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不败军神-第13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畏看着他,皱眉说道:“这个我倒是真不知道。”
其实他是完全可以猜到程斌为什么要这么做的。
中日这一战,让本来就不怎么太好的国内经济雪上加霜,偏偏因为种种原因,共和国中央政府对于下面各地方政府的实际控制权并不算太强,没办法像日本那样横征暴敛。
当然话又说过来,这并不是说共和国的平民日子就比日本平民过得好,只是说他们承受的高额税负使用途径不同,被地方政府截留得多了,最后到中央政府手里的自然就少了。
所以程斌此次日本之行的一个主要目地应该就是搜刮日本国内值钱的东西运回去抵债。
日本政府在战前就已经负债累累,国库里比天皇的脸都干净,程斌总不能去刮地皮,当然就只能打工业设备的主意。
他想了一下,向西园寺公望说道:“这件事我会和程副总理谈谈,请他保留一部分涉及民生的基础设备。”他很诚肯的说道:“但是重工业设备很难留住,而且按照我们从前谈过的购想,在日本国内保留这些设备也没什么用处。”
西园寺公望看了他一眼,说道:“我这次来还有一个目地,那就是希望请你共进晚餐。”
吴畏皱了一下眉,摇头说道:“有什么事情不能在这里说吗?”
“是伊藤老师要见你。”西园寺公望说道。
吴畏这才明白过来,很显然伊藤博文有什么事情要和自己说,但是以他的身份,前来拜访自己就有点不合适,只能搞这种曲线救国的路子。
他迟疑了一下,点头说道:“那就叨扰首相大人了。”
西园寺公望果然没打算请吴畏**一下,晚宴是在西园寺自己的家里进行的。除了吴畏和西园寺公望外,只有伊藤博文这一个客人。
西园寺公望据说喜欢美食,不过这个时候东京都正在实行军管,就算是首相大人家里也没有什么食材,所以三个人面前的食物都很简单。
吴畏倒不担心西园寺公望会给自己下毒,只不过面前这碟子里的东西实在太少,他很担心自己一筷子给夹没了,只好端着酒杯不放手,准备回司令部后再来俩馒头。
伊藤博文谈兴倒是不错,和吴畏喝了几杯清酒,这才悠悠问道:“中正君对山县有朋大将有什么看法?”
吴畏有些莫名其妙,想了一下说道:“久闻其名。”
别的不说,能和王启年那老狐狸斗了好几年还稳占上风的人,肯定是有真才实料的。
伊藤博文点了点头,说道:“他回到日本了。”
山县有朋指挥的第二师团虽然在朝鲜半岛上被打得很狼狈,但是第四师一直都没能抓住他的主力,反而被其偷袭了几次,损失很是不小,后来总参干脆让第四师确保将山县有朋堵在朝鲜南部,就指望他自生自灭了,没想到他居然回国了。
想到这里,吴畏心中一惊,看着伊藤博文说道:“他不会刚好在这里吧?”
伊藤博文一笑,“中正君说话了,这又不是写小说,怎么会有那么巧的事?”
吴畏也笑,却没有说话,在心里琢磨伊藤博文的意思,据说这两个老头从前就很不对付,那么伊藤博文告诉自己这个消息,难道是希望借刀杀人?
