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644,帝星升沉-第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与死的路上作出抉择,竟这么糊里糊涂就当了俘虏。

“该来的终于来了,这是命中注定的,是祸躲不脱,躲脱不是祸。”他一边在心中这么安慰自己,一边很配合罗岱的兵,由他们捆,由他们绑,由他们拿走所有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俗话说:债凭文书官凭印,可他这个巡抚连印也没有,因为何谦还没来得及向他办移交,自然也就没有交印。而崇祯皇爷发给他的谕旨以及文凭官诰,他又没有带在身上,而是放在何谦尚住着的巡抚衙门里。

罗岱的兵也没有十分为难他,虽说眼下他们目中只有李闯王,可毕竟新降,面对的又是过去的长官,变脸也不会变那样快,所以,他被押到罗岱的大营后,立刻就松了绑,罗岱没有出来见他。金之俊明白,罗岱实在没必要见他这样的阶下囚,而应该换上甜蜜的笑脸,去迎接新主子——和杜勋的迎降毫无二致,杜之秩也是绯袍八驺,郊迎三十里,恭迎大顺皇帝陛下。

于是,金之俊就在罗岱营中住了下来,他可以在营中走动,只有一名幕僚陪着他,两名小卒看守着他。从这个幕僚口中,知道何谦已逃走——他对周围情形比金之俊熟悉,在罗岱动手时,早已翻过抚院的围墙,脚板上抹清油,溜之跑也,金之俊不由暗暗为他庆幸。

罗岱的营盘扎在背风的山坡上,金之俊立在大营中,可以看见大队大顺军的人马进入居庸关。真是车粼粼,马萧萧,旌旗猎猎,刀光闪闪,他怀着异常复杂的心情,远远地看着这些兵,骑兵过后是步兵,步兵之后是马拉的红衣大炮,炮兵过后又是着戍装的妇女,妇女后面还跟有成团的叫化子。一拨一拨的,旗号各异,服装各异,走了整整一天,队伍还未走完。

到黄昏时,又出现了大队十分精壮的马队,打着杏黄大纛,骑一色的黄骠马,马上人皆是金盔金甲。突然,人群中,出现了一顶黄罗伞盖,伞下一人,远看十分威武,也挺有精神,他想,此人大概就是应运宏猷的新主了。但暮色苍茫,他看不清此人究竟是何嘴脸,当然,他也无心知道这些,只一个劲想,京师完了,大明的江山完了,自己一家老小也完了。

第101节:3  金之俊出山(6)

白天就这么过去了,谁也没有来理睬他。到了夜晚,正东的天寿山方向燃起了冲天大火,照红了半边天空,毕毕剥剥的火光中,夹有断续的鼓声、号角声,还有人兴奋的大喊声。监视他的那个幕僚低声告诉他,这是大顺皇帝的亲军,在放火焚烧皇陵的享殿。

直到这时,金之俊才突然想起,保卫皇陵的总兵李守荣去哪里了呢,难道他也降了流寇?流寇居然放火烧毁皇陵,干出这灭绝天理的事,这以前,不是有很多人都在暗中传说,说流寇是仁义之师么,既是仁义之师,为什么又毁人陵墓且放火呢?

他回头望了望这个幕僚,此人白天监视他时,整日阴沉着脸,眼下他的口气是那么低沉,是那么郁郁,看来,此人良心未泯,从贼大概也是迫不得已罢。于是,他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道:

“唉,若真是仁义之师,便不应该毁人庐墓,更不应说是皇陵,朱明拥有天下二百七十余年,难道没有半点恩泽供人们念想,值得下此狠手?”

此人听他这么说,忙用手在他肩上轻轻拍了拍,低声说:“金大人,千万不要乱发议论啊,他们不是焚过凤阳皇陵,且将陵顶也捅穿了吗,十二陵自然也是要焚的,守陵的李镇台去拦阻,当场被砍成了好几块呢。”

金之俊这才知李守荣已被杀了,心想,国破家亡,自己即将步李守荣的后尘,一家人陷在贼中,只怕连遣骨也无人来搬运呢?转而又想,俗话说得好,身在何处,价在何方,此时此刻,便不能讲究了,五尺之躯又算什么,到处黄土可埋人,垒垒白骨,焉知家在何所。有此一想,便打定主意随他去,心里一放松,下半夜居然朦胧入睡。第二天上午,有一伙人涌到了他住的帐中,此时他已起床了,盥洗毕,正吃着监视他的兵丁送来的早餐。

