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将血-第7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以求名声,那会儿赵石用出来的手段,和如今如出一辙。
    好像。。。。。。。。这位大帅在毁人名声这方面,有着特别的爱好。。。。。。。
    南十八快要离开的人,说话就没有多少顾忌,笑着点头道:“大帅此举虽然欠妥,且有失心胸气魄,但在长远看来,到也不失为良策,大帅放心,十八离去之前,定然将此事办的稳妥,李兄,这些日怕是你那逍遥日子也到头了,跟着十八到处走一走吧。”
    李博文已经长的颇为圆润的脸上,挂上了苦笑,南十八一旦走了,他这清闲人也就再也清闲不下来。
    嘟囔着,“这样的苦差,为什么总落在咱的头上。。。。。。。。。”
    (求月票,求赞,第二更了,没办法,换了office2007,用着有点不顺手,码字的速度到是上来了,一个半小时,就码出了一章,大家支持阿草啊。)(未完待续。。)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兵部
    “枢密之事,大致起之于唐,之前多流于形式,并不见重,初衷今已不可得之,历经更迭,渐盛。”
    “唐末纷乱,掌枢密事者,握军权,驱有司,朝中之臣竞相倾附,相辅之臣拜于门下,进可行废立之事,退也权倾天下,尊崇无人能及,遂使内外纷争,无日或休。”
    “待中原渐平,各国初立,思及前事,多废枢密权柄,分予有司,后周南唐不去说它,只说我大秦,枢密与兵部分掌军事,相互掣肘,又有中书置于其上,机要之处,京军诸部提调之权,再非枢密可以执掌。。。。。。”
    “到得如今,军国大略,边防,戎马,渐为外方将领所左右,宫禁宿卫,招募羽林诸事,更不可得,迁补,屯戍,赏罚等威权,渐归兵部,如此这般,再过些时日,枢密院中,怕是只剩下一些参赞,签押之责外,再无其他了。”
    “如此,也便形同虚设,不如尽早废之,还可免了,将来有人兼掌门下枢密事,权重于朝之忧,不过如此一来,兵部入中书参政,难免为人所制,之后必成文人掌兵,兵事即废,也便流于守成,再难奋进了。”
    “此历朝之痼疾,多有沿革,无法解之,也就不需多言了。。。。。。。”
    随着南十八侃侃道来,在座之人都听的入神,虽然对枢密院都不算陌生,但其中多有见解,闻之,便有耳目一新之感。
    而这里的又都是些聪明人。都是明白。南十八说起这些。不但是在给这位从草莽之间蹿升起来的大帅讲解其中要害,而且,也有着另外一层含义。
    枢密院不可轻废,若真是时机到了,不如取之。。。。。。。
    赵石不置可否,又与几个人商量了一阵,便打发众人离去了。
    本来他还想着去见一见李承乾,但在枢密使汪道存这里碰了一个硬钉子。那边就要慎重一些了。
    枢密使汪道存一个人还不算什么,若是其和李承乾有了默契,那还真是麻烦,去了也不过是自取其辱罢了,和南十八几个商量之下,到不如等到皇帝陛下召集群臣议事之时,在御前光明正大的跟人争辩一番了。
    赵石想了想,进兵中原,还是挥兵西夏这样的军国大事,虽然机密为先。但也瞒不了太长的时间。
    一旦大军调拨,粮草辎重流水般的往西北过去。哪能真个做到不透一点风声?
