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血淬中华-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闻听此言,众人纷纷点头,都觉得眼下也唯有如此而已,一场剑拔弩张的军机议事就这样在不咸不淡中结束了……
4月30日傍晚时分,冯华等人乘坐的驳船到达了通州的张家湾码头。张家湾是北运河的终点,每年有成千上万艘船只停泊于此,东北的大豆、食油、药材、毛皮;江浙的大米、茶叶、干鲜果品;南方的瓷器、吴越的丝织品都从此地经陆路转运京城。虽然目前还是枯水期;但张家湾码头舟船的停靠出入却依然十分的热闹兴旺。只见河湾里风樯林立,千帆络绎如云,舟楫首尾衔接,宛若水上长龙;岸上车马往来,人声鼎沸,只此一景,足可见大运河运输的繁忙。
由于到达的船只很多,冯华他们的驳船只能慢慢地等待码头空出位置。冯华信步从船舱走到甲板上,挺了挺腰身,舒展了一下有些倦乏僵直的身躯。此刻正是黄昏时分,抬眼望去,只见大运河宽绰的水面上泊满了各色的船只,嘈杂而又井然有序。夕阳的余辉使整个张家湾码头都笼罩在了一层柔和的金色之中,荡漾起伏的河面波光粼粼,不时地反射出让人倍感温馨的金波……
“千里帆樯天远近,万家村市屋高低,好壮观的景色!”正当冯华被这迷人的暮色所深深吸引之际,突然从旁边的一条船上传来了一个女子清脆悦耳的声音。不自觉地扭头望去,冯华一下子愣住了,只觉得心中好似有什么东西被触动了一下。在瑰丽的晚霞中,一个身穿水蓝色镶边长裙的年轻女子,正恬静地站立在他右侧一艘大船的船舱边。
仿佛是感受到了冯华的注视,那个女子忽然将面孔转了过来。大概是看出冯华并无轻薄亵渎之意,她秀丽俊俏的脸上并没有显露出时下年轻女子的那股羞涩与嗔怒,只是大方的微微一笑,然后转身回到了船舱中。
看着那艘缓缓驶远的大船,回想着佳人已杳的倩影,冯华怅然若失,刚才那种如触电般的感觉让他一瞬间迷茫了。虽然并没有经历过,但心中的那种说不出来的感觉,还是让他觉得大船带走的似曾就是自己曾经苦苦寻觅的什么东西。可是很快,冯华纷乱的心情又平静了下来,一股无奈和苦涩充斥在了他的胸中: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还有那么多的兄弟部属在等待着自己。在这变换纷杂、形势险恶的世界里,自己真的还有时间去追寻其他的什么吗?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冯华他们的驳船终于靠上了码头。下得船来,早有义勇军情报部北京分部一个姓王的负责人等候在了那里。那是一个不到四十岁的中年人,面白无须,身着一件半新不旧宁绸蓝衫,表面的职业是京城前门大街玉丰泰皮货庄的管事。王管事为人极是精细,看到天色已晚,在征得了冯华的同意后,他把众人安排到了事先预定好的旅店之中,准备暂住一夜后再启程赶赴京师。
就在冯华他们抵达张家湾之际,京师之中也是风云际会,一片山雨欲来之势。当《马关条约》的内容传到国内后,立刻就引起了举国上下的强烈反响。不但一批在朝官员及封疆大吏纷纷发出了废约拒和的呐喊,而且由于今年是三年一次的科考会试之年,各省赴京赶考的举子也无不义愤填膺、痛心疾首。一时间狂澜咋起、群情激愤,反对割台的斗争迅速在京城中掀起。
4月26日,台湾籍在京官员、应试举人上书都察院,反对割台。
4月27日,翰林、御史一百五十六人上书都察院,反对和约;同日,广东举人康有为、梁启超发动广东、湖南两省举人首先联名上书,得到各省举人的纷纷响应。
4月28日,节制关内外防剿诸军钦差大臣、两江总督刘坤一向朝廷密陈签约的危害,再次提出“只要我高垒深沟,严为守御,倭奴必将力穷势尽。‘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同日,湖广总督张之洞亦再次电奏朝廷,质问“赔款巨万,费将从何出?”又再提“借强胁和”的主张:“惟有速向英、俄、德诸国恳切筹商,优与利益,订立密约,恳其实力相助。问其所欲,许以重酬,绝不吝惜。”……
4月30日,在京城米市胡同的南海会馆内,康有为、梁启超和一些粤省的举子们正在为如何上书光绪皇帝,要求迁都、变法、抗战而紧张地商议着。
会馆的北跨院,因院中植有七株枝繁叶茂的老槐树,而得名“七树堂”。园中古树婆娑、石峰突起、别院回廊,小室如舟,康有为爱其幽静,居之年余,取名为“汗漫舫”。
此时,“七树堂”厅内十几个人环坐其间,只有康有为卓然而立。喝了一口茶,他问道:“卓如,京城各省的会馆都联系得怎么样了?”
