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铁血遂明-第1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皇太极嘿的一声,翻身坐起身来,一脚把还在用双眼瞪着他的多尔衮尸体给踢飞。看他龙精虎猛的,那里还有奄奄一息的模样。
皇太极狞笑着对多尔衮的尸体说道:“如果不是你们兄弟两人掌握这么多兵力,本汗早就对你们下手了。如今多铎一死,你们还活着做什么?来人,将他们的尸体拖下去,召集所有兵马,本汗有话要说。”
当然说话是假,清洗亲多尔衮和德格类将领为真。以皇太极的安排,这些人那里逃得过他的手心。不过半天,正白旗镶白旗和正蓝旗的头领尸体躺了一地。皇太极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八旗兵所有不稳定因素清理干净。
虽然看起来丧失了大部份带兵的将领,鞑子实力大减。其实不然,现在皇太极强行将正白、镶白、正蓝三旗集中指挥,反而是实力大增。
做了这么多年的大汗,皇太极早就明白一个道理,只有集权才能够施行你的想法,别人才不敢违背。
现在所有的刺头都已经除去,皇太极自感实力大增,如果不是年头时李开国搞了那么一场,他还真想就此退去。可真的不行,他如果此次入关再捉不回多少百姓和金银粮草。他的位子也做不稳。
其实他也没想真的攻进京城,就凭他这四万多兵马,想攻进京去,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但他还是不停的攻打,为什么呢?就是为了逼崇祯皇帝和他议和。
别人不知道满洲的情况,他身为大汗岂能不知?现在的满洲,已经糟糕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不但已降的蒙古贵族离心离德,那些汉军旗降将也都被岳讬斩杀一空,还有那些马场,火器场。这么多年来。满洲人积攒的那些家底全都让李开国一场大破坏给折腾没了。
满人不善耕种,只善骑射。所以一直以来,都不能自给自足,就是不碰到灾荒之年,也只能依靠每年抢掠明朝的财物牛羊才能过得下去。如今满人贵族还行。有些余粮,可是那些低层次的满人。现在已经快要断粮了。
而且这一回满人军队实力大损。一是镶蓝旗全军覆没。二是龙脉金牌事件,各旗和他离心离德。三是蒙古降人蠢蠢欲动。他这一次来,是挟着满人所有的实力而来,就是为了逼崇祯皇帝议和。
只要能议和,每年满人都能得到一些贡物,然后他再想办法。平定蒙古和朝鲜,慢慢恢复元气。本来他并没有想对多尔衮和德格类下手,毕竟这两人也是猛将,而满人就缺少这样的将领。可是他们想要杀自己。那皇太极就不能手软了。
皇太极深吸一口气,他强迫自己把对李开国的仇恨忘记,决定再攻一次城,这一次务必要把外城攻破,迫使崇祯皇帝议和。不过李开国那里他也派了五千人马前去骚扰,令其不能救援京城。
清晨,天才刚蒙蒙亮,皇太极亲自整军上阵,这一次,事关满人的气运,他不能不亲力亲为。鞑子们见到皇太极站在他们中间,登时士气大振。皇太极纵马来鞑子军中来回跑动,一边跑一边叫:“今日本汗亲自带尔等攻城,第一个攻上城楼者,本汗赏金千两,封奴一千。只要攻进城去,十日不封刀。”
鞑子们兴奋之极,都大叫道:“十日不封刀,十日不封刀。”皇太极一指京师城墙,大叫道:“攻城。”
战鼓“隆隆”敲响,鞑子们发了一声喊,抬着云梯就往城下跑。明军在城墙上立时发炮还击。
崇祯皇帝才刚刚醒来,就接到奏报,说鞑子正在猛烈攻城。其实不用人奏报,崇祯皇帝也听到炮声。他急命太监前去打听情况,同时急召内阁前来议事。
“张爱卿,五省兵马何时才能到京?”崇祯一见到他们就急着问张凤翼。
张凤翼立时回道:“启奏皇上,五省兵马正在日夜兼程赶来,最多不过七日,便可到达京师。”
成基命忧心道:“来得这么快,兵力疲乏,老夫要知会一下户部,多多准备一些粮草。”
崇祯皇帝点了点头,他们君臣如此对话,只是互相安心而已,纯属排遣一下紧张情绪。七天才到算来的快?崇祯皇帝恨不能五省兵马立刻就到。
就在这时,打探的太监屁滚尿流的跑进来,大叫道:“皇上,鞑子已经攻破第一道城墙了,正在攻打第二道城墙,不过守城的总兵祖大寿说,鞑子攻不破第二道城墙,请皇上放心。”
崇祯皇帝忽得一声站起来,就往外走。护卫的锦衣卫立时跟在后面。内阁大臣也都小跑着跟在后面,他们知道皇上要去做什么,登上内城城墙,看一看情势如何。
来不及乘辇,崇祯皇帝快步上了内城城墙,极目望去,只见德胜门那里黑烟滚滚,杀声四起,崇祯皇帝接过千里镜,看到明军正在奋力杀敌,不进的有鞑子被挑起,推下城去。即使是用千里镜隔这么远观看,崇祯皇帝都感觉到一阵血气杀气扑面而来,让他几日没睡的身体忽然有些不适。
崇祯皇帝放下千里镜,对张凤翼道:“李国的兵马呢?不是已经到京了吗?怎么不来救援?”
