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颠覆晚唐-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孟楷道:“那我们如何才能拿下宋城?”
黄巢看了朱温一眼,朱温会意,对孟楷笑道:“我们只是包围宋城,并不是要拿下宋城。宋城地处南北运河的咽喉之地,为南北漕运之命脉。北有汴州的宣武军、西有许州的忠武军、东有徐州的感化军,三路大军怎会坐视我等占宋州而断南北漕运交通?”
孟楷不解道:“那我们大军集结宋州所为何来?”
朱温笑道:“我们和王将军(王仙芝)大军同围宋州,把宋威这个招讨使困在了宋城之内,三镇定然派大军云集宋州。三镇定然空虚,我们乘隙攻敌后方,依然放弃大镇,只攻打周边县城,乘机壮大人马。挨时机成熟,大军渡江南下,以江南富庶之地为根基,凭借长江之险跟唐廷划江而治,进可攻推可守。如此则大业可成。”
孟楷等无言以对,心中也不禁暗暗佩服朱温的谋略。
岂知朱温不过是综合了几千年来中国各路军阀的争霸经验而定出了这个战略。“敌强我退、敌弱我打”,在敌人兵力薄弱的地方建立根基,待时机成熟时再与敌军决战。道理虽然简单可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几人?朱温不过是照搬了伟人毛爷爷的战略,根据唐末的形势而略作改变而已。
朱温看多了三国那样的战争场面,原以为兵临城下后宋威会开城列阵迎敌,双方各出猛将挑战,大战数百回合。真的到了城下才知道根本不是那么回事,宋城城门紧闭,吊桥高高挂起,城楼上、城墙上密布着弓箭手和投石车,滚木雷石。这才是真正的战争,在冷兵器时代,一座坚固的城池可以把自己数倍的兵力拒于城外。
像《三国演义》里描写的那种以一两员猛将就可以左右一场战争的成败的事情是不会出现在真正的战场上的,战场上决定胜负的关键是天时、地利、人和等多方面因素,而绝对不会取决于某个人的勇猛机智。同样的地势作战就取决于兵力的多寡优劣和军队的士气是否高昂,如果军队士气低落,就算是十万大军也同样可能不战而溃。
朱温心道,罗贯中先生那么扯淡的三国都能为天下人所接受,真的不可思议。有哪个傻子会放弃高墙坚垒出城列阵跟你在平原上决战?除非守城的将领是攻城一方的卧底,早有献城投降之心,却又怕诸将不服,以出城决战为理由给对方制造机会;要么就是守城的人脑袋被驴踢了。
黄巢打定了主意围城而不攻,王仙芝见敌军守备森严当然也不愿部下做无谓的牺牲,只是希望城中因多了宋威的两万大军而早日粮草不济不得不出城决战。是以大军围城数日并未发生真正的战争。
王仙芝甚至让部下在城下下马就地埋锅做饭,就那么席地而坐,想以此来引城中唐军出城。可宋威征战沙场数十年,哪里会上这种当,根本不为所动。
八月十二日,王仙芝首先忍耐不住,遣使约黄巢一起攻城。黄巢以胜算太小而拒绝攻城,王仙芝无奈,只能继续围城。
城中的宋威也焦急万分,他本来未把王仙芝和黄巢放在心上,是以并未带大批粮草。宋城虽然是宋州的军政中心,可数年来中原征战不断,仓中余粮并不充足,支撑宋城八千人马还无所谓,可多了宋威的两万人就不同了。将近三万人,每天粮食要耗费多少?
更让宋威担心的是草料,城中本来没有多少骑兵,宋威带了三千骑兵进来,草料只能支撑三日。大军围城,三日后若无外援,真的只能拆民房顶上的草喂战马了。他当然知道战马对于军队的重要性。
他早已遣快马飞报宣武军、感化军、忠武军,命三镇人马在中秋前后集结宋州,宋威自己在幽州的平卢军人马也会在那时赶到。四镇人马加上自己的两万和宋城的八千人,单从兵力上足以对付二贼。他唯一担心的是援军会不会如期到来?
