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逼上梁山-第11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的。如今,还没发迹呢,却被李民走运的挖了来。不过,这又何尝不是陈规的幸运。这个时代,能又有谁能比李民更了解和重视火器的应用?要知道,中华火器的突飞猛进,却还是从宋金对抗之后,在南宋时,才大力发展起来的。此时的火器虽然众多,可却都偏向于纵火,多是以火药包一类的,抛射到对方阵地,引燃之类的。
就如凌振的擅长的火炮,其实也不是什么青铜,钢铁一类的真正火炮。而多是以木料搭制的如发石车一类的炮架。而风火雷,更有些似特大号的二踢脚,钻天猴一类的。距离真正的前堂的原石的青铜大炮,都还有着一段遥远的距离呢。
只是,如今有了李民,一切却又都有着不同。既然陈规依托着突火枪的基础,连铁制火铳都做出来了,做几门大炮,却还不是简单?火铳本来不久是缩小性的大炮么。
不过,虽然李民这个提议,很让钻研火器的陈规,以及擅长打*炮的凌振心动。可实际操作上,却是有着太大的问题了。光是打制火铳,一般的铁质,那都不行了。而陈规却是设计以及制造火器的高手,却不是什么铁匠高手,而凌振,则更不行了。没有高级铁匠,他们在李民的激发下,就算是有再好的想法,却也是实现不了。
而说到铁匠,李民手下,还真是马三立的小黑板一翻…………没有啊。
李民很是郁闷:哪个种田派都说科技研发简单无比,简直上嘴唇一碰下嘴唇就出来了。可现实上,光是一个统筹,就需要多少人分工合作啊。
不过,这却也难不住李民。李民手下没有,可高俅手下有啊。此时,李民却也不得不感叹,高俅还真是人才,不过,高俅却不是统帅的人才,而是一个秘书的人才。在一个正确领导者的指挥下,高俅的办事效率,绝对一流的。只可惜,高俅现在却是一个统帅。
李民不知道自己这是恭维高俅,还是典型的吃爷,用爷,骂着爷的小思想作怪。可不管怎么说,打着为赵佶修建水晶宫的名号,用着高俅,李民确实顺手的很。
故此,李民依然给高俅去了一封信。只不过,这一回,李民却是没有指名道姓的要谁。而是含糊的让高俅送一个最好的铁匠过来。
李民真的很期待,高俅究竟会把谁送来呢?
⒈⒈第八回 意外的丰收
大宋政和六年,四月十八。
这是一个值得历史纪念的日子。高俅给李民送人来了。
当然,值得纪念的,不仅仅是那三个铁匠。更主要的是,却是那陪同着这三个铁匠一同来的另外两个人。
当日。
李民正在观看鲁智深和武松对打,与鲁玉和月茹他们为鲁智深和武松叫好。突然,王六喜洋洋的跑来,跑到李民切进,讨好的说道:“老板。那高俅给您送铁匠来了。”
李民闻听,当即就是一喜。连鲁智深和武松的比武正在高潮上,也顾不得看了。转身交代了一下,随即让王六把人领到前厅。
要知道,如今李民手下,凌振最擅使用远程器械,实际应用,以及操作需求了解的最详,而陈规火药工匠世家子弟,动手能力,以及设计原理最强,而李民原先在网上,却是也见过古代火炮的样子。更有着火炮发展的明确思路,可谓是指导性,前瞻性最强。
强强联手,即使李民不奢求一下子就做出如现代高工艺的迫击炮,榴弹炮等什么的。可作出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真正火炮,却是李民想拦着都拦不住的了。实在是宋代此时的火器知识积累,早已经到了一个雄厚的不能在雄厚的地步。差的就是李民这一层窗户纸得捅破了。即使没有李民这一指头,二三十年后。随着宋金战争地需求,火炮也必将被宋朝的工匠制出。而宁夏出土的中国西夏火炮,就可为见证。那可就是南宋时候的事。
故此,陈规在有了李民前瞻性的指导,以及立项确定目标后,又有凌振对火炮需求的设想。火炮设计图纸。以及炮弹,却是早就做出来了。甚至,连李民提议地地雷和手雷,陈规都亲自完善,并做出了十几个。
而直到那时,李民才知道。鲁迅曾说过的:中国人研究火药,却只用在了烟花上这句话,明显是错的。事实上,三国时期。诸葛亮就曾用过地雷。而唐朝的时候,更有用绳索栓着抛掷的手雷。只不过这些地雷,手雷,还都需要引信引燃罢了。
而李民的贡献,则是提供了轮齿带动火镰转动,敲打火石,形成内发引火机构,以及霹雳子震动触发地秘方。
而正是有了这两个小小的提示,李民却是愣是见识了一把,抗战时期老乡研制土地雷的热诚和奇思妙想。子母雷。百子雷,蜂窝雷;悬雷,跳雷。脚踏雷。等等等等,愣是把李民看晕了。
可同时,也正因为地雷和手雷的成功研发,以及地雷和手雷地威力巨大化,陈规和凌振却也更加想往设计中的大炮。隔着十几里。就能发出比手雷和地雷更有威力的炮弹。那应该是何其壮观?
