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异说三国-第1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到魏延惊讶的表情,李兰暗己庆幸自己能“未卜先知”,乃轻咳一声,谓桓易道:“将军之计非万全之策。汝欺中原无好人物,若是有人建言,于山僻之处伏兵截杀,非惟吾五千军士性命受害,亦大失吾军之锐气。万不可用。”桓易故意稍加思考,才道:“大将军担心的是,末将过于轻敌,几误大事。”话音刚落,魏延却抢出道:“古来用兵皆以奇正相辅,大将军若只是一味从大路进发,彼尽起雍凉兵将,一路受阻,何时能得中原?”李兰笑道:“吾从陇右取平坦大路,依法进兵,何愁不胜?”桓易本是受计于李兰,自然点头称是,旁下诸将都无魏延一般急功好利,也都不作声。只有魏延一人,有心再劝李兰使用此计,但首先提出的桓易都没有了异议,自己怎好过于热心?眼看自己心中的良策不能得用,魏延心中大是郁闷,退回列中,不再言语。
    李兰见自己计谋得逞,心中石头也跟着落地,再与众人商议些进兵事宜,才各自散去。只留下桓易在帐中,不住言谢。桓易谦辞两句,却不解问道:“将军何以知魏镇北有心行此险计?”李兰自然不能明说,只要摇头道:“不过心中猜测,并无十分把握。”桓易也不生疑,只是道:“魏镇北脾性孤傲,诚如当年之关君侯,大将军如此苦费心机,只怕于日后也并非好事。”李兰何尝不知道魏延的脾性如何,但魏延毕竟是蜀汉难得的大将,只能是如此得过且过,只希望日后不要再生出别的乱子就好。
第二百一十八章
    西县毕竟只是一座小小的城池,而且张合的长安大军此刻正在宛城鏖战,整个陇西的魏军兵力都显得有些薄弱。天水太守马遵虽然知道西县被蜀汉大军进逼,却也不敢派兵马救援,一心想要固守天水,等候援军。这样西县不过只有千余守军,在关兴的强大攻势之下,只用了三日便迫使守将开门投降。次日李兰便亲率大军入驻,却见关兴肩上白布包裹,不禁问道:“安国伤势如何?”关兴仍旧面无表情,冷冷答道:“并无大碍。”旁边副将却道:“攻城之时,关将军身先士卒,总是冲杀在最前面,所以才……”话还没有说完,就被关兴恨恨地瞪了一眼,吓得急忙禁口不言。
    李兰素知关兴作战勇猛,对于武将来说,受些伤也不算大事,但见关兴如此动作,又知道他不肯过多的与自己交流,只得转谓叶枫道:“等下替安国看看。”叶枫还不曾答应,关兴却道:“区区小伤,不必劳大将军挂怀。”乃打马而去。李兰心中仍旧有些不放心,复问关兴部下,得知果然伤势不重,才得作罢。
    蜀汉大军在西县休整两日,便得报魏帝曹叡知晓李兰出兵北伐,乃使夏侯懋为雍凉大都督,节制雍凉各处军马迎敌,已至天水。而西凉猛将韩德早率凉州诸路军马五万到来,见夏侯懋之后,请为前部,前军直抵西县城外三十里。前日西县之战,不过牛刀小试,如今魏军集结雍凉大军约有十万,才是两国在陇西的主力决战,蜀汉众将无不积极准备。李兰深知宛城战端已开,曹叡便不会轻易放弃,而对于陇西各郡大约只是要求固守,而等宛城战罢,再集中兵力前来与蜀汉会战。李兰并不知道司马懿在曹魏三路大军的强大压力之下能坚持多久,所以陇右之战必须速战速决,还好曹魏名将都集中在宛城,曹叡只派了夏侯懋这个白痴前来,倒给李兰凭空增添了几分信心。
    因为西县战事过于微小,与韩德之战可以算是蜀军首战,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势在必得。李兰有心使魏延出战,一则获胜机会更大;二来也好弥补他这两次的不满。但刚一升帐,先锋关兴却又抢先请战,他身为先锋大将,首战出击也是情理之中,只是李兰看着他肩上伤势还不曾全愈,乃犹豫道:“安国有伤在身,此战就不必上场。”
    关兴却哪里愿意?再三请求,李兰终是担心他伤势,不肯答应。说得几句,关兴微着恼,随手便将肩上的白布扯下,道:“末将伤势不碍,将军若不肯使末将出战,末将便将这肩膀废了。”李兰见他动作,本就吓了一跳,再听他言语,只得道:“安国若要出战,需得一人为副。”乃转看李丰道:“汝便随安国前往,万事皆要小心。首战关键,若不能胜,汝二人皆要军法从事。”李丰向与关兴私交甚好,此刻自是欣然愿往。二人再一行礼,便一起离帐点兵出战。