黄巢在宋城外十里扎营,大帐内黄巢与众将商议军情,黄巢道:“据探马回报,忠武军的援军已经在百里之内,不过只有三千人马,明日当能到睢县。林言,你派人连夜密报驻守睢县城的李勍,让他不要力战,一路撤向宁陵,半路上伏兵杀出时再回头厮杀。再让驻守宁陵的李罕之率兵出城在宁陵以西险要处设伏。让李罕之和李勍两人务必全歼忠武军的三千人马。感化军的援军自然有王仙芝对付,不劳我们操心。”
林言躬身领命,下去安排人手去了。
朱温见黄巢指挥若定,谈笑之间就把忠武军的三千人马定了死刑,朱温心中佩服,却也暗暗叹息,他这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能决定数千人的生死命运。
这就是身在上位者的可怕之处,他的一句话说出来,会有多少鲜血洒落尘埃?多少鲜活的生命变成枯骨?或许这就是古人说的“一将功成万古枯”吧。
黄巢在唐末纵横十年,转战大半个中国,最后还打下东都洛阳和唐都长安。十年中,军民伤亡何止百万?
朱温阻止不了这些,黄巢自己也无法阻止这些,史料记载黄巢数次和朝廷谈判议和,都以朝廷没有诚意而告终。甚至黄巢在福建拥兵二十万的时候,求朝廷承认他为天平军节度使和广州节度使,田令孜和宰相卢携两个吃饱了撑的家伙竟然极力反对,还给了黄巢一个“率府率”的东宫侍卫长的官职,黄巢能忍才怪呢。
朱温摇了摇头,尽量让自己不去想以后的事情,因为眼前的宋州风云际会,各路兵马纷纷指向宋州。
朱温看着满脸兴奋之色的黄巢,他已经了解了黄巢真正的意图——围城打援。他想尽可能的消灭和迫降唐军的有生力量,夺取他们的兵器粮草等军用物质。
真正的大战才刚刚开始……
第十一章 朱温成了黄巢的弟子
李勍站在睢县城西门城楼上,看着远方疾驰而来的忠武军的三千部队,心里豪气云干。虽然睢县城墙简陋,但他有信心守住这座县城,甚至出城一战的话可能把忠武军的三千部队全歼。
他麾下已经有五千人,他第一次带这么多人,本来信心十足的想跟唐军打一场硬仗。可惜几个时辰前传来黄巢的命令让他诈败,心里不禁有点窝囊。可是军令如山,李勍当然明白这个道理,黄巢的手段他更了解,所以他理所当然的选择了服从。
敌军长途奔袭,根本没做停留,略作准备就下令攻城。忠武军是出名的铁军,战斗力堪称中原第一,他们怎么会把这些土匪看在眼里。果然不出他们所料,守城的义军乱糟糟射了几轮弓箭,投了一些滚石檑,木毫无章法可言,忠武军派来的三千唐军顺利的攻上了城头。义军见敌人上了城,纷纷从东门撤出睢县城。
唐军见义军如此不堪一击,更是信心大涨,长官一声令下,三千人马紧追而去。
李勍带着五千人马一口气跑了六十里,后边追击的唐军气的直骂娘,他们可是急行军从许州(河南许昌)赶来的,到现在连口饭都没吃上。正在唐军又累又饿的时候,两旁树林中一阵阵箭雨毫无征兆的射向忠武军的三千唐军,唐军纷纷落马。
弓弦声、惊叫声、惨呼声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首气势磅礴的死亡交响乐。
唐军根本来不及组织防御阵型,几轮箭雨下来,已经伤亡了近千人。等他们整好队形准备撤退时,李罕之早已经领着伏兵断了唐军的后路,两旁林中伏兵也冲了出来。早已感到万分窝囊的李勍见伏兵杀出,赶忙后队变前队,一马当先提刀杀了过来。
这不是战争,这是一场屠杀,李罕之和李勍以绝对的优势兵力伏击长途跋涉而来的唐军,胜负毫无任何悬念可言。
天边第一缕曙光出现的时候,战斗已经接近了尾声,仅余的七百唐军弃械投降。
义军只丧亡了两百余人,唐军两千三百人被歼灭,七百人投降,缴获粮草百余车,兵甲、军器、马匹千余。
李罕之和李勍合并一处回宁陵县城驻扎,并派人向黄巢报捷。
感化军和平卢军的援军也在第二天分别被王仙芝的大将尚让和尚君长所败,宣武军的援军出汴州不久,见其他各路援军出师不利,在杞县驻兵不前,并快马向朝廷告急。
朱温见黄巢接到李罕之的捷报并无丝毫喜色,笑道:“将军新胜,如何满面忧容?”
