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河图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中华逸史-第2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啊!”众人大惊,这在后世根本不算什么的举措,但在当时来说却是惊世骇俗的了。
  “当然,为了皇宫的东西不因多人观赏而遭受破坏,你们可以成立一个皇宫事务处,负责皇宫财产的保护与维护!”林逸脑袋在飞速的旋转,“北京城里所有没收的皇宫、王府都按这个办法处理!”
  “明白了!我会遵林主席的意思办理!”曾奉仁道。
  “这些东西都是公众财产,不是任何人的私有财产,你们需谨记这一条就是了!”林逸叮嘱。
  大家都点点头,有的人已开始冒冷汗,准备待回去后,赶紧把一些房子退出来。“林主席!你准备住哪呢?”曾奉仁不能揣摩透林逸的意思,小心翼翼地问。
  林逸有意思了:“这就好笑了,你这做主人的大市长却问我这新来的客人住哪里?这当然得由你安排啦!”
  曾奉仁暗自嗫嚅:“我安排你又不愿意住,到头来还是来怪我!”嘴里却恭卑地询问:“要不林主席住显亲王府,它就在紫禁城的东面,离这很近!”
  林逸不为难曾奉仁,还是自己做了主:“我今天还是住你们北京市的招待所吧!等明天安排好后再说!”
  晚上,林逸推脱掉一切活动,也禁止任何人来见他,他有点劳累,想好好休息一下,等明天再具体办事,但有些事他思前想后总也放心不下,便拖着疲倦的身子,提神接见了北京市政府的主要领导。这次接见,其实不单单是谈话,而是一次有关北京市建设与规划的小型会议,就是这次夜间会议,奠定了北京城建设的基调。
  “各位北京城的父母官,未来北京城的建设将由在座的各位主导了!你们可要尽心尽力啊!”林逸开门见山道。
  “林主席!我们一定尽我们所能把北京城建设成为一座美丽的城市!”曾奉仁代表大家保证。
  林逸满意地点点头,有了信心与决定,就有了思想上的保证。“一座城市的建设,要讲究科学,讲究规划!要先规划,后建设,不能大脑发热,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这个方面请林主席放心,我们会严格按照政务院颁布的《城市建设与规划临时管理办法》中的规定办事,先请专家学者全盘考虑后,制出近、中、远期城建规划,再审批建设项目!”曾奉仁早有这方面设想,他作为政务院的秘书长,对此自有一套心得。
  林逸赞赏地点点头,接着道:“在制定城市建设规划之前,首先要搞清楚城市的定位问题,这是关键!我的意见是北京城及周边不得建设任何规模工厂企业,特别是对水、空气、土地、声音有污染性的工厂企业更不能建!”
  大家不明白了,他们初步的规划中可是要建大量的工厂的啊!林逸把大家惊讶的表情尽收眼底,道:“北京城的建设要与周边地区建设统一考虑,可以把为北京城服务的工厂企业建到天津市去嘛!天津地区可以作为北京城的一个大的工业区来建设,今后在天津城与北京城之间建设几条宽大高速的道路连接就行了!”
  大家深受启发,“林主席!不过如此一来,北京城没有工厂企业怎么繁荣与发展呢?”一位年轻的帅小伙子大胆的问。
  “刘昌浩副市长这个问题提得好!”林逸先肯定,再解答,“这就涉及到北京的定位问题,我的想法是今后的北京应是全国的政治、文化、教育、科技、旅游中心,它将以服务业为主!”