    所以,他也安下了心来,静等着宫中召唤。
    接下来的几天,他这里已经开始琢磨着,不如趁这个时候,去城外转上一圈,射猎,和巡视城南庄田什么的,掩人耳目的借口不会少了,顺便正好跟靖佳那边商量一下,转移家财的事情。
    想的挺好,但还是没走成。
    因为他这里安下了心,兵部尚书李承乾那边却是等不及了。
    眼见朝廷动兵在即,朝中也多有传闻出来,大将军赵石回京快半个多月了,先在拜访了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然后入宫见驾,出来就去拜见了枢密使汪道存,他这里的亲近人等,四处打探消息。
    但所得寥寥,只是知道,在枢密使汪道存那里,两人密探一番,谈的什么不太清楚,但却晓得,两人谈的并不融洽。
    之后好像也印证了这一点,因为听闻枢密使汪道存随即上书于陛下,说了一些事情,但却一直没有什么动静,到是隐有传言,枢密使汪道存与大将军赵石意见不合,有了争执云云。
    实际上,李承乾心里明镜似的,无非是明年用兵的方向上的不同罢了,要不是这个,李承乾也想不出来,以这两人的身份地位以及经历,还能争论其他什么?
    而他也明白,汪真如在枢密使的位置上时日无多,临了,好像要干些什么大事出来,不过归根结底,也不过是恋栈权位罢了,汪真如这些年,别无多少建树,这好像是要在临去之前,留下点什么的意思?
    如果是这样还则罢了,但之后汪道存屡屡请他前去枢密院议事,这感觉可就糟糕的很了。
    他和汪道存也算是相争多年,没有任何的私交,两边有事,公文往来是常态,即便是发生了什么大事,也不过相互知会一声,多数不是在中书,便是在御前碰面,各抒己见罢了。
    他们的关系很明确,有着上下之分不假,但却也是实实在在的对手。
    如果说他与赵石之间是私怨的话,那么与汪道存就是朝堂上无可争议的政敌,因位置不同,权责相互抵触,而产生的对立。
    这样的关系,让他们根本无法建立起任何的私交,谁也无法向对方低头,谁要是稍微示弱,在威望上以及权位上的损失,将让他们无法忍受。
    他们或许有的时候会有所默契,但要说谁来就谁,却都是不可能的。
    很显然,汪道存在用着手段,要将事情弄的大一些,而且,还想同他建立一些默契。
    不过李承乾可不想趟这一滩浑水,而且,他也有着自己的判断。
    说实话,除了朝廷政争之外,他更倾向于先伐西夏,再定中原,从纯粹的军略角度来看,平定西夏,对于将来中原之战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牢固的后方,让大秦处于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位,就如当年平蜀,不但除去了一个后患,而且,让大秦有了一个粮仓。
    之后四处征伐,都是建立于这个基础之上,若非粮草充足,大秦如今哪能如此强盛,威加于诸国?
    没有了西夏的牵制,大秦征伐中原,将再无后顾之忧,即便略有小败,于大局也是无损。
    从得到的消息看,他的这些想法,却与那位同为景王府旧人出身,与他深有恩怨的家伙不谋而合。
    而在他看来,此乃军国大事,牵一发而动全身,不管是汪道存,还是大将军赵石,在这个事情上做的那些,他都看着不太顺眼,私心太重,真真愧对朝廷恩遇。
    当然,虽然鄙夷着这两位可谓是宿敌的家伙的为人行事,但要说该怎么做,他也有些犹豫。
    这个时候,一些心腹以及幕僚的进言就无比重要了。
    最终打动他的一句话,是他府中幕僚金老夫子意味深长的说出来的,“冠军大将军年岁几何?”
    不用多说什么了,只这一句,就足够了,说来也是可笑,当年那人的年岁,也正是他最瞧不上的地方,如今让他下定主意的,却正是基于这一点。
    实际上,幕僚们说的再多,也只是帮助他下决心而已,他宦海沉浮这许多年,有什么是他想不通透的?
