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江山美人-第4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何?”庞统问道。
“刘公是个忠臣,我敬佩他的节气!”王旭诚恳地说。
“确实可敬!”诸葛亮慨然点头。“若大汉人人皆如此,也不会有今日乱世!”
王旭摇头叹息:“是啊!刘公是个忠义之人,对百姓也是有功的,自身又无过错,我尽量让其安享晚年吧!”
“主公难道完全不介意其那般辱骂?”旁边的诸葛瑾忍不住插言。
“介意,当然介意,我亦是人,如何不气?”王旭挑眉笑道:“只不过他自有其立场,既然敬其忠义,又如何不能将骂言一笑置之,皆小事罢了,不足深究。”
“主公胸襟令人钦佩!”诸葛瑾感叹连连,对王旭很是敬服。
“好了,且不说这些,既然三位心中对封王之举没有异议,我也安心了,走吧!去你们的新宅,看看是否满意!”
王旭与三人说笑着,很快离开将军府,去往安置之处。
他为诸葛家安置的宅院,离将军府并不远,两座宅院彼此相邻,庞统则在街道另一边,遥遥相对。
这三座宅院并不算大,但也不小,假山庭院一样不缺,装饰得很雅致,诸葛亮等人看过之后,都非常高兴,连连称谢。
王旭陪着他们大致走了一圈,便任由他们自行熟悉环境,自己则随之返回将军府,寻找在军师曹属忙碌的郭嘉。
刚刚踏进郭嘉理事之处,他还未说话,郭嘉已是起身迎来,匆忙问道:“主公。今日那绊倒刘祥的青年是何人,才智不俗!”
“噢?”王旭惊奇:“你为何这么说?”
“他初入将军府,什么都不了解,却能在那短时间内分析出形势。并知道刘祥不能死在殿内。将其绊倒,当然不凡!”郭嘉道。
“呵呵!”王旭笑了:“果然英雄相惜。那人是颇有名望的庞统!”
“难怪难怪,盛名之下无虚士,他在荆州名声倒是不小。”郭嘉出口相赞,毫不吝惜自己的欣赏之意。
“那他旁边拿羽扇一人。你觉得如何?”王旭问说。
郭嘉张口便道:“相貌儒雅脱俗,眼含智光,但才能如何还不敢妄自断定!”
“以后你便知道了,或许,他今后便是我的荀彧!”王旭淡淡笑说。
“他莫非就是主公曾经提过的诸葛孔明?”郭嘉眼睛一亮。
“正是!”王旭笑着点头,却也不欲多说,随即皱起眉头。略带责怪地看向郭嘉:“奉孝,今日之事你为何这般安排?为何不提前禀报一声?”
“主公!”郭嘉笑着指指自己嘴巴:“进位封王虽势在必行,但若主公自领,会给人留下口实。天下人会说主公擅自进王,于声名不利,可如今这般,却会传成群臣进谏,众望所归!”
王旭恍然大悟,总算解开了心中迷惑:“好你个奉孝,真是谋尽算绝,一点纰漏都不出!可你总该先告知于我,以免猜疑吧!”
郭嘉眼神精光闪烁,笑着道:“主公,若是串通设局,人多嘴杂,总会有泄露的时候,岂非反而让主公担上奸诈之名?既然群臣皆有心,那就货真价实地来一回,毫不造作,岂不更妙?”
“你呀!妙是妙了,却吓我一跳,险些误会发生大事!”王旭手指连点,指着郭嘉笑道。
“可这对主公而言,也是惊喜!”
“这话倒是不错!”王旭笑笑:“算了,此事便不再多提,我此来有一事相询!”
“主公请讲!”
“今日刘祥之事,让我在殿内思虑了一番,觉得帝室余威仍有,进位为王之事还是需要朝廷正式诰命,方才能全然服众,之前诸葛孔明亦是这般建议,但暂时却还未想到迫使曹操同意的对策!”王旭说。
“原来是为此事!大汉四百年江山,根深蒂固,余威终究还是有的,如今若完全弃帝室于不顾,难保各地不出变故,生些麻烦事,欲彻底摆脱帝室的掣肘,还需要时间,待局势逐渐变化后才行。对此属下也已经想过,欲使曹操答应,不外乎诱之以利,亦或以力相逼,如今最易实现的策略,需一人方可!”郭嘉从容不迫地说。
“噢?何人?现在何处?”王旭奇道。
“正在襄阳,软禁于大狱!”郭嘉肯定地说。
“软禁于大狱?”王旭皱眉片刻,突然灵光闪动,惊喜地一拍大腿:“对啊!当年南阳之战时,曹洪为众将所俘!”