  帅小伙子满面的激动,他真没想到林逸竟能一口叫出他的名字来,这次是他第二次见到林逸,而他第一次的见到林逸的那激动兴奋时刻还得追溯到几年前,那时还是在广西南宁市,他陪南宁市工业局局长陶智方向林逸汇报电力建设方面的情况,林逸曾问过他叫什么名字,而就是从那时起,林逸就记下了他的名字。
  时隔几年,没想到那时还只是陶智方助手的小刘现在居然也是北京市主管工业的副市长了,林逸好生感慨,不过,他一直看好刘昌浩,刘昌浩工作一丝不苟,踏实稳重,头脑聪明,又有开拓创新精神,从那日由他接替陶方智汇报电力方面的情况时,就可看出他这方面的优点。
  大家这才明白林逸的意思,看来,城市规划得推倒重来了!林逸见大家颇有遗憾的意味,认真道:“大家可不要小觑了这些软服务方面的东西,它一样可以令北京市繁荣发展起来!想想,作为政治中心,国家各中央机构设于此,其它各省各地要办事的,每年会有多少人来京?各国的驻华领事馆设于此,又会有多少外国人来京?作为旅游中心,开放皇宫,皇家各林园及亲王府等,再加上其它北京景点等,每年又有多少人来京游玩?作为文化教育科技中心,你们可以在北京建设许多的高等学府,高级实验室等,这又将有多少学子会来京求学?”
  随着林逸越说越多,曾奉仁与刘昌浩等人脸上益发焕发红光。“所以,你们在北京城市规划中可以设立几大区,如教育区、政务区、商业区、使馆区、居民区、休闲区等等。”林逸深怕大家还不明白,又更为具体地说明。
  这次接见用时两个小时,林逸还说了许多,有些东西说得再好再多都不重要,关键是做好,他期待曾奉仁等人的表现。
  林逸最后道:“每一个城市的建设都会有一些标致性的建筑物,北京城也需要,在一些政府投资的大型建筑,我希望你们能考虑到之方面的问题,城市房屋的建筑风格要各种形式并存,可以多融入一些西方建筑元素。当然,我们也不能片面地追求高大完美,毕竟那也是要钱来堆砌的。”
  大家记下林逸的话,林逸结束了谈话。曾奉仁最后离开时,他问了一个很明显的问题:“林主席!北京城是将来的京城吗?”
  林逸睇一眼,有意味地笑问:“你说呢?”
  林逸没有正面回答,曾奉仁却得了肯定的答案,他心里有底了。
  “曾市长!你们早日作好城市规划,规划方案我要过目。”林逸临别时吩咐。这是林逸第二次要求看一个城市的城建规划,第一次要求看的城市是南宁市。
  几天之后,曾奉仁拿来北京市城建规划草图,里面把教育区设在海淀,那里属北京城外了,这个林逸没有意见,其它的使馆区,商业区,娱乐休闲区等的设立,林逸也没有意见,只是对政务区的设立,他有不同的看法。规划草图中政务区与军务区集中一块,他们左右临街相对而立,政务区在原清廷吏部、礼部、户部、宗人府那一块,而人民军总部在原清廷刑部、大理寺、太常寺都察院一块。在政务区背后是政务院副部长级以上家属区,而在军务区背后是人民军副部长级以上家属区。
  林逸认为军务与政务最好不要集中在一起,由于军务的特殊性,应该让军务区设于城外,后来曾奉仁作出解释,政务区与军务区集中一区,可以节省许多的保安费用,也利于两方面工作的就近协调,其实主要是为了方便林逸的工作,谁叫他现在军务与政务都要管呢?
  最后一个问题便是林逸与刘汝明两家的住处问题怎么安排,只要林逸同意,北京城有的是宽大豪华的王爷府邸可供选择,可林逸不同意,但林逸所提的与其它部长住一样的房子的方案,北京市政府的人也不同意,他们认为作为一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住的地方总也得有点象征意义吧!
