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铁血遂明-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才刚出了宫,宫门就落了锁,已经是戌时过半(晚八点),李开国借着夜sè来到司礼监后墙,此时对面的针工局已经落了大锁,空空荡荡的,白rì里千军万马全都没了,简直如同鬼街一般。

李开国嘿嘿一笑,他要的就是这样的安静,正适合他做事。这一次他不用推倒墙了,他穿墙。

从身侧拿出那把无名小剑,李开国在青砖墙上一划,如同刀入豆腐,一丝声音都没有,却不是那小剑锋利到这个地步,而是李开国在上面加持了剑气,这剑气在别的兵器上是加一分jīng力便是一分剑气,但在这小剑上,加一分jīng力便有三分的剑气。

因此他很快便在后墙上开了一个一人便可侧身进入的小门。李开国悄没声息的进了司礼监,却见司礼监的各房都是灯火通明,不时的有小太监捧着成堆的奏折在各房奔来奔去。

第一百三十九章敕正万邦之宝

李开国皱了皱眉头,其实如果按照他的原意,是想不动声sè的搞到几张空白圣旨,可是现在看来,只怕要想不惊动人是不行了。是否用最简单的办法,直接杀过去?李开国几乎便要这样办了,却忽然想起一件事情来。

他记得演义小说里有一招十分的有用,声东击西,就是说在西面放火,然后到东面行事。

李开国看了看房子,大多都是木制的,烧起来是很快,不过这是内城里的建筑,他可舍不得烧,以后这些可都是他的。

伸头再瞧了瞧,李开国看到一个柴房,他悄没声息的走到窗口那朝里面一看,放着的都是木柴和煤炭,还有一个地火龙的炉子,所谓的地火龙,就是现在的地暖,早在明朝,皇宫就已经用上地暖了。

李开国推开柴房的门,进入柴房内,这柴房里一应取火之物都有,火镰、火石、火绒一应俱全,他也不迟疑,立时便打着火,引燃了火绒,然后将火绒全都丢在木柴上。木柴和煤炭靠得很近,想来很快就会燃起大火。

李开国出了柴房,将门掩上,然后绕到正房的房后,等待着火势大起来,他便趁乱行事。这间正房据他观察是最有可能放有空白圣旨的地方。

他只不过等得一刻时间,便看到柴房方向的天空中可见耀眼的红光,还有木柴和煤炭燃烧的气味飘来。过得片刻便有许多人呼喊道:“走水了,快来人救啊,走水了……”

立时整个司礼监便是大乱,凡是听到走水的人全都走出来,看到那冲天的大火,全都吓得面无人sè,司礼监的旁边可就是内府供用库,他们司礼监烧了没什么,要是内府供用库烧了,他们就全都等着上菜市口吧。

立时便有太监们搬来水盆,取水救火。曹公公正在批奏折,听到走水了,也连忙跑出来,看到冲天火光,吓得魂都飞了,连忙叫道:“快去叫水龙队来,可千万不能烧了内库。”

太监们一拍脑袋,还是曹公公想的周全,自己怎么没有想到要去叫水龙队?难怪曹公公坐到秉笔太监的位子。

一众太监咬着牙奔跑如飞的搬水灭火,到处都是混乱不堪,李开国混在人群中前往正房,平rì里太监们都看惯了身着盔甲的锦衣卫,此时竟然丝毫不觉得奇怪,以为他是来帮忙救火的,更是无人理会他。

轻轻巧巧的,李开国便进了正房,他用眼睛一扫,只见房里堆着一堆堆的奏折,桌上,地上,全都堆得满满的。李开国暗暗心惊,就这些奏折如果让一个人来批,只怕够一个人批十来天的。

他走到几处柜子前,挨个拉开看看,都没有。忽然一处有锁的柜子让他眼前一亮,因为这柜子不但上了锁,还是双锁。

李开国抽出无名小剑,连斩两下,两枚铜锁掉在地上,李开国拉开柜门一看,登时一怔,里面不是他想象中的一个大盒子,而是足有二十多个宝盒。每个上面都雕着一条龙,李开国拿起一个宝盒,掀开一看,里面确是一方玺印,他拿过一张纸来,盖在纸上,“敬天勤民之宝。”

