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汉帝国雄风录-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魏其侯亲切的拉着李云坐到他面前,松动一下身子,眯着眼睛笑道“李大人,不要多想,本侯带你来认识这些大人,是因为本侯喜欢你,若不是本侯没有女儿,说不准就会让天子赐婚了!”
        “呵呵!”李云笑着打起了哈哈,这些显贵他一个也得罪不起,既然得罪不起,那就只有奉承了,中国官场自古以来就是这样,各中利益集团之间的斗争,那是暗流涌动,一般人根本就看不出其中的道道,更何况李云这从政尚不到一年的小白,小白生存手册第一条:不懂就太极,不管别人说什么,李云已打定主意做白痴。
        旁边一人举起酒樽道“李大人从西域归来,一路上受尽风雨,本官提议为大人平安归来,干了这樽!”
        魏其侯也笑着举起来“干!”
        李云那里敢不举,忙对那人道谢“下官多谢!”
        魏其侯将酒饮尽,凑到李云耳边亲切的道“李大人放心好了!你就先安心的回临邛,本官在长安会为你铺好前程的,谁叫你就快和我窦家成为一家人了?”
        李云忙谢道“如此多谢大人!”
        窦婴又饮一樽,脸上泛起了红晕,笑着道“本来本侯是打算在明年将大人升调颖川或者上党郡,但是奈何朝中有些人故意搅局,本侯也没办法,只好委屈大人明年到乐浪郡去历练了!”
        说完他又迅速的拍拍李云的肩膀安慰道“大人无须心急,乐浪虽然环境恶劣,但胜在人少,只要大人在那里好好治理,而本侯定会在朝中为大人周旋,不出三年,本侯就绝对可以将大人调入中枢,担任三公九卿!”
        李云忙道“三公九卿?下官何德何能可任此等高职,大人实在太抬举下官哩!”
        魏其侯佯怒道“李大人这话就见外了,本侯和大人什么关系?那将来大人娶了南月公主,那就和我窦家是一家了!”
        李云尴尬的笑了笑。
        魏其侯借着酒力又道“说实话本侯与大人一见如故,本侯一直就将大人看成亲侄子。假如大人不嫌弃我这糟老头,那么大人可叫本侯一声叔父!”
        魏其侯都这样说了,李云那里敢给脸不要脸,忙跪下来朝魏其侯拜了拜,甜甜的道:“叔父在上,请受小侄一拜!”
        “哈哈!贤侄快快起来!”魏其侯满面红光的扶起李云。
        周围的窦氏显贵也全都站起来向魏其侯恭喜道“恭喜大人今日得佳侄!”
        魏其侯重重的拍拍李云的肩膀,道:“好侄子,今后你的事情就是我窦家的事情!”
        李云知道现在,至少现在他已经和窦家达成了盟约,虽然不知道要对付的人是谁,但是自他被魏其候拦住请回家来,他就已经落入了魏其侯的算计中,任他再如何挣扎也是逃脱不出,所以他才索性任之由之,反正兵来将挡,水来土淹,再说窦家的权利是很大,现在和窦家达上线,那么他以科技振兴大汉,用技术代替儒家地位的梦想就又快了一步。
        但是李云当然也知道,儒家之所以那么得到帝王喜欢,最重要的原因是儒家适合他们的统治,所以李云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写出或者创立一个新的学派,这个学派即可有利于皇帝的统治,又有利于思想的开放,更有利于于科技的进步。
        洗脑并不是儒家才会,至少在李云的认知中,就有一种更好的办法!
        一念至此李云已决定尽快将现在的粗糙的黄纸改良成为白纸,至少先将雕版印刷术弄好,只有纸和印刷术才可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他将他的学说影响力迅速扩展到天下,影响每一个有志青年!
第一第六节 回到临邛
        太阳高高的挂在正空,李云挥手辞别窦婴派来送行的几名窦氏家族的成员,踏上了回临邛的道路。
        从关内回蜀郡无疑是一段漫长而又艰苦的道路。
        李白就曾说过‘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虽然托秦始皇的福,从关内到蜀郡的道路被修整的十分平坦,法家严谨的作风使得这条连接着大汉中枢与聚宝盆的道路至今依然平坦,开阔。
        而几乎完全继承了秦帝国官僚体制和运转的大汉也极为重视这些秦始皇动用无数民夫修缮的道路,年年有着整修。
        因此道路可说还算通畅,只是颠簸自然是免不了的。
        沿大道顺着渭水到武郡,然后再进入四川平原,再到广汉,一共用了七八天时间,临邛也眺首在望了。
        许久没有回临邛,李云看着这座熟悉的城市都有些陌生了。
        在马车中李云可看到,临邛的河道由于在去年被清理了一次,因此水波荡漾,善良的农民正忙着给田间拔草。
        看到农民手中的铁农具和牵着的耕牛,李云暗暗点头,赞许着杨谋的处理能力,确实是十分出色,在他走后,临邛失去有足够威望和制衡能力的人之后,依然有条不紊的处理着一切事务,只是不知他身体现在如何了?