    李兰身为主将,却因为关兴这样不敬的言语,而迫使答应其出战,帐中诸将皆有不悦之色。魏延尤为不满,乃出列道:“将军身为三军统帅,怎可如此感情用事?关将军出言不逊,原该重责,如此威信不行,将军日后如何号令三军?”李兰心中也清楚自己的做法有欠妥当,但对于关兴却始终只能是退让,于是苦笑道:“安国求战心切,也是忠于王事。只要能获胜归来,并无可后非之处。”
    关兴也确实没有让李兰难堪,只是一战便将韩德膝下四子皆斩于马下,杀得西凉兵马大败而回。如此大的胜利,不仅李兰,更让所有蜀将,即便魏延都显得十分高兴,是夜便在军中设宴为之庆功。李兰则更是欣喜,总算是将众将的嘴巴堵住。
    次日李兰再命关兴为前部,大军起程直向天水而来。早有探马报入城中,夏侯懋匆匆升帐聚将,询问破敌之计。韩德四子皆死于关兴之手,仇深似海,乃出列请战,道:“末将愿再出战,献李兰,关兴首级于都督帐前。”夏侯懋甚壮其言,便要开口答应,旁边却又有人道:“不可,蜀军新胜锐气正盛,吾军只宜凭城坚守,不宜出战。”众人视之,正是将军陈晟。
    李兰北伐消息传入洛阳,曹叡自是大惊,但宛城正是酣战之时,又不能抽调兵将,只好一面使人急调幽,并二州军马南下;一面命夏侯懋为都督,前往雍凉防御。曹叡虽然武功不及其祖父,文采也不及其父,但也算是一位明君,深知夏侯懋并不能担当重任。只是曹氏名将皆在宛城,而曹魏主帅一贯都是任用同姓亲族,所以不得不起用夏侯懋。在曹叡的心中认为,夏侯懋虽然没有什么大才,但对自己还算忠心,而且对于李兰的北伐大军,也并非是要一举攻破,只需要在陇西各郡坚守数月,等宛城司马懿授首之后,便可以集结大军前来征讨。想要击败李兰,夏侯懋固然不行,但在城坚粮足,兵力并非有十分差距的情况下,坚守或者夏侯懋还是能胜任的。更何况曹叡还为夏侯懋起用了一员虎将,陈晟为先锋,又知二人素来不合,复使程昱之子程武为参军,以调节两人之间的矛盾。这样的安排,曹叡自以为万无一失,大可在洛阳城中高枕无忧了。
    但夏侯懋似乎并不体解皇帝的心意,一路之上对陈晟多有挑衅,必欲找个机会报当日之仇。好在程武确实起了一定的作用,否则只怕两人到不了天水,便早就闹出事来。此刻夏侯懋本没有必须出战之心,若是旁人劝说,或者就此作罢,毕竟曹叡的谕旨也是“坚守”二字。可遗憾的是,站出来说话的是陈晟,夏侯懋心中打定的主意就是,你陈晟说东,老子偏就要向西。于是夏侯懋丝毫不理会陈晟,将案上令牌抽出,对韩德道:“将军神勇,定可一战而胜。”
    该战还是不该战,陈晟心中自然要比夏侯懋清楚得多。见到夏侯懋如此作为,陈晟也明白对方是在和自己作对,但事关国家江山社稷,不能作丝毫退让,何况他自己也是皇帝曹叡钦点的先锋大将,夏侯懋并没有权力处罚,遂再上前,大声道:“临行之时,陛下亲口下谕,陇西之战重守,不重攻,还望都督三思。”夏侯懋随即作色道:“陛下确实说重在防御,却何曾说过不能进攻?常言道先下手为强,吾军兵力不在蜀军之下,怎么就必须龟缩城中固守,而不主动出击,以占先机?”韩德报仇心切,其余众将也都知道夏侯懋是曹叡宠爱之人,是以一起出声附和,支持出战。
    众口铄金,陈晟虽然坚信自己的判断正确,但也不能与满帐的将领争执,只得将最后的希望寄予参军程武。程武连日来已经为这两人的矛盾操尽了心思,现在又见陈晟眼望着自己,只得轻咳一声,上前道:“二位将军之意,均无不可。但陛下既然有明诏坚守,那依某之见,还是不出战为上。”这几日程武原是秉着颗公正之心,处处帮助陈晟,以抵制夏侯懋的无理取闹。但在夏侯懋的心中却是认定程武是陈晟一党,甚至觉得“程”,“陈”二字本来就是一家。若是前两日的冲突,夏侯懋确实不十分占理,可是现在众将都赞成他的意见出战,往日无理也要取闹三分,何况现在有众人的支持?便更加助长了夏侯懋的气焰,怒斥道:“汝二人世受皇恩,久食朝廷俸禄,却临阵惧敌,不思报国,反而谣言惑众,以慢军心。莫非以为是陛下钦点,本都督都不能动用军法么?”
