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1644,帝星升沉-第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一下,二人无话可说了,都低着头不做声。李自成望着他们,又问:“宋献策和李岩呢?”

眼下大顺军中,就只有这两个人说话硬气了——他们至今仍住在中州会馆,宋献策孤身一人,李岩则与红娘子形影不离,李锦和高一功不愿说他二人的好,搜索枯肠想了半天,李锦才说:

“他们还是老样子,不过——”

“不过什么?”李自成紧问。

李锦望了高一功一眼,说:“李岩不是最爱当老好人吗,此番可大做人情了,崇祯的皇嫂,就是那个张皇后,我们进城时,她还未来得及自杀,李岩得知消息后,生怕落到了我们手上,乃派人用车子将她护送到娘家,让她从容尽节。”

高一功也说:“还有,那个河南状元刘理顺,也是被李岩救下的,我们去抓时,他不让抓。总之,凡是好人全让他做了,而恶人就让我们当了。”

二人见李自成仍不做声,李锦又说:“在吴三桂这事上,他和宋矮子三番五次阻挠大局,要不是这招降耽误了时间,局势还不会是这样,叔,为什么我们一提起前明的官员,就恨得牙痒痒的,他们却那么喜欢呢?”

高一功又说:“反正大家都不待见这李岩,他那张乌鸦嘴,说什么灵什么,依臣看,这回东征,最好不让他去。”

第152节:4  决计讨吴(4)

二人你一句他一句,尽说李岩的坏话,李自成不由烦了起来,手一挥,说:“算了算了,李任之洁身自好,你们是在嫉妒他,打天下,治天下,是要用心思的,不得人心,怎能得天下,你们的眼睛却只望见钱和女人。”

接着,李自成就数说他们的糊涂,一进北京城,只知吃喝玩乐,没有在众人面前做出好榜样,就是大事,也不见来向他报告,二人见皇上动怒,吓得不敢做声。

此时的李自成,真是恨铁不成钢——手下这班将领的胡作非为,已到了令人发指的程度,越是亲近的人越不听招呼,像面前这两个血亲就是,天子脚下,肆无忌惮,像饿狗进了厨房,见什么嚼什么,豪饮海喝,胡地胡天,更不堪的是对百姓的骚扰,比明朝的败兵还不如。他想,如此放纵下去,不消多久,这一班能征惯战的将士,不一个个醉倒在北京城的酒馆里,也会栽倒在妓院里,眼下不得已,终于再次亲征了,朕想御敌于国门之外,也想借此转移将士们的视线,激励他们的奋发之气,但他们能重新奋发吗?

夜已深了,李自成在斥退两个侄子后,一人仍在大殿上徘徊……

此时,宋献策和李岩仍在长谈——刚才在会议上,李岩长话短说,心中尚有未尽之言,宋献策知此情形,心中也有话未说,散会后,二人一边往回走,一边闲谈,宋献策说:

“任之,你说此番出征,我们能有几分胜算?”

李岩不由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用宋献策常挂在嘴边的话说:“你不是常说变数么?面对眼下这一连串的变数,所谓胜算,已是很难说了,依我看,能有五分就谢天谢地了。”

宋献策说:“孙子兵法上说: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若只有五分胜算,怎么能出征呢?”

李岩不由苦笑说:“我们的刘大将军不是说,打仗就是赌命吗,既然是赌命,当然有赢有输,五分胜算,也不错了。不过,这一赌,可是乾坤一掷,关系非浅,若输了,皇上回陕西只怕也会站不住脚。”

接下来,李岩便向好友说起自己的未尽之言:

