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魂断大明-第30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娇跏比眨畚沂科!彼旖馕Ф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一章为了后面的剧情发展,简单的回顾了一下靖难之役的经过,起目的是让宁王心动。好了下面就来看萧琴如何说动宁王同意奉天靖难!
第19卷 852章:油盐不进
一旁的小蝶、郑和、纪纲那里听过这般说故事的,纷纷『露』出了向往之『色』,唯独朱权脸上不温不火看不出任何的表情,萧琴心中正想:“爷爷的,既然易中天的说书法子不行,看来只能用纪连海的拉!”谁知,朱权面无表情的挥了挥手,把他给拦了下来:“好了,四哥怎么打仗,本王没兴趣知道,你只管告诉我四哥让你等三人来此有何贵干便可?”
萧琴脸上一阵失望,望了一眼郑和、纪纲心道:“好你个宁王,当真是油盐不进啊?“
其实朱权有苦难言,他的目光透过佛像的右侧的一闪窗户朝外望了望,跟着满脸忧『色』的叹了声,这近一年来,朝廷虽没削其藩位,但一年却没让他安宁过,先是收其兵权,接着连他的王府三护卫也调走了,就在两个月前还急诏他回京,明说是皇帝想见亲叔叔,实乃居心叵测,这点朱权心知肚明,如今眼看就要步周王、齐王、代王、珉王、湘王等王兄后尘,朱权心中也颇为担心,岂料就在这个时候,四哥朱棣奉天靖难了,其实依他看,四个雄才大略不反才怪呢?但也幸好四哥反了,朝廷忙着对抗四哥,因此放松了对他的压迫,可是朝廷亦然没有放松对他的警惕,先后夺取了他的兵权,如今更是派遣房宽,刘真掌握了大宁的兵马大权,就连大宁的守卫如今都知晓朝廷要对付他了,渐渐的也不将他放在眼里,今日那刘真等一干朝廷大员,更是咄咄『逼』人,欺人太甚!这一切让让感到愤怒,可要他反抗朝廷,他又说不上哪儿不舒服,想起当初父王的分封的诏书:“ 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朱权心中就一紧,但如今的局势,今日他还是王爷,若是他日,四个兵败,朝廷势必调转矛头来对付他,想到这些,朱权心中顿时大为烦恼:”好好的一番叔侄,弄得兵戈相见,何尝不是一种悲哀?“
见朱权望着佛像的右侧一动不动,萧琴有些好奇的望了望,岂料一望知晓,萧琴心中顿时一叹,心道:“『奶』『奶』的,佛像肚子里还有窗户,这岂不是现代的碉堡!”见朱权望着一动不动,也不动神『色』的顺着他的目光望了过去,若非他顺着朱权的目光望去,还真难发现,那窗户极小,却造得极为隐蔽,若不是熟悉之人还真难以发现,萧琴顺着窗户朝外望了望,也许是居高临下的观望,感觉有所不同,萧琴看到的是,远去的大宁城被围在一个“回“字的中央,城楼上一层层瓦片,可能没有有西安、北京砖砌的城墙气派,但也足可以见其曾有的浩『荡』辉宏的气魄。站在这里望去之上,满眼只有平整的耕地一畦一畦连到天边,原来的宫殿、馆驿已『荡』然无存,仅有的记忆或许就是那古城。不远的地方有个小村庄,青烟袅袅,鸡鸭啼鸣,一派暖融融的乡村景象。萧琴看得一叹,心道:”好一个田园风光!“
就在这时,朱权缓缓的转过身来,虎目一闪,盯着萧琴道:“想不到耿炳文两朝老将,居然如此沉不住气,以真定的兵马粮草,只要固守真定不出,四哥再能打仗,时日已久,粮草供应不上,势必打败,如此战局,耿炳文如此老将居然不知,看来朝廷所托非人啊?”
萧琴心中暗敷:“都说宁王善战,看来并非虚言,单凭这一番话,便知比起李景隆那个白痴强何止千倍百倍呢?还在萧琴熟知历史,眼前的这个大明最居悲剧『色』彩的王爷,不仅不是敌人还是必须团结的友军!
