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太平血-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着手编制一个太平军自己的《步军cāo典》。这种cāo典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很多兵种,萧云贵可不指望自己能够一次编成,他打算从实战中总结经验,逐步揉合到cāo典中去,而且有可能的话,如后从洋人那里搞到一些什么普鲁士步兵cāo典之类的经典之作加入进去,或许这部cāo典能够达到大成。
水营的cāo演则完全交给了罗大纲,萧云贵对水战完全是外行,因为他甚至不会游泳。但眼下太平军在南方作战,自古有北人骑马,南人行舟之说,南方九省河网湖泊遍布,太平军不可能完全避过水战。好在眼下清军的长江水师完全就是个打酱油的货sè,rì后让太平军头疼的湘军水师的老巢衡州也被太平军攻下,萧云贵可以放心大胆的扩充他的水营舟师。
十多天后,白泽堂的章程初步拟定了出来,左宗棠、洪韵儿、童强胜都是几夜没睡才熬出了这个章程。白泽堂由童强胜出任堂主,手下分细作耳目、刺客杀手、内勤护卫等等细目,由洪韵儿、童强胜在军中、百姓中找合适的人选加入,通过忠诚和初选之后,加入白泽堂接受训练,训练完之后再行分派任务。白泽堂只听命于萧云贵、左宗棠、洪韵儿三人,堂内各人的待遇也是寻常士卒的十倍,可谓是待遇优厚。
为何要洪韵儿参与到白泽堂的选拔中去呢?因为白泽堂中需要女队员,相对于男人来说,有些任务是需要女人来完成更能成功,洪韵儿掌管女营,自然需要她参与其中。而后来洪韵儿率领的女白泽在这条看不见的战线上,更是立下了赫赫战功。
在益阳休整旬月之后,湘yīn的清军还是死皮赖脸的不肯后撤,过了年关之后,萧云贵决定挥师东进,全军登上水营船只,浩浩荡荡的往岳州而去,看来湘yīn的清军是要看到棺材才会落泪的。于是,西殿太平军将益阳交给北殿兵马防守之后,全军东进,罗大纲部为前导,进入了浩荡的洞庭湖。
第一百三十六章 人海战术
话说古老五父子俩被太平军带上战船,陈达带着两人来到战船上的厨舱里,让军中典厨打了两大碗白饭,弄了些剩菜端了给那父子俩。古老五俩父子却是饿得狠了,望着那香喷喷的饭菜眼发绿光,端起碗道了声谢就吃了起来。
陈达看两人吃的香甜,笑了笑说道:“慢点吃,不够还有。”
古老五含糊不清的说道:“多谢小哥。”
。 。
那父子俩吃的狼吞虎咽的,直吃了三大碗饭才罢口,古老五皱着眉头,低声问道:“小哥,这长毛呃不是,这天兵不是杀官造反的吗?跟着他们有活路吗?”
陈达沉声斥道:“这话别乱说,天兵对百姓是很好的,比那些个绿营妖兵、团练好太多,你上清妖那里,人家管你们饭么?你们要是真没有活路了,投靠我们也是好的,总好过活活饿死是吧?”
古老五点点头,说道:“这倒是,只是小哥,那什么罗将军还要找我们问什么话呢?我们就只是两个普通的渔夫而已啊。”
陈达笑道:“看你们这样子,就不难猜到附近各个渔村的惨况,如今前面土星港被堵塞,罗将军是想问问你们有没有什么港汊之类的水路可以过去。”
古老五头摇的像拨浪鼓似的,说道:“我只会打渔,这军中之事哪里知道?”。 。
陈达微微笑道:“那你们又是从那条水道过来此处打渔的呢?”
古小四迟疑的说道:“我们已经被官府骗过一次了,这天兵能相信吗?”
陈达呵呵笑道:“快点吃吧,一会儿你们就知道了。”
过了片刻,两人吃饱了,陈达又给两人到了两杯粗茶,两人喝了一口热茶水,腹中不再饥饿,却觉得说不出的舒服。
陈达笑着说道:“吃饱了就跟我来吧。”不由分说,陈达拉着两人就走。
来到甲板上,那满脸伤痕的大汉站在船舷边,看着水流动向,看到陈达带着父子俩上来,笑道:“古老丈,吃饱了吗?”
