降低血压对防止动脉瘤破裂有利,但长时间低血压将导致脑灌注减少,可能导致脑缺血,如果手术中需要暂时阻断载瘤动脉时,反而应适当提高血压,增加其供血区的侧枝循环灌注。



术后还要让患者尽早苏醒,以便观察神经功能状况。



这些都是麻醉师的工作。



可以说,田路虽然是主刀医师,在整个手术过程中,麻醉师和他一样都是不可或缺的人物。相比之下不显眼,却是保证手术顺利的进行的关键!



认看着麻醉师完成所有的工作,田路这才松了一口气,冲着李强和钱跃两位助手点了点头:下面,就要轮到他们上场了!



切口标记自然是早就做好了的,田路准备采取的是经典的亚萨吉尔翼点入路,即额颞入路,这种入路很巧妙的利用了人类大脑间的自然间隙,从而避免了手术对脑组织的损伤,可以说是临床上最常用的手术入路之一。



他们的第一个工作,就是给患者在手术台上摆好体位。



“他在干什么呢?”



过了好一会儿,看着屏幕上田路一个人忙忙碌碌的,不停调整着手术台上患者的姿势,这会儿正在垫高患者的一侧肩部,刘明不由有些好奇的问道。



冷冽瞥了一眼田路的动作,随口解释道:“颈部过度扭曲的话,可以使气管和颈静脉受压,进而静脉回流受阻,导致颅内压增高,增加手术显露的困难。而提前将同侧肩部适当垫高的话,可以有效的预防这一点。”



“我不是问你田路这个动作的意义!”



冷冽的一串解释让刘明顿时有些哭笑不得,摇头道:“我想问的是,小田怎么对体位的摆放这么重视?有必要做得这么细致吗?”



“这……”



一时间,冷冽有些为难的皱了皱眉头,确实,冷冽也发现了田路的这个习惯。只要是他主刀的手术,前面必然会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调整患者的体位,尤其是头位!



诚然,对于额颞入路来说,暴露颅底至关重要!这样会有利于额叶自然地垂落,从而离开眶顶,并保持蝶骨嵴垂直于手术视野,直接观察到前床突和鞍旁组织。所以从这方面来说,头位的摆放和固定当然是极为重要的。



问题是,田路的准备也太过细致了一些!



患者头颅的倾斜角度,高度水平,乃至于颧突的位置是不是正好在最高点上,这些细节上面田路都在不停的调整着,那种全神贯注思考,有时候只是调整那么几厘米,几毫米的微微变动,让所有旁观的人都不由得产生了一种错觉:就好像田路的双眼能够穿透患者的头皮、头骨,直接看到硬脑膜内,然后根据里面的情形来进行微调一样!



“事实上,我也不知道小田这么做得依据和标准是什么。”



冷冽无奈的摇了摇头道:“我在看了他很多手术录像之后发现,所有的手术都会经过长时间的体位和头位调整,比其他医师花费的时间要多很多。等到手术开始之后,术野的暴露都异常的清晰,手术过程中对脑组织的牵拉和碰触几率,也会减少到一个让人惊讶的地步!”



“哦?”



双眼急速的闪动着,刘明对屏幕上田路的动作越发的好奇了起来。就算是对神经外科专业一窍不通,刘明终究也是一名外科医生,很清楚田路做到这一步是如何的不容易!



对于体位和头位的大致位置和角度,只要提前做了准备自然是都知道的,问题是这个小田到底靠着什么判断来进行微调呢?



没有任何的辅助手段,难



道纯粹靠的是经验?



或者说,难道他的双眼里有个超微型的透视仪不成?



刘明心里正在急速的思考着,而在手术室里,田路终于用头架固定好了患者的头位,然后便开始了消毒、铺巾等最后的准备工作。



真正的手术,现在才不过刚刚准备开始而已!



第一百四十七章这是怎么回事?



