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战国风云之韩国再起-第1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国的关系,不需要多久,燕、齐两国必然貌合神离。到时,王上再遣一老成之人,将兵不过十万,足以令燕国臣服,齐国请朝。”
平原君听后心里暗自点头,蔺相如说得字字属实,可也正因为字字属实,才更加难以下决断。从表面来看,立即出兵和晚一些时间出兵的好处和坏处一样明显,任谁来了也不能说哪个一定对,哪个一定错。站在利益角度上说,自然是晚一些出兵为妙。可站在维护赵国声威上讲,自然是越早出兵越好。实实在在的钱粮利益和赵国的大国、强国形象,哪一个都重要,可两者不可得兼,赵王又想两者兼顾,臣子们的问题自然而然地就来了。
只听蔺相如继续分析道:“臣以为,诸国所欲者,莫如赵国急攻燕、齐,如此秦、韩两国作壁上观,魏、楚两国幸灾乐祸,赵、燕、齐既弱,四国弹冠相庆。既为诸国之欲,盖不为赵国所取者。所以臣以为,当缓慢行事,从长计议!”
平阳君赵豹颇为欣赏地看了蔺相如一眼,自己的想法和蔺相如一致,那就是赵国完全没必要这么快地回击齐、燕联盟。赵国攻之越急,齐、燕两国关系越是牢靠。不如分而化之,派人离间两国,待两国貌合神离,赵国以雷霆一击一举降服燕国,令齐国请朝,岂不更好?!切切实实的利益总好过虚无缥缈的名声!这次是赵国不小心被齐国蒙蔽了而已,谁都有走眼的时候,没有燕周所说的主辱臣死那么夸张。如果赵国连这点都看不破,那就是真的令其余的国家幸灾乐祸了!
“那丞相的意思呢?”赵王的眼中划过一丝的失望之情,用波澜不惊的语气说道。
平原君赵胜却是发现了赵王的异样,却没有表现出来,平静地说道:“赵国所令天下信服的,乃是国力!燕、齐之盟虽然强大,但却远不足以威胁我们赵国!原因就是两国并非齐心协力!心不齐则为乌合之众!王上令人急攻一国,或以利益诱惑一国,该国必定倒戈!如今燕、齐挑衅我们赵国,王上若是不做出回应,天下对待赵国的态度就会发生变化。甚至,就连秦国都会轻视我们!我们赵国又靠什么来拉拢魏国为自己所用呢?所以,臣以为,当讨伐燕、齐两国!”
第十七章赵国的对策
赵王表面不动声色,不喜不悲道:“丞相以为当伐齐国还是燕国?”
“莫如伐燕。燕国者,远离中原,伐之,与天下各国无有冲突。诸国即使想要救援,也力有不逮。王上若是令赵将军急攻河西,齐国必救之,燕国也必定以为我们赵国是恼羞成怒,誓取河西之地。王上这时在密调信平君(廉颇)领军南下,奇袭蓟城,燕国必定惶恐请降。燕国既去,齐国不足为虑哉!”平原君赵胜一脸自信地说道。
“可适逢寒冬,云中北面的匈奴正是叩边、闹得最凶的时候。这个时候将信平君调离,怕是不妥吧!”赵王担心地说道,但语气中居然没有反对伐燕的意思。
燕周趁势说道:“王上不弃,臣愿意代替信平君戍守云中,防备匈奴。”
平原君也是连连点头,对赵王劝说道:“燕国所虑者,信平君也!据臣揣测,伐燕用时不需太久,前后一月足矣。燕将军晓通战阵兵法,假借信平君的名义,戍守云中一个月还是绰绰有余的。王上这点倒是不用担心!”
蔺相如心里暗暗摇头,伐燕只需一个月的时间,倒是也有这种可能。但这恐怕是最好的预测,也是一厢情愿的预测。中途稍有耽搁的话,廉颇一旦无法逼迫燕国签下城下之盟,赵国就进退维谷了。赵国在北疆的大军还是轻易动不得的,匈奴这些年越发猖狂,廉颇这次谪守边境,对赵国却是一件好事。只是委屈了廉颇而已!
