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旗杨-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古代弓箭的使用还受到天气影响,弓弦如果被雨水浇湿,作用将会大减,而假若遇上严寒天气,威力也会严重下降。宋人就曾记载:“契丹将耶律逊宁号于越者,以数万骑入寇瀛州。都部署刘廷让与战于君子馆,会天大寒,我师不能彀弓矢,敌围廷让数重。”⒆而在著名的白登之围中,“于是汉悉兵,多步兵,三十二万,北逐之。高帝先至平城,步兵未尽到,冒顿纵精兵四十万围高帝于白登。”⒇“会天寒,士卒堕指者二三,遂至平城。匈奴围我平城,七日而后罢去。”(21)在如此寒冷的境况下,匈奴和汉军的弓箭很难说还会保持威力,双方一旦接阵就会爆发激烈的白刃战。在短兵相接的战斗中,没有鞍镫的骑兵战斗力不可能赶得上步兵,如果匈奴下马迎击,也不会是历来擅长步战的汉军的对手,要阻止汉军突围便是件困难的事情,那么长达七天的轻松围困就变得难以解释了。更何况此战匈奴的兵力虽据《史记》所称有四十万,却很可能是个虚数,因为在《史记》中原本就提到冒顿时期的匈奴有“控弦之士三十余万”(22),扣除留守草原的兵力,又何来如此之多的人马?再说纵使“四十万”之数是准确的,由于游牧民族参加出征的人数中经常要包括大量妇女、老人、儿童等非战斗人员,其真正的作战兵力也远不会有那么多,加上前面所述近战中的质量劣势,应付起汉军的突围来更加捉襟见肘了。既然如此,不惧戎马的刘邦为什么还迟迟不敢突围呢?对此只能有一种解释,就是当时的匈奴骑兵已经装备了马鞍和马镫,对步兵具有强大的近战优势和冲击力,冒险突围只会导致全军覆没。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在两汉史料中出现了“突骑”这一叫法:“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桡乱也”(23)“会上谷太守耿况、渔阳太守彭宠各遣其将吴汉、寇恂等将突骑来助击王郎”(24)“贼追急,短兵接,光武自投高岸,遇突骑王丰,下马授光武,光武抚其肩而上,顾笑谓耿弇曰:‘几为虏嗤。’”(25)对于《汉书》中“突骑”一词的含义,颜师古注为:“突骑,其言骁锐可用冲突敌人也。”(26)颜师古是唐人,其注释未必就能代表汉代“突骑”的真正意义,那么在汉代史料记载中它的作用又是什么呢?“光武北击群贼,(吴)汉常将突骑五千为军锋,数先登陷陈。”(27)“刘永将周建别招聚收集得十余万人,救广乐。汉将轻骑迎与之战,不利,堕马伤膝,还营,建等遂连兵入城。”(28)可见至少在东汉初年,骑兵已经能够担当站在头排正面冲锋、“先登陷阵”的任务了,利用骑兵的冲击力冲垮敌阵、步兵随后跟进决定胜负的作战方式已经确立。如果说在同匈奴的近战中仅仅是用骑兵对抗骑兵,双方彼此处境相同,对骑手稳性的要求不一定很高的话,那么在此要面对的则是以步兵为主力的敌军,若想正面冲击其阵,只有同时装备了马鞍和马镫才有可能办到。
尽管有这么多的文献证据证明汉代鞍镫的存在,缺乏考古方面的实证却是不争的事实。在中国所发现的最早表现高桥马鞍的文物是东汉末年作品,如雷台汉墓出土的骑俑(图2)和鞍马彩绘木雕;而最早具备马镫的雕塑作品是长沙西晋永宁二年墓中的骑马乐俑(图3),因这批俑中有马镫者只是在马身左侧鞍下有一个三角型镫具,仅及小腿一半高,而右侧则没有,且骑者的脚也未踏于其中,所以被认为是马镫的雏形,即用于上马的器具;致于最早的实物双马镫,则是辽宁北票十六时期北燕冯素弗墓的鎏金铜裹木质马镫(图4)。但迄今为止,对于西汉和东汉初年的高桥马鞍及两汉马镫,却始终没有发现其实物和能够证明它们存在的艺术作品。