“前交通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切口非常重要。”



看着屏幕上田路正在标记两侧注射利多卡因,冷冽对着刘明院长说道:“因为术野暴露的是否合适,关系到后面操作的安全与难易度。就像这台手术,采取经典的亚萨吉尔翼点入路,头皮切口一般起自颧弓上缘,耳屏前一至一点五厘米,然后垂直于颧弓,从耳前向上,沿发际转向额部,距离中线一至二厘米处,止于额部发际。当然,具体切口的形状可以根据患者的发际高度进行适当调整。”



点了点头,刘明没有说话,而是全神贯注的看着田路拿起手术刀,毫不迟疑的划了下去。



这一次,相比起田路以前的手术而言,动作是比较慢的。



“切开头皮的时候,要注意保护颞浅动脉主干,特别是后支,不要同时损伤前支和后支,因为术中特殊情况可能需要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手术。”



或许是觉得田路的操作速度和自己曾经跟刘明提起过的有些不同,冷冽笑着解释道:“另外,在翻转皮肌瓣或筋膜间颞肌瓣的时候,还要注意最大限度牵开颞肌的同时,不损伤支配额肌的面神经额支,避免术后额纹消失以及颞肌萎缩,所以操作要比较谨慎一些。”



又是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虽然具体的情况不太了解,而且田路的操作确实和冷冽形容的有一些差距,这在刘明的眼中都没有任何问题。他只注意到,田路下刀之时没有任何的停顿!



虽然慢,没有一丝一毫的犹豫!



亲眼所见到的东西,肯定要比冷冽的描述要来的真是很多,所以刘明觉得这次冷冽的解说有些多余了。



两种常规的显露方法,田路采取了筋膜间分离,沿切口走行。向前下方分离帽状腱膜下层至脂肪垫,然后切开颞浅筋膜浅层,将之和皮瓣一同翻向前下方。



这个操作说起来很容易。三言两语而已,做起来的时候却是非常繁琐精细,而且田路和两位助手的配合也稍显生疏。不时的要停下来协调三人的同步性,花了不少功夫最后才显露出了眶上缘、额骨角和蝶骨。当然,在颅骨上田路留了一处筋膜肌肉缘,用于关颅时的颞肌复位及缝合。



“接下来是开颅了。”



冷冽继续尽着解说的义务,注视着显示屏说道:“还是常规的钻两孔,铣刀铣下,然后游离骨瓣。”



第一孔是关建孔,位于额骨颧突后方,可显露前颅窝底,第二孔位于蝶骨嵴后方的颞部。田路的动作轻柔而又坚决,都是一次性成功。然后用铣刀铣开骨瓣大部分。因为蝶骨嵴处骨质厚,田路选用磨钻将颅骨皮质磨开,然后才翻转骨瓣。而且因为李大山的岁数有些大,很有可能骨瓣下会和硬脑膜有粘连。为了避免损伤到硬脑膜,田路在翻开骨瓣之前先用玻璃子进行了一下分离,操作的小心翼翼的,十分谨慎。



刘明紧紧的抿着嘴唇,认看着。



和前面一样,包括接下来在骨瓣周围的骨缘上钻孔。明胶海绵垫入骨瓣边缘下,田路这些操作的速度明显比刚才要快上了许多,而且依旧是没有一丝的犹豫和迟疑!



掀开了骨瓣之后,就显露出了硬脑膜,膜下大脑上的一些血管清晰的显露在术野中了。



指了指屏幕上田路正在进行的操作,冷冽开口道:“为了避免术中颅内压降低,硬脑膜剥离后造成硬脑膜外血肿,需要常规的悬吊硬脑膜。而脑膜中动脉走行途经周围,单纯压迫止血可能效果不满意的地方,小田特意多悬吊了两三针。”



手术室里,田路在助手的配合下,开始用小号的咬骨钳和高速钻磨除蝶骨嵴外二分之一,直至前床突附近的头骨。充分磨平蝶骨嵴,可保持良好的垂直视野,减少术中对脑组织的牵拉,因为蝶骨嵴的硬脑膜和骨质易出血,田路用骨腊封闭颅骨板障。



不过在做这一步操作的时候,显示屏前的冷冽不由得微微“咦”了一声。



“怎么了?”