第317章 东亚新秩序二
伊藤博文看着吴畏,轻声说道:“山县君他去了北海道。”
吴畏微微低着头,继续扮演某个姓狄的家伙,也不知道他的心里在想些什么。
日本投降之后,有相当一部分不甘心失败的高级官员跑去了北海道,最著名的就是近卫师团的寺内寿一,他带领一部分近卫师团和第五师团的士兵在北海道成立了反抗军,自认总司令,在日本国内还是很有一些号召力的。
日本四岛之间,九州和四国离本州岛都很近,虽然因为兵力的原因,吴畏一直都没有对这两个岛进行事实占领,但是在这两个岛上的日本陆军部队都已经宣布奉天皇诏书投降,唯独北海道还是化外之地。
所以吴畏听到伊藤博文说山县有朋跑到北海道去了,倒也并没有觉得太过吃惊。说实在的,山县有朋号称一代名将,就连吴畏的老上级,大名鼎鼎的第二十八师师长王启年都拿他没办法。但是吴畏研究过山县有朋在朝鲜半岛的战例,发现也不过如此,只不过第四师的打法更加呆板,这才连吃了几个亏。
如果换成吴畏来打的话,他绝对不会试图一战就消灭第二师团主力,而是会选出一支精锐部队,抓住机会咬住山县有朋的某支部队,拖到大部队赶到就行了。
第二师团在朝鲜半岛没有办法补充,只要这么打上两三次,山县有朋就成光杆司令了,看他还拿什么来反击和偷袭。
不过话又说回来,第四师是标准的陆军部队,虽然在国内算得上老牌劲旅,但是从军官到士兵,战术能力也都乏善可陈,就算把吴畏调过去指挥,以现在的通讯能力,下面的部队能不能打出这种效果来也很难说,除非是他指挥的陆一师,还得是战前那支齐装满员的陆一师。
大战之后,虽然总参立刻就从军内调拨陆二师的士兵来补充战损,但是陆一师的整体实力下降是不争的事实,按照吴畏的估计,现在的陆一师能有战前的百分之四十就可以谢天谢地了。这也是吴畏一直按兵不动的原因,反正他也不急着把全日本收归囊中,实在犯不着冒被人戳破陆一师百战不败神话的风险。
现在听说山县有朋跑了,吴畏都能猜到第四师上下的喜悦心情,估计第二师团早就成了第四师卡在嗓子里的骨头了,吞不下吐不出。
看到吴畏不动声色,伊藤博文真有点猜不透吴畏的心思,难道他一点都不在乎山县有朋这个日本最后的名将吗?
房间里安静了一会,吴畏抬头向伊藤博文说道:“只有他一个人过去吗?”
伊藤博文迟疑了一下,摇头说道:“据说还有一部分士兵,不过人数不会太多,因为他们乘坐的是渔船。”
吴畏嗯了一声。北海道以渔业为主,寺内寿一能够调集渔船接走山县有朋并不奇怪,只是隔着茫茫大海,这两个人能够接上头也算是天意。
看着吴畏不知道想些什么,伊藤博文突然说道:“还有一个不好的消息要告诉中正君。”
吴畏愣了一下,疑惑的抬头看着他,心想山县有朋都跑到北海道去了,还能有什么不好的消息?难道你还能摔杯为号,给我弄一帮刀斧手出来?
伊藤博文倒是没有那么神展开的头脑,看着吴畏说道:“我下午刚刚接到消息,上村彦之丞中将指挥的舰队将不会奉诏投降,而是准备前往北海道。”
吴畏沉默的看着伊藤博文,两个人对视了良久,吴畏才说道:“那是什么时候的事?”
“今晚吧。”伊藤博文说道。
吴畏沉吟了一下,说道:“为什么要通知我?”
伊藤博文苦笑了一下,说道:“海军是需要保养的,这支舰队在北海道是不会有前途的。”
吴畏若有所思的看着他,如果伊藤博文说得没错,那么他现在通知马卡洛夫进行拦截的话,一定可以全歼这支日本舰队。
他沉吟了一下,说道:“伊藤先生的意思呢?”
“我听说有些军舰并不准备追随上村彦之丞中将,而是准备在港口自沉。”伊藤博文说道。
这个时候,西园寺公望插话道:“如果可以的话,请中正君允许海军保留他们的尊严。”
吴畏的目光在面前的两个日本人身上转了一圈,慢慢放下酒杯,说道:“难道他们觉得还有希望吗?”
伊藤博文和西园寺公望互相看了一看,西园寺公望说道:“我试图劝说上村中将,但是他并不相信中日两国可以和平共存。”
吴畏笑了一下,看着面前矮几上寥寥的菜肴,轻声说道:“海军难道不应该是最早张开眼睛看世界的吗?为什么只能看到东亚这一小块地方?”
