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新篇-第9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齐在兵变的当晚就被唐叶带着几个人给悄悄地宰了,留在他们两人身后的是“力战叛军,不屈而死”的考评。天京防军叛乱的消息直叫各地太平军都大感意外,但无一例外的都认为辅王当机立断,处置适当。这周家齐、邓泽远算起来也是自己的老部下,而林凤祥和自己交情也是不错,这次借他们几个人的脑袋来编个故事,王财也有些内疚。
防军叛乱到底事关重大,并不是王财发了几条布告就能蒙过天下人的,苏南新军全部接管了天京城防的事实让人不免要怀疑王财是平乱还是谋逆, 为了稳定朝政人心,王财以辅政大臣的名义招集天京所有朝官于北门桥军营议事,在他的授意下,满朝文武共同为洪秀全献上了一个 “仙福永享寿与天齐天命圣教主” 的封号,总管太平天国圣教大小事务,而苏南官员也乘机在朝会上提出加封王财为“精忠报国正军师僚部领袖顶天扶朝纲天命辅王义千岁”,辅佐天王处理太平天**政事务,这个提法当然不会有人不要命了跳出来反对,再说王财本来就是入京辅政的,得这个封号也不算有什么过分的,但王财心中窍喜,因为从此一心想夺权的洪教主将被彻底的限制在烧香拜佛的范围之内!
除此这外,王财还提拔了一批年青将领,像李世贤、谭绍光、蓝成春、梁成富、聂才坚等,全部委以兵权充实到各新军担任副职,王财想考察他们一段时间,再决定是否把他们派出去单独领兵。至于那两万天京防军,则全部打散整编到新四军、新八军和在安徽的新五军,这三个军一下子扩编到一万二千余人,扩编完成之后,新四军、新八军全军出动,大举进攻困守在太平的顾诗,而天京城防王财则交给了这次带来天京的一万苏南防军,同时从江西前线紧急抽调了焦富和史大柱两部回师天京。
短短一个月之内,王财就在天京城内外集结了近两万人的亲信精锐,把整个天京城围了铁桶似的,而苏州各衙门以及辅王府大小官员仆役全部入京进驻了王财在天京西华门大街天王府对面新买的辅王府,增设六部官吏,立即开始行使了辅政重任。
就在王财努力消除这次事件的影响时,一直在四处联络广西将领的陈玉成在溧水举兵靖难,传檄天下,痛斥王财“擅杀功臣,矫诏谋反”要求王财退出天京,还政于天王洪秀全。但这时陈玉成已经失去了进攻天京的最佳时机,此时凭他的九千兵马想要逼退王财简直是笑话了。打着“奉旨平叛”旗号的焦富与陈玉成在祖堂山激战半日,一举消灭了这支靖难大军,而陈玉成等十余名将领兵败被俘,押到天京之后在杀与不杀的问题上引起朝野激烈争论。
“殿下,这些人杀不得!”王辏г思θ白柰醪疲罢庑┤硕际枪阄髋傻慕欤钕氯绻巧绷耍辉蛳允镜钕乱删澹蛞擦罟阄鹘煨闹杏锹牵钕潞尾唤庑┤伺淙ダ钚愠伞⑽ぶ究∈窒拢绱苏咽咎煜碌钕滦闹形蘩ⅲ匆部梢园哺渌熘摹H舻钕抡嬉彼牵部沙私葱煨焱贾!�
“此等叛逆之人,正该明正典刑,以警效尤才对!”已经升任辅王府监察衙门尚书的白逸生正好逮着机会行使监察之责。
“卑职以为王大人说的对,眼下朝野人心不定,杀一人不难,可难免让人有天京变乱大开杀戒的担忧啊,”郑国难得一次支持王辏г耍馊猛醪破奈婀帧�
“不杀?那请问几位大人,这等明目张胆造反谋逆之人,不杀的话那殿下颜面何存?”韩寒彰瞪着他那一双牛眼道,“那以后造反谋逆的人怎么办?全都放了?”
“殿下,在下有一计,可以安抚天下人心,只是怕两位夫人不乐意……”王辏г撕俸僖恍Σ辉偎祷啊�
王财一听从椅子上坐起,奇道:“纫秋有何良策?”