这伙人不再是官军穿戴,胸前的号衣是大顺军字样,他们比罗岱的兵凶多了,一进来,便不由分说,将他踢翻在地,然后五花大绑,一边骂骂咧咧,什么脏话都有,一边一步步将他踢着走。

他想,这是要杀了,杀就杀吧。

可这伙人并没有杀他,而是将他一直推到了总兵衙门。一路之上,他看见大街上店铺照常在营业,妓院里仍是灯红酒绿,除一下增加了许多大兵,行人仍是熙来攘往,就像没发生什么事一样。到了总兵衙门,他抬头一看,只见大堂上坐了好几个人,一个个横眉怒目地望着他,他想,谁是李自成呢?这时,那个抓他的小头目上前,跪下磕头禀道:

“启禀刘爷,狗官金之俊带到。”

一听称“刘爷”,他便以为这人是刘宗敏,并不是李自成,可还未容他想完,背后有人用脚在他膝弯上狠狠地踢了一脚,他双腿一软,就直直地跪了下来,又有人将他的头扳起来,与坐正堂的这个人四目对视。

其实,此人并不是刘宗敏,刘宗敏此时要办的事很多,审犯人的事还懒得过问,所以,李自成临时指派了刘芳亮。此刻,刘芳亮鼻孔里“哼”了一声,问道:

“什么名字?”

金之俊怀着一线求生的希望,回答说:“金之俊。”

“原任什么官?”

“昌平巡抚。”

刘芳亮待他回答完,便极不耐烦地翻着手中一本薄薄的簿子,看了半天,才自言自语地说:“什么,昌平巡抚,昌平巡抚不是姓何吗?”

这时,两边立着的人中立刻有人说:“禀大将军,何谦已被撤职听勘,这小子命大,被他翻墙跑了,金之俊是新任,才来一天。”

刘芳亮尚未发话,旁边坐着的几个官员早不耐烦了,纷纷戳着他的背脊,七嘴八舌地说:

“官做到巡抚,一定是个大贪官,不知搜括了多少民脂民膏,与老子砍了,砍下这颗狗头作夜壶!”

“巡抚不杀杀什么人,杀!”

“这等狗官,留着也是糟蹋粮食,押下去砍了!”

刘芳亮正要挥手,就在这时,金之俊眼角似乎睃见旁边有人,在向刘芳亮摇手,又低低地说:“先不要这么急吧。”

第102节:3  金之俊出山(7)

于是,刘芳亮略点一点头,他又被提起来,推出去。

这回金之俊留了心,他在低头走过那个人时,突然回过头将那人认真地瞧了一下,终于,他发现了一张熟面孔——陆之祺。

陆之祺是嘉兴平湖人,万历己未进士,曾官陕西布政使,与金之俊不但是万历己未科的同年,且为江浙同乡,平日关系极好,去年李自成攻破长安,陆之祺投降了大顺军,现任大顺朝刑政府左堂,这相当于明朝的刑部侍郎,自然参与审犯人。他想,看来,陆之祺有心救他,但必然会劝降,自己怎么能降流寇呢?若不降,仍会被砍头,他不由想起了留在京城的妻小。

押解他的两个士兵如狼似虎,不容他有半点迟缓,几下就将他推到了辕门外,并令他立在一边,也未松绑,像在等候什么,这时,又有十多个不肯降的官员被押进去了,他们多是文职人员,其中有巡抚衙门的好几个幕僚及昌平县令。这时,堂上立刻传来吼声、斥骂声,十多个人只审了不到一袋烟久,估计只问了姓名、官职,便被押了出来,可他们没有金之俊幸运,被推到辕门外后,就在距金之俊不远的地方一一被砍头,才一瞬间,便被砍翻了十五人,霎时人头滚滚,热血横流,真比杀只鸡还快迅。

金之俊看不下去了,小腿肚也在不停地抖,可正面对着杀场,他不敢有半点反感的表示,只好闭上眼睛,但杀人者粗暴的斥喝声、被杀者慷慨殉节的怒骂声、以及可怜的、绝望的哀求声,仍声声入耳,一股股血腥气,也扑面而来,他几乎要昏厥了。