未发现不等于没有。既然通过史书可以推测出它们的存在,就应该从“为什么这些东西没有出现”的方面去思考。
鞍镫产生于东亚是肯定的,但它们的发明是否来自中原汉地呢?从需求促成发明的角度上讲,很难想象一个以稼穑为生的农耕民族会比终年骑在马背上的游牧民族对此有更急切的需求。从而可以推断,最早发明鞍镫的荣誉更应该属于匈奴等北方民族。这样,寻找其实物证据为何不存的方向就应转向匈奴。
如前面所说,公元4世纪入侵欧洲的匈奴人使用木制的马鞍,而他们所使用的原始马镫也只不过是绷带、皮带或者用一种亚麻织成的腿带。由于无论是原来居住还是西迁途中经过的地域,多半是稀树草原和沙漠,缺乏树木,这必定会限制制作高桥马鞍的数量而仅供贵族和作战士兵使用;同时在需要将供应不足的木材用于制造马鞍和弓的情况下,也不大可能再改进制造木质马镫,致于主要用于打造武器的金属则更加缺乏,用其制造马镫更加不可能。因此4世纪时的软式原始马镫应与两汉时代的匈奴马镫无大差别。反观冯素弗墓的双马镫,已经是很成型的东西,自然不会是后世马镫的祖先。那么在此之前,必定经历过一个相当长阶段的原始状态。因为西方记载中匈奴的“绷带”状软式马镫已具备了后世马镫固定双脚的功能,因而与长沙西晋墓骑俑仅用于上马的单镫相比,它更可能是真正意义上的马镫的祖先,而上马用的镫具只不过是为真正的马镫提供了外型上改进的榜样而已,因双镫也有帮助上马的功能,所以在它改进之后单镫就被取代了。说到这里,一看便知,原始纯木质马鞍和用皮革、麻纤维制作的马镫(或者说只是一种“绑带”而已),甚至是后来使用木制而无金属外皮的马镫,都是极易腐朽而难于保存至今的,即使能够保留下来,那些外表仅仅是一条麻布、皮带的物品,要准确判断它们的用途也是难上加难。这就是为什么始终没有发现汉代马鞍尤其是马镫的原因。
除去这些,还有一些国外考古发现和国内存在争议的艺术作品。如上世纪初蒙古匈奴墓地的发掘,“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诺音乌拉山脉一座陵墓墓室中的随葬品,这座陵墓是1912年一位蒙古采金工程师偶然发现的,1924年对它进行了科学性发掘。……幸运的是发现了一只中国漆杯,上有两段铭文,因此得以确定六号墓的年代:公元一世纪初左右。事实上,这是匈奴单于乌珠留的墓。……主要的运输工具是备鞍的马匹。马勒、马嚼和马鞍类似于斯基泰时代阿尔泰地区的同类物件。马鞍通常由填以毛料的两块皮垫构成,不过少数马鞍配有一个木框,前后装有鞍头,并且配备马镫。配有马镫的马鞍象征了一大进步。”(29)乌珠留单于死于东汉初年,如果能够证实这真是乌珠留的墓,无疑是给汉代鞍镫的存在增加了一个有力的证据。另外据称大英博物馆藏有一个贵霜(公元1~5世纪)铜壶,壶壁浮雕花纹上有两个手持长矛的骑马骑士,马上均有绳索状脚镫。(30)而云南石寨山发现的处于西汉时期的古滇文化青铜战争场面贮贝器的顶部,也有一个骑无鞍马者的鎏金塑像,其双脚拇趾套在鞍前垂下的绳圈中,起到马镫的作用(图5),虽然其形制决定了只能用于跣足民族,但它的存在至少说明马镫的早期形态应近乎于此,而不是由上马用具发展而来,同时也表明了高桥马鞍的发明不一定早于马镫。西汉霍去病墓前的石雕群中,有一头横卧的石牛,在其背部即有线刻的鞍镫,是欧亚大陆能见到的最早骑镫,但其制成年代受到怀疑,原因是有人认为其上骑镫系后人所刻。而证据确凿的反映西汉马鞍和两汉马镫的文艺作品一直都没能找到。鞍镫的实物不易保存是客观现实,可为何汉代的雕塑、绘画等艺术作品中也没有它们的影子?这个问题比较令人费解,但至少有一种解释可以初步说明其缘由,那就是审美方面的原因。在历史传统中,一件新物品投入应用后,经常可能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在美学上被人们——尤其是艺术工匠——所接受,在此之前制作的很多作品都仍然会保留它出现前的样子,即艺术创作上的“惯性”。