古老五点点头,行了一个大礼说道:“说实话,这大白饭还是要过年才吃得到,多谢将军一饭之恩,将来必定报答的。”
那大汉哈哈大笑说道:“要报恩就现在,古老丈,我也就直说了,我军要过土星港,只是被清妖堵塞了湖港,我想请老丈带路绕道过去,赶走港内清妖,再派人跟老丈到附近渔村、村庄征集船只、船夫、民夫,把土星港里堵塞的石块清理了,我们发给你们粮食和饷银如何?”
古老五吃了一惊,迟疑的说道:“将军,前面官府也征调过民夫,只是这银粮从未兑现过,只怕这次”
那大汉一挥手,几个红巾军汉抬了几口大箱子上来,那大汉走上前去,打开其中一箱,只见里面全都是白花花的雪花银子,看得古家父子愣住了,他们何时见过这么许多的银子来?
那大汉笑道:“这些银子待会儿我会命人带上,还会准备大批的粮食,先给大伙百姓吃饱了,银子就放在一边,给大伙村民看着,只要活一干完,这些银子马上就是大伙的了。”
古老五和古小四互相看了一眼,大喜之下,马上答应了下来。自古都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何况是这些活不下去的人呢?
岳州正处于湖南湖北交界处,地理位置特别重要。清廷的湖北巡抚常大淳在太平军到来之前,自己和湖北提督双福坐镇武昌,派出了自己的心腹悍将,湖北都司满人博勒恭武亲自带jīng兵两千驻防。并雇用民夫倒腾几十天,用巨石沉船,把洞庭湖的土星港堵死,以防止太平军水军进入。
可是博勒恭武见钱眼开,伙同手下人克扣民夫粮饷,层层剥口之下,附近的渔夫、村民一个大子也没见到,清军又断了商路渔路,附近百姓大都活不下去了。
太平军前军罗大纲一到,让古老五父子带路,从港汊水道引小船突入港内,奇袭港内数百清军。土星港内清军见湖面上一望无际的长毛水师本就腿软,没想到有太平军突然从间道杀出,仓促接战不到一个时辰便四散溃逃。
扫清港内清军之后,太平军发粮四处雇佣民夫,想要清理港内的沉船大石。令罗大纲没有想到的是,港内被清军堵塞港口之后,有上千艘各式渔船、商船被堵在港口另一侧,水面上千帆碧影,好不壮阔。不少行商之人、渔夫、船夫都是焦急的等待着能够早rì通过土星港,听闻太平军雇人手清理土星港的沉船大石,大家伙爆发出了极高的热情,甚至不少商人还出资帮着太平军雇请人手。
于是乎太平军在一夜之间弄出大于常巡抚几倍人头的清理队伍,竟然一天之内,把常大淳花一个月工夫派人填塞的土星港水下的沉船大石全部搬走清净,让后来赶到的萧云贵看到了什么叫人心齐泰山移的人海战术。
这些出资的商人之中,有一人特别活跃,此人名唤唐正财,衡州祁东县归阳镇人。萧云贵到了土星港之后,听闻此人将所带的三十余艘商船货物银钱悉数捐献,跟着联合数十支船队头领一起,请求加入太平军。这个消息让萧云贵很是惊喜,这年月还有这么多热心推翻满清的人啊,但也有些疑心此人会不会是清军派来的卧底,便询问身边的洪韵儿。
洪韵儿嫣然一笑道:“此人便是太平天国后来的水军最高将领,航王唐正财啊,你忘了么?”