第19卷 853章:侃侃而谈
想到这里,萧琴一叹,收起了刚才的得意,道:“王爷本以为打败了耿炳文后,朝廷定会有所收敛,至少会让王爷做一个太平的王爷,岂料,朝廷在黄子澄、方孝孺等人的劝说下,陛下听到耿炳文军败,根据黄子澄的推荐,任曹国公李文忠之子李景隆为大将军,代替耿炳文对燕军作战。
李景隆本是纨绔子弟,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就在月前,李景隆至德州,收集耿炳文的溃散兵将,并调各路军马,共计五十万,进抵河涧驻扎!“萧琴说的不动声『色』。却说的惊心动魄。
朱权身子一震,惊讶道:“五十万大军?”
“不错,五十万!”萧琴盯着朱权道,就这一刻萧琴看到,刚才还平静如水的朱权,脸上起了波澜,
朱权脸『色』微变,道:“看来陛下对四哥当真是赶尽杀绝啊?“
萧琴点了点头道:“王爷说的是,如今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已经感到了德州,我想用不了多久,就会挥军北上,紧『逼』北平,四王爷如今手中兵马不过五万,况且北平老弱『妇』孺走在北平,一旦北平被破,四王爷的下场就算想做一钓鱼翁都不可,只怕得走上湘王的下场!”说完萧琴,目光斜倚,望着朱权。
朱权想起下人描述湘王举府自焚的惨状,顿时感到心惊胆颤,益发显出四哥朱棣的高瞻远瞩。如今整个大宁城驻军根本不把他放在眼里,房宽、刘真等朝廷大员更是咄咄『逼』人。就在昨日,自己的王妃要回城,就在他的藩国属地,居然要接受部下的盘查,这让他多少有些心急,如今的局势,他必须得做出一种选择,否则就连宁王府的人都要军心涣散。到时候,朝廷大军一旦攻下北平,势必会来对付自己,下场也好不到那里去!
想通了这些,朱权双目精芒闪闪,望着窗外的大宁城,此刻大宁城热闹非凡,各种吆喝之声,通过窗户风声吹了进来,让他心中忽然多了一丝莫名的感伤,微微一叹道:“依萧公子看,本王该如何是好呢?“
听朱权松口,萧琴心中一喜,心说:“爷爷的,什么易中天、纪连海的讲坛,还不如老子的祭坛好使!“心中虽大喜,但脸上丝毫不敢表『露』,将来时早已想好的说词慢慢的说道:”如今朝廷正趁四王爷兵力不足,对四王爷穷追猛打,一旦四王爷兵败,依陛下削藩的决心,定然会在解决了四王爷后,将调整兵马来对付王爷!“
“是啊, 殿下,萧公子说的不错,如今四王爷正造反,朝廷怕王爷和四王爷联手,故而对殿下的藩王的爵位有所保留,一旦燕王兵败北平,以殿下多年的威名,和朝廷方孝孺、黄子澄、齐泰、卢廷那帮『奸』佞之臣,在皇帝身边不断蛊『惑』,离间皇亲,臣妾相信用不了多久,朝廷定会对殿下下毒手!”
“娘娘说的极是!”萧琴生怕自己的腹稿全部被这个看似柔弱,却极有见地的王妃给说了,急忙抢过话头:“如今的诸王出了四王爷和王爷之外,其他诸王削的削,囚的囚,死的死,流放的流放,若是四王爷一旦兵败,依王爷善谋的威名和多才多艺的才华,黄子澄、方孝孺、齐泰那帮『奸』佞小人岂会放过王爷!”萧琴说的声『色』并茂。朱权听得心中一紧。萧琴看得心中一喜,心道:“不说动你,我萧琴今日就不信萧了!”急忙接着道:“如今的局势,可让王爷想起一个人?