“不错!”郭嘉毅然接话:“曹洪乃是曹操爱将,且又是其从弟,已软禁在大狱里几年之久,曹操最初之时,几度遣使,意欲以巨量钱粮物资交换,可皆为主公所拒,这才无奈放弃。”
“如今这曹洪便派上用场,完全可用其为交换条件,只要拿到陛下的诰命,就算他曹操将来反悔,我们有陛下的亲笔诰命在手,已经上位,就大可不惧,反可说其逼迫天子,祸乱朝纲,天下也无人能说什么,因为这本就是事实!因此,陛下的那册封诰命,是主公必须拿到手中,用以轻松稳定各方之物,只要进位,就再没有下来的道理。”
“单独一个曹洪,曹操会答应吗?”王旭不肯定地说。
“会答应的!”郭嘉眼中精光闪烁:“主公进位为王已是必然,需要的只是陛下的诰命,他曹操即便不肯,也无力制止主公进位,不让陛下册封,最多让主公多费些心力稳定各方,即便真的发生叛乱,也可挥军平定,如今之局,难道还有人能动摇主公根基?”
“所以对曹操来说,也不是多大的利处,但赎回曹洪的价值和意义却非同一般,这种交换便将是互利的选择,他以一张对他作用不太大的诰命,换取部下更大的忠心和曹洪这员爱将,他是个精明的人,知道该怎么选。”
第六百六十六章进位为王(上)
这一年的春天,对于王旭,对于整个势力来说,都是与众不同的。
自荆南零陵起兵至今,南征北战,大小战役成百上千,发生了太多太多的事,经历了太多太多的波折,一路跌跌撞撞走来,如今终于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拓展出一个崭新的局面。
许多早年跟随王旭的文武,喜悦中带着感慨,回忆起过往时,眼睛总是不由自主地微微湿润。
还有一部分人,却在感慨的同时,充满了不安,对封王之事保持了沉默。
当然,也有些人,内心充斥着浓烈的不满和愤慨,三州之地,暗中有不少官员开始发出指责的声音。
好在群臣对这些事情都早有准备,严厉把控,稍有人路出不轨意图,立刻缉拿,一时半会儿倒也没出什么大事。
可随之而来的,却是三州各地有大量官吏辞去职务,这些人出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理由,以行动来使自己脱离势力,与封王之事彻底撇开,虽然比较起总体仍算少数,但规模已然不小。
此外,寻常百姓中,也有个别地区发生轻微的暴动,有些人妄图借此机会,于乱中谋利,主要集中在蜀中和雍州,至于荆襄九郡、南中、汉中之地则最是稳定,这些地区的大多数民众见到榜文公布,得知王旭即将进位封王,那可是欢声雷动,甚至于有的地区还张灯结彩,以作庆贺!
将军府众臣可是忙得不可开交,各曹通力协作。派遣令吏、督邮奔往各方。配合各地的官员。对于大力支持的民众,给予鼓励和动员。对于那些出现暴动的地区,则是立刻控制,竭力纠察带头之人,对其余从众之人,则是以力压之,以言安抚,倾尽一切力量让其尽快稳定。
王旭自己也极为繁忙。如今虽然足以控制大局,但需要他安排和决定的事情却很多,每日都审批着各种奏章。
这日他正于书房中审阅,却陡然看到两封辞呈,一封来自田曹掾刘巴,这在他的意料之中。
但另一封却让他颇为意外,甚至反复看了好几遍,才最终确认。
因为请辞之人,乃是贼曹掾刘逸,还是以年老体衰为理由。可事实上,他知道刘逸武艺高强。内息雄浑,常年锻炼,远未到所谓年老体衰的地步。
仅仅思虑片刻,他便立刻命人去请刘逸。
刘逸并未回避,也没有掩饰什么,很快赶来了将军府,神色决绝。
两人见面之时,王旭久久没有说话,沉默对视。
刘逸不仅仅是他的部下,也是他的恩人,其能力和人品更是深得他敬重,那种情感非常复杂,是很特殊的一个人。
最终,王旭起身,躬身对着刘逸行礼:“刘公乃是我王旭的恩人,我是不会伤害您的,今日唤刘公前来,只想知晓,刘公可是因为封王之事,因而心有芥蒂,送来辞呈?”