  林逸想想也有理,便同意接受原清廷显亲王府作为自己的官邸,而隔壁不远的裕亲王府则作为刘汝明的官邸。但林逸对此作出规定,不管是副部长、部长、政务院主任还是国家主席一旦卸任,都得搬出这些官邸住处,让给新接任的人,这要明文规定下来。
  林逸在草图上提了些意见后,便命何方交给曾奉仁了。
  全国形势好似一片大好,实际上,烦心事还是不少,林逸召来吴命陵等人商量北俄的事。“吴部长!北面情况怎么样?”林逸揪心地问,北俄是最大的麻烦,他们比几国联军还要可怕,因为他们与中国陆地接壤,只要他们想,他们可以很快地增兵到边境线来,后勤保障方面也要比五国强很多。
  “西北新疆省、伊犁地区方面北俄倒未有动静,有动静的地方主要是乌里雅苏台(今蒙古国)地区,那里的北俄军队已开始进入我国境内,而东北方面因为有满清残余军队在,北俄倒也未敢轻举妄动,但有迹象表明,满清有与北俄合作的可能!”吴命陵把总参谋部的情报分析结果说出来。
  “这样不行啊!如果任由北俄军队进入乌里雅苏台地区,时间久了,不说北俄会占领了那块土地,便是任由他们培植一个亲他们的势力闹独立也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满清是不会管乌里雅苏台地区了的,人民军应该马上部署到乌里雅苏台地区去!”林逸想想后世蒙古国建国的历史,心里焦虑。
  大家也都这样认为,“吴部长!彭辽的第五集团军组建完毕没有?”林逸注视着吴命陵,按照林逸的战略部署,这第五集团军就是为应对北俄而组建的。
  “早在一月之前已组建完毕,只是欠缺训练,无甚战斗力!”吴命陵道。
  “让第五集团军马上进入乌里雅苏台地区,欠缺训练,以后慢慢训练,没战斗力,以后慢慢增强,人民军只要有一支部队进入乌里雅苏台地区,就保证了一种威慑力,并非进去后就需打战。”林逸分析,他并不担心部队的战斗力问题。
  “好!我马上让彭辽的第五集团军开赴乌里雅苏台地区!”吴命陵记下来。
  林逸沉思一会儿后,问大家:“解决国内所有的事务,我人民军还需多少兵力?”
  大家陷入沉思,林逸提得突然,大家一时都答不上来,林逸把眼望向吴命陵,负责战略布局的总参谋部不可能没有考虑吧?
    正文 第二百五十四章 讨论时局
     更新时间:2008…12…14 2:43:36 本章字数:6974
  吴命陵接收到林逸那深如大海的目光,他胸有成竹,略着思索道:“在没有外战的情况下,我人民军解决内务,安定边境,尚需三个集团军!”
  王学范深思一会儿,问:“吴部长!此话怎么讲?”其它人也是一副深思模样,均把探究的目光射向吴命陵。
  林逸轻点头,吴命陵受鼓励,接着道:“目前,围困东南太平军与华中湘淮联军,我军投入了古华的第二集团军与许奂的第四集团军,如无政治解决之可能,想要军事圆满解决,我军尚需再投入一个集团军方行。”
  这一点大家均认同,太平军与湘淮联军加在一起总兵力达到一百五十万以上,而且他们还有强大的新兵动员能力,人民军还没有自大到仅凭两个集团军便想解决东南与华中事务。
  “另一个需投入一个集团军的地方我知道!”王学范笑望一眼吴命陵,“应是西南地区吧!”
  吴命陵郑重点头:“正是!我们人民军现在的战略部署是:第一集团军进军西北,置兵于新疆省;第三集团军进军东北;第五集团军将置兵于乌里雅苏台地区;第二集团军与第四集团军置兵于东南与华中。如此,我人民军重兵或东移或北置,西南便极显空虚了,何况,还有一个西藏尚未解决,因此,组建一个集团军解决西藏事务,置兵于西南诸省,并以威慑东南亚诸国,是很有必要的。”
  大家深以为然,频频点点。“那么,我们哪个地方还需要第三个集团军呢?”朱达不明白地问,大家等待吴命陵的回答。
  吴命陵接着道:“目前,保卫我北京地区安危的是第三集团军的第十军,用不了多久,第三集团军的鲁万常将军就会向我们叫苦,讨要他的第十军归制了。到时,第十军出关东北,北京地区的安全谁来保障?因此,组建的第三个集团军便是投入此处。”
  大家都觉有理,林逸笑笑,补充道:“置于北京地区的集团军不仅仅只是北京地区安全的保障力量,它还是北部乌里雅苏台地区第五集团军的后备军,甚至于还是全国各集团军的总预备队!但目前他的任务却是解决山东的清军与捻军!”
