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启大明-第5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李舜臣居然面不改色这么回答,然后他跪在丁一脚前,却就开口说道,“舜臣不敢妄测先生心意,但兵末动而粮草先行,观此精兵,四百士而据水营,押俘虏数千,查剿库房,布置防务,井井有理犹有余力,学生以为,据全州之华夏将士,约有三千众,而商船港口必也有兵据守……”
他的结论,是各处大概的兵力和舰队的海军将士,算出明军大约一万人,一万人,一人一餐三两米饭【别以现代都市白领来代入,现代军营训练量大的,就是有菜有肉,胃口好的一顿三两米饭都很正常】,李舜臣算的是两餐,就是六两,六两可是指米,军粮不是用米来算的,是用没脱壳的谷子来算的,怎么折算呢?就是“折粟一斛,输米六斗”,大约六成的出米率,也就是一个士兵一天单是粟就最少得一斤,还是只吃两餐,明军就需要一万斤军粮。
五吨。别说火车皮了,弄个手扶拖拉机,疯狂超载的话,那很快就能运好,但这年头没这东西啊,都是人力、畜力来扛来运,运输的过程里,这运输的人员和畜口也要消耗粮食啊。
“学生的束修,便是五座粮仓,其中三座,至少有十万斛!”
一斛差不多一百二十多斤,十万斛,六万多吨了,至少有三座是数万吨。
丁一当然需要粮食,尽管他无意克服朝鲜全境,尽管明军的兵力也没有李舜臣估计那么多。荣一团和警卫团都是加强团,四个营的编制,每营四百人计,加上团直属的工兵连、辎重连、侦察连等等,大约就是二千人,两个团四千人,舰队的人手并不多,主要是两条驱逐舰上的水手、炮手,其他补给舰基本就是水手,可以忽略不计,总共五千人上下,一日是要三餐的,尽管补给船有携行干粮、罐头等物,但消耗也是很高。
这五座粮仓若真如李舜臣所说,那倒当真解了燃眉之急。
丁一含笑望着李舜臣,五座粮仓当然是有兵把守的,决不可能不费一兵一卒,就能唾手而得。
所以李舜臣这话,终归是有些吹牛皮的。
少年终于有些尴尬地低头道:“只教予舜臣五十猛士……不、不,二十猛士便可!当为先生取之!”
“三人,我只能给你三人。”丁一笑着对李舜臣说道,“不过,你可以在那些俘虏里,挑选二百人出来,若你能得一座粮库,并将存粮搬运至此营盘,我会再给你三人,并且你可以从俘虏里再挑二百人。敢不敢去?”
丁一说着对文胖子吩咐:“彼若愿去,你带两人,护着这孩子。”
若是有什么变动,文胖子要做的,就是把李舜臣干掉,这个是不必说,连李舜臣都能听得明白的事。
名将?名将也得证明自己的价值!不是纳头就拜,丁一就会倒履相迎的!(未完待续。。)
第一章 风吹海不平(十七)
“弟子愿往!”李舜臣极为痛快,马上就这么答道。
他便这么在文胖子的护送或者说押送之下,去了俘虏营挑选人手,然后并没有再多作状,直接就领了人马出营去了。
所谓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看着李舜臣毅然领了人就这么出营,那么一瘸一拐跟过来的刘吉,两相映衬,就显得愈加狼狈了:“先生,弟子幸不辱命!披坚执锐,冲锋在前……”大致是惟恐丁一又再派他去做这等这等事,刘吉明显是乱了分寸,若是平时,他不会这样把自己吹得勇猛无双,这样对于进士出身的刘吉来讲,是一种很不得体的言行。
“闭嘴。”丁一不耐烦地对刘吉这么说道,又向身边警卫吩咐,“去寻苏欸,问他刘祐之抢滩时,是跟在哪个班身后的,让那个班的班长过来一趟。”丁一要相信刘某人真冲锋在前,那才真的见鬼!就他这性子,能跟在某个班身后,趁着顺风仗的势头,胡乱吆喝几声就算有锻炼了。
那个班长很快就过来,丁一向他问道:“汇报,此人抢滩之时的表现。不得虚言。”
“是,他说自己是团部的炊事兵,我看着不似真的,炊事班哪会体能这么差?”那班长却是广西出来的老兵,倒是不怯场,述说起来也是口条清楚,“咱们第一师的老底子,都是共同科目里,体能最好的兵才有资格进炊事班,就凭他?”