声音虽



然很轻,刘明还是听到了,忍不住开口问道。



“没事儿,没事儿!”



冷冽连忙笑着摆了摆手,看向屏幕的眼中却是流露出了一丝微微的疑虑。



就在刚才使用咬骨钳的时候,田路的动作好几次都有了小小的停顿和失误。当然,这种停顿和失误不是非常的明显,也没有造成什么不良的后果,至少刘明是看不出来的。在冷冽却看得清清楚楚:这绝对不是田路一贯的风格,冷冽看过他的好几台手术,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出现!



“难道是因为知道院长在观看手术的缘故?”



冷冽的眉头忍不住微微的蹙了起来。



事实上,冷冽的观察并没有错,刚才使用咬骨钳的时候,田路确实是有些失神了!



出现这种情况,绝对不是知道有刘明在看的缘故,而是因为田路一时忍不住,念想起了刚刚交给维森公司的那套器械专利。



还是那套东西用着顺手啊……



好在这种失神只不过是片刻的功夫,田路很快就收起了发散的思绪,把注意力重新放在了手术上面。三位医师一起动手,开始冲洗、吸引,垫入明胶海绵,彻底的清理术野。



接下来,就是剪开硬脑膜。



以蝶骨嵴为中心弧形剪开硬脑膜,并用刚才穿的丝线将其翻转悬吊在骨窗边缘,然后按照操作规范先打开鞍旁的蛛网膜,放出脑脊液。降低颅内压,增加显露空间。一方面避免过度牵拉脑组织,特别是颞叶脑组织,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避免通向蝶顶窦的引流静脉撕裂出血。



冷冽稍稍有些抬起的心又很快的放了回去。至少在屏幕上的情况来看,田路恢复了正常水准,操作干净而清晰,快速而稳定。没有造成任何的出血状况。



处理好硬脑膜之后,手术室的灯光瞬间便暗了下来。



只有一盏灯还开着,光线集聚在术野上面。患者的大脑显露。在上方固定好显微镜之后,手术即将进入到显微操作的阶段。



手术室外,显示屏上的图像转到了镜下。而刘明和冷冽也都同时坐直了身子!



在裸露的大脑大部上覆盖浸湿的面条,田路开始了分离显露动脉瘤的操作。



常规来说,显露动脉瘤的方法是根据动脉瘤的部位,首先显露载瘤动脉的近端,再暴露动脉瘤瘤颈,然后分离瘤颈,最后显露满意后选择适合的动脉瘤夹,夹闭瘤颈。



这部分操作,说起来同样是简单无比,操作起来却是极为复杂。主刀医师甚至可以说是如履薄冰!



这可不是前面田路主刀的二级、三级手术,前交通动脉瘤也不是像脊髓室管膜瘤那样就在脊髓下面,切开了就能看到。



病变部位可是在大脑组织的深处!



因为动脉瘤位于蛛网膜下腔,所以不用经脑实质造瘘,而是循着载瘤动脉的正常解剖部位。由近及远的达到动脉瘤。这个过程中,因为有着正常的穿支血管,所以为了避免出血,只能是在显微镜下进行锐性分离,而不能钝性撕拉!



也就是说,手术者必须在一个极其狭小的深部空间里面。在显微镜下用那些精密的手术器械进行操作:扒开患者娇嫩而脆弱的脑组织,探进去,避开那些密密麻麻的血管,一点一点,一丝一丝的游离出病变部位!



用语言,很难描述这种手术的精密度。



前交通动脉区的血管非常复杂,并且有着重要的穿动脉,可能与前交通动脉瘤处理有关的血管就可能有十四条之多!而且手术者还不是在大脑表面操作,而是深入到内部,在越来越狭小,最后仅能容纳那纤细的金属杆顶端伸进去的地方!



就像当初冷冽所说的那样,这一步对术者的基础知识和操作能力有着极高的要求!他必须对这部分脑组织的结构,包括血管的分布和走向,病变部位的组织结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