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中国晋代以后也不乏表现没有鞍镫或有鞍无镫之骑手和马匹的作品。比如图6中的持槊骑兵和图7的披铠骑士,皆无鞍镫的痕迹,而使用长槊的作战方式与加剧骑手不稳定性的重甲骑兵的产生,都是以鞍镫的使用为基础的。再如在唐朝,马镫的使用已经很普遍了,“昭陵六骏”身上的镫具就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图8),但图9中的骑马队伍却都未装备马镫,如果说是平民百姓缺乏财力倒还罢了(其实一副马镫也不见得是什么很贵的东西),而这里却是堂堂王家的盛装出行,且其所行路程也不会很短,否则规模如此浩大、擎着众多旌旗就没有意义了,那为什么所有的人还都让双脚空垂在那里受累呢?这只能说明绘制这幅画的人无视马镫的存在,也许他是感觉不美观,或是有其他什么原因,但终归是未将其画上去。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仅中国,在西方中世纪以后的美术作品中,也往往出现忽视马鞍和马镫的倾向,如图10中的匈奴王阿提拉,既无马鞍又无马镫。众所周知,正是匈奴人的三棱椎箭、高桥马鞍和原始马镫打败了罗马人的大盾、投枪和短剑。此种“疏忽”如果不是故意的,很难说得通。这种东西方艺术创作中共有的“惯性”对鞍镫进入艺术作品起到了相当大的阻碍和迟滞作用。
通过对以上文献和考古文物的资料观察,可以看出,尽管至今为止尚没有实物和艺术作品来证明它们的存在,高桥马鞍和马镫这两项对骑兵来讲至关重要的发明,在两汉时代仍然应该是已经投入应用的。正是它们使匈奴成为草原霸主,也正是它们推动了汉帝国在政治、军事上的大幅度扩张,为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稳固帝国的政治和文化影响扩散到北亚和中亚奠定了基础。相信随着汉****古的进一步发展,两汉时期的马鞍和马镫最终会揭开它们朦胧的面纱。
请假一天
刚刚从医院输液回来,头疼的厉害,试着写了一点,实在是写不动。不过大家可以放心,不是甲流,明天差不多就好了。多谢大家的谅解。
道歉
因为突然停电,本来以为昨天会修好的,不过看来是想错了,第二天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修好,现在在网吧之中,正在加紧码字,希望能够码完一章。不过网吧的键盘真的不习惯,希望大家见谅。
请假一天
今天去买电脑,转了一天终于选好了一款电脑,转了一天太累了,写不进去了,今天请假一天。
停电了
今天很倒霉,电炉一插上,保险丝就“砰”的一声完蛋了。学校电工休息,无奈中,前去网吧,网吧爆满,(@﹏@)~,现在是用手机上的,只能是停更一天,请大家原谅。
停更一天
明天英语四级考试,今天专心备考,停更一天。小弟还在求学,还多事情身不由己,各位读者大大见谅啊。
恩,请假加道歉
下一周考试,潇宇要加强学习了,毕竟不是职业写手,还是要以学习为重。时间可能不够用,这一周和下一周可能就只更新两到三章,还请各位大大见谅。寒假会恢复更新,一天两章,再次感谢支持潇宇的读者。
请假一天
感冒了,鼻涕流个不停,吃了药,老是想要睡觉。还要收拾东西,准备明天上车,实在抽不出时间。还请各位大大原谅。
请假
又开始考试了,要有很长一段时间忙碌,请大家多多包涵。
再请一次假
虽然不好意思,还是厚脸皮的请一次假,后天就要英语四六级考试了,考了几次都没有考中,但还是要厚脸皮的上,所以抱歉了,大家多包涵吧。
……(本卷结束) ……
序
序言(有点玄幻的开头,但肯定是历史类的)