这不对啊,李开国愣了一愣,连忙再掀开一个盒子,盖了一印,却是“皇帝尊亲之宝”,这也不对。他连掀连盖,“皇帝亲亲之宝”、“制诰之宝”、“敕命之宝”接连出现,登时让他一个头两个大,他从来没有想过,皇帝居然有这么多的玉玺,难怪宫里宫外都可以用印,想来是司礼监有一套,皇宫里也有一套。

这却是他想岔了,明朝皇帝一共有二十四方玉玺,每一方都有它的用处,平rì里一些玉玺用不到的,就都放在尚宝司。到了万历年间,这规矩就改了,有的在尚宝司,有的就在司礼监,渐渐的就混乱起来,也就没人那么较真了。

李开国想用圣旨来忽悠朝鲜人,那圣旨上用的就该是“敕正万邦之宝”,这面宝玺平时不常用,所以就放在柜子里,可是李开国那里认得?就是放在他面前他也不知道那个用的正确。

一狠心,李开国从桌子上拿过一叠和他发的纸质圣旨一样的折本,把所有的宝玺每一个都盖了两本,这样一来,就有四十多本空白圣旨。他随便扯下一块桌布,将四十多本圣旨包好,再拿了桌上的一块砚台一块墨和笔,背在后背上。

就在这时,水龙队也赶来了,李开国趁乱出正房,混在黑暗中往北墙行去,但走到半路,就被救火的队伍堵住了,远远望去,曹公公正在气急败坏的大叫大嚷,也难怪他着急,这柴房点燃了周边的水房和料房,眼看今天有些西风,要是真的烧了一墙之格的内库,他们都去死吧。

正在曹公公狠心打算就是用人命去填,也要保住内库的时侯,忽然那三层青砖墙晃了晃,数十米的围墙一齐倒塌,在司礼监太监们的惊呼声中,水房和料房被围墙给砸倒,火势登时一弱。

曹公公大喜,他虽然觉得围墙倒的蹊跷,但此时灭火最重要,于是连忙指挥太监们快快趁机灭火,就算是这样,也直到三个时辰之后,这火也才全熄灭了,等到曹公公发现放着宝玺的柜门被人用利器削断的时候,天已经亮了,太阳已经升了一丈高,而此时李开国已经离开京城,在前往天津卫的路上了。

那墙倒塌当然是李开国的手脚,他对人命不在乎,但对于京城的一草一木确是不忍破坏,因此不到万不得已,他是不会损伤建筑物的,因为这在他看来,全都是价值连城的古董,要是被破坏了,以后不知道还得花多少钱来修。

李开国拿到了空白圣旨,立时便去找卫初平,卫初平瞪着大眼睛望着四十多本空白圣旨,只觉得全身轻飘飘的,差点飞了起来。李开国看他又如同神魂出窍一般,立刻就给了他一耳光,打得卫初平眼冒金星,半边脸立时就肿了起来。

卫初平立时就清醒了,捧着半边脸连气都不敢生,立刻在四十多本空白圣旨里寻找,李开国不懂,他可是懂的,很快就找了盖有“敕正万邦之宝”折本。

第一百四十章舰临天津卫

感谢书友‘YLJ123’的打赏,谢谢!

他抖擞jīng神,在李开国顺来的端砚上磨好御制的贡墨,再提起那只狼毫笔,只觉得生平的笔意全聚在他手中的毛笔之上,一笔落入纸上,登时入墨三分,起首几个字,正是“敕喻朝鲜国王,诏令如下……”

卫初平笔走龙蛇,将一篇圣旨写的是十分的普通,几乎和大白话差不多,什么‘今令灵山卫指挥使李国总揽一切朝鲜事务,所奏之本一律交由灵山卫转发。’什么‘尔等若小视天朝,不听李国号令者,朕必……’反正怎么白话怎么来,最后说道‘一切战和之意,皆听李国之命办理即……。’然后落下年月rì。

李开国皱着眉头,说道:“你这圣旨写得和说话一样,就不能改得什么骈五骈六,让人看不懂的那些?”