  吴命陵总有一种担心,中俄几千公里长的边境线,仅只三个集团军三十余万人驻守,是否少了点?新疆与东北离北京城较远,既便是出了意外,尚有宽阔的纵深,可以争取到足够的时间以应对,但正北面的蒙古地区,如出意外,北俄兵便可长驱直入,直逼北京城,这是不得不防的问题啊!仅一个第五集团军置于乌里雅苏台地区怎能令人放心?他建议组成的第三个集团军就是出于此战略考虑,只是现在林逸赋予了他更多的内容。
  “好!”林逸望向周炳坤,“我们就新组建三个集团军!周部长应不会感到为难吧!”
  周炳坤甫一接触林逸那锐利的目光,心中惊颤,暗叫不妙。“林主席!一次组建三个集团军恐怕不行啊!这可是人民军史上从未有的事!不说武器装备上不能满足,便是兵源上也不能一下凑足三十万的优质兵员啊!”林逸一次又一次的考验人民军总后勤部军工企业生产的极限,也在一次又一次地考验他的心脏承受能力,他已彻底感到害怕,本来他还以为现在好了,新的生产线建成了,战也未打那么多了,他的日子应该好过了,可谁知到头来,他的日子却是越过越紧张!
  林逸怪异地凝视一眼,他有点怀疑周炳坤是不是故意在装“穷”?南方重工下属的军工企业的新生产线早已投产不说,西方重工新建的两家设于西安的军工企业不是也分别有一两条生产线投产了吗?“一时组建三个集团军有点难,但组成两个集团军是一定要的!”林逸没有为难周炳坤,“第三个集团军也要积极筹建中!”他注视周炳坤。
  “这兵源问题&;#8226;&;#8226;&;#8226;&;#8226;&;#8226;&;#8226;”周炳坤还想找点理由。
  “别跟我提兵源不足的问题,除云南、广西、贵州、广东、四川五省的新训练营外,去年不是又在陕西西安与山西太原建了两个新训练营吗?新兵训练三个月,一次便可练出七、八万的人,有可能会兵源不足吗?”林逸加重语气责问。
  周炳坤不敢再言,心里却嘀咕:“一个集团军一个集团军接连不断地组建,哪里停歇过?还有一线作战部队兵员的损失,不需要补充吗?”
  见周炳坤闷声不语,林逸缓缓语气道:“可以在北京再成立一个新兵训练营,但这是我人民军最后一个训练营了。”
  周炳坤长舒出一口气,但林逸的下一句话却又差点使他窒息了过去。“第三个集团军可以缓建,但海军的第二舰队一定要抓紧时间筹建!有了它,北京地区东面海洋方面的安全就有了保障,我们睡觉才能安稳啊!”林逸不看周炳坤,不是不想看,而是不忍看。
  “我看就这样吧!组建第六集团军参与解决东南事务与华中事务;组建第七集团军,驻于蒙古、北京、天津地区,解决山东事务;组建第八集团军驻于西南,解决西藏事务!总后勤部首先保证第六集团军与第七集团军的组建,西藏事务可以留待最后解决,在各新集团军组建期间,总政治部主动寻找与各势力政治解决的方案。”林逸命令。
  “有关三个集团军的人事安排问题,我想听听大家的意见!”林逸扫视四人一眼,“其它的人事我们暂可不讨论,主要讨论三个集团军的牵头组建人吧!”
  虽然总政治部负责军队人事,可朱达是人民党的组织部长,任何一个高级将领的提命与任免,首先得通过人民党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