据他所知,满洲的八旗兵,大部份原本就处散在辽河套一线,他们下马为民,上马为兵,要集结起来是很容易的事,若吴三桂撤宁远之防时,他们跟踪而进,眼下就不会离山海关很远了,吴三桂一旦与他们勾结,这中间就没有多少间隙让大顺军可钻。到时大顺军要对付的便不是吴三桂那五六万人马,而是满清的倾国之师,这样一来,你不能不重新估计一下自己的力量,大顺军从长安出发时,共约五十余万人马,由长安到北京,虽一路顺风,但每占一地,就得分兵守戍,到达北京时,便二十万也不足了,而除去老弱和负责运输的兵,其中的战兵不过十万,以十万对付吴三桂的五六虽说有余,若加上一个清国,便明显地不足。所以,在李岩看来,眼下将后路人马迅速催赴北京,以逸待劳,与吴三桂在北京城郊决战,或有取胜的可能,御驾亲征则实在不可取,须知这等于起倾国之师,作孤注一掷,个中胜算微乎其微,若有个万一,后果可不堪设想。

若在以往,李岩会一口气将这些话说出来,但眼下他也有顾虑了,且不说会议一开始,刘宗敏咄咄逼人,要追究主抚派的责任,就是皇上,对他也露出不耐烦的模样,他何苦自讨没趣呢?

宋献策听李岩说完,不由微笑说:“任之,想不到你也学乖了,逢人只说三分话,但这怪不得你呀,招降失败,刘宗敏不自责,反怪别人;皇上明知此事的前因后果,却因投鼠忌器,不肯认真追究,这一切说明什么,只能说明这些人,都不是能勇于承担责任的人,与他们共事,不能不多留个心眼。”

李岩叹了一口气说:“这事你也不知劝了我多少回了,可说到头我还是不忍心,因为这不单关系眼前事物的成败,且也关乎历史的千秋功罪,大顺军能有这样的局面多不容易,就这么断送了,你纵不可惜这个朝廷,难道也不可怜追随其后的数十万弟兄?”

第153节:5  关键的一天(1)

宋献策摆了摆头,说:“朝前看,固然可惜,朝后看,却也没什么,他不是跟你说过四不择吗,他原本就是荒不择路,饥不择食,不想瞎母鸡婆撞到了米箩里,能饱吃一顿也就心满意足了,槐国衣冠,黄粱一梦,旁人叹气有什么用?自我得之,自我失之,又何憾也!”

话虽这样说,可二人毕竟也跟在这“瞎母鸡”身后,又怎能完全超脱?哪怕宋献策的话中,明显带有警告的意味,李岩也并未放在心中。

不想第二天,皇上本已作好的安排,却又有了小小的异动——京城关系重大牛丞相一人留守恐难支撑,乃将李岩留下,协助牛金星。

听了这道旨意,宋献策和李岩多少有些意外。

 

5 关键的一天

 

眼下的山海关,已是战云密布了。

山海关又称榆关,背山临海,距北京约七百余里,距盛京也才八百余里,为辽东咽喉,元代属平滦路,明置永平府临榆县,山海关为其属地,当时称迁民镇,关城建于明洪武十四年,时魏国公徐达曾于此大败蒙古的平章完者不花,并将其活捉,为保边防,徐达乃发屯兵一万五千余人依山阻海修永平、界岭等三十二关,山海关终成为一军事重镇。

这些年连年用兵,山海关也不断加固,眼下城高约五丈,厚两丈,分设为镇东、迎恩、望洋、威远等四门,关城大半在长城以内,后又在长城西北端,修有小小的卫城名东罗城,至去年为防清兵从内攻击,又在西边加修了西罗城。但几乎与所有的关塞一样,它只具备防前的功能,若从关内来攻,虽有东西罗城拱卫,防御仍十分薄弱,好在关前有一条名石河的小河,水虽不深,但可起到迟滞大军行动的作用。

吴三桂自斩使祭旗后,一面向清国催请援兵,一面便加强防备,激励将士,准备到时与流寇决一死战。

西边的大道上,终于出现了大顺军的游骑。

最先到达的是左右先锋李锦和刘芳亮,他们率领的四万人马在西边的红瓦店一带扎下营盘。这里地处石河西岸,与山海关隔河相望,村落极其稀少,加之百姓早已逃亡,而吴三桂又派出人马,将这里的水井填塞,房屋拆毁,就连土灶也挖了,所以,李锦的大军到达后,一时找不到水源,且无从了解有关山海关的任何情况,只能在露天宿营,去很远的地方寻水,在荒野埋锅造饭。