一屋子的人都奇怪的看着王辏г耍恢浪钟辛耸裁葱乃迹蹶'运摇了摇手中的折扇,笑了笑道:“我听说天王有长女,之前许给了钟万信,但天京变乱之时钟万信矫诏附逆,天王下诏捉拿,想来这门亲事也算完了,殿下为何不上奏天王求亲呢?殿下要是做了天王的女婿,只怕天下人再也不会议论什么了吧?”
“好计策!”徐寿哈哈一笑,“王大人这一招只怕还不止这点用处吧?我琢磨着如此一来,翼王就算想回来,只怕也要犹豫一下了吧!”
王财一听就知道王辏г酥傅氖浅ね踅鸷樘戽毕罗限蔚牡懔说阃罚骸罢馐挛业没厝ジ轿环蛉松塘恳幌拢彼档秸饫锼倭艘幌抡0土思赶卵劬Γ罢馐乱浅闪耍铱梢坏悴怀钥靼。 �
就在天京满朝文武都在为陈玉成十几个人性命担忧的时候,王财上奏天王一力为陈玉成等人开脱,但他也不等洪秀全批个意见,直接就命令把陈玉成一干人等给放了,在朝告上王财以 “辅王义千岁”的名义斥责这些人“擅兴乱军,抗命乱国”,但是又说他们“忠于天朝,误信妖言”,因此从轻发落,全部官降三级,送李秀成、韦志俊帐下效力,戴罪立功。同时宣布在祖堂山平叛战斗中阵亡的双方将士全部入祀“国士”馆,令千秋万代百姓敬仰之。
令洪秀全想不到的是王财竟然把手伸到自己家里来了,这自己为自己上奏求亲的事情还是头一回听说,更何况钟万信虽然生死不明,但到底也是自己钦定的附马,再说嫁给谁也不能嫁给王财这个篡权谋逆的奸臣乱党啊!当时就把王财涂的花花绿绿的奏章给撕了个粉碎,原想再下诏痛骂王财一顿,但是看了一眼站在自己左右穿着黄背心紫边的辅王府参护,只好压下这口气,转头回了内宫。吃了一个闭门羹的王财却是不依不饶,一连几天上奏,看样子是铁了心的要娶洪天姣,不但他一个人上奏,苏南系的各部官员也一起跟着起哄,还说什么“王金下嫁辅王,则举朝无不欢欣雀跃”,真不知道这王财夺老婆他们欢欣雀跃个什么劲!
陈玉成带着一干广西兄弟愤愤不平的被押到李秀成和韦志俊军中不提,江西送来的两份战报最终巩固了苏南系在太平天国的地位。一份是李秀成、林启荣和陈平安从九江发回的捷报,围困九江近一年的湘军李续宾部被得到陈平安增援的李秀成一举歼灭,九江一役湘军湖北主力几乎全军覆没,按察使李续宾及其弟李续宜双双战死,而整个九江战役也令太平军流尽了鲜血,一万七千名太平圣兵同他们的死敌八千湘乡子弟血洒九江两岸,消息传到湖南,几乎是户户披麻,家家戴孝;而另一份是倪守道从赣州前线六百里加急送回的捷报,江西最后一个州府赣州在被倪守道大军围困二个月之后,江西巡抚文俊、臬司周玉衡,藩司陆元烺,江西学政廉兆纶,赣州知府杨豫城自杀,广东提督昆寿、总兵葛成志、李鸿章、刘长佑、萧启江和一批副将、参将及两万清军放下武器停止了抵抗,自此江西全境尽入太平天国版图。消息传来天朝将士一片欢腾不提,王财辅政大臣的位子也是坐得越发稳当了。
倪守道在给王财的捷报中特别提到了李鸿章,之前王财几次提到要“李鸿章的脑袋”,可他却投降了,倪守道认为“杀俘不祥”,因此请示对于这个王财欲杀之而后快的人怎么处置。要个死的却来了个活的,这让王财也有些犹豫了,要说李鸿章在历史上做过一些丢中国人脸的事情,但是恐怕在那个情况下,换了谁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吧?琢磨了半天,王财还是让倪守道把这人送到天京来,想亲自见见这个清末名臣,至于那些投降了的清兵,千里迢迢走海路去日本太花钱了,和总参谋部琢磨了一番之后,命令倪守道就地整编扩军,随后直接杀入广东与已经攻入广东境内的吉顺天等人会师,彻底平定江南。
苏南大军在各地的节节胜利,迫使固守太平的顾诗带着手下人撤到了江北,同时也让苏南派系的官员也跟着水涨船高,大批苏南官员充实到天京各部衙门,满朝望去,几乎一半的部府衙门都由苏南官员担任,而兵、吏、刑等要害衙门则全部是苏南官员主持,原来天京的官员不是调任就是外放,忠于天王的太平军将领也被总参谋部以换防为名,分别调到了皖、鄂、湘三个战场,这老蒋的手段确实是一个排除异己的好办法!