黄巢苦笑道:“忠武军的三千人马虽然被包了饺子,却暴露了我军的实力,朝廷不久必会遣大军讨伐,宋城已成鸡肋。不说攻城不易,就算是攻下来又如何守得住?攻下宋城无非是和宋威换个位置而已,我倒是宁愿不进宋城。”
朱温道:“宋城虽为南北水陆交通要道,但处四战之地,无险可守,并非久居之地,望将军早日南下。”
黄巢犹豫道:“南方虽可建立基业,却是偏安之局,自古以来各路诸侯争霸均在北方。南方人不善征战,加上河流纵横,山路崎岖,行军不便。不如率军北上,割据山东。”
朱温知道黄巢不想轻易过长江,心中暗叹,仅凭三万人马想割据山东谈何容易?自己明明知道黄巢的命运如何,就算他过了长江依然不可能在江南建立基业,因为江南有名将高骈。
朱温甚至想,既然知道结果如何,我又能做什么呢?劝黄巢投靠朝廷么?黄巢不会同意,唐廷也不会同意。唉,只能尽可能的让他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杀戮了,也许我能做的只有这么多了。
黄巢见朱温沉思不语,以为他在想什么战略上的决策,问道:“朱先生想到了什么新的战略了吗?”
朱温从沉思中惊醒,听到黄巢的问话,不禁尴尬笑道:“我……我只是在想,黄将军的真实年纪是多少,闻听有人说将军今年五十有五,我看将军年纪不过四十余岁,这是什么原因呢?”朱温顾左右而言他。
黄巢笑道:“道家有调息之法,可以延年益寿,我不过是在年少时偶尔得到了***家的调息心法。我数十年来每日修习并无丝毫懈怠,可惜我资质鲁钝,现在能参透的不过是十之二三……”
朱温惊道:“内功心法?”原来黄巢是武林高手,这点朱温倒是没有想到。史料虽然记载黄巢在贩卖私盐时练就了不错的功夫,可没有说他是武林高手啊。这世界上真的有所谓的高深内功?
黄巢笑道:“这有什么大惊小怪的?我们本就是江湖中人,哪个不会几手功夫?听罕之说你的分筋错骨手也不错的。”
朱温心里一阵汗,自己不过是在部队里学了几年擒拿和格斗技巧,卸人关节让人丧失还手能力是最基本的擒拿技巧,竟然让她们说成是什么分筋错骨手。
朱温灵机一动,在这乱世里能学到好的武功无疑是保全性命的最佳方法,不过不知道黄巢愿不愿教……
朱温干咳了一声,道:“我那不过是些庄稼把式,有心学些上乘武功却无缘得见名师,深以为憾……”心道,我都说到这份上了你还能不知道吗?
黄巢当然不是傻子,当下一口答应,顺水推舟道:“那朱老弟可否愿意拜我为师?”有了收徒之念后,先生一下变成了老弟了,过会儿没准朱温的身价还要持续下跌。
朱温管不了那么多,当时就下跪磕头声称愿意拜师。
黄巢收弟子可不能儿戏,召集各将领公开宣布,各将领纷纷向黄巢和朱温二人道贺。当下就在宁陵县衙设香案举办收徒仪式,一时间宁陵县衙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唯有林言心里不是滋味儿,林言是黄巢的外甥,也是黄巢的得意弟子,更是黄巢手下的第一勇将。可自从朱温来了以后,黄巢对朱温是言听计从,把林言给晾在一边了,只能做些冲锋陷阵的事情。
表面上和这个不对付的师弟见过礼,一个人到角落里喝起了闷酒。
黄颖倒是很高兴,抽空把朱温拉到一边笑道:“这下我成了你的师姐了,小师弟快叫师姐!”