平阳君赵豹眼见蔺相如一言不发,还以为对方被自己的兄长言论说服了。也就不好继续出言反对。他哪里想到,蔺相如是在追忆远在千里之外的廉颇,一时出神了而已。就在蔺相如想要开口的时候,赵王却是下了最后的结论。岭南犯罪团伙
“寡人心意已决,令赵卿攻打河西。吸引燕、赵两国的注意力,信平君领兵八万,奇袭蓟城!呵呵,信平君这把宝剑,可不能只用来和匈奴争锋。再不出鞘的话,燕国怕是不记得寡人这把宝剑了!”
蔺相如心中挣扎片刻。终于还是将反对的话咽了下去。也许,这是让廉颇重新启用的一个好机会!廉颇若是伐燕立功,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返回朝堂,帮助自己。至于防备北方的匈奴,燕周也可以胜任嘛。
就这样。赵国君臣“各怀鬼胎”地达成了一致的结论。庞大的战争机器一旦开动起来,邯郸就变得异常忙碌。无数的粮草、辎重一车又一车地运往北方,所有的人都意识到,燕、齐两国既然敢成功挑起了赵国的怒火,现在就要做好迎接赵国怒火的准备。战车之下,有死无生,大战一触即发。
齐国,临淄。
苏厉将楚国结盟的条件向齐国君臣一五一十地道来。当然,也少不了背后的威胁。上大夫貂勃只能长叹,楚国还是有贤臣的。识破了齐国的伎俩。不过,这也可以从侧面反映,鲁仲连作为说客来讲,是要强过苏厉的。别忘了,苏厉的兄长苏代还在楚国做官,可苏厉依然说服不了楚王。可惜。鲁仲连只愿意做一个隐士,齐国没有遇到很为难的情况。他是决计不愿意出山的。
不过,眼下燕国已经被齐国拉拢过来。北线已经无虞。赵国即使要发兵攻打河西,依照燕国和齐国的国力,也可以坚守一段时间。而韩国,是决计不会坐视赵国一直攻打齐、燕两国的。别回头,背后有鬼
南线方面,楚国也出现了松动。现在,摆在齐国面前的问题是答应楚国呢,还是答应魏国。如果是要魏国出兵击退楚军,那么半个陶郡齐国肯定只能割爱了。如果是要联合楚国对魏国反戈一击,那齐国就要承认楚国眼下占领的土地,以后都是楚国的。两难啊!
丞相后胜本来就不指望楚国会傻傻的割地,眼见貂勃的计策失效,很是幸灾乐祸地说道:“王上,臣以为当联魏伐楚,毕竟淮泗之地的富庶远远不是半个陶郡可以比拟的。我们齐国只需要付出些许代价,就能扭转局面。齐、魏各出精兵十万,楚国必然不能坚守淮泗之地。到时我们齐国与魏国平分,寿春以东归我们,寿春以西归魏国,皆大欢喜!”
齐王听后连连点头,没了燕国这个隐患,齐王很想甩起膀子大干一场。如果不是王后一直提醒自己楚国地大物博,齐国只凭借自己一国之力蛮干的话,伤亡必大,齐王早就派兵南下了。
貂勃毫不理会后胜话中的讥讽之意,淡淡说道:“楚国安平侯项承的大军就驻扎在郯城,齐、魏两国挥兵南下,魏国一定会很感激我们齐国。因为我们挡住了楚军的主力。臣恐怕,到时候泗水以西皆归魏国矣!丞相想要的寿春,和以东的三百里土地,皆入魏国囊中!”
后胜顿时有些气恼,没好气道:“魏国伐楚,本相就不相信项承会无动于衷。我们完全可以后发制人,待楚军前去截击魏军,我们再南下!或者直接沿泗水南下,取符离塞。否则,依上大夫之见,莫非要联合楚国伐魏?不知上大夫以为,魏国哪里是好攻取的呢?”庶女的伟大胜利
大殿内顿时一阵窃窃私语声。当初是貂勃意气风发地表示,有希望说服楚王割地请和以抗魏。但却没有明确表示要在联楚以后主动攻打魏国,其本意更多的是防备魏国恼羞成怒下攻打齐国。后胜此言明显就是有些牵强附会了。
貂勃知道现在不是争论这个问题的时候,自然没心情和后胜纠缠。他现在关心的是如何让齐国获得最大的利益,以最小的代价。楚国那里已经不能争取更多的让步了,齐国要想补偿自己损失的话,只能是夺下魏国的半个陶郡或者直接攻打到睢阳、单父一带。但楚国既然能识破自己的计策,会不会见好就收,放任齐、魏两国相争呢?!这样的话,齐国的损失就更大了。看起来,似乎花费一定的代价,联合魏国,将楚国的势力赶至淮水以南是最好的策略了。
想到这里,貂勃不理会后胜的激将,坦然地说道:“臣附议!”
