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10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种事很平常,韩聪在河洛离任的时候,便已威风扫地,如今算是找些细故,收拾其人而已,还算留着余地呢。
    于是,户部侍郎大人,很快就成了户部郎中,不久,又外放出京,成了汉中知府,连河间韩氏族长,这一任的勇毅伯,也受了牵连,很快便被降为三等伯,到了他下一代,只能做个县子了。
    河洛两位大员的遭遇,有异曲同工之妙。
    朝廷也再次上演,秋后算账的戏码。。。。。。。。
    不过,张培贤到底和韩聪不一样,正经的三品大将军。
    朝廷稍微逼迫是有的,但只要其人识得进退,朝廷断不会做的太过。
    张培贤辞呈一上,朝廷拒绝勉慰,张培贤固辞不受,如此再三,恩典纷纷落下,让一位大将军颇为风光的归去田园了事。
    实际上,成武七年末尾这番人事变动,难受的可不只张培贤一位大将军。
    身在河中的大将军杜山虎,也感觉到了从长安袭来的寒潮。
    他和张培贤唯一的区别就是,他还有着挣扎之力。
    而这一年,河中送往长安晋国公府的年礼,尤为丰厚,杜山虎令幼子入京,给赵石带来了他的亲笔书信。
    书信中其实就一个意思,他该怎么办。
    当时,赵石只略一沉吟,只道了一句,“让你父亲速速回京吧,我保你一门平平安安。”(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劝谏
    (阿草继续求月票。)
    鸿胪寺建于大秦成武七年十月,李之问出任鸿胪寺少卿。
    此时,李之问为何许人也,在朝中已经不算是秘密了。
    李之问上靖胡之策,得陛下恩遇,特许晋鸿胪寺少卿之职……
    至于所谓的靖胡之策到底说了什么,除了中书以及枢密院的诸位大人外,其他人却还无缘一见。
    当然,赵石在第一时间,已经看到了原本。
    李之问这次所上的靖胡策与他之前的平胡策比起来,已完全是两个样子了。
    靖胡策上,先就描述了他在草原的种种见闻。
    后来,这些异域见闻,多数都被引入了国武监所著之奇谈录中。
    而这并不是重点,重点是策略本身……
    和之前相较,最大的一点不同,其实就是从对抗和防备,改为了同化。
    这在后世人眼中,也许不算什么,但在这个时代,却足可以称之为绝无仅有。
    他和儒家所提出的教化之策,有着相似之处,却也有着本质的区别。
    头一个,他就提到了文字。
    他描述的很详细,草原各部胡人,识字者不多,而草原胡人的文字,大体可以分为几种。
    一个,就是突厥人所遗,却也残缺不全,各部继承的也多有不同,比如乃蛮人,和鞑靼人,贵族之间文书往来。用的多数就是突厥文字。
    这也是两个草原大部中贵族和王族的特权。能够书写突厥文字的人。必定是两部的贵族甚或是王族子孙。
    但反过来,不会书写突厥文字的人,却不一定就不是贵族,因为贵族中间,只有那些被认为最智慧的人,才会去学习这些文字。
    而据他观察,突厥文已经散佚大半儿,这和草原战乱频仍以及文字传承的规矩有着脱不开的关系。
    另外。西夏文传播于草原西方,女真文,传于东面,至于更北边的草原部族,多数已经没有文字可言。
    大体上,也就是这几种问文字还存在于草原之上了,而且,经过各部删改,也多有不同,可以说。完全无法达到用文字来交流的程度。
    当然,据说。契丹文在辽东还有所流传,女真文中也有契丹人很重的痕迹,但李之问没去到那么远,真实情形也只能靠猜测了。
    至于西辽,因为西边战乱的缘故,他也没冒险前往,不过契丹人还有国家可言,那么他们的文字应该保存的还算完整才对。
    不过,他也听闻,因地近西夏,又曾受封于西夏的缘故,他们现在应该是以西夏文字为主体才对。
    李之问描述了这些,都是在为他的靖胡策在做着铺垫。
    他认为,若想让胡人归附,彻底融入大秦,首先,就要从文字上下功夫。
    他举了一些例子,突厥,契丹,女真,党项,这些曾经立国的异族胡虏,开国的第一件事,便是创立自己的文字。
    这可以说是他们的立国之本。
    而汉人的文字体系如此完善,何不传之于草原,久之,胡人书写汉家问文字,出口的也是汉家言语,就算风俗有异,但流传于草原,记录以文字者,皆为汉家之学,百年过后,胡人汉人又能有什么区别呢?