“没有问题,到我来时十八省的应试举子都已达成一致,已经有一千一百多人签了名。”梁启超恭敬的答道。
看到梁启超负责的联络工作如此卓有成效,康有为满意地点点头:“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们决不做亡国奴!今晚我就开始起草上书的内容,而卓如你继续加紧联络各地的举子,争取赢得更多人的支持。”
第二章 和拒几浮沉
有了王管事的安排,冯华等一行人在吃喝住行上都省却了不少的麻烦。第二天一早,他们匆匆吃过早饭,就坐上了王管事事先雇好了的两辆双轮敞篷马车,直奔京城而去。
这种敞篷马车与北方常见的木轮马车有很大的不同,车轮是铁质的,外轮上还包着一层生橡胶皮,车厢内设有四座,座上铺有毯垫,乘坐比较舒服,最适于长途客人搭乘。而当时北方各省常见的马拉木轮排子车没有减震设备,在坑洼不平的土路上行走,让人饱受颠簸之苦。包括冯华在内的所有人都没有乘坐过这种马车,尤其是几个从来没有出过远门的人更是啧啧称赞。据王管事介绍,这种敞篷马车是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名字叫“亨斯美”,有敞篷式和轿子式两种,春秋两季,天气不冷不热,人们大都喜欢乘坐这种敞篷车。
马车顺着通州至朝阳门的大道迤西而行。在初升的朝阳里,“亨斯美”那滚动着的铁轱辘无情地碾压着辙沟边上那些有着无限生命力的车前草。马车夫扬起鞭杆,在空中爆起几个响鞭,虽然鞭子稍儿并没有落在马背上,但那马匹却像是得到了什么信号似的,慢慢加快了速度。车夫噙在嘴边的那只小烟管,顺着风时不时地送过来呛人的烟氛,不止一次地让贺菱和龚芳两个姑娘皱起眉头。
一路上只见来来往往的车辆绝大多数都是运粮的马车。听王管事讲,这朝阳门位于内城东南,离通州最近,因朝阳门内设有海运仓、东门仓、禄米仓、太平仓等十三个大粮仓,因此朝阳门又有“粮门”之称,运河来的粮米在张家湾卸船装车,均是经朝阳门进入北京城的。
将近中午时分,远处的朝阳门城楼和箭楼首先映入了冯华一行人的眼帘。压抑不住心中的雀跃,贺菱和龚芳兴奋地问道:“冯大哥那就是京城了吧?”
冯华点点头:“那是东城的朝阳门。”
王管事看起来是个“老北京”,听到几人的问答后,接口说道:“这朝阳门老百姓都管它叫齐化门,还是从元朝留下的名字呢!”