“主公请起!”
刘逸匆忙起身扶住王旭的臂膊,摇头叹道:“属下并未有芥蒂,这些年效力将军府,对于主公的仁德与爱民极为钦佩,时至如今,也不怕说句不该说的话,即便恒、灵二位先帝也是远远比不上主公的,百姓能有主公这样的王上是福,大汉终究气数已尽,从属下个人心里来说,是支持主公的!”
“既然如此,那刘公为何要辞去职务?”王旭奇怪地问。
“唉!”刘逸长长一叹,眼神飘忽,颇有些沧桑。
过了好久,才声音沙哑地说:“主公,无论大汉如何,可属下生于大汉,长于大汉,先后效力恒、灵二帝,终究是汉臣啊!这些时日属下也曾想了很多,或许唯有这般,才真正可问心无愧,天下之事今后再与属下无关,还望主公成全!”
闻言,王旭的心狠狠一颤。
他感受到刘逸心中的复杂和矛盾,更感受到其心里的忠贞气节,深受震撼。
最终他放弃了,深深一礼后,答应了他的请求。
刘逸的长子和次子,倒是仍然被王旭挽留在麾下效力。
其长子刘涛,当年从长沙临湘县的贼曹掾做起,积功不小,如今已是将军府贼曹掾吏,继承了刘逸的本事,现在正当轻壮之时,若闲置,着实可惜。次子刘云当年选择从军,从小小什长起步,随从征战多年,如今亦是青龙军团的偏将军。
对于二子继续效力之事,刘逸倒没有多做干涉,因为他的孩子与帝室没多大关系,甚至从小就对汉帝没什么好感。
此后,王旭也找了刘巴,探其想法,毕竟刘巴也是个大才,不到万不得已,他并不想放弃。
可刘巴却颇为无奈,他的情况也很特殊。
其本人对汉帝是没有任何好感的,甚至对于王旭进位封王极其支持,更有心辅佐,以成就伟业,与王旭单独见面之时,没说几句,已是哭诉忠心,可如今其父闹成那般模样,令他不得出仕,更以死相逼,他也没有办法。
这些时日他百般劝说,讲了无数道理,仍然说服不了刘祥,他是个大孝子,最终迫于无奈,只能上表请辞。
王旭思虑再三后,没有再勉强,只是诚恳相邀,言大门始终为其敞开。
自此事之后,王旭内心也逐渐忐忑,生怕又来人请辞,那些各地方的官吏,走得再多他都不在乎,可有些贤才却是走一个少一个。
好在此后再没有臣下这般,即便不太赞成此事,可也保持了沉默,类似伊籍、向朗、张松,甚至三州的部分太守,都是该做什么做什么,尽好自己的本分,全然当做寻常事情来处理。
至于事前意料中,本该闹腾的学曹大儒们,却奇迹般的完全没有人管这件事,包括蔡邕、王允、刘表、刘璋,乃至东青院的皇甫嵩、宗员、张超等人,居然也是没有任何生息,让人非常意外。
直到司马徽、庞德公联名送信前来,王旭才恍然大悟。
其信上只有简短几十个字,可却道明了真意:
学曹者,乃大汉之学曹,不干政,不理事,仅掌各方文武院,授艺育人,编修古册,精纂书籍,弘大文治,宣扬武功,传承文明!政事如何,天下如何,尽与学曹无关,将军祭天封王,通报各方时,何不略过学曹之人!