赵王大喜,说道:“好!那寡人就联魏伐楚!众爱卿以为如何?”
“王上圣明!”群臣各自怀揣着复杂的心情,说道。(未完待续)
ps:从周一开始,每天坐车七八个小时,实在顶不住了。刚刚喝酒回来,头晕脑胀。下一章2900字是什么内容大家知道,设置自动订阅的把订阅的下一章删除,刷新一下就可以看到,然后再次订阅!算是反盗版吧!虽然订阅的本来就几十个。
第十八章混乱的时局
一月下旬的时候,天下的局势变得越来越复杂。赵国撕破了脸皮,向燕军占据的河西攻去。燕国虽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终究抵不过赵国的猛攻。谁也没想到,赵国一上来什么计策都不讲,只是认准了河西,一味猛攻。伤亡什么的全成了无关紧要的数字。
似乎对赵国来说,只想来一场轰轰烈烈的战争,要么悲壮的死去,要么骄傲地活下来,没有第三种选择。有过从军经验的人都知道,最怕的一种敌人不是多么训练有素的或者多么坚韧不屈的,而是失去了理智的敌人。因为没了理智,对方只想要你的命,即使你可以杀死对方,他也会从你身上咬下一块肉。因此一时之间,燕国所受的压力越来越大,向齐国求援成了必然。
齐国当然不肯怠慢,眼下是燕、齐两国第一次进行合作,所欠缺的就是信任,如果齐国对于燕国的求援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话,燕国完全可以倒戈,投入赵国的怀抱。齐王命令上大夫貂勃领军五万,急救河西,稳固河西防线。
赵国的大军勇则勇矣,但毕竟只有八万人,赵军又是处于攻击的一方,貂勃自信,就算燕、齐两国合力,耗也能耗死赵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的道理摆在眼前,齐、燕联军需要的不是反击,而是耐心地等待赵军力竭的时候。到时候,一场大捷就易如反掌般可以取得。
一月发生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在魏、楚边境屯兵已久的魏国终于动手了,魏将晋鄙领兵十万,南下伐楚。楚国虽然做了一些准备,但在占据绝对数量优势的魏军面前。些许的准备显得不够用。仅仅过了七日,曾经短暂作为楚国都城的陈县易主,天下震惊。(明日请刷新)
整个大殿,唯一可以让楚王称呼为先生的自然只有苏厉一人。虽然和自己的预期有些出入,但经历了“联魏伐齐”这一番动荡的苏厉已然庆幸可以达成眼下的目标。当然是恭敬地回道:“愿为王上效犬马之劳!”
接下来发生情节可以用峰回路转柳暗花明来形容。后世的史学家在研究公元前267年的史料时,只能将其归咎于历史的必然性。这一年的火花四射给了无数历史爱好者无限的遐想,历史在这一年完全流向了一个不可控制的方向,并不可逆转!原始奴隶主
一月十日,屯兵在中山的赵国越发失去了耐心。燕国迟迟不给赵国想要的答复,相反用增兵、修缮城墙来回击着赵国施加的压力。为了不让刚刚“倒戈”的齐国大失所望。为了齐国许诺的百里之地,为了赵国的尊严,赵国决定教训一下自己北面的邻居…………燕国。忙于等待燕、赵开战看热闹的列国,包括当事人赵国,谁也没意识到。齐国河西的最后一座坚城………扶柳在一个几天前的夜里突然开城纳降。河水(黄河)、漳水中间的燕军悄悄地撤退到漳水对岸,齐军悄悄地越过河水,占领了燕军撤离的地方。一切显得风平浪静,一切显得默契至极。
一月十一日,赵奢奉命领兵八万讨伐河西的燕军。士气高昂的赵军雄赳赳,气昂昂,想着如何追亡逐北,大展身手。赵奢也是意气风发。有齐国在腹背牵制燕军,燕军势必东西不能兼顾,一场大胜绝对是手到擒来。
可这个时候。游走在齐国的细作却告诉了一个令赵奢怎么也接受不了的事实——齐、燕两国的国君在两国的边境上歃血为盟,原本应该是生死仇敌的两国一笑泯恩仇,原本应该是帮助赵国的齐军转眼成了敌人——燕军的盟军!