刚将营寨扎下,大军尚未安定下来,关上便响起了红衣大炮隆隆的炮声,李锦爬到高阜观望,只见关上火光一闪一闪的,逶迤而东的燕山不断有回声传来,一时山鸣谷应,很是热闹。他知道,敌人的目的只是骚扰,在不明虚实的情况下,吴三桂决不敢轻易出兵。

于是,他吩咐士兵放心休息、吃饭,但等明日再行定夺。

但吴三桂却好像成心不让他们休息,那断断续续的炮声,竟是彻夜不停,弄得大顺军士兵,个个彻夜未眠。

但等了整整一天,后路人马却还没有消息,直到前锋到达后的第三天,中军主力及御营才赶到。

按照前一天李自成的安排,后队各营兵马于四月十二日清晨出朝阳门,直发通州,然后由通州而丰润,越过迁安便可直薄永平府,李自成已决定将大营扎在永平府,那里原就有明朝的蓟辽总督衙门,眼下总督王永吉已逃到了山海关,小小的永平城,空荡荡的,没有一个人,但衙署尚称完善,于是,总督衙门就成了大顺皇帝的行宫。

动身前为震军威,李自成下旨将前明勋戚李国桢、大学士魏藻德等八人一齐斩首,然后下旨出发,不想主力才到通州,前军的袁宗第忽然送来六个衣冠楚楚的人,说他们自称山海关的仕绅,是来请降的。李自成闻言不由疑惑,乃下令让部队暂停前进,将其带到了他的马前。

这一伙人由前明举人刘应东率领,到了李自成的马前,立刻跪下,山呼万岁。李自成心想,就说吴三桂不知道御驾亲征的消息,但他已杀我使者,并为崇祯发丧,眼下又来请什么降?想到此,乃于马上问道:

第154节:5  关键的一天(2)

“你们好大胆,竟敢在这个时候来行缓兵之计,可知朕的宝刀锋利无比?”

刘应东等人一听,立刻跪头如捣蒜,连说不敢,且由刘应东从容奏道:“禀皇上,小民等世居山海关,这以前,深恨满鞑子不仁,每兴兵犯我,必烧杀淫掠,无恶不作,眼下崇祯已死,吴三桂放着堂堂的大顺朝不降,却密谋献关降满鞑子,想满鞑子乃我大汉世仇,若降满,必遵满俗,剃发变服,那不是犯下欺祖灭宗的大罪吗?我等不愿受此奇耻大辱,更不愿作夷狄之民,故与大家商议,暗中联络了好些人,欲乘吴三桂不备,将他杀死,归顺我皇上。”

李自成此时急于想知道的,是吴三桂降没降满鞑子,听此人口气,他还只是有这打算,并未付诸实施,但刘应东不过区区举人,并无职务,军机大事,他又怎么能清楚呢?

正犹豫之际,一边的宋献策说:“皇上,臣看他们巧嘴利舌,不似等闲之辈,而且不早不迟,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只怕是吴三桂派来迟滞我军行动的,不如杀了稳妥。”

李自成沉吟半晌,说:“不才六个儒生吗,怕他做什么,待问出破绽后再杀不迟。”

于是,传下谕旨,队伍暂停前进,然后将这六人带到路边一民房中,详加审问。

据刘应东说,他家世代书香,本人且是举人,因而在本地很有威望,吴三桂身边好几个幕僚都是他的学生,这班人遇事,都来向他请教,此番吴三桂欲降清,最先便是与他的一个学生商量的,这个学生劝吴三桂不要降清,吴三桂不答应,于是,这个学生便联络了吴三桂手下的参将郭云龙、游击杨坤,三人歃血为盟,欲杀吴反正,但吴三桂防范严密,一时尚不能得手,所以,便派小民前来,向大顺皇上奏明,只要大军暂缓进军,吴三桂必然松懈,到时,他们便可动手。

宋献策一听,不由冷笑道:“吴三桂要降满鞑子,必然要小心防范内部,诚恐走漏消息,小小的山海关,能不做到滴水不漏?你们是怎样溜出来的呢?”