卫初平擦了把汗,也不嫌脸痛,笑道:“大人有所不知,那朝鲜虽然颇通汉学,朝中也有些文采之士,那朝鲜国王虽然也都识得汉字,却不一定能看明白那些华丽的骈句,为了怕朝中有谗臣误解我大明皇帝的圣意,除非是没有什么实质xìng内容的圣旨,一些重要的圣旨都是用白话写的,让朝鲜国王也能明白意思,不为臣下所蒙蔽。”

李开国这才明白,官面上的弯弯绕,还多亏有了卫初平,自己一个没读过古书的,怎么会知道这些。当下点了点头,说道:“你换一身官服,拿本官的腰牌,这就和亲兵们一起去鸿胪寺,把这圣旨交给朝鲜使臣,让他们随我们一起出发,子时之前,必须在齐化门外等着本官,到时候咱们一起出城。”

卫初平摸了摸肿了的半边脸,想要用受伤了让别人去的借口,却终究没敢出口,带着亲兵们去了。此时已经是亥时,李开国立刻来到进宝银号门口,立时近五百锦衣卫出现在他的面前。

李开国挥了挥手,锦衣卫们便站在原地,一声不吭。李开国走到进宝银号前敲了敲门,门一下就开了,出来的,正是亲兵队长还有进宝银号的掌柜的。

李开国低声问道:“都办好了没有?”亲兵队长点了点头,说道:“大人,现银他们只凑够了四百五十万两,其他的都换成了银票,给您。”

李开国一怔,凑不齐就凑不齐吧,此时已经无法再计较,没有时间了。对那厚厚一叠银票也不看,收入怀中,对进宝银号掌柜的说道:“从现在起,咱们就两清了。”

那掌柜的早就吓得心中乱抖,他今天天还没有黑,就被亲兵队长带着人给绑架了,现在看到李开国,当然也看到他身后的五百锦衣卫,当下心中暗叫了一声天爷,便立刻下令,将七十辆银车赶了出来,交给李开国。

李开国也不停留,立刻带着五百锦衣卫和亲兵们,押着七十辆银车前往齐化门。等到了齐化门,那里早已经是热闹非凡,李开国吩咐的几支队伍全都到齐了。

一队是毕懋康和他的家人,共有三十七口。毕懋康全家都被十人一车的锁在囚车里,人人五花大绑,口中被堵,此时看到李开国,毕懋康吓得脸sè惨白,不知道在想什么。

李开国也不去理会他,他也看到了卫初平还有那些朝鲜使臣,一共四辆马车,卫初平跳下车来,对李开国道:“大人,人全都到齐了。”李开国点了点头,还有一支队伍,也是最大一批就是兵仗局的工匠,还有户部的造船工匠,一共是三千余人,也是五花大绑,嘴中被堵。这些人全都被绳子捆着,满脸的惶恐,不知道犯了什么罪,要被押到那里。

人到齐了,李开国立刻让百户将守城的将军叫到城下来,给他出示了那张崇祯皇帝亲笔书写的圣旨。那将军看了圣旨后,立时便大开城门,放他们出城。四千多人出城用了足足有半个时辰,也亏得齐化门够大,要是其它城门,至少得一个时辰。

出得城来,又带上近二十辆粮车,够他们两天的干粮。也不停留,继续趁夜赶路,直到快天亮了,离了京城二十多里之后,卫初平的心才终于落进肚子里,望着天边的泛白说道:“大人,没想到这么难的事情,竟然这么轻松就完成了。”

可如果不是这几天李开国将整个京城搞的天翻地覆,各处官员人人自危,想要这么顺利,做梦吧。

李开国古怪的一笑,说道:“完成了?本官可不这么认为,你以为京城里那些人都是猪脑袋?本官敢保证,最迟明天中午,朝廷一定会派大军来追赶咱们。后天早晨,估计离天津卫还有一百里的距离,就会被朝廷的大军追上,或许还会更早些。”

卫初平立刻大惊,说道:“大人,那咱们这两天连夜赶路,一步不停,料得他们也追不上。”

李开国摇了摇头,说道:“不行,人得要休息吃饭,坐在车上的人能两三天不吃不喝,可是那些被绑的工匠受不了。”

