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洋-第1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沈静回答道:“起初他想要借三十万两还怕你不答应,不过我消除了他的顾虑,他想要借五十万两,这样他就可以扩大大生纱厂的生产规模……”
谭延摆摆手说道:“张季直我就不见了,这银子还是要借给他,你用电报通知陆羽兄,借给张季直的贷款不要从工商银行内走账,就从我的特别户头中拨款,他知道该怎么办……张季直能够落下脸面来求我们可见已经到了走投无路的境地,不过我却有些不想见他,当年我在李鸿章幕府之中,可是受尽了这些翁门弟子的鸟气,没有翁同的搅和,这甲午战争也不会变得这么糟糕……张季直的贷款最高限度可以达到八十万两,只要他想贷我们就放贷给他,这个状元郎和别的书呆子不同,对于经营工厂还是很有想法的……”
后世中国近代工业上发展重工业的代表自然是张之洞。而在轻工业上成就最大的便是张謇。谭延相信张謇现在所面临地困难不过是暂时的,历史上没有自己的帮助他都可以闯出一片天来,现在自己这里可以放贷来支持张謇的大生纱厂,张謇绝对没有失败地可能。
“除非我发疯了。以抵羊地实力来打压大生纱厂。否则就是盛宣怀也不行!”谭延在心中笑着想到,这种内心的高兴是一种自信。长时间没有接触纺织业使他都有些不相信自己手中地实力了。
“盛杏荪那边看来是给张季直穿小鞋了,他手下的电报局和招商轮船局是北洋名下最赚钱的两个行业,华盛纺织总厂也算还可以。这个人八面玲珑,也在积极的向太后那边走动,对我们他也是还有些想法的……”谭延淡淡的说道。
“盛杏荪答应张季直筹集二十五万两的股本,结果到最后食言而肥,甚至现在还想着将只是缺少资金无法全面开工的大生纱厂给吞并进入华盛纺织总厂,如果此举一旦得手。则华盛纺织总厂则可以弥补当年没有建立纱厂地遗憾……”
“哼哼!这家伙还是挺执着么?敢和咱们作对?!文渊兄,这个人我已经不打算再留着了。以前是我们根基不稳不愿意多招惹是非,现在我们门下也有足够的人才,是时候将北洋所有地权力全部接管回来的时候了!”
“盛杏荪和日本人有点关系,但是还没有切实的证据……赵老爷子他们在那次行动中带回了许多文件,现在我还正处理当中。盛杏荪接受了日本的贿赂。华盛纺织总厂就有相当多的棉纱来自日本,而山东一带也有日本所产地布匹在销售……可以说盛杏荪是日本设立在中国洋行地最大主顾。不过他也明白咱们对待日本的态度,就是不敢明目张胆地干罢了……”
谭延冷笑了两声:“这还不算是明目张胆么?不错,现在市场上日本的棉纱和布匹价格是比较便宜,以前他们和咱们斗的时候还卖过更低的价格,盛杏荪敢用日本的棉纱来替代抵羊的货,他就没有想着自己是在干断子绝孙的事情么?!文渊兄,告诉下面的人,我不希望在中国的地盘上看到日本货,尤其是纺织品,盛杏荪的事情我会去安排,你先准备好接手盛杏荪的人手,一旦他倒台我们就开始接管他所掌管的产业……”
在谭延与亨利亲王在胶州湾谈判期间,赵恒君也奉命抓紧时间策划了一次失火,将五十八个日本人全部烧死在一家日本旅馆中…………这家旅馆是日本间谍组织设立在天津的重要据点,半个月来包括赵恒君在内一共从军队中精选出来的三十三人住进了这家旅店的不同客房,日本间谍并没有识破赵恒君等人,最终被赵恒君等人一网成擒,搜出了大量的文件和武器,随后将现场伪装成失火的样子杀人灭口。
事后日本领事馆提出抗议,因为他们的三名参赞和两名武官也在这五十八人当中被烧死,但这是一起有些夸张的火灾…………火灾是不假,但是五十八人一个没有跑出来,这就有些说不过去了。不过直隶按察使陈飞亲自办案,由于火灾现场一片狼藉,整个旅店全部被烧毁,唯一得到的结果便是五十八人大部分分散在不同的房间中。