第117章:夺权
第118章:息兵
第118章:息兵
在苏南转了两个月的赵文烈在太湖听到李续宾、李续宜两兄弟和八千湖乡子弟战死九江的消息后,这才心急火燎的跑到天京求见王财,结果没想到现在天京正在戒严期间,刚跑到城门外就因为拖着一条粗长的辨子被防军捆了个结实,任他如何解释都不听,一直胡扯出是辅王旧友才让几个防军将信将疑的送到辅王府来。
王财这些天被天京的大小政务弄的晕头转向,从苏南过来的官员对天京之前的各项制度条条都看不贯,至于那个砸孔庙,烧圣人典藉之事更是群情激愤,不断有人建意王财在全境推行苏南新政,但王财却认为一下子全面铺开自己也没有把握就能做好,毕竟这些新解放区各种守旧势力还是很有力量的,万一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再造反怎么办?现在“稳定才是压倒一切的”,你把地主的地全都收了,那些豪强大户会不造反?因此也是几番取舍,拿不定主意。
这时有人报说有人自称是他的旧友,当真是莫名其妙了,这年头还能有自己的旧友?好奇之心顿起,马上命人把赵文烈给请了进来。
王财在赵文烈周围转了几圈,他肯定不但自己不认识他,就连这个人也未必认识自己,因为他看着屋内的几个官员茫然不知道所措,只是因为王财官服上两个辅王大字才给了他更多的注意。
“你是来找我的?”王财走回到椅子前坐下,盯着赵文烈缓缓道。
赵文烈犹豫了一下,弯腰施礼道:“大人莫怪,晚生若不是冒做大人旧友,只怕是见不到大人的。”
王财微微一笑,点了点头,示意唐叶给他搬了把椅子:“先生不用担心,我王财最敬重的就是读书人,请坐下说话。”
赵文烈心中暗道,这辅王看来果然不是一般发逆,坐定之后道:“大人,晚生赵鸿烈,从湖南来,有要事与大人商议,只是……”说着眼睛扫了一下四周,不再说话。
王财哈哈一笑,招呼周围众人退下,转头让唐叶也退到门口。这个唐叶自从当了王财的参护长之后,尽职尽责,王财几次想把他调到部队去磨练一下,将来也好谋个出身,但唐叶死也不肯走,还真是忠心。
赵文烈眼见人都走了,看着王财缓缓道:“听说大人的虎狼之师在九江击败了少司马的数千大军,不知道此事真假?”
王财奇道:“少司马是谁?我们在九江打败了曾妖头手下李续宾部近万人,这都传告天下了,先生难道不信?”
赵文烈点了点头道:“少司马乃是朝廷兵部待郎曾国藩,曾大人!”眼见王财点了点头,没有丝毫不悦之色,心中暗道一声胸襟不凡,“不知道大人接下来将往何处用兵?”
王财哈哈一笑:“我知道了,先生此来别是为曾妖头做说客的吧,哈哈,我军何处用兵怎么能跟先生直说呢?先生从湖南远来,本王断不会胡说八道来骗先生,但是实说用兵方略那也是不可能的,先生就不要打听了。”
赵文烈也是哈哈一笑:“大人,如今天下天国已据近半,朝廷绿营旗兵已无力抵御大人虎狼之师了,所依仗者唯少司马的湘勇而已,江北之地除了福济、和春两位大人,只怕也没有什么可战之兵了,湘勇虽然新败,但两湖子弟勇悍,少司马必可在两湖重振军威,想必大人兵入湖南也非易事。”
王财微笑着看着赵文烈,静静的听一句话也不说。
赵文烈又说道:“不知道大人有没有看过少司马的《讨粤匪檄》?”