“岂凡兄,委屈你了。”一个声音在叫他,他不由睁开眼睛,只见陆之祺已站在面前,低头向他拱手,随即,看押他的士兵便为他松绑。此时,他真是百感交集,也没有理会身边的陆之祺,只轻轻地抚摸着自己被捆痛了的双手,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走吧,我们好好地谈谈。”陆之祺没有在意,仍客气地相邀。

旁边有十多具尸首摆着,不往这边走便要往那边走,金之俊就像大病一场,浑身乏力,挪不动双腿。陆之祺看在眼中,立刻向他身边的小卒示意,两个小卒的态度马上变了,他们左右搀扶着他,将他扶到了陆之祺住的地方,并扶他在太师椅子上坐好,小卒退下后,陆之祺亲手为他倒了一杯茶,然后低低地说:

“刚才吓着你了吧?”

金之俊仍没有开口,但却喝了一口滚茶,润了一下干渴的嘴唇——直到这时,他才定下神来。

“岂凡兄,刚才的场面你是看到了的,想必你也不会以此来责怪小弟我罢。”

金之俊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处此乱世,能怪谁呢,要怪只能怪命。”

陆之祺于是抒了一口气说:“这就是了。再说,古往今来,有兴就有废,我大顺皇帝上应图谶,下顺民心——”

陆之祺在京时,与他一样,也是开口便是忠孝节烈,不想今日却像是变成了另一个人,金之俊听着十分陌生,尤其是他用“我大顺皇上”称李自成,金之俊立刻想到昨晚的放火与今天的杀人,不觉反感,忙连连摇头,并打断陆之祺的话说:

“志远兄,请你不要说这些吧,蒙贵军不杀,我已很知足了,如再格外施恩,让小弟回京与家人见上一面,然后退归林下,小弟一定晨昏三叩首,早晚一炷香,为老兄祈福。”

陆之祺正兴致勃勃地欲下说词,不想被金之俊打断了,心里便有几分不乐,眼下听金之俊所说,不由面露难色,说:“眼下京城虽未攻下,但已被我军围得铁桶似的,飞鸟难过,若崇祯帝一心死守,两军势必大动杀伐,处此形势之下,我兄欲见家人,不是强人所难么?”

金之俊一想,这倒也是,于是叹口气说:“京城才有多少兵,早晚是守不住的,兄既被重用,何不向你们的皇上进言,多做好事少杀人?”

陆之祺一听,不由笑道:“岂凡兄,这是不用你来嘱托的,我大顺皇上自起义以来,便立志替天行道,所过之处,不但秋毫无犯,且爱民如子,其德政,可是有口皆碑呢。”

第103节:4  北京在望(1)

说着,便大谈闯王这一路来,大行仁义的善举,什么怜贫惜寡,放赈救灾,就如活菩萨转世,这中间,自然是少不了要说到那首著名的民谣,即“闯王来了不纳粮。”

金之俊只觉好笑,冷丁地便短他道:“不纳粮,贵军吃什么?”

陆之祺一怔,忙改口说:“是三年不纳粮。”

金之俊说:“三年之后呢?”

陆之祺说:“三年之后,江山稳固了,完粮纳税,可以商量。”

金之俊听了,不由露出一个含意隽永的微笑。陆之祺将他这态度看在眼中,便告诫道:

“岂凡兄,眼下我军将士,对明朝的官员、勋戚是恨之入骨了,早在长安时,大家便有定议,攻下北京后,一定不能饶恕这班贪官污吏,有一个要杀一个,昨天皇上集群臣会议,大家又重申此议,总哨刘爷更是摩拳擦掌,表示进京后要大干一番,刚才为了救你,小弟已在权将军刘芳亮面前,将你好好地夸赞了一遍,说你并未外放过,在朝为官,清正廉明,又有经济之才,刘将军对什么‘经济之才’听不进,但听说你‘清正廉明’,加上又是我的同年兼同乡,他才点头,不过,此事尚未禀过上头,故我兄仍是前途未卜。所以小弟劝你还是收敛一些的好,俗话说,人到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我兄不是还在惦记着一家老小吗?”