    这个说的挺新鲜,赵石觉得还是很有道理的,胡人要是没了自己的文字,其实也就不能以一个族类出现了。
    北方的胡人,说实话,除了少数族裔,跟汉人长的其实并没多少分别,黑头发黑眼睛,如果再说的是汉话,过的久了,彻底禁绝胡人文字流传,谁还能分得清胡人汉人?
    当然,他也不是没去过草原……
    书生们张口闭口教化天下,到了如今胡人还是胡人,汉人还是汉人,也是有着原因的。
    除了读书人不愿意去苦寒之地外,恐怕草原的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
    草原地广人稀,文字流传本就艰难,想想,连吃都吃不饱,穿都穿不暖,还哪里有心学习什么文字?
    这些艰难之处,在靖胡策中看不到,糊弄旁人也许有余,但绝对糊弄不了赵石。
    这根本不是派几个人去草原进行文化传播那么简单,如果要去做,就需要有长远的打算,文明的碰撞,不是相互搏杀,可以一瞬间定胜负,需要许许多多的人为此努力。
    而照汉家王朝的走向,很可能,这样的任务,在文明没有质的飞越之前,根本无法完成……
    不过,到底是一条不错的路径,可以走一走。
    赵石想象了一下,当蒙古人,乃蛮人,鞑靼人,以及西域诸国,不再有自己文字的话,那又是怎样一种景象呢?
    在千年之后,他们是不是还能勉强维持一个整体族群存在呢?
    赵石不知道,也不会去深想,他只是觉得,这个主意其实挺不错的。
    而这还没完。
    文字之后,便是货币,用这个时代的话说,就是银钱。
    李之问认为,草原人崇尚贸易,对商人之尊重,绝非汉家可比。
    但他们的交易手段,却极其落后,多数都是以物易物,即便是西域各国的金沙,在草原上也不能流通。
    若大秦制钱,能得胡人诸部认同,得以在草原流转通用,也许,日后稍许金银,便胜却数万雄兵。
    这不是李之问在开玩笑,他举了几个例子……
    最有力的一个就是,假设大秦制钱通行于草原,那么,但有不臣,只需战前以金银买其牛羊,也许,不用出兵,几个冬天过后,这个部落也就自然而然的消亡于草原之上了。
    在赵石看来,几个例子虽然都不很恰当,但也可以称之为远见卓识了。
    用经济手段,来控制敌国命脉,话费少许,收益却是可观。
    赵石暗自叹息,李之问果然没有白费了这几年光阴,其人之见识,胜却无数饱读之人。
    就算是他,这些年来,也只专心于兵戈之事,没有虑及于此,却是浪费了老天爷的不少恩赐。
    不过话说回来了,这些手段,事先若没人提及,让他想上几天几夜,也不一定能够想得到……
    事后诸葛,人人做得,但能超前一步的人,却没几个,也就是这个道理了。
    文字,金钱,然后是什么呢?