尤其是陈规。更是想到:几百门上千门的火炮往城头一放,却又有哪支劲旅可以攻破。
所以。他们也就越发渴望一个好的铁匠。没有好铁匠,他们的设想再合理,却也是没有大炮来给他们实验的。
所以,他们渴望的反馈,却也让李民觉得高俅的办事效率有些拖拉。虽然高俅的办事效率,在这大宋朝来说,真地很快。
故此,李民今天一听说铁匠终于来了。李民这才急不可耐的亲自前去看看。
然而,李民没想到,他来到前庭,看到的不是一个铁匠,而是一小将。
这小家伙岁数不大,也就十七八九地样子。搁在李民原先的时代,也就是高中生的样子。可这个小家伙,长的甚是高大魁梧。一身亮银的甲胄,带上风翅白银盔,站在那里,足有两米多高。往那一站。却很是有一股彪悍之气。说话也很是老成。目光凌厉,更有一种煞气隐于其中。
而这小将看李民进来,坐在了正位。当即迈前两步,叉手躬身施礼,声音洪亮地说道:“末将刘,拜见国师。末将奉殿帅命。护送铁匠三名,以及国师寻访地岳飞一名。有名单书信在此。敬请国师查验,回执!”
说完,刘从怀中掏出一封高俅的亲笔书信,双手递上。一旁跟来地王六,当即接了过来。
只是,此时的李民,本就为这个小家伙竟然就是刘,深感惊奇。要知道,刘那可是南宋的中兴四将,与岳飞几乎是同级的抗金军事人才啊。可随后,李民却又听到岳飞也来。李民虽然心境已经磨砺的相当不错了。可还是差点惊喜的站了起来。自然也就没理会王六收过来的书信。
王六看李民没有伸手的意思,当即也就没有往上递。只是抱着那封信,站在李民的身侧,静静的等着。
而李民平复了一下心情后,依然没有理会那封高俅的书信。而是笑眯眯的看着刘说道:“你叫刘?你在何处任职?高太尉因何差你来护送岳飞等人来此?”
刘很奇怪。奇怪这个国师为什么不查收人丁,给他一个回执。却说这些有的没有的作甚。不过,刘虽然年岁还小,可却知道李民乃是高俅特意嘱咐一定要恭敬的人。
故此,刘还是听从高俅的嘱咐,恭恭敬敬的回道:“末将正是刘。末将原本随我父在边军听用,年初蒙殿帅恩典,留在身边差遣。今此,本是殿帅提携,命末将护送赵良嗣出使金国。巧逢国师大人的差事刚为殿帅办好。因末将乃是殿帅心腹,又途径青州,故,殿帅一发的把这差事交予了末将。”
李民巨晕!
