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路上那韩悝倒也不冷漠,不停为王旭介绍着皇宫布局。王旭一路上东张西望,不断打量,对这庞大而奢华的皇宫也是非常感叹,看到平朔殿的时候,还以为抵达了大殿。结果韩悝微微一笑,才说那只是一处小规模议事的宫殿而已,朝议的大殿是千秋万岁殿,比平朔殿要大上三倍。
随着逐渐北走,那韩悝也缓缓将南北两宫的布局给王旭介绍完毕。而且王旭因为心中记挂着貂蝉,还委婉地问了一下掌管朝冠的女官们所在。那韩悝虽然奇怪王旭怎么会突然问起这个,但也不以为意,还是给王旭说了。
而且看上去对王旭非常满意,因为一路上王旭对他都保持了尊敬,言语之间也是非常客气。而大多数有名望的士人却都做不到这一点,虽然不会和他们正面作对,但是也不会怎么搭理,大多都保持沉默,有的人更是不屑一顾。
对于这些宦官来说,除了利益以外,他最想要的就是这种心理的满足。而王旭则是无所谓,反正不过就是客气话而已,只要能保住自己荆南的基业,说几句客气话也没什么大不了。
但也没走太久,穿过平朔殿后,没一会儿,王旭便看到了那高耸的千秋万岁殿。那巍峨与壮观让王旭也是发自肺腑地赞叹了一番,仅仅是大殿外的石阶就有数百梯,从下面往上去,那大殿仿佛直挺云霄,再加上很多地方镀金、镀铜,又有雕工非常细腻的石刻,显得格外奢华与气派。
眼见前方石梯下面已是百官齐聚,正各自议论纷纷,中常侍韩悝不由微微笑道:“将军自己去吧,在下要回宫复命了。”
“多谢韩常侍一路相送!”王旭顿时拱手谢道。
闻言,那韩悝却是若有深意地看了王旭一眼,缓缓笑道:“将军很好,很优秀!”
说着,也不再多言,拱了拱手,便转身离去了。
王旭当然知道他话中的意思,笑了笑,便转头走向了群臣所在的地方。
可是随着走进,这才发现,人不是一般的多,虽然没有超过一百,但起码也有好几十。而且最重要的是,王旭此刻突然不知道自己该站哪儿了,那些文武大臣虽然正在彼此谈笑,可是隐隐间也排出了六列,而且大将军站在了左边三列最靠内,也是最前面的位置。很明显,这些官员都是按照官阶地位站立的。
傻愣了片刻,王旭才猛地摇了摇头,想到自己终究是外臣,在地位上比不上这些在京城的主要官员,当即悄悄站到了左边三列外边一列,而且是最靠后的位置。
但尽管他悄无声息,但还是有不少官员发现了,见他径自站到了最后面,却是止不住地发出了些许笑声。只不过碍于王旭的脸面,也不好太过分。
可王旭哪有看不出来,从哪些投来的异样目光,瞬间就知道,自己肯定是站错了。可是也没人过来提点一下,他第一次进京,哪里知道那些乱七八糟的规矩!
就在王旭尴尬不堪的时候,位于左边三列正中一列的曹操也是突然注意到了这些官员的目光,当即不由回头看了过来。刹那间便发现了王旭,微微一愣后,顿时不动声色地走了过来。
“你怎么站在这里?”刚走到王旭身边,曹操就拉着他离开了队列,走到了群臣后边。
闻言,王旭也是止不住地苦笑:“孟德,我第一次入朝,哪里知道该怎么站位。想来我是外臣,所以就站到最后了。”
曹操看了看四周,确定没人听到,这才轻声笑道:“错了,上朝的时候,不管是外臣还是京官,只论品级,不论地位!你是平南将军,根据陛下定制的品级,目前武官这三列,你应该站到车骑将军何苗之后。因为单论品级的话,目前在京的武将,除了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就你最高!”
“真的?”王旭有些不相信地道。
“我骗你作甚?你看袁公路,他是虎贲中郎将,掌管虎贲郎,地位没有袁本初这个掌管禁军的佐军校尉高,但仍然站在他的前面。看到没有?”说完,曹操又回头来,肯定地道:“所以,你应该站在武将这三列最靠内的一列,而且是仅次于大将军何进与车骑将军何苗,位于第三个位置!”