旅店火灾来的没头没脑,日本方面虽然有些怀疑却无法说什么,倒是自己的使馆参赞与武官进入旅店这件事挺值得思量的,这一火灾因为牵扯到外国使馆工作人员死亡而上了各大报纸的头条。在从日本人那里得到的文件中,除了日本人想要搞清楚旅顺造船所内的战舰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之外,还有一条来自日本国内的信件非常有意思…………伊藤博文的亲笔信指示日本在华间谍机构,想要尽可能的搜集谭延的相关资料。
谭延对于伊藤博文的指令并不放在心上,只是继续从新建陆军中挑选士兵,再由赵恒君加以特别训练组成贴身侍卫队,专门来防备日本狗急跳墙来刺杀。对于日本可能会刺杀自己,谭延虽然觉得这种事情并不大可能会发生,不过加强自己身边的侍卫也是有备无患…………日本人不会刺杀自己,但是自己做为北洋重臣,甚至是核心人物,革命党也许对自己的兴趣远比日本人要大得多。
正文 第二百零三章 潜艇
更新时间:2008…12…2 20:25:13 本章字数:5219
真正引起谭延注意的还是分布在旅顺口要塞的日本间谍,虽然船坞已经加装了伪装网还有清除那些地势比较高的居民住宅等措施,但是这么多的日本间谍和被收买的中国人窝藏在自己的造舰大本营,谭延对此是极为不舒服的。虽然在旅馆中得到的文件中对日本分布在旅顺的间谍网内容很少,但也提及了不少,剩下来的就是按图索骥挖出这些地雷让他们人间蒸发。
暂定为“靖海级”巡洋舰的建造工程尽管短期内受到了资金压力,在谭延掏腰包作假账的掩护下,好歹保持了高速的建造进度,旅顺造船所那巨大的船坞内即便在夜晚也是***通明,包括设计人员、江南制造局、天津机器局、隆盛机器厂、汉阳钢铁厂在内的相关单位组成了庞大的技术支持队伍来保证新舰的建造。
按照谭延所接到的工程进度报告,靖海级巡洋舰最快将会在十一月完成建造,虽然这个月份对战舰试航并不理想,海面上会有些区域结出薄冰,但对战舰影响并不大。就算旅顺军港结冰,谭延也会下令北洋海军为了保证两艘靖海级巡洋舰的试航正式服役,也要开炮破冰或者是让镇远舰担任破冰船来开路。
正当谭延执迷于建造更大更先进战舰的时候,一个消息从地球的另外一端传来…………在一个月之前的法国海军演习中,法国使用了“古斯塔夫•;齐德”号潜艇使用鱼雷击沉了战斗舰“马琴他”号。法国海军并没有隐蔽这一消息,不过真正有人能够意识到这则消息的价值,即便是在全球范围内数一数也可以数的过来。
这则消息震动了谭延,对于一个拥有后世经验的中国人而言,“潜艇”意味着什么,他心中再清楚不过了…………世界上最有威力的武器是什么?不是航空母舰而是战略核潜艇!当然在这个时代连相对论还都没影的时候,后世的核潜艇自然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德国地狼群战术即便是一个军盲也知道是由潜艇来完成的。
就在旅顺上下忙的鸡飞狗跳抓间谍的时候。谭延立即向驻英公使龚照援发电,以谭钟麟北洋大臣的身份命令龚照援前往法国仔细核对有关法国使用潜水艇击沉战舰一事的详细过程,并且弄清楚法国人的潜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很快,谭延在山东济南城附近的新建陆军兵营中得到了龚照援的回复…………法国使用潜艇击沉战斗舰是真实的,不过令谭延感到惊讶地是现在的潜艇使用的蒸汽机来驱动的,决定下潜的时候还需要等上很长一段时间,不然蒸汽锅炉的热量会让潜水艇内部变得让人难以忍受。不仅如此,现在的潜水艇在航速上也让人不能满意,不过在谭延眼中,这个时代简陋的潜艇还是非常大有可为地。如果真的让这个家伙潜在海底等着对手驶入自己口径达到五百毫米的鱼雷射程范围内的时候,这绝对不是一个玩笑了!