萧云贵这才想起来,似乎后期太平军水军的首脑便是此人,当即命罗大纲带来亲自召见。
这唐正财面阔多髭髯,人恒呼曰唐胡子。素为木客,兼贩商米江、湘间,任侠好客,善大刀,jīng水xìng,湖广粮、盐两槽行船者多与之善,在江湖上人面很广,这是罗大纲给唐正财的评语,都是江湖传言。
萧云贵在港内漕船处见到了唐正财,果然和传言一样,唐正财留了一部大胡子,和萧云贵的络腮胡有些相像。攀谈几句之下,唐正财便请求归于西王麾下,萧云贵大喜过望便封唐正财为典水匠,职同将军,做罗大纲的副手统帅全军水营。有了唐正财等船队的加入,太平军水营一下子激增一倍有余,大小船只三千余艘,水师人马更是达到了一万余人。
萧云贵在土星港没有逗留太久,清理出水道之后,他便命林凤祥、李开芳、罗大纲、唐正财引领水陆大军直扑岳州,正是常大淳和博勒恭武的愚蠢之举,使得太平军水陆大军只花了一天功夫就直逼岳州城下。
而常巡抚派在岳州当地驻守号称煞星的悍将博勒恭武将军,骑术非凡,但见太平军水军遮天蔽rì的逼近,马上骑马单独逃去无踪。其余一千余清军见遮天蔽rì而来的船队和漫山遍野的红头巾长毛贼,吓得肝胆俱裂,一发声喊各自逃命去了。
就这样,武装大游行的太平军一枪未发,便占领了重镇洞庭湖东岸重镇岳州。更离奇的是,这位博勒恭武将军rì后再无踪影,咸丰帝本人想找他算账,国内也遍寻他不得,真不知这位逃跑的博勒恭武将军有何高招,竟然能跑得无影无踪,说不定是逃到上海,被卖到海外做了猪仔也未可知,这是后话了。
岳州附近的数千只渔船、民船,跟随太平军清理完土星港的沉船石块之后,得到了事前兑现的饷银,当下欢声雷动,索xìng全体参军,加入太平军,太平军水军一时间声势浩大,遮天蔽江,蔚然壮观。
进入岳州之后,萧云贵命左宗棠带兵封锁岳州的府库番银、粮食辎重,初步计点之后发现又得了数十万两的银子和数十万石粮食,原来这些都是收集到岳州的漕粮漕银,准备押赴金陵的,常大淳以为还有时间从岳州把这些运走,却想不到太平军来得如此之快。
萧云贵入城之后,便到岳州府衙暂时歇脚,准备打探清军下一步的动向,如果湘yīn的清军回师,正好可以半道截击。
正当萧云贵、左宗棠领着西殿各司簿书、典官在府衙忙碌之时,洪韵儿带着罗大纲、唐正财喜滋滋的走上堂来,四眼妹迫不及待的上前说道:“快点跟我去看看,吴三桂留下的大炮被我们找到了。”
萧云贵愣了一愣,问道:“什么吴三桂的大炮?”
洪韵儿笑嘻嘻的上前低声说道:“从前我记得书上记载过,太平军打下岳州的时候曾今找到过吴三桂当年铸造的大炮、火铳等火器,想着这些东西可别浪费了,便让熟悉岳州的唐正财带人四处找找,果然让我们在岳州城内清军囤放武器的仓库下找到了吴三桂修建的地下仓库,里面有上百门的大炮啊。”
萧云贵闻言大喜,急忙站起身说道:“在哪里?带我去看看。”当下他把手上的事交给左宗棠代为处理,自己跟着洪韵儿、罗大纲、唐正财便往清军城南囤放武器的禀仓而去。
第一百三十七章 三桂宝藏
到了城南的仓库,此处原是吴三桂大军用来囤放军械的仓库,后来一直被清廷官府用作岳州官库,吴三桂所遗留的大批火器被当作压箱底的东西完好的封存在仓库最下面一层。
康熙十二年十一月,平西王吴三桂在云南起兵叛清后,迅速向湖南推进,十三年正月,其将吴应麒陷岳州。岳州北达武昌,南通长沙,扼长江之险,为兵家重地。康熙遣宁南靖寇大将军多罗顺承郡王勒尔锦率师赴荆州(今湖北江陵)。师至荆州,岳州已失。二十八rì,康熙帝因岳州吴军防守坚固,难以进取,又谕尼雅翰部赴江西,会合他部,由袁州(今江西宜chūn)进攻长沙,夹攻岳州。七月,吴三桂部将杜辉等来犯,清将尚善遣军迎击,并命水师前来会战,于洞庭湖败叛军,杜辉败走。八月,尚善卒于军。清廷命贝勒察尼代安远靖寇大将军,准备进攻岳州。察尼制定方略:舟师入湖,断敌饷道,于岳州城四周,围以木筏,立木桩,列火炮,用小船巡jǐng,长久围困。十二月中,吴军来援,势盛,见水陆戒严,不能飞渡,败回。岳州城内叛军饥馑rì甚。十八年正月十八rì,吴应麒总兵王度冲、将军陈珀等各以其舟师降。吴应麒收残卒,溃围奔长沙,清军遂收复岳州。 。。