这下王旭总算明白为什么别人会笑了,当即不由摇了摇头。“多谢孟德了,要不然今天还真是要闹笑话!”
“你我还说这些干什么,快去站好,马上就要早朝了。”曹操急道。
“嗯!”王旭也不拖沓,干脆得大步走了过去。
曹操见状,微笑着摇了摇头,也是站回了自己的位置。
这次果然没搞错,刚走到何苗身后的时候,原本站在第三位的那人对着他微微一笑,便缓缓退了一步。而身前的何苗和何进也是转过了头来,点头示意。
此刻王旭还真是有些感激曹操,如果不是他,等进入大殿之后,皇帝陡然让自己出列,结果却发现自己站在最后,那时候才不是一般的尴尬。
刚刚舒了口气,高高的石梯顶端突然走出一名宦官,扫视了群臣一眼,便拖着尖细的声音,大喝道:“陛下传旨,群臣入殿!”
随着他的话音,位列四周的侍卫们顿时便开口传达起来。一声接一声,在空旷的宫殿门前,显得格外响亮,陡然升起一抹肃穆。群臣也是迅速停止交谈,队列瞬间变得齐整无比,满脸严肃。
随着大将军率先迈开脚步,六列官员顿时踏上了石梯,缓缓向着大殿走去。整个过程,除了静默的脚步声外,没有任何杂音。
第一次经历这种阵仗,要说一点也不紧张是假的,不过王旭终究还是很好的克制住了自己,脸上始终没有流露出任何异色,举止从容地跟随着队伍。
好在这个时候的朝议没有后世那么繁琐,群臣上朝都是跪坐在布褥上,不用站着三叩九拜,高呼万岁。王旭也坦然地做到了何苗下方的位置,而且这位置离皇帝的龙床很近,隔着空旷的中道,正对着的更是三公之一,让王旭很不好意思。
众臣静默地等待了没一会儿,皇帝便在两名宦官的陪同下缓缓走了进来。虽然不敢抬头直视,但是王旭的眼睛也不由自主地瞥了过去,但仅仅一眼,就是大失所望,这灵帝还真是缺少威仪。虽然穿着黑色的龙袍,头戴威严的帝冠,整个人也有那么一些尊贵的感觉,可是却没有多少皇者的气势。
更何况,这灵帝脸上苍白,脚步虚浮,也不知道究竟是纵欲过度,还是已经病入膏肓。不过想来也应该有病才对,毕竟历史上,明年这个时候他都已经要病死了。
随着皇帝坐下,那两名宦官顿时退到了龙床的两边,位于帝台的石梯中央。左边的宦官扫视了众臣一眼后,便立刻大声道:“朝议开始,三公禀报政事!”
这朝议还真不是一般的枯燥,太尉、司徒、司空相继站了出来,禀报发生的大事,以及最新做出的重大举措。但王旭哪有心情去听那些,除了认识曹嵩,许相和丁宫还有点兴趣,根本就是听得昏昏欲睡。瞥眼看了一下帝台之上,高坐龙床的皇帝,也是好不了多少,直打哈欠。
好在事情并不多,很快便已经说完。随着丁宫也退回位置落座,灵帝几乎是不加思索地开口道:“有三位爱卿主持军国大事,朕甚感放心。不知诸臣可还有它事启奏?”
“臣有事启奏!”随着话音,文官最外面一列的中间位置顿时站起一人,快步走到中间跪伏于地。
“哦?刘焉,你有何事?”见是自己的宗亲,灵帝的态度倒是稍微好了一些。
倒是王旭在听到这话的同时,止不住细细地打量起了这人。原来这人就是位居九卿之一的太常刘焉,也就是刘璋的父亲。
“臣以为,当今叛乱四起,四方兵寇盛行,皆是由于刺史威轻,既不能禁,且用非其人,以致于离叛。宜在各州改置牧伯,总督一州之军政,并选清名重臣以居其任,天下可安。”刘焉头也不抬,跪伏在地上回道。
“噢?”听到这话,灵帝顿时有些迟疑起来。片刻之后,却是开口问道:“诸卿觉得如何?”