杨奇丢掉手中的一个破损的塑料瓶子,看了一眼着手中满满一塑料袋子的瓶子和一些废铁,黝黑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笑容。从垃圾山上下来,把自己一天的成果轻轻的放在背后,好像那是价值连城的珍宝,生怕弄坏了它们。瘦弱的身体一颤一颤的离去。
杨奇是中国百万拾荒大军中的普通一员,也就是俗话说的捡破烂的。杨奇没有父母,从小和爷爷相依为命。据爷爷说他是在垃圾堆里发现杨奇的,那个时候的小杨奇还没有满月。一个不满月的小家伙能够在垃圾堆中活下来,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杨奇起这个名字,就是包含了这个意思。
杨奇的爷爷孤身一人,每天的生活来源就是这些巨大的垃圾堆。每天爷爷会在这些垃圾堆中小心翼翼的捡起每一件还有价值的东西。而后换取一些钱财,来维持这个小小的家庭。每次路上的行人看到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背后背着一个小小的婴儿,跛着右腿艰难的从路边、垃圾桶中、草丛中捡起一个个塑料瓶子,都会报以同情的目光。有些好心人也会上前告诉老人,可以去政府领取最低保障金。每次遇上这些好心人的时候,爷爷都是报以微笑,而后缓慢而又坚定的摇头不语。
少年时的杨奇曾经问过爷爷为什么,每一次老人都会从床头的枕头下小心的拿出一个用红布缠绕的包裹。小心的打开,露出里面被老人小心保护着的东西,一个印着党徽的“本子”,用手轻轻的抚摸着上面的党徽,道:“爷爷是党员,不能给国家增加负担,而且现在爷爷不是能够照顾自己吗?那些机会还是留给群众好了。”谁又能想到这样一个老人,竟然是从百年战争中活着走过的一名党员。
就为了一句誓言,一个老人可以每天从肮脏的垃圾堆中钻进钻出。在物欲横流的今天,在一个木屋中一个老人依然怀着最朴素的思想,“不给国家增加负担”,努力而艰辛的生活着。不知道那些一顿饭上万元的高官,如果知道了这些他们会怎么想,是羞愧,还是轻蔑的说出“傻瓜”这两个字。
小杨奇那个时候什么也不知道,但每次爷爷说出“不给国家增加负担”的话时,小杨奇的心中就会莫名的激荡不已。他会努力的拍着自己的小手,笑着看着自己的爷爷,同时喊道:“爷爷是最好的。”或许那个时候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这个最好是什么意思,但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最好”是他能想到的对爷爷最好的赞扬词了。
后来小杨奇长大了,理解了的时候,爷爷也走了。但爷爷的精神却被杨奇继承了下来,“不给国家增加负担”一直是杨奇做事的观念。
杨奇回到自己的木屋之中,也是爷爷唯一给杨奇留下的东西,让杨奇有了一个可以避风挡雨的地方。
杨奇随手把今天一天的成果放在门后,点燃了屋中唯一一个照明工具。一个五六十年代的煤油灯,弱小的火苗在木屋中舞动,木屋也开始由黑暗缓缓变亮。杨奇看着木屋中仅有的几件家具,一张在垃圾场中捡来的桌子,一张由爷爷亲手打造的床,和一个凳子。不由得思念起从前。
在以前每每爷爷坐在床上讲故事的时候,杨奇就会搬着自己的小凳子坐在爷爷的面前,双手托着下巴;双眼眨也不眨的看着爷爷。杨奇最喜欢听的就是爷爷讲当年他们当游击打鬼子的事,每当听到鬼子被杀的时候,杨奇就会忍不住高兴的喊出来。这个时侯,爷爷就会把杨奇抱到腿上,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杨奇当时最喜欢的就是爷爷他们杀鬼子的事,当时人们对鬼子的恨,可以说是倾尽五湖四海也洗刷不尽。所以有些时候,在杀鬼子的时候,手段就有些“激烈”了。爷爷也是偶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