意思很明显,学曹所有人,都不会参加封王大典,全当此事不知,他们只想做好现在那些传承文明的事,天下如何,已无心去管。
对此,王旭当然是大为高兴,很快亲手书写一幅大匾,命人送到学曹高挂,总计十六个字。
“群贤汇集,华夏圣地!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学曹那些主事者,谁不是真正的老狐狸,哪里是真的不知道,只是他们大多饱经磨难,对天下局势都已经看透了,那些包袱早已卸下,因此才眼不见为尽,开开心心做好现在想做的事,喜欢上了在学曹默默为后人奉献的悠闲日子。
封王之事自此全在掌控之中,有条不紊地做着准备。
很快,曹操那边也传来回音,其派遣心腹亲自南下交涉,答应了交换条件,只是并没有书面的承诺,想来也是怕给荆州留下证据。
王旭当然也不可能给予任何书面的东西,同样命人以口头传信。
双方约定,不管曹操用什么方法,但必须让朝廷率先颁布榜文,发往天下所有地方,将消息公之于众,然后再遣心腹之人,持陛下的圣旨,在南阳边境交换曹洪。
这是唯一的办法!
进位之事,必须由朝廷发榜天下,如此才有意义,但如果王旭没能拿到圣旨,那么朝廷也随时可以收回册封。
因此,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彼此不会反悔。
若朝廷发榜各方后,王旭不肯交换曹洪,那么曹操随时可以迫使天子收回册封,若没有圣旨作为倚仗,他就无从辩驳。
反之,若曹操反悔,那么他也就换不到曹洪。
双方都有诚意,这个交易自然水到渠成。
短短大半月后,王旭进位为王的事,由朝廷遣使,以天子的名义送达各方,天下震动。
此间,田丰、张靖亲自率众,绑缚着曹洪去往南阳边境,与曹操派来的陈群、乐进交换圣旨。
双方各带数十随从,秘密交换,并未出现什么意外,顺利地各自返回。
此事除了极少数人知晓,连大多心腹重臣也不曾得知……
公元204年三月初一,王旭公开圣旨,于将军府外架设天台,供人瞻仰,无人可以作假的玉玺印章,宣示了他进位的名正言顺,并当众宣布于三月初七登坛封王。
襄阳百姓争相观看,挤得水泄不通,徐盛、典韦、颜良匆忙统帅近卫军团进城,与王飞的襄阳城卫军协作,维持秩序。
消息迅速传开,短短几日内,无数人蜂拥而至,只为一睹盛况!
三月初七,良辰吉日,天公亦是作美,给了个晴朗的艳阳天!
王旭率家人及百官在襄阳城南十里外旷野,登坛祭天!
驻守襄阳城外的青龙军团、近卫军团、朱雀军团,将军府禁卫军、龙虎卫,襄阳城卫军,全部齐至,兵甲光亮,盛装助威……(未完待续……)
第六百六十七章进位为王(下)
无数的百姓,围绕在祭坛南方,满山遍野,黑压压的不可计数。
北方则是军容严整的将士,分成无数方阵,密密麻麻的排列,声势遮天蔽日,百官的家人亲眷也在此边,恭敬仰望。
田丰主导着整个祭祀,将准备好的祭品、祭具逐次摆上,那繁杂的礼仪和流程,看得人眼花缭乱。
对于这些,王旭是全然不懂,甚至从未去在意过,他此刻的心情很平和,但却有种说不出的畅快,不好以言语来形容。
足足过了大半个时辰,祭天仪式结束,沮授登台宣读圣旨,声音激动,险些当众失态。
随后,王粲登台,开始宣读封王榜文,其文笔精美,洋洋洒洒数十篇,却让人听得一点也不枯燥,不但将王旭自平黄巾以来的功勋政绩逐一体现,更是暗暗将天下其它诸侯贬得极其恶劣,超额完成了众人的预期。
待其念完,围观百姓欢声雷动,声势之大,震得天地似乎都在轰响。
“楚王!”
“楚王!”
在欢呼声中,小玉、小敏、小真、小蓉、小玲五个跟随王旭多年的贴身侍女,迅速端着花瓣,往红毯上铺撒。
按照礼节,王旭在前,徐淑在侧,微微落后半步,共同沐浴着花瓣,徐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