“因为他们没有一颗能看到全世界的心。”伊藤博文说道。
他看着吴畏,很认真的说道:“我和天皇陛下谈过,一致认为,在整个亚洲,能够带领亚洲人重新站到世界之巅的人,非中正君莫属。”
吴畏看着他,淡淡说道:“伊藤先生说笑了。”
“不是说话。”伊藤博文说道:“从前我们一直觉得,亚洲太小了,中日之间只能有一个国家存活下来,但是听了中正君关于东亚经济圈的话,这才突然发现,合作也是可以做到的。”
吴畏笑了一下,心说这理论当然没问题,倒是执行起来问题就大了,欧盟连货币都统一了,不是照样三天两觉的闹杂?
但是他当然不会给自己找麻烦,于是向两个人说道:“这需要我们共同的努力。”
“不错。”伊藤博文说道:“但是支持我们的力量太小了,无论是贵国还是我国,都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些。”
他看着吴畏,说道:“所以我们希望,中正君能够获得贵国的最高权力。”
吴畏一愣,看着伊藤博文笑道:“这事可有得商量了。”
“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伊藤博文严肃的说道:“为了中日两国,也为了东亚的崛起,中正君必须掌握足够的权力。为了这一点,我和陶斋都会不遗余力的支持中正君,必要的时候,天皇陛下也会出力。”
吴畏目瞪口呆的看着他们,心中油然升起一股奇妙的感觉,心说自己这算是拯救世界的节奏吗?在东京湾趟了一回水,不至少就变成凹凸曼吧?
第318章 东亚新秩序三
吴畏其实并不怎么相信伊藤博文的说法,无论怎么看,这个老头都不像是会相信传销的人,所谓的亚洲经济一体化虽然看起来很美,但是像伊藤博文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轻易相信一种全新的理论?
但是事实上现在的日本并没有太好的选择,因为以程斌为代表的共和国官僚们并没有打算在日本长治久安的打算,他们现在在日本所做的一切,和满清入关时的作法差不多,基本就是捞一票就走。
现在的共和国高层缺乏拥有战略性眼光的人,即使是像叶知秋和程斌这样了解欧美国家的人,也不过只看到了西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模式,并没有人意识到海权的重要性。
可以说,掌握了日本列岛之后,广阔的太平洋才能真正向共和国敞开。
所以吴畏不可能任凭程斌等人对日本搜刮干净后直接抛弃的作法,他有更加长远的打算。
而对于伊藤博文等人来说,如果被程斌拆毁了国内的工业基础,那么日本这个岛国就将会彻底失去跻身世界列强的机会,这是明治维新几十年来,伊藤博文等人眼看着国家一步步强盛起来,无论如何也不能忍受再看着它突然一无所有。
所以比较之下,伊藤博文等人也只能选择吴畏,毕竟在吴畏的计划里,日本还占有一席之地,不会像其他人那样直接搜刮完扔掉。
但是就像所有喜欢布局长远的人一样,伊藤博文也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到吴畏的身上,那样的话,如果吴畏靠不住他就抓瞎了。
所以他才会暗中支持把老对手山县有朋送上北海道,发展另外的力量。而为了平衡吴畏可能的怒火,他又将海军残余舰队的消息透露给吴畏。
毕竟在伊藤博文看来,陆军在北海道还可以保留火种,海军一旦失去了港口和维修基地,就只能慢慢生锈了,不如卖一个好价钱出来再划算。
但是很显然吴畏的反应和他预想的不一样。在吴畏看来,一个分裂的日本显然更符合共和国的长远利益,而且日本海陆军之间的倾轧也可以给自己带来更多上下其手的机会。
所以当他离开西园寺公望的住处后,并没有派人去通知马卡洛夫拦截即将启程去北海道的日本海军,而是准备直接回司令部。
此时天已经黑了,东京都城内正在实行宵禁,大街小巷上除了巡逻的士兵外再看不到人迹。
吴畏习惯了乘坐汽车,就不愿意再坐马车。但是他在国内的座车并没有运过来,所以现在代步的是一辆在东京都城内找到的美国车,说起来倒是和叶知秋最早的专车是同样的款式。当然现在共和国内的公车已经基本都换成了汉阳厂的产品。
以现在城内的治安,吴畏出行当然不会只带几个卫兵,于军亲自带了一个连的士兵担任护卫工作。
吴畏从西园寺公望的宅子里走出来,站在门前和西园寺公望握手告别,转身钻进了车里。
于军拉开车门,伸头向他低声说道:“捉到了一个可疑的日本人。”
吴畏愣了一下,问道:“是什么人?”