    在曹叡起用夏侯懋为主帅的时候,陈晟本就有心反对,但他也知道在魏国各处领兵的主帅无一不是曹氏亲族。想当年太祖曹操任用司马懿镇守宛城,而后者却拥兵自重,所以以后的曹丕乃至曹叡都遵守了一个不成文的传统,非曹姓和夏侯姓的将领,基本上都是没有机会独掌兵权的,就如当年的征东将军张辽,可称得上了当世之名将,却仍要受夏侯敦的节制。可当年的两曹与两夏侯跟随曹操起兵,也都是身经百战的大将,与眼前这个只靠先人功荫的夏侯懋那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陈晟无力阻止曹叡重用夏侯懋,但却不愿意看着曹魏大军在陇右失利,所以才听从圣旨,随军征伐。现下李兰大军新胜,又有关兴这等猛将为前部先锋,与蜀汉训练有素的军队相比较,这临时拼凑起来的雍凉大军虽然在人数上没有明显的劣势,但真交锋起来,那肯定是远远不及的。就如前日韩德出战一般,不仅四子俱丧,还死伤近万人马。
    夏侯懋给陈晟的帽子虽然扣得很大,但诚如他所言,陈晟毕竟是曹叡钦点的大将,而且曹叡知道二人有隙,曾明确限制了夏侯懋的一些权限,根本无权处置陈晟。所以面对夏侯懋的无理呵骂,陈晟仍旧面不改色,准备再次提出反对的意见,可旁边的参军程武却轻轻扯了一下他的衣袖,示意不可再行争执。
第二百一十九章
    参军程武在离开洛阳之时,特别得到曹叡密旨,要尽力在夏侯懋与陈晟之间斡旋,充当和事老,以保证曹魏军队内部的统一协调。这一段时间以来,程武能明显的感觉出来陈晟确实一心为国,而夏侯懋则纯粹是挟公报私,两者之间孰优孰劣,在程武心中都如明镜一般。只不过夏侯懋毕竟是三军主帅,就算有几分不是,作为属下的程武与陈晟也都不能过分地与之争执,否则对于全军上下的号令一统,会产生很严重的不利影响。
    此刻夏侯懋执意出战,程武心里虽然也与陈晟一般十分的不赞同,但见帐中众将都出声喝应,不得不作出些让步。毕竟是否出城与蜀军决战,应该是由作为主帅的夏侯懋来决定,而且夏侯懋决定出战在道理上来讲,也算是为国将御敌,在没有结果出来之前,谁也没有权力来指责他就是在与陈晟较劲。陈晟如果再争论下去,反而当真有些“畏敌不前,惑慢军心”的嫌疑,所以程武私下阻止了陈晟下一步更加激烈的反对争辩。
    这个小小的动作也看在夏侯懋的眼里,更加让他确信程武是站在陈晟一边,于是冷笑道:“二位可还有话说?”程武抢在陈晟之前,道:“既然大都督执意出战,陈将军乃是陛下钦点之先锋大将,当为前部。”夏侯懋没有想到程武态度突然发生如此大的改变,不知道是否应该同意。
    陈晟却顿时明白了程武的心意,既然不可避免的要出战,那自己出战与韩德出战根本就是两码事,即使不能取胜,或者也能为曹魏减少些损失,于是也跟着上前,抱拳道:“末将愿为前部,代韩将军出战。”夏侯懋心中本来还在犹豫,可是陈晟这一主动请战,却又坚定了他的主意。反正还是那句话,陈晟说的,不论多么正确,夏侯懋都是不会答应,遂笑道:“杀鸡焉用牛刀?区区一个关兴,何劳陈将军大驾?”不等二人再开口,乃转谓韩德道:“一切皆仰仗韩将军大力。”韩德早等着这一句话,听完之后,便匆匆出帐而去,一心要为死去的四个儿子报仇。