丁一听着笑了起来,对刘吉说道:“听着没有?你这德性。怎么带兵?你可以不通兵事,但至少你得有点胆气才行。”丁一还有话没说出来。但刘吉却是听得出话外的意思,那就是按着现时局势看。朝鲜不过是跳板,征倭也绝对不会是终结,接下来必定就是大扩张的岁月。
大扩张是什么概念?就是丁一手下的军队,会在不短的时间里成为主角。
文官不论是对后勤的保障,还是对于打下来的地方的治理,都将被军队的光芒掩盖。
这是一件必然的事,要文武平衡,那得战事开始平息之后才有可能,而如果他刘某人连点胆气都没有。在军队的将领面前,哪里能镇得住人?所以不通兵略倒也罢了,丁一要打磨的,就是他这未战先怯的胆气。
“这个老兄,体能不行,杀良冒功倒是活络得要紧!”那个老兵班长似乎对刘吉很不待见,“朝鲜兵明明弃械了,他硬是掏出手枪,顶着那朝鲜兵的脑壳开火。说了他一次二次,先生,我顶不住了,把他的手枪没收了。”说着那老兵连枪套一并解了下来。递给丁一身边的警卫,“这是脑壳坏掉了么?他们明明都弃械,你还去杀。一会搞得他们知道没活路,全又哄然起来闹事。虽说不打紧,可得花费多少子弹?海路万里。这子弹可金贵得很,你便是给我颗金子,我都不舍得换个子弹给你,没见这么败家的!”
丁一点了点头,又拉着那班长问了几句下面士兵的心态,却是叮嘱道:“管好下半身,大伙又不是没钱,等全州拿下来,受不了的请假出去青楼自便就是,这里可还是华夏属国,老子不曾克扣兄弟半粒米!要是有人管不住自己的话,老实说,到底不是华夏本土的百姓,要让我按军律斩了你们,想来是下不了手。不过,老曹整天念叨着手下缺人,到时犯了这等事的,也不必多说,受了一刀自己找老曹报到去。”这一刀受了可就是断子绝孙的勾当了。
吓得那老兵班长下意识夹紧了双腿,要说没点想法那是扯吧,所谓军中三年,母猪看着都成貂蝉了!何况那些女子,为了摆阴门阵,还被剥光了衣物,都是青壮男人,看着哪能没想法?不过感受着曹吉祥望过来满带期待的眼光,那老兵班长连忙向丁一行礼道:“是,先生!若无他事,我就下去告知兄弟们了。”
丁一笑着还了礼,教他自去,从警卫手上接过那手枪,扔给刘吉说道:“以后别干这种事了,弃械跪地的你还杀,军中袍泽会看不起你的。不过总算还是有所历练,要是能出息些,以后也好教你分担一点事务……对了,你看刚才那朝鲜少年如何?”
曹吉祥在边上,自然又将刚才的情况说了一番与刘吉知晓。
说到这种事,刘吉却就来了精神:“是个人材。”
“亡命之徒罢了,以性命博功名,老奴掌着团营,也见得不少这样的人物。”曹吉祥对于刘吉的评价,却是不以为然,或者说,他刻意要在丁一面前,表现出和刘吉之间,并没有结党营私,这种事,曹某人是熟手得要紧。
丁一倒没下结论,抬了抬手,示意刘吉说下去。
“他搏的不是功名,他搏的是领兵二百人的机会。”刘吉刚才看过李舜臣去俘虏营选兵,他是这么分析的,“若无这机会,就凭他一个破落官宦人家的子弟,要何时才能有这领得精壮兵丁二百的机遇?”