张凤翼张口结舌,不知道如何回答才好。他总不能说,他派去的侍郎被李开国给打了板子,丢回来,说要崇祯皇帝给他十万人的粮草和粮饷才肯救援,那崇祯皇帝震怒之下。自己可就倒了霉了,非得下大狱不可。所以这个时候就要欺上瞒下,让崇祯皇帝相信自己说的话。
当下他脑袋急转,连忙道:“皇上,那鞑子知道李国兵马进驻,一定会派兵骚扰,所以李国才会救援来迟,皇上莫急,臣再派人去看个究竟。”
崇祯皇帝能不急吗?眼看着鞑子正在攻打外城第二道城墙,这一道如果也破了。那整个外城就都暴露在鞑子的铁骑之下,京里八十万百姓可全完了。
当下他急忙对成基命道:“下旨,封李国为大都督,赐免死金牌一面,朕准他三代免死。让他速速来救。”
成基命道:“老臣遵旨。”刚转身要走,忽然一小太监跑来禀告:“万岁爷。大喜啊。山东巡抚李国,已经在城外打起旗号,那些鞑子一见到他的旗号,就全都退走了。”
当真?崇祯皇帝立刻拿起千里镜再看,果然明军并未在做战,而是正在欢喜大叫。崇祯皇帝喜道:“李国真威名远震。鞑子居然听到他的名……”他一时不察,说到这里,忽然意识到李国的危险,脸色登时黑了下来。
就连鞑子见到他的旗号都会撤退。足以说明李国的确是朝廷的心腹大患。崇祯皇帝使劲咬了咬牙,心道,这几次设计都杀不了他,反而损失折将,这该死的贼子,该杀。
崇祯皇帝霍然转过头,说道:“刚才的旨意撤回,回宫。”望着皇帝远去的身影,一众阁臣跪下行礼,待得其身影不见,这才爬起身来。
张凤翼扶着已经手脚不灵便的成基命,苦笑道:“成大人,您得早做安排啊。”
成基命转头望着张凤翼,嘿嘿一笑,说道:“凤翼,不要为老夫担心,老夫有自全之道。”说着拍拍他的手,和几位阁臣一齐离开紫禁城。
京城外,皇太极带着三万多人马,人人身上血染战袍,眼看着已经攻破第一道城墙,李开国三万骑兵忽然杀至,皇太极大惊,他派去的五千兵马都是骑兵,临行前已经嘱咐过了,以骚扰为主。
现在李开国的兵马出现在城下,却不见自己那五千满洲兵,显然是已经遭到意外。皇太极死也不相信,李开国能在这短短的时间,就将自己的那五千兵马都杀掉。可事实俱在眼前,不能不信
李开国望着还正在喘息的鞑子军队,有正统的满人,那老鼠辫子让他看着就想杀人。有蒙古人,这些混蛋倒是不剃头,不过辫子太多,也让人有杀人的**。至于那些汉奸,在李开国眼中已经不是人了,剥皮抽筋,慢剐剔骨,活点天灯,怎么残酷怎么来。
李开国伸手一指鞑子,叫道:“本抚问你们?前面是什么?”
虎营骑兵大叫道:“是鞑子,该死的鞑子。”
“见到鞑子该怎么办?”