京津两地近在咫尺,那些年冯华也没少往北京跑,可眼下的北京城却是如此的陌生。只说这朝阳门外,此时正当暮春时节,河塘港汊,苇芦尚嫩;农田茅舍,杨柳青青,仍是一派乡村景色。远望巍峨矗立的朝阳门城楼和箭楼,三檐两层,气势磅礴;近看瓮城城台雄伟宽阔,堪称军事要塞。那箭楼是重檐歇山楼顶,上铺青灰筒瓦,垂檐挑出,绿琉璃瓦剪边,古朴的砖壁上辟有四层方形的箭窗。这所有的一切,全都是冯华从来没有领略过的城垣环绕、城阙九重的北京古都佳景。
为了管理运粮的马车,朝廷在朝阳门设有税课司,入京的粮米进城时都要缴纳税款,此刻瓮城城门洞里就挤满了各种等待进城的车辆。各色人群车马都想尽快进城,可谁也无法快走,弄得人心急火燎。冯华他们也只得耐下心来,随着车流人群缓慢地移动。
看到众人在等候入城的过程中显得很是无聊,王管事再次打开了他的“话匣子”,他指着朝阳门城门洞旁边墙上镶嵌着的一块刻有一支谷穗的石板,介绍说:“这叫‘朝阳谷穗’,是‘粮门’的标志。”
稍微停了一下,他又指着瓮城内的那座关帝庙说:“京城有‘九门十座庙,一庙无神道’的说法,说的是京师内城九个城门各建关帝庙一座,唯独正阳门建有两庙,又唯独东直门的关帝庙因为神庙窄小,只供有神牌而没有神像。”看到大家听的聚精会神,王管事越发来了精神:“你们知道京城一共有多少座关帝庙吗?”
听了王管事的问话,贺菱和龚芳一下子又被勾起了兴趣,两个人叽叽喳喳地猜测着:“三十!”、“五十!”
王管事笑着直摇头,说道:“告诉你们,整整有116座。”
“116座,这么多呀!那岂不是满大街都是关帝庙了?”贺菱和龚芳惊讶地叫了起来。
听着王管事滔滔不绝地讲着,冯华心中暗想:王管事知道的还真不少,如果在21世纪,他倒是个很称职的导游。
马车慢慢腾腾的好不容易进了朝阳门,一路快行到了东四牌楼。只见十字路口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各有一座描金彩绘的木牌楼,东西两边的牌楼上分别书有“履仁”、“行义”二字,而南北两边的牌楼上却都写着“大市街”三个字。这里距离朝阳门只有三里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自明朝以来商业就极为繁华。街面上店铺林立,钱庄、绸布店、中药铺、饽饽铺、饭庄和茶馆一应俱全。京师的名楼酒肆、繁华气派,一时间让车上诸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只有冯华因心中有事而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本来按照王管事的意思,想让车夫直接拉到前门大街,安排冯华他们在玉丰泰皮货庄后院休息住宿。可冯华考虑到情报部门的特殊性,认为还是不去张扬为好。而且,在离开营口时,刘坤一也特意交待,他曾托人在京都东城礼士胡同购置了一处宅第,空置已久。冯华进京后,可拿着他的亲笔书信,交给看门的刘三儿,他自会将冯华一行人的住宿饮食安置妥当。
这是一处标准的四合院宅第,从并不张扬的外观上,可以看得出刘坤一在京城的低调和谨慎。不过,这处宅院虽然没有达官贵人府邸的那种四柱门簪、广亮大门的显赫气派,却也十分的小巧别致。漆黑的如意门,两旁是一对雕花抱鼓石,大门口的墙面配有砖雕花饰。进了大门,迎面是用大方砖斜砌的、磨砖对缝的一面影壁,贴墙挂着的红木匾额上雕刻着“鸿禧”两个大字。影壁左面则是一个月亮门,外院由东到西一溜儿五间南房,最东边的那一间,就是刘三儿住的门房。
看到老爷的亲笔书信,刘三儿自是不敢怠慢,而李九杲的一句“刘总管,刘三爷”更是把刘三儿捧得美滋滋的。
当下由刘三儿带路,过垂花门进入内院。这是一个由三间正房、两侧的耳房和东西厢房构成的正方形院落,各房之间有抄手游廊相连。一个十字形的甬路,把小院分割成田字形的四个方块,院内种满了花卉树藤,异常的古朴幽雅,洁净整齐。内院的北面还有一个后院和一排后罩房。
看来这处宅第是刘坤一用于接待进京往来人员而购置的,各房内日用生活品一应俱全,且打扫得干干净净。刘三儿唤过两个仆役,把冯华他们一行八人分别安顿在正房和西厢房。看到仆役忙里忙外的,冯华很是过意不去,连声道谢。客人的礼貌让两个仆役受宠若惊,心中顿生好感。他们回到前院后,悄悄地问刘三儿:“三哥,看他们年纪轻轻的,都是老爷的什么朋友啊?”