李民万万没有想到,这个刘竟然是高俅的心腹。李民实在无法把一个今后的抗金名将,和高俅这么一个真小人联系到一起。要知道,李民现在虽然用高俅很顺手,可李民却也知道,这高俅借着给赵佶修建水晶宫的名义,却也是同样的没少捞钱。
不过,事实就是事实。这个刘,还真就是高俅的心腹。高俅虽然是个真小人,很贪,呲仇必报,甚至没有半点的国家责任感。可高俅却也是一个重情的人,虽然对仇人狠,可对家人,对朋友,尤其是曾经帮助过他的朋友,那还真是很不错。
刘的父亲刘仲武,就曾帮过高俅。须知:宋虽以文官制衡武将。武官任免,相对门槛低一些。可三司之职,没有边功,却是不得入主的。当初赵佶想提拔高俅,就是让高俅在刘仲武那度的金。而刘仲武虽然是泾原路第一将,可却也同样很会来事。知道高俅是镀金来的,却是让了不少军功给高俅。故此,高俅当了殿帅之后,却也是与刘仲武的关系不错。而年前,刘仲武兵败西夏,本有大罪,也是高俅进言保下来的。刘,更是高俅准备带在身边培养两年,保举入朝重用。
故此,刘与高俅还真是世交。而且,就连此次护送那个赵良嗣的出使任务,也是高俅看出赵佶的心意来,有意让刘顺便镀个金,让赵佶对他有些印象和好感。
而至于同时让刘护送岳飞和铁匠来见李民,除了那岳飞和铁匠,也确实需要人护送,高俅不用贴心人,哪还能用别的人之外。
更主要的是,高俅那日听闻李民的说辞后,心中那荒诞的想法,一直挥之不去。而且也知道李民那话,却是先当着赵佶面说的,而赵佶都根本没当个事,反倒对李民更好了。
故此,高俅却也是有心漏*点自家在军中的实底给李民看看。同时也显显自家的眼力。
只可惜,李民的前瞻性,却是远比高俅强的太多了。李民却是远比高俅,更知道刘是一个人才了。
甚至,李民此时已经在盘算如何培养刘这个人才了。却是根本没想这个刘还算是高俅的心腹人呢。
没办法,这些日子李民把高秘书用的顺手,却早就把高俅的,就看成他李民的了。全然不会想高俅怎么想了。而且,就算李民意识到高俅有想法,对于刘这样的人才,尤其是比他李民还小,能帮他李民一辈子的人才,李民那也绝对是想尽办法要挖过来。
只是,刘如今正是官身,而且还有护送赵良嗣的差事。当下,李民却是无法把刘留在身边的。好在,时间还长。十年的时间,足够李民把这个刘弄到手。反正,高俅的,那就是他李民的。
而至于目下,千鸟在林,不如一鸟在手。岳飞已经送上门来了。却是要趁早在他心目中留下好印象。
李民当下传岳飞入见。
⒈⒈第九回 岳飞不容易忽悠啊
“草民岳飞!见过国师大人!”
岁数不大的岳飞,很是老成的给李民躬身行了一个儒生礼。却没有像凌振等武夫,一见李民就给李民大礼参拜,行跪礼。而且,岳飞行礼过后,随即很是规矩的垂手站立在当前,没有丝毫的浮夸或畏怯。
只此一行,李民就几乎确定,这就是岳飞。而不是什么同名同姓的。
一时间,李民还真有点:两相背对言无忌,一朝面见静无言的感觉。
渴求找到岳飞久已的李民,真正见到了岳飞之后,尤其还是面前这般的岳飞。一时间,百感交集,愣是不知道说些什么好。
没办法,李民此时确实不知道该跟岳飞说些什么才好。虽然李民是一个大忽悠。可李民面对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岳飞,而且还是虚岁的岳飞,他能说些什么呢。谈他领兵抗金,谈他愚忠,这根本就不现实。甚至,就是忽悠这么一个年幼的岳飞立志抗金,也让李民有些不忍的感觉。
要知道,如今岳飞这个年纪,在他李民那个时代,也就是一个小学刚毕业的岁数。他李民这么大的一个人,不自己努力,承担重担,却把希望放在这么一个小孩身上。实在是让还有些良知,有些责任感的李民,有些不好意思。反倒是一旁的王六,小阶级思想作祟。刚才刘见李民没有大礼参拜,王六念在刘乃是京中的将官,王六还容忍几分。如今见岳飞这么一个孩子,而且还是一个小民的孩子。却也如此不知礼数。当即发作的怒斥道:“斗胆!小民之子!今见国师,何不跪!”