谭延不知道海对岸的老对手日本人会怎么看待潜艇,做为一个军盲他知道德国人地潜艇非常厉害,但是日本人什么时候发展潜艇他却不知道。不过他也到放心,因为以这个时代的工业技术还无法造出能够远洋的潜艇,至少法国人在认识到潜艇潜在的威力的时候,也在加快订购新的潜艇…………因为法国的海岸线在欧洲来说是比较长了,潜艇虽然无法远洋作战。但是做为近海防御武器还是非常有独到之处的,而这也是谭延所最看重地。
“一艘潜艇能够花多少银子?不敢说一下子能够击沉君权级那样的战列舰,但是两艘、三艘、四艘,甚至更多地潜艇埋伏起来成为一个包围圈,即便是这个世界上目前最强悍的英国庄严级战列舰进入这个埋伏圈。等待它的也只有沉没一途!”谭延心中暗自想到。
一直以来日本的那两艘战列舰就是谭延心中的一根刺,日本是暂时没有能力发展海军,日本现在地经济能力十分有限,加上日本谋取外汇最主要地产业生丝和纺织品因为抵羊纺织厂的打压,使得国内财政日趋紧张。尽管日本不断地在增税,但是国家财政状况一直没有好转,反而日趋严重,最近为了发展海军日本在美国征募的六千万日元的公债计划也因为国家信用的降低和国内政局的不稳而流产。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这两年日本已经有二十多家银行破产倒闭,对于海军这么昂贵的军种而言。日本现在是有心无力。
刚刚击退了德国人,同时也使得不太安份的日本人老实了一些,不过谭延了解这个民族的冒险精神,说不上什么时候就突然给自己来一下子,再加上北边还有一个虎视眈眈的俄国佬。眼看就要邻近寒冬。俄国人再一次申请俄国远东舰队进入旅顺港过冬。谭延当然不会让一直对旅顺港有着某种不良情节的俄国人进入旅顺,而是通过谭钟麟将其安排到胶州湾去过冬。一方面胶州湾并不是俄国的最佳选择,另外就是在那里德国人刚刚吃过亏,面对中国炮台的威胁,相信俄国人会三思而后行。
现在的潜艇又不是后世的核潜艇造价高的让人难以忍受,价格上的“平易近人”技术上应该要求的门槛也不会很高…………潜艇不需要厚实的装甲,也不需要昂贵的蒸汽机和锅炉,更不需要大口径的舰炮,在建造周期上更不会像巡洋舰那样动辄一两年。谭延相信以北洋造舰系统的实力,只要弄到国外的潜艇技术完全可以自己大规模建造潜艇…………他需要的不是一两艘,而是二三十艘,这么多的潜艇布下口袋阵,一旦像战列舰这样的大家伙进入埋伏圈就聚而歼之!