    李之问以为,然后就是通婚,但赵石一看就明白,与其说是汉胡通婚,不如说是移民。
    到了这里,反而没什么好说的了。
    在这个上面,李之问的经验来源于秦军北征草原时,见到的胡人对人口的热衷,以及胡人风俗的开放。
    他觉得,教导胡人耕种,恐怕很难,但草原上的土地,却并非不能种出粮食。
    这样一来,也就清楚他想说什么了,最终解决之道,必然是移民。
    胡汉血脉的交融,在历史上并非没有,但向来激烈而残酷,轻描淡写的两个字,意味着许许多多人的血泪。
    赵石认为,在这个上面,李之问所言,乏善可陈,李之问聪明的地方在于,他并没有像之前那些一样,说的那么真切,而是做出了试试探探的诱导。
    靖胡之策,共此四篇。
    每一篇都意味深远,在赵石看来,凭此,也足以流芳百世了。
    他几乎推翻了之前的平胡诸策,重起炉灶,却更具野心,也更具全局性。
    这里面,有很多文章可以做,有许多细节处,可以完善,可行与不可行之处,也同样众多……
    李之问毕竟只是一个人,见识确属难得,但以一人之见,能够左右朝纲者,自古以来就那么几位。
    李之问……差的还远。
    作为大秦朝中,最熟悉北方诸部胡人的人,赵石已经准备好接受皇帝陛下的问询。
    但有人比他先行了一步。
    十月间,同门下平章事周仿上“谏陛下胡事疏”,其实说的便是李之问所上之靖胡策……
    周仿曰:“前朝太宗世民曾言,平一天下,拓定边方者,唯始皇,汉武二帝,始皇暴虐,至子而亡,汉武骄奢,几绝国祚……而今陛下怀长雄之心,行再辟之智,欲效秦皇汉武耶?或得唐宗之业乎?”
    开宗明义,却没一个字提及靖胡策,甚至连胡虏二字都不曾言及,但明明白白,却指向靖胡策。
    因为秦皇汉武二帝,都有扫平匈奴之功,他们在胡事上的作为,多为后世王朝所效仿。
    而唐太宗李世民,更是灭亡了至今草原上出现的,疆域最为庞大,也最为强盛的突厥大帝国……
    这几位帝王,都乃千古明君,周仿的言外之意,不用细想,也能明白个七八分。
    后面周仿所述,也证明了这一点。
    始皇暴虐,最为人诟病的一点,除了其他种种,最重要的便是不恤民力,移民,就是始皇帝不恤民力最有力的旁证之一。
    当然,如果将其称之为功绩,也不是不可以……(未完待续……)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轻松
    (二更了,求点月票。)
    始皇帝的功绩,包括南击百越,北驱匈奴。
    而在这个过程当中,前秦也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
    始皇帝的残暴之处在于,他对人力的运用毫无节制,无论是建万里长城,修建道路宫室,以及南北移民,都证明了这一点。
    他用人命和鲜血,铸就了前秦的辉煌,同时,也为混一天下的前秦埋下了祸根。
    汉武帝,同样是一位伟大的君王。
    之所以人们将其与秦皇并列,却非其他原因,因为他同样修建完善了汉家长城,而且,对匈奴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他的功绩,实际上比不得始皇帝,能与始皇帝比肩者,其实只有一样,就是狠绝的心性。
    为了能够消灭匈奴,几乎榨干了大汉国力。
    辉煌的军事胜利背后,满是汉家百姓的血泪。
    在这个时代,对于始皇帝以及汉武帝两位帝王的评价,和后世有着很大的不同。
    他们的功绩和他们的残暴,同样著名于世。
    文臣们一旦在表章中提起他们,多数属于劝谏的性质,很少有例外。
    像周仿上书,便是如此。
    他推崇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虽说,上疏当中,言辞极尽委婉之能事,但还是将自己的主张说的很明白。