    而又有人进言,“汪真如年纪老朽,不合陛下心意,如今又与赵柱国相争,去位之日怕是不远了,大人方当盛年,何不趁势争上一争,以遂多年心愿?如果大人为枢密使,兵部多有故旧,却非是汪真如可比呢。。。。。”
    这一下,李承乾是真的心动了。
    多年夙愿,无非是走到位极人臣那一步罢了。
    于是,兵部尚书大人立即将自己的侄儿叫了过来,将拜帖交给侄儿,并口述一番说辞,让其带到了兴国公府。
    言辞恳切,姿态放的极低,想要请赵石过府一叙。
    这无疑打乱了赵石的行程,不过李承乾主动相邀,和李圃那里不同,这里面的意味,却差之甚远了。
    而更有意思的则是,吐蕃使者据说也是四处托人,想要见他这位冠军大将军一面。
    许是吐蕃使者们在长安碰的钉子多了,学的聪明了一些,没有直接上门,而是在四处走动,请托人情。
    不过赵石回京这么多时日了,吐蕃使者们才算反应过来,不得不说,他们作为使者,迟钝的厉害。
    因为赵石是真正能够影响到吐蕃称臣之事的人,又与归义王相交莫逆,这个时候才想起四处托情请见其人,也只能让人清楚的知道,他们在长安城中受到的冷遇。
    相比之下,西夏使者消息就要灵通的多,在赵石回京之初,便已经送来礼物,并请求见上赵石一面。
    但攻伐西夏在即,赵石也不愿跟这些西夏使者多费什么口舌,所以毫不犹豫的便拒绝了,连礼物都命人原封不动的送了回去。
    也不怕西夏使者们察觉到什么旁的意思,若非他们感受到了威胁,怎么会不远千里来到长安,一边低头俯首,一边还送上大片疆土,以求和议?
    至于吐蕃使者这里,赵石也没心思见他们,朝廷为有定议之前,见了反而平添麻烦,在这个事情上,他并不打算太过影响朝廷的决定。
    。。。。。。。。。。。。。。。。。。。。。。。。。。。
    当日晚间,赵石便轻车简从来到了李府。。。。。。。。。。。
    (求月票,求赞,真正的月底到了,阿草的速度却怎么也上不来,着急啊,主要是这一段总觉着艰涩,一段段的对话,总要前思后想,估计比文中的角色们还累,呵呵,只能继续努力了,大家支持啊。)(未完待续。。)

第十二卷千秋功业需百战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事多
    在李府呆了一个多时辰,兵部尚书李承乾便亲自将赵石送了出来。
    到了门前,赵石抱了抱拳,“大人留步,不必再远送了。”
    李承乾回礼,笑道:“国公慢行,今日匆匆一会,多有怠慢,来日国公凯旋,咱们再把酒言欢。”
    两人相视而笑,好像多年芥蒂,皆都一扫而空。
    辞了李承乾,赵石带着护卫,信马由缰,往自己府邸方向而来。
    一边行着,心里却也一边在想,兵部尚书李承乾也是老了。。。。。。。这一次见面的结果,简直顺利的出奇,若是搁在当年,无论如何也是不会这么一番情形的。
    赵石能够清晰的感觉到,景兴一朝的臣子们,都在渐渐老去,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并非是只因为臣子们不合新帝心意,多数还是年纪的问题在作祟。
    李承乾当了近二十年的兵部尚书,比李圃,汪道存岁数要小上一些,但也小不到哪里去,不惟是他们,朝中重臣们也多是这样一个情形。
    看来也用不了几年,朝中便会多出许多新面孔来了,等到那些宣慰使,按察使什么的年头到了,回京述职,也就是大批的汰换朝中重臣的时候到了。
    而兵部枢密院这里也快,身有功勋的将领们回京,必定会填任许多要害。。。。。。。。
    与李承乾密谈良久,李承乾话里话外的意思,其实并不难捕捉,一任枢密使就是他想要的。
    当听明白这个意思之后。赵石想到的却是当年的李严蓄。
    两人因庆阳府之事而结怨。后来阴差阳错。反而成就了一位枢密副使,若非其人不很得景帝心意,那么早已将汪道存从枢密使位置上给顶下来了。
    就经历而言,和李承乾何其相似。
    如果李承乾升任枢密使,那兵部尚书又留了一个令人眼红的空缺出来,成峦?在兵部多年,但无论威望和资历,都还差了几分。段德若非离京,到是不错的人选。
    只是若此人还在京师,李承乾也不会这么容易就范,要知道,李承乾别看如今境遇不佳,但于景帝一朝来说,若非有此人在兵部,前方战事也不会那般顺利,以此人之才干而言,实为景兴一朝不可多得的能臣干吏。
    兵部在其手中。也多有威信,上挟枢密院。下制军中将领,还让户部无可奈何,此人若去,兵部接任之人,还真没太多能与之相比的人物。
    除非招外间几位大将军回朝,如折汇,张培贤两人,皆可履任此职。。。。。。
    但两人一个在西北,一个在河洛,调回来不但不妥,而且赵石自己又哪里愿意,让这么两个人久居京师重地?