王财点了点头:“当然看过,咱们不也写了一个檄文反唇相讥了吗?先生看过吗?”
赵文烈也是嘿嘿一笑:“晚生也看过,当真颇有文采。不知大人从少司马的《讨粤匪檄》中看出什么了吗?”
王财端起茶碗喝了一口,缓缓道:“愿闻其详。”
赵文烈点了点头:“想来大人必定看出了什么,只是不愿说罢了。少司马在檄文中通篇只论护教卫道,而没有一字拱卫朝廷之意,对于《奉天讨胡檄》中所论的满汉之分也没有一个字的反驳,大人以为这是为何?非少司马疏乎耳!”
“我就不明白了,先生此来到底是什么意思?不会只是跟我讨论这些文章的吧?谈文章这可不是我的强项,不如我请几位高人来和先生谈谈如何?”王财有心逼他说出要害。
赵文烈被王财这么一说,心中早已准备好的一大段台词生生的咽了回去,迟疑了一下道:“大人,如今朝廷不信汉臣,少司马在湘乡举旗之后,屡屡受制,精锐之师又被分成鄂、赣两军,晚生料少司马此时也必定愤愤不已,九江之败,湘军正是锐气尽失之时,大人为何不遣一得力之人赶赴荷叶塘,面见少司马,晓以利害,劝其罢兵,如此一来,则大人了却后顾之忧,可尽全力北上伐胡,不正是成就了大人盖世之功吗?”
“劝降?你凭什么认为曾妖头会投降?”王财压根没有想到曾国藩会放下武器,一脸的不信。
赵文烈点了点头:“晚生之所以认定少司马无心再战,有三点原由,其一,今日之湘军已非当年之湘军了,连遭败绩,兵无战心,将有惧意;其二,少司马举兵者,敦扶名教,卫道也,鸿烈在苏南探访两月余,见大人兴办国学,扶持圣人之道,所作所为,实令天下士子归心,如今大人辅政天京,若能继续扶持名教,则少司马兵锋无所指,师出无名了;其三,这其三么……”
王财正听着起劲,见赵鸿烈迟疑起来,便催问道:“先生怎么不说了?这其三是何?但说无妨!”
赵文烈犹豫了一下道:“这其三晚生恐大人不准……罢兵息战并非束手而降,这些年来,湘乡子弟与太平圣军在湖北、江西血战不止,双方死伤均重,可以说湘人心惧大人兵马入湘之后,要算这笔血帐啊,所以大人若要少司马放弃兵马之权,不但少司马不肯,只怕湘军将士也会重燃守土之心而奋力死战,大人江海度量,请大人为天下计,与少司马息兵罢战,解民倒悬之苦啊!”
王财点了点头,和曾国藩息兵罢战他也一直琢磨着,是不是缴了湘军的械他并不在乎,如果真的能够安抚曾国藩,那将来出兵北伐,砥定天下之后,小小一个湖南还不能解决吗?再说“一国两制”都能保留军队,那暂时让曾国藩手中有兵又有什么了不起的?王财并不担心北伐时,曾国藩会抄他的后路,毕竟石达开马上就要攻入四川了,到时候曾国藩就算有心助清廷只怕也要担心自己的后路吧!
“听上去你说的不错,不过我之前也派人去联络过曾国藩,却被他乱棍打出了,此时再派人去,搞不好被他宰了可怎么办?我可不能派人去送死。”说着王财站起来左右打量了一番赵鸿烈,“你到底是不是曾妖头派来的?”
赵鸿烈哈哈一笑:“晚生乃少司马帐下幕僚,但适才与大人所说之事并非少司马指使,却是晚生一番肺腹之言啊!晚生在苏南寻访两月余,对大人所作所为心中仰慕,佩服之至,古人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大人真正当得上君子二字啊!今日中华诟病日久,百业凋敝,唯苏、浙两地百姓不愁温饱,犹思进取,工商两便,勤奋农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