朱权本心有所动,正想听萧琴再说些什么,忽听他没头没脑的问了这么一句,一时没反应过来,就连纪纲、郑和也没料到萧琴会突然来这么一句,不过二人跟随萧琴也有些时日,知晓他这么说,必定有下文,故而心中虽惊奇,却也不着急。
“一个人?什么人?“朱权好奇的扭过脸盯着萧琴道。
萧琴故作神秘的一笑,道:“ 曲曲云烟烧旧塘,长堤千载忆吴王。 但闻坐引渔盐利,赢得茱萸泛水黄。“
第19卷 854章:一首古诗而已
“曲曲云烟烧旧塘,长堤千载忆吴王。 但闻坐引渔盐利,赢得茱萸泛水黄。“朱权皱着眉头念了半响,依旧引入所获。满脸疑虑的望着萧琴淡淡的道:“萧公子,你且只管说来,无需和本王打哑谜!”
萧琴瞧朱权满脸不悦之『色』,心道:“爷爷的,难道是这首诗歌太难了,让朱权想不起这个人来?不可能啊,据后来的历史书上所写,朱权人称”贤王奇士”。自幼多才多艺,自经子、九流、星历、医卜、黄老诸术皆具,且戏曲、历史方面的著述颇丰,有《汉唐秘史》等书数十种,堪称戏曲理论家和剧作家。所作杂剧今知有十二种,现存有《大罗天》、《私奔相如》两种。作品和论著多表现道教思想。生平好宏装风流,群书有秘本,莫不刊布之。区区一首古诗而已,还能难倒他?”萧琴有些不相信的望了望朱权,见他面『色』犹豫,且低着头嘴唇嘘动,显然是在默念自己的那首古诗,看来不像有假!难道古代才子也是假货?想了想又觉得不可能,从刚才的谈吐上看,和后世历史书本上记载,这位王爷的确是一个才子,何以他首古诗他却没听过呢,还说自己给他打哑谜!“
在古代被称作才子的,却非常人,那些能被称作才子的,往往都是超凡脱俗而又喜好风雅之人。所谓超凡脱俗,当即指不拘常规,辞书释“风流才子”为“有才学而不拘礼法之人”。他们率意任情,恃才傲物,蔑视权贵,不顾世俗的功名利禄, 确是有真才实学,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元曲三百首对这些所谓的才子不过最基本的头衔,区区一首古诗岂能难得到他们。
萧琴一时也想不明白,便将目光移向了纪纲,纪纲虽说称不上才子,但熟读四书五经,『吟』诗作对尚且还算可以,岂料他早已知晓萧琴心意,一见他双目望来,耸了耸肩膀,一副:“我也没听过的模样?“这下萧琴有些郁闷了,心道:”难道这首古诗是我自己临场发挥!“但想想有不对,自己连唐诗三百首都背不全,更别提那些什么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什么韵脚,什么押韵的,很明显这首古诗并非自己什么兴之所至,临场发挥而随口说出来的!想了想,忽然一拍脑门暗骂:该死,我怎么忘记明朝下面还有一个清朝呢?难怪这位多才多艺的才子王爷不知道了,这首古诗真是清初诗人郭士璟的《茱萸湾》,难怪念了半响,朱权没反应!“
“萧公子你怎么?“见萧琴动作有异,一旁的小蝶柔声问道。她虽是朱权的侧室,但昨日萧琴自江南四虎手中救下她的一幕,让她过目不忘,况且草原上的女子生来就崇尚英雄般的人物,想成吉思汗那种人物,草原上的女子最为崇拜,萧琴救下她时,武功高强,以一敌四,在这位王妃看来,那就是英雄!所以走了时候,给萧琴留下了一个香囊,原本希望有缘再见上一面,岂料缘分来的这么快,让这位王妃欣喜若长,在见到香囊那一刻,她才建议朱权见萧琴一面,若非如此,萧琴此刻有岂能和这位天下第一才子的王爷见面呢?“
“哦,在下没事,多谢娘娘的关心!“听得王妃说话,萧琴急忙谢了声,道:”刚才在下才想起,这首古诗其实是自己随口念道出来,难怪王爷猜不出那个人是谁,是在下孟浪了!“
“萧公子说笑了,难得是萧公子才貌双全,难怪燕王如此看重萧公子!现在想来,连王妃我有些欣赏萧公子了!”小蝶说着冲着萧琴甜甜的一笑。
这一笑只把萧琴吓了一大跳,草原女子大方豪爽,不似中原女子那般腼腆,草原上的女子想什么说什么,说话也没什么避忌,中原女子心中所想虽千万,口中说起来同样千万,想卓文君那般大胆敢爱敢恨的女子,少之又少!如今这个宁王的王妃,居然当着宁王的面,表示欣赏另外一个男子,这如何不让萧琴惊讶呢?“
好在朱权并没在意,只是微微皱了皱眉头,萧琴生怕再和小蝶说下去,这个女子指不定说出什么『露』骨的话来,那样一来,不但局面尴尬,只怕还引起宁王逆反的心理,古代“冲冠一怒为红颜“的故事比比皆知,若是宁王也来个冲冠一怒为红颜的话,自己不断玩不成使命,只怕小命也难保,难怪古人常说:“漂亮的女人是祸水,看来这话还真有些道理啊!”