于军摇了摇头,吴畏沉吟了一下,说道:“带回去。”
回到司令部后,吴畏很快见到了这个被于军捉住的中年日本人。
吴畏自己就可以说一口流利的日语,所以也没有找翻译,直接把这个自称幸德秋水的人带到了办公室。
这个日本人看起来有些潦倒,一幅营养不良的样子。穿了一身破旧的日本传统服装。
于军和他的士兵对日本人没什么好感,尽管抓捕这个人的时候并没有遇到反抗,但是仍然让这个人吃了一些苦头,所以幸德秋水看到吴畏的时候,明显有些紧张。
看到吴畏回来,一个小个子的卫兵捧着茶壶从后面出来,给吴畏倒茶。于靖现在正忙着准备吴畏交给的任务,这个人也是他安排过来给吴畏当勤务兵的,名叫郑宇。
郑宇本来是旅顺渔民家的孩子,因为陆一师的军医救了他的父亲,所以一心想要从军。只是他当时还是个孩子,年纪不够,陆一师再缺兵员也不会征用一个大孩子来扛枪,当时就拒绝了。
郑宇这孩子很聪明,虽然困于见识,想不出什么高明的办法,认准了的事情却不会轻易放弃,每天有时间就到军营附近转悠。
他年纪小,腿脚勤快,很快就和大兵们混得熟悉了,特别和安排给他父亲治病的玉珍局关系最好。
玉珍局是吴畏在二十八师警卫营时的老部下,和于靖等人都有交情,被郑宇磨不过,干脆推给了于靖。
于靖身为吴畏的副官,虽然权力不大,下面的军官们都要给他一些面子,也就想办法让郑宇虚报了两岁,从此吃了军粮,跟在师部打个杂什么的,一方面给家里赚一份收入,另一方面也是等郑宇长大一点,再下基层部队去。
现在于靖要离开了,想想吴畏身边也没有个伺候的人,想想郑宇手脚麻利,就把他给安排了过来。
吴畏当然认识郑宇,而且还知道郑宇虚报年龄的事情,本来按他的意思,是不需要勤务兵的。
不过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郑宇年纪虽小,却一直很有眼色,人又勤快,吴畏也很喜欢他。看到是他来当自己的勤务兵,也就没说什么。
让郑宇给幸德秋水也倒了一杯茶后,吴畏说道:“你的名字是秋水?”
“是。”幸德秋水恭谨的回答道:“这是我的老师赠给我的名字。”
吴畏想起自己的字,忍不住一晒,问道:“你躲在西园寺首相家旁边,是想要做什么?”
幸德秋水迟疑了一下,向吴畏说道:“我希望有机会面见首相。”
吴畏失笑道:“为什么?”心想这家伙莫非是个官迷,要给西园寺上天人三策?
幸德秋水当然不知道吴畏这是把自己当成了推销员,向吴畏说道:“您听说过《平民新闻》这份报纸吗?我是它的主编。”
这报纸的名字吴畏倒是真没听说过。他张大了嘴巴看着幸德秋水,心想你这个样子还真够平民的。
第319章 东亚新秩序四
吴畏因为有叶知秋赠“中正�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