        至于司马相如,他现在应该是正和张家的女儿卿卿我我,以他蜀郡第一才子的风头可以想见这司马相如现在应该是正在群花丛中,不亦乐乎。
        几具水车将河中的水吸到水渠中,清清的河水顺着渠道蜿蜒流向四面八方的田地,临邛的城墙也已经在望了。
        几名农民见到李云的马车和随行的护卫骑兵,脑中就迅速猜到了来人,纷纷涌了上来,围着李云的马车跪在地上,纷纷要求要见李云,要向他道谢。
        农民永远是这世界最质朴和最纯真的人,他们只要当官的可以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会拥戴那位官员,即使那位官员离开,几十几百年后,这片土地上的人依然会制出歌谣称赞这位官员的行径。
        李云虽然不是农民,也并未当过农民,可是看着这些朴素的人,他也十分感动。
        至少他已经为这些农民在他可能做到的地方争取到了最大的利益,铁农具,耕牛,犁,水渠,河道这些都足可保障这些农民可依靠自己的土地富足的生活下去。
        临邛的土地兼并虽然厉害,可是现代的许多国家社会矛盾不是一样深刻?
        李云相信只要有得当的措施和政策,矛盾是可以缓解的,甚至逐渐将危害缩小到最小,农民与地主并不是天生的死敌,就像现代的企业与工人一般。
        企业剥削工人,这无庸置疑,做老板的不赚钱,那才不可思议。可是为什么现代的工人明知道老板赚的钱是他们的几十甚至上百倍,却没有一个反抗的?
        原因就在于资本阶级和工人阶级妥协了,他们达成了一个协议,一个即可让老板赚钱,而不会令社会动荡的协议。
        在李云看来中国每二百年一次的社会动荡就来源于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但是这个矛盾并非像有些书中说的那样不可调和,而是可以控制的。
        就像他李云在临邛做的一样,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完全可以妥协,在官员的监督下达成一种类似的协议或者约定,将租子控制在农民可以承担的范围内。并且还可适当的引导农民和地主流向手工制造业,毕竟对于地主而言,收租子是赚钱,可是做买卖不也一样是赚?更何况自古商人的利润就远超租税。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司马光说了这句千古名言,可是限于他的局限性,他却没有看破这句话。
        李云知道,他这样做是会动摇皇帝的统治基础,而大汉现在最需要的却又恰恰是封建统治,而他也知道任何一种制度的消亡都需要几个世纪的过程,只能慢慢来。
        所以他不会奢望马上就大搞工业,也不会马上就要将工商业放到和农业相同重要的位置。
        所以在与那些热情而朴素的农民拜别后,他一直在思考,在思考大汉未来该采取什么政策。
        首先这个政策必须重农,并且有利于天子的统治,并且带动起一批新的特权阶级,只有在尝过政策带来的利益的人才会真心的拥护一个政策,否则就是竹篮打水。
        李云知道历史上儒家之所以长青,压根就不是因为它提倡的仁义,而是它能给学习它的人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它有着庞大的既得利益集团,这个集团的力量甚至连灭亡中原王朝的异族强大军事力量也无法摧毁,只能选择融合。
        可是儒家却并不适合大汉,从历史的残卷中李云看到过太多的耻辱以及无奈。
        儒家虽然在现在依然是适合统治的,可是他就是一只猛虎,一旦放出来,它就会慢慢的变异,这是儒的本质所决定。
        君子不言利!忠孝仁义信!即使连唐太宗那样的人杰也被儒家的条条所束缚,李云读历史知道,当时唐帝国击败突厥,俘虏了大量的降兵,可是李世民一时心软,尽放之,结果几年后,突厥又再次成为了帝国的心腹大患!
        宋代够发达了吧,可说人才辈出,王安石,司马光,苏家父子,欧阳修,可是最后还不是覆灭,究其原因是因为这些人无不被儒家的思想束缚住了,放不开手脚。
        当然这些儒都是经过某董篡改后的儒家思想,可是李云对于大汉现在的儒并不了解,不了解就没有发言权,所以他决定找杨谋好好问问,现在的儒学到底是怎么一个情况,问清楚之后再做打算。
        临邛才城墙已在眼前,李云与护送他的骑兵辞别,自己整理一下衣服,走向那正列队迎接着他的乡绅。
        李云与这些乡绅招呼完,又各自答应了去他家的作坊看看之类的应和话,便带着杨谋回了县衙。
        几月不见,杨谋精神了许多,身体也结实了不少,走路的时候步伐也稳多了。
        司马相如则依然是那副风流佳公子的样子,李云见了也只能摇头,拉着杨谋进了李云自己的房间,关上门将司马相如赶出去,这一切都只在瞬间完成。
        杨谋见李云的反常情况,自己端坐到一旁问道“老师,您这是?”
        李云跪坐下来道“没什么,有个事情想问问你!”
        杨谋道“老师我也正要向您汇报这几月的情况!”
        李云道“这不急,杨谋,我先问问你,你自小读百家书长大,对儒学有何看法?”