    看着韩德大步流星的离开,陈晟,程武互望一眼,都强烈的预感,觉得魏军将等来再一次的失利。陈晟此时也似乎明白了,对于夏侯懋来说,根本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心中恼怒,当着帐中众人,再不顾及夏侯懋的主帅颜面,重重哼了一声,也随着韩德之后,离开中军大帐。程武见他拂袖而去,又看着夏侯懋满面怒容,心中大感不妙,急忙向着夏侯懋告罪,匆匆追出帐外。
    陈晟龙行虎步,加之心中忿忿,出帐就是一路急行。程武只迟了片刻出来,便远远落在后面,一面高声呼喊,一面跑步追赶,好容易追到陈晟背后,一把将其拉住,道:“将军万万不可意气用事。”听到程武的劝言,陈晟知道他是看穿了自己的心意,不禁叹道:“韩德乃无能之辈,一战损失我军近万士卒,叫某如何能放心让他再次出战?”程武心中何尝不是一样的担心,但即便是如此,陈晟也不能无将令而擅自出战,这是违背军令的大罪,别说夏侯懋与他有隙,就是换成别人也是要治罪的。于是再劝道:“没有夏侯都督的将令,将军怎好取代韩德出战?如此违抗军令即便或胜,也是死罪,将军还要三思。”
    陈晟抢出军帐,就是想在韩德点兵出城之前,自己先带本部军马出战。陈晟的部下好歹是洛阳守备的魏军,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却要比韩德带来的乌合之众精锐许多,与蜀军交战,大约还有几分胜算。如今魏军首战失利,军心士气都不能容忍再次的失败,所以即便是违抗军令,陈晟也甘愿冒险出击。面对程武好心的劝阻,陈晟也只能是微微摇头,陇右诸郡是长安的门户,一旦出了差错,蜀军便可直迫长安,再者宛城的司马懿若是知道蜀汉在此地取胜,而又不能承受曹真的强大攻势,那么投靠蜀汉便是迟早之事。这样一来洛阳就在蜀汉两路夹击之下,对于曹魏的整个江山社稷都是十分危险的,所以陈晟是不能容许此战的失败,必须要亲自带兵前往才能放心。
    见到自己的劝阻无效,程武突然觉得皇帝安排这两个人为主将和先锋,似乎是一个十分错误的决定,难道真的是天意不佑大魏?夏侯懋睚眦必报,不顾及国家江山;而陈晟虽然一心为国,却又不能忍受丝毫的怨气,这样的将帅,怎么能通力合作?即便程武每日费尽心机,也终究是于事无补。既然陈晟决意要出战,程武也没有能力阻拦,只得道:“韩将军是奉命出战,将军怎能私自替代?不如使之在前,将军随后接应,这样于夏侯都督面上也好有些交代。”
    这样折中的办法确实不错,既可以保证随时接应韩德,又可以不十分地开罪夏侯懋,陈晟略微一想,便答应下来。而程武却是深知就算是跟在韩德之后出城,也没有得到将令,算是违背军法,回头追究起来,多半也是罪过。陈晟与夏侯懋有旧怨,程武却与夏侯懋往日不冤,不如一起前往,等夏侯懋责怪之时,程武还可以分担些责任,免得两人之间再产生更大的矛盾。所以程武也打定主意,要跟随陈晟一同出战。陈晟对程武这段时间的帮助,颇有感激之心,只要不影响战局,多带他一人也并无不可之处,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