刘应东说:“这些日子,吴三桂确实防范严密,没有他的令箭,不准放一人出关,不过,因为他倒行逆施,不得人心,加之郭云龙与杨坤是他信得过的人,关门便由他二人掌控,所以,小民等得乘间出城。”

宋献策又厉声说:“既然内部生变,大兵压境,正好结为声援,为何反要我军缓进?”

刘应东仍从容不迫地说:“军师不知,吴三桂虽不得人心,但仍不乏追随者,加之他平日豢养了好些死士,他人一时很难近身,大军越逼近,他防范越严,且有可能逃到关外,去投靠满鞑子,只有贷以时日,恃其松懈,才好下手。”

宋献策又一连盘问了好几个问题,无奈这刘应东乃有备而来,左说左有理,右说右有理。李自成见此情形,乃挥手让其退下。

望着刘应东的背影,李自成似是自言自语地说:“不能招降吴三桂,能争取他们内讧,招降一部份将士也是好的,只是这伙人确实可疑,朕这里才出师,他们就应声而出,就像是从地下钻出来的,太巧了。”

宋献策说:“最不可信的是他们口中的吴三桂,只是想要与满人勾结,还未行动,这怎么可能呢?杀使者,写绝情书,这是明显要招致讨伐的,如果没有与满人挂上钩,并得到他们的承诺,他敢吗?”

这一说,不由使大顺皇上再度担心起来,但刘宗敏不同意这一判断,他说:“背离自己的祖宗去投降夷人,这确实是不得人心之举,就说吴三桂恨我们,他的左右及部将未见得会一致,他能在很短的时间内,说服所有人吗?”

高一功也说:“这刘应东说的也有一定的道理,因为一旦投降夷人,就要变服剃发,大汉仔民,谁愿意人不人,鬼不鬼呢?我看这话也可信。”

袁宗第说:“滋侯不是已率队先行了吗,眼下算来,他们应该已过三河了,如果要暂缓进军,也应知会他们。”

李自成想了想,说:“先不忙告知前头,功夫应下在这六人身上,朕不信他们能个个做到守口如瓶,丝毫没破绽,这样吧,你们将六人分开盘问,看他们口径是否一致,到时再行定夺。”

第155节:5  关键的一天(3)

众人一听,这是个好主意,于是,由宋献策、刘宗敏等人,将六人分开盘问,大队自然停了下来。不想他们几人问来问去,也没问出什么明堂——六个人个个说的一样,一天时间,就这么过去,李自成只好下旨在此扎营。

这一夜,李自成翻来覆去,睡不安枕。到今天为止,进入北京已快一个月了,这些日子,大家都只忙着弄钱,玩女人,队伍疏于整顿,士气低落。他原想借御驾亲征来重新振作士气,但据今天一路所见,这希望渺茫得很——已好久没有和大队士兵在一起行军了,今天在马上,他看到前后左右的大顺军,诚如李岩所说,部伍散乱,精神不振,每人除了应带的行李,骑兵几乎都有几个马褡子;步兵也是,却背在背上,挑在肩上。他明白,那里除他发下的恩赏——每人至少是十两银子,十丈细布,一定还有抢掠而得,这些人没有固定的家,银子和值钱的物品只能跟人走,就连他的御林军也是如此。这还罢了,更不能容忍的,是军中出现了妇女,此番大顺军进城,翻天覆地,很多官员之家,算是满门遭劫,其中不少命妇婢女,都落入大顺军手中;还有从妓院结识的相好,因一时不忍分离,也跟着前进,眼下,这些女人便都成了随军眷属,她们或与男人共乘一匹马,或是由男人拉着,混在步兵中,踉踉跄跄、哭哭啼啼地向前。

他本想下旨,将所有妇女一律驱逐,但一来人数不少,法不责众;二来也是怕如此一来,军心更加不稳——这些很少沾女人的士兵,已有不少人在嚷着要回老家了,打了这么多年的仗,想家也在所难免,自己能在崇祯留下的三千粉黛、八百胭脂中任意挑选,又怎能去苛责他们呢?

看到这种情况,他不由想起被他屡次打败的明朝军队。这种现象,是大顺军中从未有过的,而在明军中则不少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