    他不赞成靖胡之策中的移民这一篇,也对皇帝陛下在此时如此看重外邦之事,有着微词。。。。。。。。
    他认为。中原未定。不应本末倒置。过于侧重于胡事。
    不过,他对靖胡之策中的其他几策,也表示了肯定之意,而且,对文字和银钱流通之策,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
    不论其他人怎么看,有何不同政见,实际上。这位同门下平章事,中书之首,都可以算得上是尽职尽责。
    此书一上,随即在早朝中同李之问所献之靖胡之策一同,宣之于廷臣。
    一时间,上书言事者多,同时也让这两篇勉强算是相辅相成的文章,成为成武一朝,最重要的对胡策略。
    后面再有人言及胡事,多要引用这两位所述。顺便,让周仿。李之问之名,传于天下。
    名留青史,就是这么简单。
    随后,皇帝陛下下旨嘉赏两人,对两人所言,表示了肯定。
    周仿在中书的位置,一下便稳固了起来,因为他确实是站在文臣的角度上,来看待国朝政事的,这样的认同,让他的同门下平章事之职,显得实至名归。
    而李之问同样声名鹊起,晋身从六品鸿胪寺少卿,也没有什么人再说闲话了。
    实际上,这是如今河东金国降臣,头一次真正进入大秦权贵的视线,亮相很惊艳,尤其是少了蜀人融入大秦朝堂所必须的漫长的过程。
    鸿胪寺初立,声势却已不小,随后,皇帝陛下下旨,令鸿胪寺遣人出使回鹘。
    最终定下来的正副使节,也让中书的大人们又头疼了几番。
    正使赫然乃皇室宗亲,李氏宗族子弟,按辈分来说,是当今皇帝陛下的叔伯兄弟,在皇室之中,向有贤名。
    李之问也挺倒霉,刚上任,手下没什么得用之人,只能亲自任副使。
    又从长安国武监找了两个通译,年关还没到,天寒地冻之时,便于长安启程,踏上了漫长的旅途。
    此事上自然有些波折,但皇帝陛下振振有词,皇室担天下之望,亿万生民奉养,怎能饱食终日,不思报效国家?
    皇帝陛下的大道理说的很顺溜,显然已经深思熟虑过了,而且,晋国公赵石在此事上,也旗帜鲜明的站在了皇帝陛下一边儿。
    于是,波折遂平,至于文臣们的种种担忧,被这两位君臣联手,给硬压了下来。
    皇帝陛下还有意将宗族出使异邦定为常例,这一下,很多人也就琢磨出了其中的味道,一旦知道了圣意为何,从来也不缺少顺应皇帝陛下心意之人。
    这事实际上并不算小,但在大秦成武七年就这么轻描淡写的办了下来,也只能说,大秦成武皇帝选择的时机太好,或者也可以说,这个时候大秦皇权渐渐的开始走向巅峰,臣下们也开始日趋习惯于皇帝陛下的乾纲独断了。
    大秦成武七年,就在这些纷纷扰扰中,走到了尽头。
    年关将至,大秦内外,终于迎来了一段稍微平静些的日子。
    外间,没有战事,内里,政争也渐趋于缓和。
    不过回头看去,和成武七年开始的时候相比,大秦朝堂上下,几乎已经是面貌一新了。
    在这样急剧的变化之下,却还能保持统治架构的稳定,可以说,大秦君臣上下这些年的努力,并没有白费。
    军事上的胜利,以及军政上的改革,齐头并进,让成武一朝初期,充满了活力。
    。。。。。。。。。。。。。。。。。。。。。。。。。
    临近年关。
    长安城内内外外,都充满了节日的喜庆味道,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准备欢度新年。
    虽说大秦成武七年,有些动荡。
    但那多数无关于百姓民生,大秦都城长安,如今可以说是天下间有数的富庶繁华所在,而且,还处在快速的上升阶段。
    南来北往的商旅,高颧深目的异邦之人,渐渐增多的人口,日益富庶的百姓,宽敞整洁的街市,一切的一切,都让长安显得更加的富有活力,也更加的自信开放。
    国力的强盛,在大秦京师,彰显无疑。
    长安晋国公府,如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