按大明卫所来算,一个小旗管十个兵,总旗管五个小旗,百户管两总旗,一百人。
但这一百正军不见得全是精壮,有个三成不错了,若按全是精壮来说,只怕要副千户。
一个破落官宦子弟,太平年月,要爬多久,才能爬到副千户?许多人只怕一辈子能混到百户就谢天谢地谢人了;当然如果有仗打那就快,不过,得自己别死才行啊,刀枪无眼,要经历多少次生死边缘,才能升到副千户?
“弟子是有见着的,那少年先前召集了数十营里的军兵,企图阻击我部,他身无官职也无功名,居然能教那些军兵听从,而且致使我部七八人受创,这人是真的知兵事的,也是有领兵之能。他要搏的绝对不是功名,而是领兵之机。”
“他很聪明,想入先生法眼,他就得证明自己有用,要证明自己有用,便是有兵。”
“先生给了他领兵的机会,他自然便不会放弃。”
“若是白身,与他易地而处,弟子也会欣然而往。”
他这话倒是诚恳,毕竟他是进士出身,不是白身。
丁一听着也点了点头,并没有去训斥他。
只是说了一句:“若此子能用,祐之以为如何?”
“不求五处应得,只要能取得两座粮仓,弟子以为,先生可将其收作记名弟子,也好与金悦卿等人制衡!”刘吉笑着这般说道。
只是他终归是小看了李舜臣,特别是面对朝鲜本土的军兵,这位历史上要成长为李氏朝鲜不世名将的少年,把他自己的天份发挥到了极限,交给丁一的答卷,是尽取五处粮仓,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在取得粮仓的过程中,损失一人。
倒是有二十几个想趁机溜走的俘虏兵,当场就被李舜臣命令其他俘虏杀掉了。
文胖子向丁一汇报道:“他向那些俘虏说,营里都有花名册的,逃了,惹翻了明军,按着名册一路杀过去,全家都杀绝了,就是杀了他李某人,也是改变不了。又问那些俘虏,龟船都伤不了分毫的明军,要是怒将起来,按着名册去杀彼等全家,有那路军兵抵挡得住明军?结果那些俘虏就怕,不单把那二十几个想溜走的都做翻了,自此也没有人再起这念头。”
庸手借力,高手借势。
这李舜臣,还真是把丁一的势借尽了,这比他让文胖子等人去行刑要高明得多了。
此后数日,粮食一车车地被运入水营,而商船港口和全州府城的战报,也陆续地送到丁一的案头来。
出乎丁一意料的是,最为惨烈的战斗,不是在商船港头,也不是在全州府城。
而是在山岭之间,那些侦察哨所,利用镜子的反光传递信息,尽管李氏朝鲜的军队,搞不懂这其中的原理,但不妨碍他们之中,有眼尖的,见着山顶或是高地上,有光芒闪动。
开始他们以为是异宝出世的,派了十来人去查,结果自然是讨不了好,怎么说一个哨也是一个侦察班,中距离有十二把步枪,近身有十二把左轮,十几人,哪能讨得了好?