“杀,杀,杀。”
李开国猛一挥手,战鼓声响起,三万虎营骑兵下马整队,倾刻间便组成一座方阵。城上的明军看得是目瞪口呆,他们从没有想过,居然有兵马敢直对着鞑子冲击。
皇太极大怒,这么多年来,都是他们去进攻别人,还没有一支军队有李开国的虎营胆子这么大,在野战和他的满洲兵对上。此时他怎会避而不战?他立刻传令,蒙古骑兵和满洲骑兵分两翼包抄,正面由他带着重甲兵冲击。
李开国望着皇太极的布兵之法,居然和多铎、岳讬的一模一样,禁不住冷笑道:“看来鞑子是技穷了,怎么都用一样的战法。”
虎营副将吕月笑道:“大人,是不是再放近一些再开炮,否则鞑子一会逃起来,咱们的骑术可跟不上。”
李开国怒道:“放屁,你以为鞑子的弓箭是吃素的?皇太极是猪脑袋?按本抚制定的战法来,不准改动。”
吕月吃了个排头,登时不敢再说。刚才大人说的,他的确是没想到。只想着怎么多杀一些鞑子,却忘记鞑子的弓箭也很牛叉,抛射足可达一百五十步之远。放近一些固然能多杀鞑子,可是自己军中士兵死伤也必然惨重
就在两翼骑兵快要接近八十丈之内,炮营将军已经准备好要挥旗了,忽然皇太极军中急速鸣金。两翼骑兵听到,立刻绕了个弯,想要撤回去。
炮营将军大急,到嘴的肉眼看就要跑了,那怎么行,立刻挥下旗子,三百门火炮一起开火,“轰轰轰……”连绵不绝的震天炮声带着三万多枚铁砂子飞向鞑子、蒙古骑兵。
立时便是数百骑骑兵被射成烂肉。惨叫声,马嘶声立刻就将原本队列整齐的鞑子、蒙古骑兵给打乱了,到处都是慌乱的鞑子和蒙古骑兵。
李开国立刻命令,全军前进,掩杀。中军旗摇动,各参将立刻下令整军前进。鼓声变成点鼓,三万虎营士兵踏着鼓声前进,向着鞑子军逼近。
皇太极望着虎营士兵逼近,立刻大叫道:“杜度,你一定要挡住三刻钟,三刻钟后你可以自行撤离。”
杜度大叫道:“大汗,你快走,我家里就拜托你了。”说着虎目含泪,带着二千鞑子,向李开国的虎营冲去。
虽然同是贝勒,可谁让皇太极兵多呢。杜度知道,他今天就是不想死也不成了。他不奉命,皇太极会杀了他,他的家人也会倒霉,倒不如一死,换得家人受到皇太极的照顾。
可惜杜度不知道,别说他带着两千兵想挡李开国虎营兵三刻钟,就是带两万兵,也挡不了三刻钟。皇太极为什么突然鸣金撤退?就是看到了虎营忽然推出的三百多门虎蹲炮。(未完待续。。)
第二百二十四章要胁崇祯皇帝
深研火器的皇太极知道,这么多虎蹲炮意味着什么。他现在才明白自己那五千去骚扰的骑兵是怎么没的。不过他反应极快,立刻便壮士断腕,宁可丢掉一些兵马,也不能全军覆没在这里。
杜度咬着牙,带着两千必死的鞑子拚了老命的往前冲,虎营一名参将摇了摇头,在护**中,这种白刃战早就被取消了,平日里训练也只是在身上多带了一把叫做刺刀短匕首,可以卡在燧发枪的枪头上进行刺击。但那是万不得已之时用的,最主要的,还是火枪和火炮的射击。
“准备,开火”参将猛然一挥手中令旗,无数枪弹被火药爆炸的气体猛然推出枪膛,顺着惯性飞过长长的距离,钻进那些腥臭鞑子的身体里。三轮射击,杜度就和二千鞑子瞪着大眼死在明京师城下。
皇太极带着二万多鞑子急速撤离,但京城城下一片平坦,李开国只是挥了挥手,虎营骑兵便绕过阻敌的杜度,紧紧的咬住鞑子的后队。追击战开始了,鞑子逃得溃不成军,虎营士兵却不紧不慢的在后面追着。时刻都组成一个个小队,每一百人一队,每次攒射时必然是百枪齐发。
这让鞑子惯用的绝地反击,反败为胜的法子失去效果。无数自持勇猛的鞑子反身抗击,都是被燧发枪打成血窟窿。被亲卫卷在正中央的皇太极骑马狂奔,每听到一阵枪声,便让他的心如同滴血一般疼痛。