刘三儿故作神秘地答道:“这可不能随便乱说,只能告诉你们,别看他们年纪轻轻,可来头都不小。你们想想,老爷的朋友那官儿还小得了吗?”其实刘三儿这番话也是察言观色的猜测之言,刘坤一信中只是叫他好好伺候,不可怠慢,一切均听冯爷和李爷吩咐。而具体来人的官职、名氏,有什么公干,却只字未提。
梳洗完毕,简单吃过午饭后,冯华和李九杲向刘三儿打听兵部的地址。听说冯华他们要去兵部报到,刘三儿连连摇头:“冯爷、李爷,您们最好还是等到明儿个一早再去吧!这会儿去,肯定没有一个正经八倍儿的人接待您,文书怎么也得在公事房里撂上一宿。”
尽管刘三儿这么劝说,但冯华和李九杲由于还惦记着家里的那一大摊子事情,只想尽快结束这次北京之行,因此他们问明地址后,仍然按照原来的计划前往兵部报到。
有道是你急他不急,冯华是想抓紧时间,可是兵部的那些吏员们已经习惯于多年形成的慢条斯理的办事作风。当月处的轮值司员问明住在哪里后,只说了一声回去等候通知吧,就把冯华和李九杲打发了回来。看惯了根据地办事作风的李九杲对此甚为不满,倒是冯华好像对这样拖拖拉拉的官僚作风反而有些见怪不怪。
养心殿西暖阁一如往日,气氛紧张沉闷,军机议事已经进行了将近一个时辰,却依然没有商议出一个结果来。今天已是五月一日,俄、德、法三国政府仍迟迟未对大清的征询意见予以回复。
眼看着倭人逼迫的换约日期一天近似一天,已经到了再也不能耽搁的地步,光绪不由得心急如焚。看着大殿上肃然站立的众位军机大臣,他开口问道:“前两日,南北洋大臣刘坤一、王文韶已经就和战问题给予了答复。他二人俱都对签约一事表示反对,并认为如果能集中举国之兵力,上下一心坚持持久作战,当可与倭奴一战。另外,湖广总督张之洞亦多次上奏柬阻签约,主张‘借强胁和’,诸位爱卿以为如何?”
“皇上,如今举国上下、朝廷内外群情激愤,纷纷要求毁约再战。臣以为,我大清尚有一战之力,民心亦可一用,应当采用刘坤一提出来的‘持久战’作战方略。”翁同龢上前一步奏道。
“皇上,如今敌强我弱,虎狼环伺,我大清只有忍辱求和、卧薪尝胆,方能重振国势。难道我们非得来一个‘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吗?”翁同龢的话音刚落,徐用仪也立刻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这几天来,光绪为了“签约还是再战”的问题伤透了脑筋。割地赔款苟且偷生,他是一万个不甘心。现在,全国各地抗议签约的浪潮一浪高过一浪,他经过反复思量也觉得可以利用民心,自己率兵,与倭寇来一次殊死决战。可是作为皇上,他又不得不把各方面的情况和形势都充分考虑清楚,理智的处理问题。刘坤一和王文韶虽然一力主战,提出的办法也似乎十分可行,可是又都列出了一些必须予以满足的条件。这些条件看起来好似轻松简单,可实际上却难以一一做到,再战到底能否行得通?想到这儿,光绪再次把目光投向了恭亲王奕訢,希望自己这个曾经叱咤风云的皇六叔,能不偏不倚的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意见来。
看到皇上垂询的目光,须发皆白、已不复当年之勇的恭亲王奕訢暗暗叹了一口气。虽然皇上的心思他十分清楚,而且自己也为《马关条约》的签订感到深深的屈辱,可是为了保住大清的万里江山,他又能怎样呢?轻轻地咳嗽了一声,恭亲王奕訢奏道:“皇上,如臣前次军机会议所奏,签约问题事关重大,必须慎之又慎。现如今,欲与日本修改条约,看来已是不可能,虽经李中堂多次要求,日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