只不过开火之后,李氏朝鲜的军队将领就是头猪,也知道那里是有敌人了。
刘树根那个班,遇到至少三波,前后五六百人的攻击。
武器再怎么精良,瞬间投放量也得达到一个程度,才能扼止对方冲锋的势头。
开始数十人还好,后面两波,足足有两百来人、三百来人,而且那些朝鲜军兵,对地势很熟悉,借着草木的掩护,往往在百来米时才发动冲锋,十二条枪,怎么在十来秒里,摆平二百人?并且这样的场面,是不可能有很高命中率的,子弹和手榴弹的消耗是极快的,最后那一波敌军,刘树根那个班,有一人战死,两人重伤,是硬靠三人一组的刺刀阵,把对方杀退的。
“可以了,老曹用我仪仗,去汉城诘责李氏,教他给我一个交代,底线就是租借左全罗道九十九年,其他的你自己去谈,你告诉他,大明第三师已准备对建州女真下手,李笃犯下此等大不敬之罪,他的交代若不能教我满意,勿谓言不预。”(未完待续。。)
第一章 风吹海不平(十八)
“我有点看不透了。”丁一在商船港口的营盘里,坐于院子中对着张玉这般说道。
张玉本就聪慧,又是跟他向来是心有灵犀,向来往往一个眼神,便已知晓对方要说什么,但这种她却不太明白了。因为无论如何聪明的人,在这个年月,都猜不透丁一所为难、迷茫的事情,因为这是一个只属于丁一自己的秘密。
“李舜臣那少年,颇有些能耐。”丁一把玩着那只黑釉瓷杯,淡淡地这么说道。
秋风把落叶吹卷起来,有着教人望之不透的迷离。
正因为李舜臣颇有些能耐,所以才教得丁一有着这心头的惆怅。
在李舜臣领着那批俘虏兵,把五座粮仓的军粮搬运而来时,丁一努力地回忆着,就已经可以很清楚地确定,时间点真的不对,差了近百年,因为从万历那边倒推上来,李舜臣应该是近百年之后才出现的人物。
若是这个少年无功而返,丁一倒是也就不会有什么为难了,天下同名同姓者多,有什么稀奇?偏偏这名叫李舜臣的少年做到了,展现了他过人的军事天份。这就不仅仅是同名同姓那么简单的事了,难道说,原本便有个名叫李舜臣的英才,因为没有机遇,而和杜子腾、陈三这些人一样,被埋没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先生,我不知道你有什么看不透。”张玉挥手教丫环退下,持壶给丁一斟上了茶水。
“当年王世叔相邀入京,教先生与瓦剌谈马价的时候。先生可看得透么?”
丁一没有回答,他当然看得透。瓦剌就是因为马价被压,达不到强盗的心理底线。才会翻脸开战的嘛,才会有土木堡之难,从去谈马价的时候,丁一就看得通透,只不过,这是他的秘密,他选择了沉默。
但张玉看着他的表情,却摇了摇头:“先生错了,当时纵是先生看清了大势。却总归是看不清已身。”看清大势,是指压下马价,会导致开战,甚至明军会战败;看不清大势,是指丁一不可能估计到,自己能在土木保之役平安无事活下去。
“扬帆万里,先生又看得透么?看得清的,仍旧是大势;看不清的,便是已身。”
丁一听着不禁眉毛一扬。是,他能明知大明必须进入大航海分蛋糕的时代,但的确是看不清自己是否能在这远航之中活下去的。那场海难,如果他死于其中。真的也只能是教人叹息一声,出师未捷身先死。
一切事,不在看不看得透。而是在于,他敢不敢去做。他想不想去做,他当不当去做!
“多谢!”丁一起身。向着张玉拱手说道。
是的,看不透,又如何?
李舜臣的根底,已到汉城的曹吉祥,已经抄了底朝天,李舜臣这名字并不是少年自己起的,而是这少年出生时,家里给起的名字;李舜臣的文采是很不怎么样的,从小到大,他的开蒙老师或是身边好友,都认为他那水平,靠读书晋身,是绝对妄想的事;据说从小打架也是不怎么样,这点和历史上那位李舜臣就有点不一样了,要知道历史上那位,可是中了武举的人物。
而且曹吉祥送回来厚厚的资料上,也说明了这少年从不曾作出什么惊人之语,也不曾有什么发明创造。若说唯一的长处,就是街头混混斗殴之前,往往会找他,给他一点米或肉,教他出些主意。
丁一的脑子清醒过来以后,事情就变得简单了,不管这少年是不是他记忆里的人物,只是能供驱使,有丁某人看得上的本事,就足够了。也许历史因为丁一这只蝴蝶,已经开始有了一些他所不能知晓的变动。
“我的足迹,就是历史的车轮。”他在秋风里,缓缓自语。
已不必再执着原来的历史是怎么样了,他已经拥有了书写历史的资格。
一念通,百念通,对于曹吉祥送来文书里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