朱温笑道:“我虽然入门最晚,可怎么说我也比你大了五岁,还是你叫我师兄比较好吧。”
黄颖小嘴一撅道:“江湖规矩你都不懂吗?先入门者为大,我五岁就入门了,肯定是你的师姐了,没准以后还要我指点你武功呢!”只见她诡异一笑道:“如果你不趁机巴结一下我这个师姐的话,小心师姐我给你小鞋穿……”
朱温道:“你这不是威胁我吗?”
黄颖笑道:“回答正确,这本来就是威胁你嘛,不服气的话跟师姐我过两招,让我看看能把李罕之那个酒肉和尚打的动弹不得的分筋错骨手有多厉害!”
朱温苦笑道:“过招就免了吧,我怕你一不留神把我给打残废喽可不是好玩的。”
黄颖莞尔一笑道:“你知道就好,晚饭时先给我做几个小菜,不要忘了糖醋排骨哦!”
朱温无语,他对这个调皮机智的漂亮小师姐没有任何办法,当然也不会真的生她的气,谁会真的对这么可爱的女孩儿生气呢?
应酬了半天终于把各义军将领打发走了,黄巢对朱温道:“自今日始,你就是我的弟子了,我的武功所学颇为杂乱,大多为我少年行走江湖时所学,这些年来融各家之长,也算是自成一家了吧。
“为师早年行走江湖时在曹州为盐帮帮主,因为师以轻工见长,江湖人送了个绰号叫‘草上飞’。由于年轻时经营盐帮,老来又统领义军,无暇顾及收徒,是以门下弟子甚少。林言是我的大弟子,颖儿也算是我的弟子,另外你还有一个二师兄杨行密,现在正在江南秘密联络各绿林豪杰准备响应义军。”
朱温听到“杨行密”的名字心里一震,他真的想不到唐末割据淮南的吴王杨行密竟然是黄巢的亲传弟子,这个消息对朱温来说真的是一个不小的震撼。
在唐末真正敢与朱温抗衡的军阀只有杨行密,包括盛极一时的河东李克用照样被朱温打的抬不起头来,杨行密这人绝对是个人物。
他回头看了看喝着闷酒的林言,这个大师兄在历史上倒是没什么作为,在史料有记载的就是林言曾纠集江湖高手五百人组成控鹤军,专职护卫黄巢的安全,林言担任控鹤军使。
黄巢兵败狼虎谷后林言曾提黄巢人头往献时溥,路上被唐军所杀。一说是黄巢兵败自刎,临终让林言提自己人头向朝廷立功;一说是林言趁黄巢不备而袭杀黄巢,献黄巢首级给感化军节度使时溥,后为时溥所杀。
无论哪种说法都证明他曾经献黄巢首级给时溥,足见此人心性之狠辣无情。
而杨行密在历史上的评价极好,割据淮南期间鼓励农耕,百姓得以短暂的安定。
朱温很想见一下这个二师兄,看这个建立吴国基业的人到底是何种人物。
黄巢见朱温若有所思,不禁好奇道:“怎么了?”
朱温道:“我想二师兄杨行密定然也是个英雄了得的人物。”
黄巢哈哈一笑道:“我很少收徒,但若非上乘的资质我也未必会收。我与你林师兄军务繁忙,这几天就先让你小师妹代传你入门的功法吧。”
朱温躬身应是,转身对黄颖眨了眨眼睛,嘴里却恭敬的对黄颖道:“有劳颖儿师妹费心了。”
黄颖不依道:“我是师姐,只能是师姐代师传艺,哪里有师妹代师传艺给师兄的?如果你不叫我师姐的话你就找林大师兄传你心法吧,哼!”
黄巢斥道:“不得无礼,你表哥军务繁忙,哪里有时间细心指点他,你朱师兄比你大五岁有余岂能称你师姐?传出去岂不让人笑话!”
黄颖见父亲发火,不敢言语,转头看向朱温。见朱温面带微笑,分明是幸灾乐祸的表情。
不由的狠狠的瞪了朱温一眼,心道你等着,以后有你好看!本大小姐还能整不了你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