金之俊听他这么一说,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难得你如此周全,只是你费了这么多力,才将这条贱命救下,又有什么用处?弟这些年读圣贤之书,所学何事?这叫弟怎么向江东父老交代?”

陆之祺已从杜之秩、唐通等人口中,知道了金之俊出任昌平巡抚的经过,对金之俊很是同情,想说服他为大顺朝出力,眼下见他开口便提圣贤,很是反感,不等他说完,便连连摇手说:

“岂凡兄,你若这样想,就是走弯路了。古往今来,圣贤关于兴亡的道理说得很多,我兄想必熟知,所谓桀之所乱,汤受而治之;纣之所乱,武王受而治之。眼下朱明自万历以来,当皇帝的只知搜刮百姓,却从无半点体恤小民之心;崇祯即位后,开始虽用了一些手段,但随后就仍重用宦官,对臣下刻薄寡恩,一点也不行自责,几个有作为的臣子,像袁崇焕、卢象升、杨昌嗣辈,不是惨死在西市,就是被他逼死在战场。宰相换了一个又一个,宦官提升一批又一批,黄道周、刘宗周等直臣锒铛下狱,王德化、曹化淳等佞幸左右弄权,就拿仁兄的遭遇来说,若不是杜之秩这种小人,能有今日吗?眼下连三岁小孩也知道,朱明气数尽了,崇祯已是回天乏术了。我大顺皇上‘受而治之,’这是上应天命下顺民心的大好事,我兄是有抱负的人,应该识天命、知变通,又何必死下一条心,去为崇祯殉葬,这值得吗?”

金之俊闭目端坐,既不反驳,也不点头,由着陆之祺侃侃而谈,就像是一尊木菩萨。

4 北京在望

李自成作梦也没有想到,明朝摆在山西的几只拦路虎——阳和、大同、宣府、居庸关的近五十万大军,竟于一月之内,望风归降,连杜勋、杜之秩等皇帝的亲信家奴,也如此离心离德,投降时比其他人还干脆,还没有顾忌。

居庸关终于在望了,千年雄关,曾经阻挡了多少入侵的强敌,使他们功亏一篑,望关兴叹,而今在他这个大顺天子脚下,竟化为坦途——杜之秩、唐通为了表忠心,硬是赶到了榆林堡迎接,此地离关有三十里之遥。

望着关前那披红挂彩的牌坊和焚香恭迎的官员,望着他们抬着劳军的羊羔美酒和涌到马前献上诵词,他虽然意气发舒、兴致勃勃,却又有几分不解,回头望着牛金星,说:

“从长安出发,数千里行程,除了一个周遇吉,几乎再没有对手,崇祯怎么尽养一班无耻小人?”

牛金星笑着说:“崇祯鬼迷心窍,有眼无珠,终致江山不保,这既是我皇上齐天洪福,也是气数使然。”

李自成忽发奇想,竟对牛金星说:“眼下崇祯在做什么呢,他是不是想到过要逃走呢,若真是逃走,我们可要费一番手脚呢。”

第104节:4  北京在望(2)

牛金星尚未作答,一边的宋献策却说:“其实,这以前是有可能的,既然手中无兵无将,自应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若能逃到江南,以江南的财赋,整军经武,卷土重来未可知,可眼下晚了,他已经没有机会了。”

是的,无边风月你不赏,且去阴山背后啼,小崇祯大势去矣,请看我大顺皇帝将金瓯从容打理。李自成想到这里,不由逸兴遄飞,遐思万种,就是大顺朝的丞相、大将军们,也一个个无不兴高采烈,忙着安置降兵,接收府县,哪怕就是进军途中,也不忘相聚一处,把酒高歌,畅谈进入北京城后的打算……

上灯时分,李自成终于驻跸居庸关总兵府,用过晚膳,他正用热水泡脚——多年马上征战,他双脚起了老茧,走路时有些胀痛,进入长安后,秦王府有一个太监会修脚,每天经他修理拉捏,双脚无比舒服,于是,修脚成了他的习惯,每天必不可少,眼下,他正躺在胡床上,双脚浸在热气蒸腾的大铜盆内,牛金星、刘宗敏、宋献策、李岩及李锦、高一功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