“臣反对!”随着灵帝的话音,前太尉,现任大司农崔烈却是猛得站了出来,跪到中央道:“陛下,一州之地,何其广?仅凭一人掌管军政大权,岂能明治?况且如此一来,诸郡太守的作用势必减小,也不利于朝廷与各地的交流,恐怕他们也会反对吧!”
但话音刚落,刘焉却已经抬起头来,义正言辞地望着崔烈道:“按崔公所言,那天下盗贼四起,该当如何?各地太守碍于权限,只能固守本郡。而刺史本行监察职权,并无军政权利,虽然近些年,朝廷已经逐渐赐予统兵治政之权,但与诸郡太守却并无统属关系,无法集中物资兵员,也就无法平定盗贼。好比当年凉州刺史耿鄙为何阵亡?如今并州刺史张懿又为何阵亡?照此下去,如果天下各州皆效仿,该当如何?”
“但为平定区区贼寇而置牧伯,实在不妥。州牧统管一州之军政大权,如果所任非人,或是存有歹心,岂非祸患?”崔烈也是毫不相让。
随着两人的争执,众臣却是议论纷纷,各抒己见,不过比较而言,还是支持刘焉的人比较多。
随着这番争论,灵帝也显得有些迟疑不决,半晌之后,却似乎是想起了什么,陡然转头望向了王旭,笑道:“王爱卿,虽然你是平南将军,但也是一郡太守,统管地方,应该更为了解实情,不知你对此事有何看法?”
第二百二十七章朝堂之争
“这……”灵帝突然转头询问自己,倒是让王旭有些措手不及,事前根本就没想到会撞到这历史上著名的“刘焉上书”一事,现在还被灵帝这么直言询问。而且随着灵帝发言,众臣也是立刻闭嘴,齐齐望了过来,整个大殿瞬间变得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就王旭心里来说,当然是一百个愿意,因为他自己还眼巴巴得等着灵帝改置州牧呢,那可是能够开府改制,名正言顺统管一州军政的官职啊。如果现在就能够得到,那起码少奋斗数年。
不过怎么回答却需要考究,刘焉是没安好心的,他本身是东汉末年,皇室刘家少有的深谋远虑之人。他知道天下必定要乱,而且灵帝扶不起来。所以才提出这个意见,最大的目的也不过是想自己求得一州,然后去当土皇帝而已,而历史也证明他是成功的!
但自己却不同,如果因为自己一言,全国真的改置州牧,那可是大大的不妙。不说历史彻底改变,无法预测会走向何方。即便是按照历史的轨迹走,那也非常麻烦。因为等乱起来的时候,各州经过一段时期的稳定发展,都已经凝成一股绳,形成了强大的战斗力。那时就不是诸侯割据,而是诸国割据,很有可能形成春秋战国那样的局面,极难统一,那可就真是得不偿失了。
想到这些,王旭终于缓缓从位置上站了起来,躬身行到中间跪地道:“陛下,末将以为,崔大司农与刘太常所言皆有道理。对于刘太常所言,末将在平定区星叛乱时就深有感触,因为各部无法协调,物资无法统一调配,结果足足拖了数月才得以平定。而崔大司农所说也有道理,州牧权重,如果所任非人,那是祸患。所以,可以折中取之,在有必要的地方改置州牧,而不必要的地方则可以只任命刺史。”说完,王旭便低下了头,不再吭声。
那灵帝听到这话,顿时大悦,喜赞道:“王旭真是栋梁之才也,此法甚合朕意!”说着,已是抬起头来看着众臣道:“天下叛贼四起,置州牧可以平定叛乱,乃是良策。但州牧权重,也应该慎重。所以,朕觉得王旭这个谏言很好,刺史可与州牧并置,视实情而定。”
这话一出,众臣皆是没有什么意见,纷纷应诺。刘焉本就是为自己,哪里管究竟是全部改置,还是只改置部分,只要恢复了这个已经废弃很久的职位,并且他自己能求得就行了,所以立刻心满意足地退回了自己的位置。崔烈倒是还有所不甘,只是见灵帝已经决定,众臣也认同,所以也只能无奈地退了回去。
倒是王旭也要起身回座位时,灵帝却突然开口问道:“王旭,此次并州先有黄巾余贼作乱,后又屠各胡部落反叛,朕知你能征善战,欲让你统兵征伐并州,可有异议?”