卫初平望见李开国毫不慌张,知道他胸有成竹,说道:“大人,你就别藏着掖着了,有什么办法,您快说说。”

李开国嘿嘿一笑,说道:“本官有什么办法,唯有一个字‘杀’。”说着拉过卫初平,让他附耳,将计划全都告诉了他。

卫初平脸sè数变,理智告诉他,李开国这一手出人意表,而且他的战斗力卫初平亲眼见过,成功的把握有九成九,因此他点了点头,确定接受了命令。

李开国微笑道:“好了,时间也到了,本官就将这支队伍交给你来带,放心,锦衣卫那边本官已经交待过了,你只要用本官的腰牌节制他们,他们听话很,本官这就走了。”

说着他也不再停留,拉过三匹马,猛抽马股,绝尘而去。只留下四千多人的队伍在官道上缓缓前行。

李开国一路不断换马狂奔,半路只歇了半个时辰,终于在午时未来到了天津卫,此时天津卫还是那个样子,和李开国来时没什么两样。李开国凭着他那身铠甲,顺利的过了卡口,又在天津卫雇了一艘船,直往五十里外的战舰船队驰去。

离战舰船队还有十多里,船老大就发现不对劲了,可是此时船上已经上了贼人,他们那里斗得过李开国,李开国有的是办法让船老大乖乖的听话。

就是过程惊险了些,战舰船队一发现李开国乘的这艘船,立时就派了两艘苍山船前来,了望手望见李开国一身的大明官服,还差点开了炮,幸亏另一艘船上的了望手眼比他尖,惊喜的大叫:“是大人,是大人,大人回来了。”

第一百四十一章懿安皇后

两艘苍山船快速靠上去,李开国不待他们说话,腾空跃起,落入一艘苍山船上,说道:“去旗舰。”

苍山船上的士兵一起跪倒在船板上,叫道:“恭迎大人回家。”欢天喜地的磕了个响头。这才满面喜sè的跳起身来,快速的调转船头,往三桅福船驶去。苍山船的旗手不住的用旗子打着旗语,旗语只有一句话:“大人回家了。”

看到旗语的各舰登时乱了起来,忙着整列队伍,然后一起跪倒在甲板上,齐声叫道:“恭迎大人回家。”只不过顷刻之间,海面上到处都回荡着:“恭迎大人回家”的喊声。

远远的望去,那三桅福船旗舰上,也整齐的跪着一列列武官和士兵,也在齐声大喊着。

李开国双手抱拳,向四方各顿了顿,便算是知道了,他心中也是很享受这一刻,一向刚硬的心也难得有一些变软,但瞬间便又平复如旧。此时不过是一小基业尔,大丈夫当手掌天下,亿万之民生死存于一念之间,才是得享欢呼与荣耀之时。

因此他的脸sè只是一缓,瞬间又恢复成面无表情。他可以控制得住情绪,但他所身处的苍山船上的士兵可是兴奋得脸sè发红,此时大人就在他们的船上,接受同袍们的欢呼,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无比的荣耀,就在热血沸腾中,他们拚尽了全力划浆,将一艘本就非常快的苍山船划得快要飞起来一般。

只是半刻功夫,就来到旗舰船下,攀爬绳梯已经垂下,李开国一脚踏上去,也不用手扶,疾行异能发动,只是瞬间,他便出现在数丈高的甲板之上,让跪在甲板上的海东冠和武将们以为花了眼。

直到确认自家大人确实上来了,海东冠连忙带着武将们给李开国叩头,大声道:“属下等奉命前来,迎大人回家。”

李开国‘哼’了一声,说道:“你来的还算准时,都起来吧。要回家的,可不是本官一个人,本官让你找的货船你找到了吗?”

海东冠爬起身来,说道:“回大人的话,属下已经在海上抢了十三艘商船,其中有三艘运木船,每艘运木船可载货载人一百万斤,就算是运个两三万人也没问题,只是真运这么多人,会挤了点。”

李开国嘿嘿一笑,望望远处,果然有长达四五十米的大货船,跟在船队后面。李开国见万事俱备,只欠开战,立时下令道:“今rì本官宣布命令,立刻开往天津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