他怎么也没有想到,火器集中攒射的威力居然如此之大。平日里引以为傲的那些骑射,那些勇猛,那些骇人的杀人技巧,在大数量的火器面前什么都不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的兵一个个被打死,死得毫无尊严。
眼看着鞑子的步兵被骑兵给抛下,鞑子步兵登时就乱成一团,本来还有一些鞑子在抵抗,在想尽办法杀伤虎营士兵,可一看大汗丢下他们跑了,所有支撑他们信念都崩溃了。有很大一部分鞑子不但不逃走,反而冲击回来,“啊啊……”的狂叫着送死。
还有一部分站在原地痛哭流涕,不知所措。被虎营士兵一个个射死也不闪躲。最后一部就是准备投降的鞑子,他们丢下兵器,高举双手,嘴里叫着呜里嘛啦汉人听不懂的话,想要投降。可惜的是。虎营不接受鞑子俘虏,照样一枪一个。杀光了事。
追击一直持续了五个时辰。一直追到平谷附近。眼看着山林密布,鞑子逃进山林,李开国才下令停止追击,留下数路斥侯打探鞑子的动向,后撤二十里扎营。
这一战追击时间之长,是出人意料的。谁也没有料到。鞑子的马速度又快又有耐力,就算同样骑的是蒙古战马,骑术不及鞑子,虎营的那些骑兵愣是追不上鞑子。好几次都追错了方向,差点追丢了。再加上皇太极时不时的派一些敢死队前来阻敌,或是设伏,严重阻碍虎营追击速度。让近一万五千的鞑子逃进盘山山林,得以保存了部分实力。
吕月和诸将恨恨的望着黑暗中远处那黑乎乎的山林,这一次只所以让鞑子逃得这么远,逃走这么多人,都是因为自己等人骑术不精,实力不行。否则岂能让鞑子逃得这么多人?
李开国站在望台上对着吕月招招手,吕月连忙爬上望台,跪倒在望台上惭愧的道:“大人,末将无能,没有全歼鞑子,请大人治末将的罪。”
李开国冷哼一声,说道:“你以为你是谁?追击的又是谁?那可是皇太极,满洲人的大汗,就是鞑子全死光了,他也能逃回盛京去。吕月,本抚告诉你,火器也不是百战百胜的,碰上了水火,一样会死人的。”
吕月一惊,随即明白了,李开国这是敲打他,别以为有了火器就能纵横天下,这世间可以杀人的东西甚多,杀人的方法更是数不胜数。大人说的水火能杀人,毒药也可以杀人,若是被鞑子近身,拚起近身搏杀,只怕自己的虎营和鞑子相比,败多胜少。
吕月如同醍醐灌顶,一下就明白了许多用兵的道理,让他喜不自胜,伏地道:“末将多谢大人的指点,绝不会因此而小视鞑子。”
李开国看他不但没有因为自己的训斥而害怕,反而满脸喜色,就知道他是真的想明白了。李开国点了点头,很是高兴。自己手下人才甚少,能单独为将的就更少了。虽然四十多万护**被他分为四营,所选的将领也都是这段时间观察出来好的将领,但单独领兵他还是不放心的。
别看四营将领都是领十万兵的大将,若是真和卢象升、陈奇瑜这些二流将军相比,还是差得很远。和皇太极、多尔衮、祖大寿、洪承畴这些一流将军那就差得更远了。所以这两战,李开国都是抱着带一程,再扶一程的心思亲自领兵。
虽然杀敌是主要的,但更重要的是要练一练这些将领的谋略和带兵的方法。现在是放手的时候了,让原第一千户,现在的副将吕月独自带兵历练一下。
李开国望着天上的明月,说道:“吕月,你是跟本抚去过鞑子的盛京的,你有没有胆子再去一次?”
吕月一惊,说道:“大人,末将有何不敢?请大人只管下令就是,末将愿做马前卒,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