“想到就必须做到!”这是谭延一向的行事准则,尽管在这个时代即便如他还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比如说要讨好慈禧太后等等,甚至还要为了避免某种可能而在外交上采取让步措施,比如对德谈判。但是一艘潜艇的造价绝对不会高于三十万两白银,如果运用得当,只要两三枚五百毫米地鱼雷便可以轻松的解决掉一艘世界上最先进的战列舰!这个诱惑对谭延而言不能不大,而且他也明白德国能够在一战中将海军实力大过它两倍的英国搞的焦头烂额并非是巨舰大炮,而是潜艇,不过谭延不是德国人,一旦他要想用潜艇就必须是海量的…………“敌人如果有一艘战列舰,那我们必须有五艘以上的潜艇来击沉它!”谭延仅仅的攥了攥手。
在原本坐镇旅顺造船所亲自督造靖海级巡洋舰的唐博文接到谭延的电报匆匆登上开往威海卫地镇远舰之时,谭延也开始搜集全世界范围内有关潜艇的一切消息…………潜艇可不是战列舰,这玩意好像除了个头和动力之外。几十年都未曾发生过太大的变化,如果是大型战舰的话,谭延还可以向他的军工专家灌输背负式炮塔、飞剪首等等外形概念,但是潜艇他却无法给他的军工专家以更好的意见,与其让他们摸着石头过河,不如从国外购买几艘现成的先进潜艇回来研究一下。
唐博文乘坐地是北洋海军的镇远舰,根本没有客轮所需要的时刻表,正好赶上镇远舰要进威海卫船坞进行火炮改造。在接到谭延的电报后,镇远舰在他一上舰之后便开始起锚前往威海卫…………这就是军方所能够提供的特权了,只要有切实需要,谭延可以借用北洋海军地战舰当客船用。不过在这个时代中国的铁路交通网还谈不上完善,即便乘坐军舰前往威海卫。但是从威海卫到济南府这段距离还是需要乘坐马车来完成…………这也就催生了谭延想要将铁路修到山东来,以济南府为核心,用铁路连接威海卫和胶州湾两大军港,一旦有战事发生,陆军可以乘坐火车以最快的速度进行增援。
“潜艇啊?这东西我在美国的时候就听说过,因为我的母校就是耶鲁大学,早在一百二十年前耶鲁大学的一个毕业生好像是布什内尔的人就造过一艘原始的潜艇,当然具体情况我不清除。只是那艘潜艇袭击了当时围困纽约港地英国舰队,被英国巡逻艇发现不了了之……英国人虽然没有什么损失。却被那玩意吓了一跳,连带舰队也后撤了不少,这个故事在耶鲁挺有名的,虽然不知道布什内尔地那个玩意是不是潜艇,但是据说他挺着迷于水下航行的……”唐博文笑着说道。
“一百二十年前?这么早?!”谭延听后有些惊讶了。虽然他明白潜艇在海军中的重要性。但是在这个时代他是第一次接触潜艇,对于潜艇的发展史根本不熟悉。
不过更令谭延吃惊的还在后面…………“天津机器局地西局海光寺机器局在二十年前就造过两艘潜艇。不过看这份法国地古斯塔夫•;齐德号应该是全部潜入水下的,而海光寺地那两艘潜艇不能全部潜入,再说当年也没有多大的用处,后来这两艘潜艇也就被拆解后重新回炉熔炼了……”唐博文有些打趣的说道。
天津机器局从三十年前就开始开工建设,分为东西两局,三十年来一直就没有停下扩张的脚步。当年李鸿章的计划是将天津机器局建设成为北洋武器弹药的生产基地,由江南制造局来生产枪炮,天津机器局来提供火药、子弹和炮弹。东局位于天津的贾家沽道,而西局则在海光寺,天津机器局扩建至今不仅仅是提供弹药这么简单了,同时它也具备生产步枪、陆军行营炮、小口径海军舰炮,可以说上海江南制造局主要的服务对象是海军为重陆军次之,而天津机器局所担负的使命正好相反,主要还是为陆军服务,但是也可以生产格鲁森速射炮这样的海军所使用的小口径舰炮。
天津机器局的发展还是以东局为核心开展的,现在东局扩建的程度已经和天津城的规模相媲美,西局虽然发展比较慢些,但是在将各机器局船坞分离转由商贾承包商办之后,西局海光寺的船坞也已经让谭延买下来挂靠在伍氏家族名下,相应地船坞改造和附属机械设备加工厂也在扩建当中,整个西局的规模也随之扩张。现在谭延已经有计划的将天津机器局的部分生产迁移到保定等地。即便如此天津机器局东西两局扩张的脚步依旧很快,幕友堂和唐博文已经开始提出天津机器局应该一分为二,东西两局独立生产经营。
“纪孟兄,那你对这艘法国潜艇击沉战斗舰一事如何看待?”
“组安,我的本行是学经济的,后来被你赶鸭子上架来管理机器局,以前是天津机器局,后来是上海江南制造局也弄到我手里来管,现在旅顺造船所也是我来负责……呵呵,我不是朝你抱怨。我虽然不会造�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