这样的剧本再天才的编剧也想不出,但却硬生生在赵国,在天下人面前眼前上演。赵国无疑成为了最好的背景!这就好比一个自己喜欢的女人遭受了别人的侵害,自己勇敢地站出来了。想要打抱不平,好好教训一下那个流氓。所有的人都期待着英雄救美的上演。在观众看来,流氓必然被赶跑。英雄则收获美人心。这是多么动人的结局,多么美好的结局!可现实却十分狗血,美人居然从了流氓,两人勾搭在一起,并指责英雄是多管闲事!赵国无疑就扮演了英雄的角色,齐国则是那个美人,燕国则是那个流氓。
这也就足以解释赵奢在听闻这个消息后,久久不语的失望之情还有愤怒的表现。进军是不能了,前面可不是单单八万燕军那么简单,还有本土作战、源源不断的齐国大军。这样的变故显然超过了赵奢所能决定的范围,所以赵奢命人快马加鞭,将这个消息传递到邯郸,交由赵王决定。念破星空
赵王一听这个消息就慌了,心想这还得了,自己一直垂涎的齐国和北方兵强马壮的燕国勾搭在了一起,赵国还有好日子过?!随即就是愤怒,鲁仲连这个片子,居然欺骗寡人的感情,说好的游说齐国割地呢?!齐国倒是割地了,却是给了燕国,换来了两国结束了长达数十年的对峙。
将一干亲信大臣以最快的速度召集到宫中,赵王毫不避讳地说起了赵国目前的窘境。是进,击败燕、齐联盟;还是退,暂时避让燕、齐联盟。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很需要魄力的决定。赵王不缺乏魄力,但却缺乏准确分析利弊的能力。赵王希望,趁着燕、齐结盟的消息还没有传遍天下,赵国做出最有利的决定。
平阳君赵豹在军中锻炼了许久,变得越发成熟稳重,因为有名师的指点,看问题也是越发地直指要害。身为王室人员,眼见自己的兄长平原君赵胜沉默不语,当即说道:“王上!臣以为燕、齐两国刚刚会盟,气势正盛,此时伐之不易。不如行欲擒故纵之计,待燕、齐不察,一举而克之,或伐燕或伐齐,逼迫燕、齐两国之盟消散!”
赵王眉头下意识地皱了皱,这和自己的初衷有所不同,但也有一定的道理。燕、齐两国既然敢大大方方地会盟,想来已经做好了和赵国交战的准备。有齐国的协助,赵国想要攻下燕国的河西之地,怕是不容易啊!而且,自己最怕的就是齐国兵分数路,趁势搅乱赵国的南部。到时赵国也要分兵,燕、齐两国以两国之兵马,完全可以戏耍赵国,令赵国疲于奔命。
燕周却是摇了摇头,反对道:“世人皆知我们赵国要为齐国出头讨伐燕国,可如今齐国背赵而亲燕,此赵国之耻也!王上若是不发兵攻打齐国,恐伤赵国士卒之士气、百姓之心,天下也必嘲笑赵国被齐国戏耍,王上的声威受到影响,所谓君辱臣死,天下又有什么人会来投奔王上呢?!故臣以为,无论伤亡多大,我们赵国都要立即反击燕、齐,尤其是齐国。王上若是信任微臣,臣愿意提兵杀进临淄,以雪王上之恨!”说完立即下跪请命![重生]七年痒,带球跑
赵王很是感动,这才是自己喜欢的忠臣。君辱臣死,自己被齐国的鲁仲连戏耍就等于赵国被齐国戏耍。若是齐闵王在世时,齐国国力堪比秦国,赵国自然忌惮齐国,姑且忍让。可如今赵国国力远胜齐国,自己又何须忍让呢?!处处忍让只会让人觉得赵国君臣怯懦,让天下轻视赵国!
亲自将燕周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