这王六自跟了李民,随着李民的身份一路飙升。王六却也是越发的上进。生怕自家泼皮地出身。辱了李民的名头。被其他人顶了他李民跟班的身份。连带说话,也文了起来。
这虽然在李民身边的那些言行无忌的真好汉之中,早就成了笑谈。可王六江湖人称机灵鬼的性情,以及王六如今国师府官家地身份与当初打闷棍泼皮身份的天地之别,却还是让王六很珍惜眼前地身份。其自发的坚持,却也是到了顽固的境界。
而李民虽然不是特在意王六的文化程度。可对于一个肯珍惜,肯坚持。肯上进的跟班。日常也还是很满意地。从这一点上来说,李民和赵佶喜好任用蔡京、高俅等人,其实并不不同。毕竟,人始终喜好听一些奉承的。极端苛求自身,以及他人的人。毕竟还是少数。而李民一个维修组大忽悠出身,绝不是一个极端自虐的少数圣人。只不过,李民强于赵佶的是,赵佶不知道历史的走向,眼睛和耳朵,更完全被蒙蔽了。而李民却是知道历史的走向,更有着其他的眼睛和耳朵,虽然享受吹捧,却没有全然迷失。
只是如今,王六的话。却让李民当即有些不满。怕王六的言语,寒了岳飞地心。可随即,李民心中一动。却也想借此看看岳飞的应变。毕竟天下同名同姓的多了。虽然看此子神态,远胜于他李民清福宫中地绝大多数同龄的后备弟子。而且,大宋的户籍甄选,上述到父亲和母亲,应该也不会出差错。可毕竟还有个万一不是。
而此时。这个叫岳飞的小孩。却是很是令人吃惊的正容说道:“国师耗费偌大心血找我岳飞来此。想来不是看我岳飞下跪地。且,我岳飞虽是升斗小民之子。可却也是入过学地。上拜天,下拜地。中拜君王父母老师。国师身份虽然显贵。可却不是这天地君亲师。故,飞虽小民,小子,却是跪不得!”
说罢,岳飞那结实矮小的身板,站地笔直。目光炯炯的看着李民,却是跟本没看一旁说话的王六半眼。
王六很受伤害。
所谓:打人不打脸,骂人不揭短!王六本就随着身份的不断提高,作为李民堂堂国师的亲信官家,往来接待的都是身份显赫之辈,本就对自家没入过学,只是一个泼皮出身的身份,极端的自卑。可如今岳飞却兀自标榜他入过学的身份,如何能不让王六嫉恨。
但是!岳飞的话,却也让王六省起:岳飞可是李民特意找来的,李民更是曾说其过乃是天魁星转世,乃是李民三十六天罡护驾的魁首,如果此子是真,那么,此子今后在李民身边的地位,必然显赫,却不是他王六一个小泼皮出身的人,可以比拟的。故此,王六却是泼皮的本色,看清形式,忍了。
而对于这一出小插曲。李民却是很欣慰。此子果然有傲气。却应是岳飞本人无疑。
故此,李民虽然不想哄骗小孩,却也昧着良心说道:“不错!本尊找你来,确是不是让你下跪来的。不过,你向本尊下跪,却也是应该。本尊前世乃是非想非非天天主,而你正是本尊三十六天罡护驾之护卫魁首。这天地君亲师,本尊就是你的天!你的君!而今世本尊重修道法,略有神通,更可收你为徒。如此,你可该跪?”
此时,早就略有此闻的王六,却是羡慕的岳飞不得了。即使是一旁等候回执的刘,也有些羡慕。要知道,刘跟着高俅,却也是时常听闻李民神异的。
可岳飞对此,却是根本的不屑一顾。直视着李民说道:“子不语怪力乱神!敬神鬼而远之。前世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