话音未落,王旭心中已是一震,但还没来得及开口,从始至终都很沉默的大将军何进却是抢先出声了。“陛下,臣有事启奏!”
“嗯?”灵帝有些诧异地看了何进一眼,但还是挥手道:“说!”
闻言,何进这才缓缓站了起来,跪到王旭左前方道:“陛下,昨日退朝后,臣细细斟酌此事,却是觉得有些不妥!”
“为何?”灵帝疑惑道。
“此番征伐并州,白波谷黄巾余贼尚且不说,平定屠各胡部落叛乱却并非一朝一夕之事,少则两三月,多则半年以上。王旭目前身为零陵太守,督荆南四郡兵事,并负责蛮族事宜,责任重大,岂能离开治地如此之久?”
闻言,灵帝却是不以为意地笑了笑,摆手道:“这有何难,可另择一人前往零陵做太守,王旭只管统军便是。”
听到这话,王旭的心顿时“噗通噗通”地跳个不停,好在大将军也没有让他失望,立刻便回道:“陛下,此举不妥!荆南刚刚经过大乱,百废待兴。王旭上任之后,平贼有策,治理有方,威望正高。如果此时更换太守,难免会让百姓疑虑,诸蛮也难以慑服,到时反而会激起民乱。所以短时间内,微臣觉得不宜更换王旭职务。”
说着,何进抬头看了灵帝一眼,却是继续接道:“此外,就臣所知,荆州刺史王睿无能,平定区星数月未果,损兵折将,耗尽钱粮。而且不但未尽其责,反而屡次添乱,为朝廷造成了极大损失。零陵、桂阳、长沙三郡的局势,完全是靠王旭与孙坚竭力才能稳定。还望陛下明鉴!”
“噢?竟有这等事?蹇硕不是给朕说,王睿在此次平乱中也有很大功劳吗?”听到何进的话,灵帝却是更加疑惑起来。
见何进静默着不答话,当即便忍不住转过头去,对着静立在左前方的宦官沉声道:“张让,去把蹇硕给朕传来!”
“诺!”闻言,张让应了一声,也不多话,快步走下了帝台,从大殿旁门离去。
汉灵帝此刻的脸色很不好看,群臣也不敢多话,大殿陷入了一种难言的压抑之中。
好在张让并没有去多久,很快就又赶回了大殿,附在汉灵帝耳边说了几句话后,便又站回了他原来的位置。而灵帝则是扫视了一眼群臣,不痛不痒地道:“传蹇硕进谏!”
“传小黄门蹇硕进谏!”话音刚落,与张让并列的另一个宦官赵忠,也是立刻拖着尖细的嗓音传唤起来。
很快,大殿之外也传来了数声长唤,回荡在空荡荡的大殿里,久久不绝。
片刻之后,蹇硕便提着自己的裤裙出现在大殿门口,近乎是小跑着冲进了殿内。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小黄门蹇硕,参见陛下!”
“蹇硕,你可知道朕唤你何事?”灵帝语带薄怒地道。
“臣下不知!”听到灵帝语气不善,蹇硕的额头已是冒出了豆大的汗珠。
“哼!你上次曾对朕说,荆州刺史王睿平乱有功,功在何处?”灵帝冷哼道。
听到这儿,蹇硕不由看了一眼同样跪在前方的何进,心中恨意已是达到极限。但脸上却是诚惶诚恐地回道:“陛下,王睿与贼帅区星的数万大军鏖战数月,对区星群贼进行了沉重打击,应该有功!”
听到这儿,灵帝瞥了一眼蹇硕,却是没有接着回话,转而望向何进道:“何进,此话可是事实?”
“启禀陛下,此乃一派胡言!”何进没有任何犹豫,立刻便朗声回道。
“那实情为何?”灵帝问道。
“回禀陛下,就微臣所知,王睿最初惧贼势大,不敢发兵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