        杨谋见问到学说问题,严肃起来道“老师,学生自小在家父教导下,读法,道,儒各家之书,也算有些小得,学生以为法家重权,儒家重利,黄老重清净,此三家之不同,但是百家学说最终殊途同归,还是要用到治世上面才行!”
        李云却是惊讶的张着大口问道“儒家重利?儒家不是最是看不起重利之人吗?”
        杨谋摇摇头道“老师所说的儒家指的是公羊那一派系的清道夫吧!”
        李云摇头道“我不知道什么公羊派。。。。”
        杨谋笑道“没读过儒家学说,没看过儒家典籍的人,是不知道这其中的道理,秦始皇焚书,将儒学典籍几乎全部焚毁,世上所留者极少,所以我大汉龙兴后,各派儒者便依据先人口口之传,各自修纂着自家经典,但是老师应知道即使是同样一句话,语气不同,理解的意思也就不同,再加上有些有心人故意写错,或者篡改,于是在当今之世合有公羊派,端木派还有其他一些小派,公羊派主张着君子之道和忠孝仁义信,学生对这些不是很感兴趣,所以没有过多的接触,相比之下,端木派虽然学者很少,但他们无一不是当世真正的儒者,他们铬守着孔孟之道真正的精髓,所以当今之时出仕为官的也大抵是这一派系的学者,譬如颖川大儒黄道明,便是其中佼佼者!”杨谋停了停又继续道“端木派思想核心就在于重利,他们始终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因此他们也经常和法家的学者进行沟通,询问权势之用,只要有利益的东西他们就会学习,但是这一派名声不好,因为虽然这派中有不少的杰出之人,但也经常出现一些道德败坏之人,学生常想这世界大概没有一种学说是理想的完美学说!”
        李云听了却是双眼放光,道德败坏?道德高尚对于内部来说是一个好人,但是若一个道德高尚的人对外族也同样高尚的话,那对于大汉来说就是灾难,同样道德败坏对于大汉来说是坏人,但若有人将他好的一面展现在他的人民面前,将他狞狰的一面展现在外族面前,就像17,18世纪的殖民者那样,那么就是民族的福气。
        李云抓住杨谋的手,道“谁说这世界没有理想的学说,你愿不愿意和我一起建立一个理想的学说,一个符合现实的学说?”
        杨谋听了,心中自然激动,建立一个学说,这过程必定艰辛,可是纵观历史上那些黄老,法,儒等派的创建者哪一个不是留在历史的上面,许多与他们当世的诸侯的名字却早被人忘却。
        忙重重的点点头。
        李云却是暗自叹了一口气,要想建立一个真正完美的学说,首先要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承认这个学说的不完美,再交给后人不断的完善,否则这个学说便是一个不完美的学说。
第一第七节 商议(上)
    太阳顺着屋檐照了进来,临邛兵器研究监的几名老师傅升起了冶炼炉中的火,一天的工作又开始了。
    他们带着几名年轻的工人生好火,加好碳后,便吩咐这些年轻人一声,自己跑到屋里面去打铁去了。
    这几名年轻的工人是刚刚招来学习的,习性没有老人那么稳重,见了这些老师傅都进屋子里了,便聚到一起聊起天来。
    聊着聊着,一个人忽然问道“哎,你们说这些铁矿石放到这个炉子里就可以烧出铁来,那么那些石头要是放进去,能烧出什么来?”
    年轻人总是好奇的,这人这么一说,不懂冶炼的年轻小伙子们,心思就开始动起来,纷纷将目光望向那人指的一堆石头。
    那是一堆很常见的白色石头,在这临邛周围的山上,有的是。寻常人家通常用这种石头砌屋子。
    其中一人想了想,摇头道“不能烧出什么来,这些石头很常见嘛!张二,你想太多了。”
    张二就是刚才问话的那人,穷人家的孩子取名一般都是很随便的,张二自小家境不好,他父母自然也请不起有学问的人来取名,就只好按排行叫张二了。
    张二摇摇头道“怎么不可能,同样都是石头,我张二就不相信了,偏烧给你看!”
    那人笑了笑,激道“张二,你就烧嘛,要是真烧出什么来,我就服你,不过你可别什么也烧不出来,还把炉子也烧坏了,到时候县令大人可要你赔的!”
    张二是性子急的人,本来这事他是说着玩的,不过被人这么一激,一股牛脾气上来,跑到那堆石头面前捧起几块就往炉子里扔,一边扔一边道“你看好了!要是烧出什么来,你得输点什么给我!”
    那人见张二真的往炉子里扔,立刻就慌了神,怒喝道:“张二,你疯了!”
    张二被这一喝,也冷静了下来,觉得自己刚刚真的疯了,要知道这份工作可不容易找,一个月就有三石粮食和一匹布的酬劳,在这临邛可是一份工钱很高的工作了,要是刚刚他做错了,很可能就把工作给丢了,这可是很划不来的事情。《w w w。1 ⑥ k。 C N》
    忙哀求道“各位大哥,求你们别去和管事的说,刚刚可能什么事也没有的,真的,求你们了!”
    那人却摇头向里面走去,一边走一边道“张二,不是我们绝情,而是假如我们现在不报告,等出了事,大家就都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