原来当年岳州一战,清军大败吴三桂收复岳州后,吴应麒溃逃长沙,这些笨重的大炮、火铳等物都遗留在了岳州。吴应麒不想这些火器被清军所用,但仓促间又不能尽毁,只好埋藏在府库的最下一层,上面以石木覆盖,希望又朝一rì复克岳州时,吴军还能启出来复用。 。。
清军入城后,贝勒察尼只接收了上层府库的东西,跟着派兵追杀吴应麒,并未深究其他。后来吴应麒兵败自杀,以致这些大炮就成了百年藏品。
洪韵儿和罗大纲、唐正财等人到了府库查看之后,洪韵儿命人挖地三尺,总算找到了这些大炮、火器,其实洪韵儿也不知道具体埋藏的地点,她只是想当年吴应麒仓促撤退,最可能的就是把这些大炮深埋,就想着碰碰运气在吴三桂大军用作仓库的地方挖挖看,没想到还真被她找到了。
被启出来的大炮、火器用粗布、油纸包裹数重,保护得还不错,种类也挺多。有吴三桂仿红夷大炮而造的三千斤神武大将军铁炮二十门,炮身铸有准星、照门;中部有炮耳,与其他大炮相比;口径较大;管壁加厚;并且从炮口至炮尾逐渐增厚;能承受较大膛压;算是明末清初威力最大的火炮。虽然已经过了一百七十多年,但清廷的火器、大炮没有太大的发展,这些大炮也算能用的利器。
除了红夷大炮外,还有五十门佛朗机样式的五百斤火炮;均为铜质;有两种类型:一种名为“流星搏”;腹部为方形;另一种“胜”字号火炮;腹部为圆柱形。其余佛朗机铳、样子怪异的虎蹲炮等等各有数十门,火绳枪、鸟枪、三眼铳等等火器更是有数千支。
更加难得的是,大炮旁还有不少炮弹、地雷放置,虽然内里的红药已经变质不能用,但太平军的火器匠人们发现其中有些炮弹不一样,拆开一看后发现里面用竹管包着红药,这些炮弹竟然是吴三桂仿制明朝的开花弹。
洪韵儿看了之后轻叹一声道:“后世左宗棠出征xīn jiāng之时,曾在陕西一处明朝遗留城楼内发现了两百多年前明人所用的开花弹后叹息,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索一解人不得也。”
一旁萧云贵一愣问道:“老左有这么说过么?”
洪韵儿扁扁嘴道:“《左宗棠全集。书信二》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中说的,尝叹泰西开花炮子及大炮之入中国,自明已然。现在凤翔府城楼尚存有开花孢子二百馀枚,平凉府西城现有大洋炮,上镌万历及总制胡等字,馀皆剥蚀,然则利器之入中土三百馀年矣。使当时有人留心及此,何至岛族纵横海上数十年,挟此傲我,索一解人不得也。”
萧云贵哦了一声,转身问了几个匠人几句话后,回身对洪韵儿摇头道:“是开花弹无疑,但匠人们说这些开花弹威力应该不大,我想也是这样,它里面装的都是黑火药,而且只有四、五寸,也就是只有十一厘米左右,重不过两公斤,若炮弹实心该有五公斤有余,照此计算炮弹内只能容纳不到一公斤的红药,炸不出多少弹片来,甚至一炸两半都有可能,比不上英国人的开花弹。”
洪韵儿哼了一声道:“这些我不大会算,照你说只有提高火药的威力,才能让这种开花弹威力变大咯?”
萧云贵点点头道:“那是当然,口径不便的情况下,内装的火药威力越大,自然爆炸效果约好,杀伤力越大了,一公斤的黑火药和一公斤的TNT,你说谁威力大?”
洪韵儿哦了一声道:“要是能有研究火器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