略一停顿后,萧琴望了一眼朱权,见他神情淡定,但目光却游离在自己的脸上,显然是在等待自己往下说。他不敢再卖什么关子,低声道:“在下诗中所说的乃是一个古人,此人乃是汉之刘濞!“
“刘濞?“朱权一愣,显然没料到是这个人物。
“不错,刘濞!“萧琴点了点头,语气坚定的道。
朱权眉头微微一皱,口中见这个名字默念了两遍,他熟读史书,对这刘濞的故事知之甚详,刘濞 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汉高祖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淮南王英布谋杀了荆王刘贾。刘邦率军亲征。血气方刚的刘濞时为沛侯,随军出征,身先士卒,屡立战功,引得了刘邦垂青。平『乱』之后,“上患吴、会稽轻悍”(《汉书•;吴王濞传》,苦于自己儿子年幼,加之荆王刘贾无后,刘邦改荆国为吴国,封刘濞为吴王,统治三郡五十三城,以广陵为都。广陵是战国时期楚怀王熊怀在邗城旧址上所建之城,因为这里当时是一片丘陵,就取“广被丘陵”之意而名。扬州别称广陵也就始于此时。
等到封侯拜印的时候,刘邦再一打量刘濞就后悔了:他有反相!诏书已下,驷马难追。于是,刘邦当众警告刘濞:“汉家五十年以后东南方向必有叛『乱』,不会是你吧?不过,天下都是我们刘家的,你最好还是不要谋反!”刘濞慌忙五体投地:“不敢。”
后来刘邦死后没多久,刘启即位之后,晁错依旧主张削夺诸藩王势力,巩固朝廷的权力。理由莫须有:“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
当时的刘启如同今日的建文帝一般执意削藩,但『性』格比较柔弱,读了(晁错《削藩策》)后,头脑一发热便着手削藩,刘濞本来就恨刘启,加之削蕃,终于拍案而起了:反了!看见吴军磨刀霍霍,吴王门客枚乘、邹阳和严忌等人先后上书谏阻。刘濞根本不听,遂以“请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遍告各诸侯国。消息传来,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淄川王刘贤、济南王刘辟光、楚王刘戊、赵王刘遂等,也都起兵配合。以吴、楚为首的“七国之『乱』”,终于爆发了。
发难之后,刘濞亲率二十万大军西渡淮水,并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随即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梁王刘武派兵迎击,结果梁军大败。
由于七国联军声势浩大,刘启慌忙命令太尉周亚夫统率三十六位将军镇压吴楚叛军,指令曲周侯郦寄抗击赵军,派遣将军栾布率兵去解齐之围,并命窦婴为大将军,驻荥阳督战。于是,这场战争陷于胶着状态。
面对七国气势汹汹的进攻,刘启束手无策,只好“斩御史大夫晁错以谢七国”,以此来换“和平”。尽管刘启去掉了七国起兵的借口,但是七国仍不罢兵。然而,刘濞理财胜过桑弘羊,打仗不如周亚夫,七国之『乱』很快就被镇压了。刘濞逃到东越,被杀。
这段史事,朱权熟读史书,知之甚详,对于刘濞的最后的结局,朱权也心中颇有些感叹,但也仅是感叹而已,并无多少好感,最多也只是用“成王败寇“四个字感叹一声罢了?但萧琴却偏偏在这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