    左思右想间,到是想到一个人,只是也颇有碍难。
    见了一次李承乾,多出了无数心事,赵石心里暗骂,这老匹夫,低头之后还要给人出这么多的难题,简直就是天生的冤家对头。
    不过话说回来了,有了李承乾的一力支持,廷议之时,又多了几分的把握。
    若是李圃那边没什么反复,明年的战事也就基本上定下来了。
    之后要考虑的,则是各路领兵将领的人选,以及兵员调拨,粮草辎重等事。
    在这个上面,赵石已经想了许久,唯一为难之处,其实还在大将军折汇身上,此人因前两年之功,已经晋了一等伯,封侯也只是早晚间事。
    这一战,绕不开此人,折家现在也没个动静,估摸着是西北战事,对折家好处多多,无意阻之罢了。
    不过和此人之积怨,已是难解。
    将其调离西北?
    别说笑了,当初长安之乱后,将其人从河洛弄到了西北,以张培贤代之,那还可以说是顺势而为的话,现在在西北灭夏之战前,调离此人,以折家之底蕴,闹出兵变之事来都不稀奇。
    而以其人身份地位,领一路兵马,独当一面,几乎是必然的结果。
    旁的赵石到不怕什么,也断不会将其留在后方,作为大将军留后来用,只怕是,战事胶着之时,此人抗令不遵,与大局有损罢了。
    要知道,西夏多山,还有戈壁,沙漠,消息传递不便,所以在开战之前,定然要做好各种准备,在大略上,也要说个明白,但那里的地势也决定了,许多之前的谋划,并不一定能成,所以还要靠将领们的临机决断。
    这会给领兵大将们许多的自主之权,一旦有人心怀叵测,要行那争功之事,连赵石都无法全数控制的了。
    折汇会不会争功?这根本不用问,折汇此人的胆子大着呢,又与赵石有着积怨,一旦离开视线,此人必定会将赵石的安排都当做耳旁风,这是十分危险的,很可能会影响整个战局。。。。。。
    对于这个,赵石还在思量,却也要瞧瞧西北镇军的情形再说。
    西北镇军这些年其实与以往没什么不同,还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一个便是延州镇军,也是西北镇军最精锐的一部,这个不必细说什么。
    接着便是庆阳镇军,位于延州侧后,却也是大秦西北重镇,无论当年还是如今,都是大秦囤积粮草的地方。
    赵石许多旧部,都是出自庆阳府镇军,论起来,不如延州镇军精锐,放在当年,却也属于大秦一等一的强兵了。
    不过这许多年过去,那里的兵马还能不能称之为精锐,实在不好说,毕竟,除了前几年那一战之外,西北再没有什么战事了。
    之外的一部,则是戍守着西夏和大秦接壤之处众多边寨的戍兵了。
    当年,许多西军将领,都曾于这些边寨中与西夏人你来我往的见过阵仗。种家。折家。杨家子弟,能成才的,几乎各个都是从这些边寨中起步的。
    就连兵部尚书李承乾,曾为兵部侍郎,如今则忝为河中宣慰使的段德,都也曾守过寨子。
    可以说,搁在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